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1|回复: 0

潮汕半山客的宗教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5 0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潮汕半山客的宗教信仰  
  潮汕半山客地区最早是以“信神拜佛”为多。最后伴随着佛、道、天主、基督等教的传入,各自又有所崇奉,除了天主、耶稣之外,他们对佛、道的信仰界分不严,往往把三者的偶像集于一宫一庙,接受善男信女的焚香膜拜。
  一、道教
  崇奉道教的“观”址和真正的道教徒在半山客区甚为少见,至于个别穿上袈裟,专司净土驱邪和为死者做功德的所谓“道士”,也不完全是道教徒,而只是一般迷信职业者而已。有的史志把肇迹于隋的霖田祖庙三山神作为道教传入揭阳最早和把广大崇拜三山国王的信众作为道教流传广泛的例证,把一般对三山神的崇拜当作道教徒的活动是不正确的,“三山国王”究属何种神祗上面已有专文论述,至于一些崇奉“玄天大帝”、“太上老君”的善男信女也不能一律称为道教徒,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道教经文和教规、教义、与罗浮山“冲虚观”等地的道教不能混为—谈。原因是清代各地道教反清活动起伏不断、朝廷对道教遏制日紧,严禁教徒聚众布道,故在这里有组织的道教活动甚少。
  二、佛教
  佛教传入潮汕始自唐朝,宋元时期历任州、县官员倡建庵寺,揭西河婆的天竺岩庵,建于南宋,同时也传入丰顺等地,故当时佛教传播甚广。明代佛教衰落,后又逐渐恢复,先从山区农村扩至城市,榕城双峰寺由磐溪双山迁入榕城后,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开称潮汕三大古刹。丰顺、汤坑的太平寺建于明万历年间,而积1450平方米。有清和民国以来佛教得到当时政府的保护不断发展、他们宣扬“慈悲为怀”“脱离苦海”“成佛升天”等,把“祈佛求福”死后登上“西方极乐世界”作为精神支柱,因此尼庵、精舍、斋堂、佛宫等念经场所遍布城乡,以至深山僻壤。河婆的天竺岩,广德庵,以及普宁梅林、丰顺汤坑等半客区的庵堂佛寺四时香烟不断,往往成为当地的名胜景点。建国后庵寺的僧尼曾遣散还俗,经过几度反复,有所毁兴,1976年后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寺庙产业,僧尼重返庵寺,佛教活动又有日见发展的趋势。
  饶平上饶客区的寺庙,始自明代,先后有西岩寺、东岩寺之创建。清乾隆初,有仙岩、东福两寺,后又有水西的水口庵、葵坑的乌石寺、牛皮社的宝塔寺和第一山寺,以及游凤岗的东岳寺、新丰的桂子寺、康滨的云壁寺、岭脚的岭头庵、九村锡坑的白石寺、柏子桥的蔡公祠、茂芝的武庙、祠西的万福宫、祠东的镇洋宫等十多所宫庙出现。清代至民国时期这些寺庙均有所重修,且僧尼频繁从事佛教活动。建国初至“文化大革命”,一些寺庙被毁及停止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护。八十年代,许多寺庙在环境优美的山岭重修或新建庙址。这些地方四季风光崎丽,开辟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
  三、天主教
  别称旧教,基督教的一派。除崇拜天主(即上帝)和耶稣基督外,还尊马利亚为天主圣母之子。
  天主教于清顺治5年(1650)传入潮汕,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传入揭阳县大洋等山区,初期,因清政府把天主和基督教称为“洋教”,进行种种限制和禁止、早期外同传教士一般是从沿海入境,辗转进入山地客区,又慢慢扩展到沿海城市。
  天主教是由法国巴黎远方传教会派来潮汕传教的。1840年前后,法国神父先到客区的河婆尖田尾创建洛田坝教堂,该教堂西式楼堂,规模壮观,附设女修道院、肯婴堂等,并陆续于左近建有八个祈祷所。19世纪70年代在河婆镇司爷街增建—座天主教堂;20世纪20年代河婆镇再建一座大型钢筋水泥的天主堂。此后天主教堂继续深入山区、乡镇。不少半山客人都加入天主教,一批批外籍传教士由海外前来布道,在这偏僻的山区一住几十年,许多还学会一门流利的客家话,直至建国前后才陆续离境返国。
  四、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五经富、河婆等半山客区当是清同治的1850年前后。基督教又称耶稣教,来自英、美各国,内部派别繁多,人们统称为“上帝”。有浸信会、长老会,安息日会、聚会处等四个派别。
  (一)浸信会    基督教新教浸礼崇教会之一。1860年(清咸丰十年)由北美浸侪会海外宣道会派员来潮汕创立岭东基督教浸信会后而广泛传入。
  它与长老会教义相同,但领导不同统属。传入潮汕比天主教慢,长老会又比浸信会更慢一些。
  基督教浸信会约于1860年前后进入揭阳客区,先到现揭东、龙尾高明乡的门口岭立足,后向内地延伸到南山、龙潭、新榕、再入河婆。1910年传入丰顺汤坑一带。河婆的浸信会在1907年前后,由教徒汪竹亭主持创建礼拜堂,接着又在河婆镇附近建筑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光小学和培光女子学校,并创办相当规模的大同医院,医生楼、牧师楼等,把西医引进了山区。美国教会还派遣姚宣德牧师等前来主持教堂事务。直至1944年才离开河婆返美定居。
  (二)长老会   基督新教加尔文宗的教会之一,因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与牧师共同治理教会而得名。1848年由新教德国巴仑会派传道上来潮汕传道时传入,1856年新教英国宣道会派人来潮汕传教,成立长老会。1866年英人施饶理先到榕城设立传道所。
  1868年进入棉湖建教堂和牧师楼,三年后进入半山客区的五经富、河婆等处,在河婆军田洋建礼拜堂。
  长老会征五经富建有道济学校、福音医院并组织五经富长老大会,后改称中华基督教会岭东大会、五经富区会,成为—个地方教会的领导机构。
  建国后,特别自“文化革命”后,天主教,基督教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宗教活动逐步恢复并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爱国爱教”的正确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