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3|回复: 1

族谱资料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局限(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5: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族谱资料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局限


见《客家文化导论》



房学嘉  宋德剑

                                                                  编著

周建新  肖文评




花城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http://210.38.160.81/kejia/difang/html/?389.html
    族谱作为一种材料,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中国历史上来看,谱牒的盛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它是中央政权衰弱以及门阀豪族势力膨胀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当时“九品中正”制这一政治举措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反映。谱牒的基本观念就是门第,并由门第而生郡望,而两者最后又统一于姓氏血统。门第的高下与郡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与政治、经济权利,正所谓“服冕之有,品流之人,视寒素若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南朝刘宋时的王弘就认为,“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王球也说,“士庶区别,国之章也”。故而许多人便伪造谱牒,冒充世族,以至于出现了“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的局面,从而导致了谱牒史料的严重失实。早在南朝时期,贵为人主的梁武帝萧衍就曾对谱牒的真实性提出疑义,他认为,“谱牒讹误,诈伪多绪,人物雅俗,莫肯留心。是以冒袭良家,即成冠族;妄修边幅,便为雅士”。除了冒充门望、郡望之外,家族谱牒中关于某人政治事功及学养才德方面的记载,也多有不实之辞。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国史修撰制度基本上完善的唐代,在撰写有关人物的传记时,主要的材料不是取自某人的家庭谱牒文献,而是政府机构“考功司”对某人的事功记载的档案材料。至于为某一人物死后所修的“行状”,虽然主要是由其门生故吏提供初稿(这一初稿,也往往是一个家族谱牒的一个部分),但政府部门一直保留着最后的“检勘”和“定牒”权利 。到了五代时期,对私家上呈的有关某人的家族谱牒材料的真实性,政府更是有着明确的规定。当然,政府对民间谱牒真实性的“检勘”和“定牒”,不可能是全面的,它最多只能涉及到政府官员这一层面,或者只能涉及到政府官员中较高级别的这一层面;至于广大的芸芸众生,其家族谱牒的真实性与否,政府即使想管也是无法管到的,反正天高皇帝远,谱文是否真实,就只能看修谱者的动机和良心了。
       因此, 谱牒资料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因为“氏族之谱……大抵子孙粗读书者为之,掇拾讹传,不知考究,抵牾正史,徒诒嗤笑。”修谱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本宗本族的社会地位,而修谱者往往是文化不高,没什么见识之徒,难免要把传说当信史,甚至编造、杜撰历史,闹出笑话来。这也正如著名史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过的:“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为谱牒”,并具体指出“谱牒之不可靠者,官价也,爵秩也,帝皇作之祖,名人作之宗也。”
        谱牒有价值,又有缺陷、有局限,所以谱牒可以用,必须用,但应是有考证、有鉴别地用。在这方面,谭其骧先生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利用谱牒从事研究的好榜样。他在研究湖南人由来时使用了不少谱牒资料,并对之作了合理的解释。他说:
       “而内地移民史所需求于谱牒者,则并不在乎此(引者按:指上述谱中所记官阶、爵秩及攀附帝皇名人作祖宗的记载),在乎其族姓之何时自何地转徙而来。时与地既不能损其族之令望,亦不能增其家之荣誉,故谱牒不可靠,然惟此种材料则为可靠也。今请即就湖南范围以内,举数例为证:
       安化田头萧氏,‘萧氏之先,出于宋大夫萧叔大心,以采邑为氏。至汉文终侯何以功第一封于?。……其居吾邑之田头,盖昭明太子之后,有讳俭者,观察湖南,遂家焉。后因马氏之乱,迁于江西。宋神宗时开梅山,置安化县。其孙国清乃由泰和转徙于此。……今观其谱牒,断以始迁之国清为祖,盖以传信也……,
       田头萧氏之是否为萧叔、萧何、昭明太子之后,是不可知。然其为萧国清之后,宋神宗时迁自江西泰和,则吾侪殊无理由以否认其为真确。盖萧国清既非名人,江西泰和亦非萧氏郡望所著之地,使兹谱而存心作伪,则昭明太子之后湖南观察使萧俭既已家湖南矣,又何必言宋神宗时复自江西迁,以自乱其系统乎。
         安化小淹杨氏,‘……而弘农之杨,出自晋武公,亦以邑氏。……吾里小淹之杨,其先亦出弘农,顾世次已邈,自其祖某公由兴国州迁此,……’小淹杨氏之是否系出弘农,是不可知。然其不言自弘农迁而言自江西兴国州迁,则可信也。”
         谭先生举的例子 不止上述两则,不过,从他对这两则例子 的处理,已足以说明,谱牒中所述缥渺无稽的远祖和郡望是不可靠的,必须舍弃;而时代较后的家族迁徙过程,通常是谱牒所在之某地始迁祖迁徙的起迄地、途径地是比较可靠的,可以取这段材料研究移民史。
       罗香林先生也曾注意到谭其骧先生这段论述,并表示谭先生的观点“实获我心”,但他在引用谱牒资料时,却往往相信谱牒自称之古远帝王名人祖宗及郡望,以之说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自晋代起相继南迁,从而犯了对谱牒资料不加考证、鉴别,轻信其不可靠部分的错误。
       因此,家族谱牒材料固然重要,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该加以适当的分析与取舍,并要拿它与有关的正史文献相互印证,否则得出来的结论是经不起考验的。例如,今天的不少客家问题研究者,都持有“客家乃中原衣冠望族”之说,这一方面固然与研究者自己的主观情感有关(这些论者多为客家人),另方面也显然与偏信家族谱牒的记载有关。如果能将谱牒记载与正史文献二者结合起来,加以相互印证,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或许就不会有如此的偏颇。
        这种轻信谱牒不实资料之倾向,在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客家学研究中有进一步泛滥之势,下面试举几例,以资说明。
1. 刘氏,兴宁《刘氏族谱》所录《刘氏姓族源流》云:“……自五胡乱华,永嘉沦复,晋
祚播迁,衣冠南徙,永公(刘备次子刘永)之裔,亦迁居于江南。……唐僖宗乾符间……天锡公弃官,奉父祥公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之石壁洞。后世遂以祥公为宁化始迁之祖。”
这条材料被反复引用,旨在说明客家刘氏是帝室后裔,永嘉时从洛阳南迁,唐末又从江南迁至闽西。但是略一考查正史,《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注引晋代孙盛《蜀世谱》,明载蜀亡时被迁至洛阳的刘备子孙,至永嘉大乱时,“子孙绝灭。唯永孙玄奔蜀,李雄伪署安乐公以嗣禅后。永和三年(347)讨李势,盛参戎行,见玄于成都也。”也就是说,永嘉之乱时,刘备的子孙基本上死光了,只有刘永的孙子刘玄一人,自洛阳逃到成都。记载此事的孙盛曾在成都亲自见到刘玄,其所记应是最为真实可靠的。南宋大史学家郑樵所作《通志》,在刘永传中便完全沿用了孙盛《蜀世谱》的说法,可见孙盛此条记事的可靠性至南宋时迄无人提出异议。那末,有关客家刘氏谱牒所记刘永之裔永嘉年间迁于江南的说法,自然是向壁虚构。论者尚以此类谱牒资料说明客家刘氏源流,自然也是经不起检验的。
2. 郭氏,《崇正同人系谱·氏族篇·郭氏条》有云:
        至唐中叶,有郭子仪……有八子,七十二孙。其第七子暄,出守福建汀州。年近六旬,纳妾刘氏,生子福安。进士擢第任福建泉州太守,袭职承事郎。以官福建故,遂家于汀州郭坊村,此为郭氏南来播族之始。
依据这一说法,如今福建各地的郭氏都自诩为郭子仪后代,且以“汾阳”作为本姓族的的堂号。其实上引资料抵牾正史,也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
       按新、旧《唐书》,郭子仪确实生有八个儿子,且有具体名字:曜、旰、希、出、晤、曙、映。其第七子郭曙“以才显”,附传于《郭子仪传》,其事迹斑斑可考:代宗朝累官司农卿。朱?作乱,扈从唐德宗幸奉天(今陕西乾县),以护驾有功,乱平后升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又封祁国公,贞元末年卒。
       郭曙的官爵如此显赫,立身行事如此明白,有关正史记载得如此清楚无误,而有关谱牒竟置之不顾,杜撰出郭暄其人,编造其出守汀州,晚年纳妾刘氏,生子擢进士,守泉州,袭职承事郎云云,不但直接与历史文献记载冲突,又与当时制度矛盾。比如金吾卫大将军为正三品的武职,祁国公为正二品爵,汀州刺史则仅是正四品下的外官。若说郭暄乃郭曙传写之误,那么官高爵显的盖世功臣之子,又怎能出任仅仅正四品下的蛮荒偏远下州刺史呢?又如承事郎一职,是宋代文散官,官阶仅正八品。已任唐代从三品衔泉州太守(按:应为刺史)的郭福安,怎么能承袭只有正八品的宋代文散官呢?凡此种种,漏洞百出,贻笑大方,充分暴露出有关郭氏谱牒拉名人为祖宗的作伪手法,这方面内容是不足为据的。
        3、林氏,《汀杭武永济南林氏宗谱》记载了一则后周世宗之子柴宗训改姓为林,逃至闽西武平开基的故事,大略说:
       恭皇帝,名宗训,年七岁。由太皇后柴氏命立之,太后垂帘听政……恭帝见事不顺,传诏禅位,匡胤即位,是为大宋太祖高皇帝。诏封恭帝为陈王(引者按:应为郑王),安置于房州,以辛文悦为郡守而掌之。……时柴太后尚存,甚忧恐不安。至宋建隆辛酉年(961),宗训等生谋避患,乃默脱身,挈家逃出流于闽之福州济南山而隐,始学圃农,即以此山名郡,以‘柴’字拆之,去‘此’添‘木’,遂改为林氏。
这一段记载,也是典型的抵牾正史、徒诒嗤笑的材料。按柴宗训事迹和结局,新、旧《五代史》都立有《恭帝纪》,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周世宗去世之后赵匡胤已把朝中大政掌握在手中,岂容世宗太后(按:姓符,不姓柴)垂帘听政?赵匡胤夺取政权自己当了皇帝之后,虽然名义上封宗训为郑王,居房州,实际上却派亲信人严加监管。是时任房州太守的辛文悦,正是赵匡胤故旧,因为备受信任,才被任为房州太守担负监管宗训的重任。又岂容宗训挈家逃隐?再说,宗训死后,朝廷“寻遣中使监护其丧”,实即含有察看事情真相严防有诈的意思。倘若宗训脱逃,弄一个替死鬼糊弄朝廷,又岂能瞒过专程前来护丧的宦官?凡此种种,都说明宗训假死逃隐之事是决不可能发生的。
       论者还说“历代有关史料只载‘林氏西河望’,未见林氏还有‘济南’望。”“客家林姓的“济南望”是由柴宗训挈家出逃始隐于福州济南山,即以此山作为自己改姓林后的郡望。其实这也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因为早在唐代,著名谱书《元和姓纂》就记载林姓有济南邹县、广陵、魏郡、晋安、河南等五个郡望。其中“魏郡”一望,应即论者所谓“西河望”。而关于“济南望”,《元和姓纂》记载道:“《风俗通》云:林放之后至林玉为相……子孙秦末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遂为郡人。”可见林氏济南望是由于汉代有林姓名人居于济南郡而来,根本与“福州济南山”无涉。福建的林姓一般属“晋安”望,因为自晋至南北朝,福建置有晋安郡,唐代莆田林姓著名人物林藻、林蕴都属于此望。武平中堡上济村林氏福堂的一副楹联写道:
                东鲁衍宗支,始莆田,继濯田(在长汀县),礼乐衣冠,且沐武城之化;
                   南闽绵世泽,迁中堡,移下堡,桑麻鸡犬,别开上洞之风。
暗寓其宗族上世迁自山东济南(东鲁),中经莆田、濯田,最后定居于武平(武城),繁衍发展的意思,倒是比较符合史实,据此也可证明所谓闽西林氏属柴宗训后裔,由一度隐居福州济南山而属济南望之传说,纯属子虚乌有。事实上,福州也没有济南山。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没有必要再一一举证。从上面诸例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谱牒中攀附帝王名人,妄称郡望的事情实在太普遍,客家谱牒也不例外。我们研究客家源流,固然不可不用谱牒资料,但使用时一定得格外注意,千万不要误把谱牒自称之帝王名人祖宗和古今著名郡望作为客家先民的祖居地,更不要误把这些“祖居地”作为客家先民南迁的出发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15: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来无影去无踪 于 2010-1-22 15:09 发表
   田头萧氏之是否为萧叔、萧何、昭明太子之后,是不可知。然其为萧国清之后,宋神宗时迁自江西泰和,则吾侪殊无理由以否认其为真确。盖萧国清既非名人,江西泰和亦非萧氏郡望所著之地,使兹谱而存心作伪,则昭明太子之后湖南观察使萧俭既已家湖南矣,又何必言宋神宗时复自江西迁,以自乱其系统乎。


泰和如何不是蕭氏郡望所著之地?宋初蕭定基家族就在泰和所在之廬陵。今天湖南、廣東、湖北、四川、貴州的蕭氏大都說自己出自吉安一代(即廬陵),且祖上都是湖南遷來,而不止文中的田頭蕭氏如是說,歐陽修為蕭定基寫的墓志銘也是這麼說的。難道都是作偽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10: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