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0|回复: 2

《以茶示雅,以雅炫富》——当代茶风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5 1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是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文明之一,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与中华民族同生,在唐朝出现《茶经》之前,饮茶的形式只能从少许的文献中看出端倪,如王褒《童约》文中提到“客来烹茶”,《茶经.七之事》中有晋人“煮茶粥”的记载。可以推断,唐朝以前对茶的处理方式均是“烹煮”后食用。后人总结出:唐煮、宋点、明泡——唐宋时期,茶都是吃的!即茶经过一定的程序烹制后食用;直接冲泡喝茶起源于明朝,由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朱权所创,至今也不过600年。
今天,我想回顾一下中国各朝代的茶风,让大家对目前的茶风来个认识、反思。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富足,国势空前强盛的封建王朝,而且是社会开放,相对自由、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各种思想比较活跃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朝代,一句话:比今天的某超级大国牛多了。
唐朝社会的主旋律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自信心十足的。陆羽能一个弃婴成长为中国茶圣,创造茶道,客观上应当说是得益于优越的社会大环境。
大唐文化的历史大背景在国内表现为道、儒、佛三教鼎盛,互相竞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对外表现为文化双向交流活跃,大唐文化以其足够的自信心与巨大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大胆地采撷吸收国外各民族的精华,且兼收并蓄加以发展,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文化空前发达的新时代。
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孕育了茶道:无论是文人、僧侣、民众、宫廷,都通过吃茶、享受茶的快乐,并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在《全唐诗》中共有113位著名诗人写了391首茶诗,还有《调琴啜茗图》、《烹茶仕女图》、《煎茶图》等绘画作品。
当时的茶风也比较淳朴,通过茶道来修身养性,晚唐时的卢仝以一曲《七碗茶歌》(即《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名扬四海,自唐以来,这首《茶歌》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不衰,历代文人茶客品茗咏茶时,仍屡屡吟及。《七碗茶歌》问世以后,由于其琅琅上口,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成了众吟唱茶的典故,为历代文人茶客称颂,“七碗”“两腋清风”成了品茶的代称。
《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百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中国茶文化兴于唐朝之后,到宋朝发展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鼎盛时期,产生了“龙团凤饼”的“龙凤盛世,连民间都兴起斗茶之风。
《大观茶论》、《斗茶歌》等作品问世,使茶叶生产规模和质量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茶道也是从宋朝传入日本的。
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至朱元璋于1368年推翻元朝,蒙古族问鼎中原90年。在蒙古统治期间,中原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打击,茶道也受到波及,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蒙古人也嗜茶如命,他们对繁琐的茶艺以及借助茶事表现风流倜傥的宋代茶风没有多大兴趣。相反,蒙古人简约粗犷的饮茶习俗,对于追求奢华的宋代茶风进行了扬弃和修正,使得中国茶道走上了返璞归真的正路。
明代是茶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朱权首创冲泡喝茶,开茗饮新宗,但也使得“吃茶”之风渐渐消失(幸好我们唐宋时期南迁的汉人仍然保留)。而日本也保留吃抹茶的习惯,并作为茶道中的“翡翠”称霸于目前世界的茶道界。
清代以后,中国茶道衰弱了。清代的文人失去了以身许国、积极入世、志图坚挺的雄心,也失去了通过品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体道悟道的志趣,呈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文人也不再具有唐宋时代茶人那种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闲神静、超然洒脱的茶风,而蜕变为故作风雅、矫揉造作的病态茶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红楼梦》中的妙玉品茶:曹雪芹用三分同情七分讽刺来描写一个俗情未了、心慕虚荣、喜欢卖弄的小尼姑妙玉,她大发一通的“一杯为品,而2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的怪论,可以证明妙玉压根没有看过卢仝的《七碗茶歌》。
接下来的是:中国深陷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家战乱不止,人民痛苦不堪,要想品茗论道既无经济实力,也无安定环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毁灭性破坏是史无前例的 ,直到1978年邓小平实现了拨乱反正,祖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才百废俱兴。茶文化又掀起一股超越历史的热潮。
但是,进入两千年,刚刚起步的茶风,又在商品社会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在炒作下,人们对茶的态度又进入不健康的方面:茶,不再是茶,不再是解渴、修身的饮料,而是转为可以收藏的“古董”,是让人炫耀的物品。本来就不怎么懂茶的百姓,就陷入了商家的圈套,成为金字塔最底端的垫脚石,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商家,不要说没有了茶道,也不具备商道,甚至连人道都没有了!
茶风又沦落到“以茶示雅,以雅炫富”的倾向。
当某些“茶人”捧存放了几十年的“古董”炫耀时,唐宋时期的茶人无论怎样都不明白当年又粗又老的“边销茶”,何以成了比黄金还贵重的宝贝!?
我们的茶风怎么了?我们的民族怎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3: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一个都不感兴趣?没有人回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9 23: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说服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