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8|回复: 3

上犹客家民居的门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5 00: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red-soil.com/redShow.asp?ArticleID=25625

让“客家活化石”重焕生机  
[ 作者:蔡序滨 林群    来源:江西日报    2007-11-23    值班编辑:刘明秀 ]  

--------------------------------------------------------------------------------

上犹客家民居有着独特的文化风格,最具表现力的就是门额上的四字横批,俗称门匾,它被称作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最近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上犹县采取各种措施,对客家门匾进行抢救、保护与弘扬——

一块门匾就是一个故事

一踏入“赣南客家门匾第一村”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清白传家”、“曲江世第”、“天禄遗风”等刻在各家门额上的门匾便映入眼帘。随行的县工商局退休干部吕泽庆介绍:“每一块门匾都有一个故事。如‘清白传家’、‘苏湖流芳’、‘相国遗风’,它表示房屋主人是姓杨、胡、刘,反映他们祖上曾封侯做官;‘紫荆流芳’、‘三省传家’、‘义门专家’却源于田、曾、陈姓史上的兄弟典故。而且即使同一姓氏人家的门匾内容也不一样。如钟姓就有‘颍川传家’、‘飞鸿舞鹤’、‘知音遗范’等几种题辞,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客家门匾是赣州市乃至全国的一种较为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原是客家人崇祖意识的产物。吕泽庆介绍,分支别居的客家人在离开自己的亲人和祖居地之后,常常感到空虚和孤独,于是,多数客家人便以住居为载体,把祖先的姓氏、名人故事、先贤哲言等浓缩为四个字,镶嵌在自家门额上。仰视门匾,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会感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新居地就是祖居地,从而进一步坚定他们在新居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客家门匾恰似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感情连接在一起,不管分居多远,总能心心相印;也不管是否相识,只要一看见门匾并能道出世系源流,就会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有宾至如归之感。

一块客家门匾往往融书法、绘画于一体,许多客家门匾还是当地民间艺人书法、美术的精品之作。

门匾内容也在与时俱进

在上犹县,农村家庭中有门匾的人家超过80%。因此上犹乡村门匾被很多外地游客称为无墙的客家文化博物馆。

以前的门匾主要是以姓氏郡望、堂号、祖居地和历代名人先辈的有关信息以及中华古籍名言警句为题,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门匾的内容也在不断翻新,郡望、姓氏色彩淡化了,更倾向于家庭或个人色彩。很多门匾都以住居环境、打工创业、立志自勉、处事理念等内容自拟。比如抗美援朝时期的“反对侵略”、“保卫和平”;大跃进时期的“为肥而战”、“打破常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放眼世界”、“破旧立新”等。

前不久笔者在油石乡一民居门匾上,看到“辉星群茂”四字题词,不得其解,屋主的弟弟笑着解释:“在旧社会,我们农民没地位,没有自己的房子,只得住牛栏,睡猪圈;现在日子好了,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因此便把我和哥的名字‘辉星’和‘群茂’题上门匾,以示扬眉吐气,同时这里的茂也有不断繁荣、发扬光大的含义。”

拯救“客家活化石”

随着众多旧民居的自然消失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客家门匾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现代人都不知道自己家门匾上的几个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只隐约知道这可能跟自己的祖辈姓氏家族有关。

在黄埠镇英稍村河坎一户老房子里,当笔者问门匾上写的“九牧遗风”(林姓)是什么意思时,主人挠挠头,憨笑道:“嘿,这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我也不清楚。”而另一户书写着“九牧世家”的人家,则把林家官至刺史的祖先误解成是放牛牧马的。因此,很多门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旧房拆迁新建的过程中,自然消失了。

“客家门匾,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集体、国家都是一部极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教材。”吕泽庆说。为此,从2000年起,吕泽庆走遍上犹县的村村寨寨,拍摄了几万张门匾的照片,并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00多张配上文字说明,制作成光盘和书籍,向乡亲们宣传保护客家门匾文化的意义。同时,该县采取了相关措施对上犹客家门匾文化进行抢救、保护与弘扬:一批有门匾的古民居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批反映客家门匾内容的文字及文艺节目走进了书本或搬上了舞台,甚至上了央视4套《走遍中国——赣州篇》专题片;县里还拨专款对损坏的门匾进行修复,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在新建民居写上门匾,目前全县3600多栋新房都已书写了门匾,6500多户对自家陈旧或脱落的门匾进行了修补。一块块新写或翻新的客家门匾,为整洁漂亮的新农村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客家活化石”也得以重焕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1: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5 11: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惜,现在上犹新建的房屋很少用门匾或门楣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