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0|回复: 0

[讨论] 语言和景观—作为景观批判和建树工具的语言(节选,方言的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0 0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见:
http://www.blog.edu.cn/user4/262785/archives/2007/1998989.shtml

语言和景观—作为景观批判和建树工具的语言
  2004年,俞孔坚教授撰文回顾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鼓吹白话文、主张文学和语言革命的那段重要历史,并再提科学和民主精神的价值意义,提出了白话景观的概念。
  白话景观主张真实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提倡日常的、当代的景观创造和表达。反对用中西古代的那些“高贵”的语言以及当代那些权力化的虚假语言,去做充斥套话空话、无病呻吟的景观,主张有真实生命感的人与同样作为生命的大地去互动、去交流。俞孔坚追新文化运动先贤之履印,以近百年的时间跨度,再次从语言发难,同样直斥现实,表达了改造人心与文化的启蒙抱负。白话景观体现了中国当代景观的时代觉悟,延续和复兴了新文化运动之未竟话题,未竟事功!
  语言学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华生(John B.Waston,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就认为语言是“出声的思维”,而思维是“无声的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思维可言。语言的僵死、程式化直接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活力和质量。这其实就是新文化运动抨击文言文,鼓吹白话和文学革命的关键动机。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一套来自中古的园林家法半通不通、半改不改地持续到今天。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一部《园冶》其实也只能是文化遗产,不可能成为我们今天解决如此大量、复杂、丰富并且矛盾的社会景观环境工作的指导文本。黄遵宪(广东梅州人,1848—1905,清末著名外交家)一百多年前就主张“我手写我口”,这已经是白话景观要说的意思了。

  3 为什么还要方言—方言景观实现完整意义的白话景观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年代,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正庸俗化地成为当代人们的主流价值形态。英语正在一切上得了台面的地方成为权力话语,而当代汉语(普通话)以对英语世界的合作认同,并凭借国内官方权力的雄厚基础,加入了对地方性知识为背景的方言的空间压迫,以至加剧形成了“共语即失语”的文化暗哑局面。
  今天,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原理的文化生态口号,即提倡文化多样性被重视。在此背景下,方言被寄以期待,被委以重任。
  曾几何时,方言总是与保守、闭塞、难以沟通这些贬义词联系在一起。不仅“中心语言”的使用者,甚至方言的使用者本身,都同意方言的鄙俗和低等级,这是语言权力神话造成的可悲事实。而更需要指出的事实是,一种方言的消亡和式微意味着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的丧失和式微。对人类思维的多样性无疑是一种损失。方言,是一个特定群体对其周遭的世界,对他们生活其中的山川物象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而当这些独特的思维、认知和表达投影于大地,我们看到的是景观,真正属于这个群体的景观。这样,在一个“楚夏声异,南北语殊”的中国,多元的语言滋长了灿烂异彩的景观大地。眺望枝丫丛生的中国方言世界,仅仅在长江以南,我们就同时看到了吴、湘、川、赣、客、粤、闽等同属中国却又丰富绝伦、独具各自魅力的差异化景观。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说过,语言是全部灵魂的总和,而方言就承载了地方精神的灵魂,成为土地的歌吟,成为大一统中“不同”的宝贵源泉。
  什么是方言景观,方言景观就如同方言一样,承载和言说地方性知识、地方价值和精神。它重视并尊重土地,包括地形、河流、气候、植被、动物、出产。它看重并属于人民本身,风俗、信仰、歌谣、传说、情欲、生老病死的一切。如同方言,它传承时间,凝聚记忆;如同方言,它代表沟通,又代表拒绝,并且谨守主客。如果自身都不复存在,那么,是谁在包容?谁在迎纳?

  海德格尔说,大地需要被重新发现!以为只要现代化、景观设计国际化,而河流、植被可以不重要,乡土、信仰可以不重要的人们是要重新去发现大地了!
  所以,白话景观是一种当下人民的景观,方言景观则说出了没有一种笼统的人民,抽象的当下,一定是具体的地域,生动真实并有所区别和拒绝的人民,与吾乡吾土牵连着的人民。
  方言景观不反对国际化、城市化。好的国际化、城市化应当是生态的、多重价值的,或者是陈冠中先生说的“杂种”式的。不仅是“引车卖浆者”的语言,也可以是网络的语言,港台华人的语言,可以是一切真实活跃的人们的声音。
  这个境界其实早在胡适先生那里已经有了!他说,“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里出来,仍需向方言的文学去寻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吴歌甲集序》),这个有旧学功底的人,这个彻底提倡白话文的人,这个穿西服、有世界阅历和目光的人,这个兼具了“根”和“翼”的人,已经说出了我们景观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