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2|回复: 12

廖来妹身世20载“不解之谜”昨解开, 姐妹团圆泪满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6 19: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http://www.heyuannews.cn 2007-10-16 10:55:01 作者:苏勇军 【字体:小 大】  
  


昨晚,“廖来妹”(坐者。其身边站立男子是其丈夫张奕煌)与妹妹、弟弟20年后团圆,其乐融融。

一声“狗桂”泪花流
“廖来妹”原是叶桂娣

    从连平到紫金距离有多远?100公里左右。但叶金英与姐姐叶桂娣跨越这100公里的相逢却经过了20年时光。10月15日下午,连平县隆街镇古石村村民叶金英与弟弟叶长武、妹妹叶秀娜辗转来到紫金县中坝镇富坑村,看到从外面割草回来的姐姐叶桂娣时,叶桂娣一句“狗英”(叶金英的小名)就让叶金英泪流满面。叶金英叫了一声“狗桂”(叶桂娣的小名),冲上去抱着姐姐哭,随后妹妹和弟弟也冲了上去,4个人哭成一团。

    20年来,不知姐姐去向的叶金英终于找到姐姐了;20年来,不知家乡在何处的叶桂娣也终于知道自己的家乡就在连平县。叶桂娣是20年前紫金县中坝镇农民张奕煌从街边“捡”回的妻子。由于叶桂娣一直以来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张奕煌也不知道妻子的名字和身世。张奕煌曾为妻子取名为“廖来妹”。直到昨日,他才知道妻子原来是连平人,名叫叶桂娣。

嫁到从化逃婚回家,阴差阳错流落紫金

    据叶金英介绍,姐姐叶桂娣从小脑子有点毛病,说话含糊不清,只有家里人才能听得懂她说什么。叶桂娣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过从小看到上学的弟弟写字时,她也拿着笔和纸在旁边模仿。她现在写的那种别人看不懂的字,其实是她胡乱写的。

    1986年,22岁的叶桂娣还没有出嫁,村里有人对她的父母说,叶桂娣有“毛病”,在本地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不如把她嫁到外地去。看到女儿渐渐长大了,还找不到婆家,叶桂娣的父母也着急了,于是就听从了村民的建议。当年10月,经媒人牵线,叶桂娣嫁到了从化一个偏远的山村里。

    叶桂娣嫁过去没多久,她的丈夫找到叶金英,说叶桂娣跑了。之后,叶桂娣的家人曾多次到广州寻找她,但一直没有消息。昨天见到妹妹,叶桂娣用她们才“懂”的语言,告诉叶金英自己当年的遭遇。听完姐姐的述说,叶金英说:“姐姐说,当年那个男人打他,对她不好,然后她跑了出来。”

    然后,叶金英与本报记者分析了当年姐姐逃离从化的经历。叶金英认为,当年肯定是那个男人对她姐姐不好,于是她姐姐就想逃回家,但由于她姐姐不识字,又不能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最后阴差阳错流落到了紫金。   

20年重吃团圆饭时,还会夹菜给弟弟

    昨晚,叶桂娣的家人为她和弟妹的相逢精心准备了一顿团圆饭。叶桂娣与失散20年的弟弟、妹妹坐在一起吃饭。一直拘谨不安的叶桂娣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吃饭时,她一开始夹菜就夹了一块鸡肉给弟弟叶长武。叶长武接过那块鸡肉,含着泪吃了下去。他说:“姐姐从小最疼我,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我。这些年来我对姐姐一直牵肠挂肚。一说要过来认姐姐,我第一个要求过来。”

    叶桂娣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她有1个哥哥、3个妹妹和1个弟弟。昨天赶到紫金中坝的是老三叶金英、老五叶长武和老六叶秀娜。小时候,叶桂娣最疼弟弟叶长武。兄弟姐妹在一起玩牌时,她会偷偷把自己的好牌拿给叶长武。看到叶长武赢了,她就笑逐颜开。现在,时隔20年了,她仍然记得把好东西让给弟弟。

    虽然姐妹、姐弟相认了,但家中还有牵肠挂肚的父母。叶桂娣70多岁的父母还在连平,这些年来他们每天都想念着自己的女儿。听说女儿可能在紫金,他们立即要儿女赶去确认。昨日下午,他们就与女儿通了电话,两位老人也是喜极而泣。

今天,叶桂娣姐弟4人将回连平县老家认亲。时别20载,叶桂娣终于可回到自己的老家了。

一个谜团众人解

     她说的话没人听得懂,她写的字无人认识……“廖来妹”到底是哪里来的“妹妹”?20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张奕煌。

   相伴20载不知妻来自何方

    1987年,因为家境贫苦,31岁的张奕煌还未能娶上老婆。张奕煌是家中独子,双亲相继去世,其舅舅担心他找不到老婆,便给他出了个主意:紫金县城有一个乞讨的姑娘,看起来怪可怜的,如果她愿意的话便不妨把她“娶”回家做老婆。

    但张奕煌无法与这个乞讨的姑娘沟通。或许是出于同情,或许是出于无奈,张奕煌最终还是把这个姑娘“娶”回家。因为不知道她名字,便按客家习俗称呼其“廖来妹”。

     20年来,张奕煌一直试图了解妻子“廖来妹”的身世。但妻子所写的文字让他难以看懂,所说的语言也无法让人听懂。为此,张奕煌也曾耐心地教妻子学写汉字及讲普通话,希望能够让妻子和家人沟通,但收效甚微。

    求助媒体探询妻子身世

    20年来,与妻子只能通过手势进行交流,这样的苦楚令张奕煌无法忍受。在村民的建议下,张奕煌找到了媒体的记者。经省、市媒体报道,他和妻子的“旷世传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报记者从本月10日起,为帮助张奕煌了却心愿而多方奔走,为“廖来妹”寻找亲人。

    当记者来到张家时,张奕煌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廖来妹”一人。记者只好和“廖来妹”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采访中,记者发现,每次说起她丈夫和儿子时,“廖来妹”都能用虽与客家话相近,但比较模糊的口音说出“老公”和“崽”,整句话却让人听不明白。记者只好用录音笔将她说的话录下来,以供有关专家辨别认证。

    本报记者多方奔走求证

    “廖来妹”所写的字和她说的话公之于众后,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她写的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也有人说可能是日本字,或是越南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字;她所说的话可能是少数民族语言,也可能是日语。
    本报对语言文字较有研究的记者温增梅,怀疑“廖来妹”所写的字是“女书”。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有“女书传人”之称的“红艳女书馆”馆主欧阳红艳。经欧阳红艳认证,有关“女书”一说被否定。

    不少热心人士致电媒体,认为“廖来妹”所写的字可能是我国少数民族或者是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字。其中,认为是日文者居多。经本报记者认真翻阅相关典籍、资料核对,“廖来妹”所写的字不属于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记者又联系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日文教师和学生,他们认为其中几个字的写法与日文相似,但她所说的语言与日语相差甚远。

探询“廖来妹”的身世一时陷入困境。

中山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家庄初身(按:应该是庄初升,典型的客家音误。)向本报记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从“廖来妹”所写的字和所说的话,加上其在一个地方生活了20年的情况看,按照正常的规律,一个正常的人就算不懂任何文字和语言,也能与身边的人进行基本的、简单的交流,而不可能只能靠手势交流。“廖来妹”的情况是不符合语言学规律的。

    这样,记者一时真的无计可施了。幸好,“廖来妹”的妹妹看到了媒体的报道……

    一个“旷世传奇”,就这样揭开了谜底。
来源:河源新闻网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7-10-16 19: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日报还未见相关报道,被河源日报抢了个先。

还是河源日报的记者厉害!

我找到的视频(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p;extra=&page=1)是从河源电视台上截下来的,而河源台上播出的节目居然没有被连平的亲戚看到,可见河源电视台的覆盖率是多么低,多数人根本就不看河源台。惟一的出路就是做客家话节目吧,并且还要开放无线信号的接收!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7-10-16 19:41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6 19: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平隆街的话与河源相似,与紫金也相差不会太远.怎么二十多年来都听不懂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9: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大团圆了! 祝福他们!

河源客家一般喜欢用“狗+名字中的一个字”或“名字中的一个字+狗”作为小名来称呼别人,而且以讲蛇声的人居多。厓也有恁样个小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6 1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叶金英介绍,姐姐叶桂娣从小脑子有点毛病,说话含糊不清,只有家里人才能听得懂她说什么。---------听不懂的话,原来是含糊不清的言语

叶桂娣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过从小看到上学的弟弟写字时,她也拿着笔和纸在旁边模仿。她现在写的那种别人看不懂的字,其实是她胡乱写的。---------看不懂的字,原来是自己独立模仿创造的


  有意思的案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9: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道法自然 于 2007-10-16 19:35 发表
连平隆街的话与河源相似,与紫金也相差不会太远.怎么二十多年来都听不懂呢?

文中提到,叶桂娣从小脑子有点毛病,说话含糊不清,只有家里人才能听得懂她说什么。这种情况,客家话叫做“贴(diap3)舌”,轻度贴舌还是比较容易听懂的,我就有这样的一个邻居。如果是重度贴舌,没有从小开始长期听习惯的话,还是不容易听懂的。知道结果后,我也猜到廖来妹(叶桂娣)家乡话应该接近河源蛇声(4楼可以证明),而紫金上半县的人是普遍听不懂河源话的!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7-10-18 23:14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6 2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vel 于 2007-10-16 19:21 发表
广州日报还未见相关报道,被河源日报抢了个先。

还是河源日报的记者厉害!

我找到的视频(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p;extra=&page=1)是从河源电视台上截下 ...

叶家小妹到底是看到河源电视台的报导还是.....??说实话我还不知有河源电视台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厚阳的儿子 的帖子

不可能是河源电视台的节目,因为此节目已播出很久了。应该是看到最近非常关注此事的报纸报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2: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泪眼相看20年后重牵父母手  

--------------------------------------------------------------------------------

http://www.heyuannews.cn 2007-10-17 11:01:50 作者:吴堃 【字体:小 大】  
  

离家20年后,叶桂娣终于回到父母身边。  

“爸,妈,我回来了!”

    “爸、妈,我在外面很想你们!”昨日下午,离家20年的神秘“廖来妹”——叶桂娣终于回到离别了20年的连平老家。陪同她一起回家的还有妹妹叶金英、叶秀娜,弟弟叶长武,丈夫张奕煌及儿子、女儿。

    下午1时,回家的车终于到了叶家门口。下车后,叶桂娣还没站稳,喜闻女儿回家的叶母谢官喜一边呜咽着,一边张开双手,一步一步地走到叶桂娣面前,拉住叶桂娣的手,却说不出话来。看到母女俩紧紧地握住双手,在场的其他亲人都无声哽咽着。

    “爸、妈,我在外面很想你们!”见到20年未见的父母后,叶桂娣含着泪望着他们。“爸爸,你不该让我一个人在外面受苦。我在外面很想你们!你知不知道,那个人(指叶桂娣前夫)对我一点都不好,他经常打我,打我的头,打我的脸,打得我好痛。”叶桂娣边说边流泪,并指着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告诉父母。

    此时,已满眼热泪的谢官喜不停地抚摸女儿的头,像是要抚去女儿20年前受的伤。而父亲叶盛水因为耳朵有点,不能听清女儿所说的话,只好一直点头。妹妹叶金英看到这样的情形,便站在父亲旁边大声地将叶桂娣所说的话告诉父亲和在场的其他人。听清了女儿的话后,叶盛水回过头,抹了一把眼泪。

    看到父亲流泪,叶桂娣便细声地说:“爸爸,他(指张奕煌)现在对我很好,我和他有4个孩子了……”在母亲面前有些害羞的叶桂娣,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听着女儿慢慢说起20年来的经历,虽然耳朵有点背,叶盛水还是露出了女儿失踪后难得一见的笑容。

    叶桂娣回家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周围的村民纷纷过来向叶桂娣的父母道喜,高兴的谢官喜一直拉着叶桂娣的手说:“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

    一位村民说:“我们昨天就知道找到叶桂娣的消息了,今天看到她回来了,我们就过来看看。20年没有看到她了,除年纪大了外,她基本没怎么变,还是老样子。”



家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寻找”

    “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不会放弃寻找姐姐。”就是凭着这份执着,叶长武在媒体的帮助下找到了分离20年的姐姐,并于昨日下午带着她回到连平老家,一家人再次团圆。   
大哥只身外出苦觅3年
    1986年年底的一天,放学回家的叶长武看到一家人愁眉不展地坐在一起,便问发生了什么事。父亲叶盛水沉默了一下,告诉他一个让人心碎的消息:“你姐姐在从化失踪了,到现在还没找到,我们已经让你大哥出去找了。”
    一个月后,大哥叶高禾孤身回来。着急的叶长武急忙问:“大哥,姐姐找到了吗?”面对弟弟的问题,叶高禾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晚,叶长武了解到,大哥叶高禾每天天一亮就出发,直到天黑看不见路了才停止寻找。因为家里没钱,叶高禾所带的钱连吃饭不够,但他还是步行找遍了从化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一个月里他没有得到妹妹的任何消息。
    大哥第一次外出寻找未果,叶长武便央求父亲让他和哥哥再次出去找姐姐。但父亲说,他还在读书,要以学业为重,便拒绝了他的提议。没多久,叶高禾第二次外出寻找叶桂娣。这一次,一找就是半年。那半年里,叶高禾找遍了从化周边地区,但叶桂娣依然杳无音讯。因为经济困难,叶高禾再次回到家中。
    但寻找并没有停止,在家休整一段时间后,1988年初,25岁叶高禾做好了长期在外寻找的准备,打算在外边一边打工一边寻找。这次外出后,叶高禾只是偶尔给家人带来信息,但寻找妹妹叶桂娣的工作还是没有进展,家里只能从他的信息中得知他到了广州、深圳、惠州、东莞等城市。这次寻找直到1990年初才结束,持续了整整两年。而这次寻找的失败,让家人渐渐打消了寻找叶桂娣的念头。
寻找18年 家人终团圆
    家人逐渐放弃寻找,但叶长武却没有死心。从1989年开始,叶长武便离家打工,边工作边寻找姐姐叶桂娣。
    18年来,叶长武跑遍了整个珠三角地区,每天翻阅各种报纸的广告,时不时到街头观察寻人启事。他还经常向身边的朋友描述姐姐的样貌,希望通过他们将信息传出去。“虽然姐姐不识字,也难与人沟通,但这是一个希望,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叶长武说。
    在长达18年的寻觅中,为了找到姐姐,叶长武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在哪里看到有人乞讨,都要上前去辨认一下,以希望发现姐姐。“不管怎样,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我都要找到我的姐姐。”叶长武固执地说。
    正是这一份坚持,让叶长武终于有了回报。命运的转折在10月14日——那天晚上,有人告诉叶长武,叶桂娣可能在紫金县中坝镇。
    一听已失散20年的姐姐有消息了,叶长武还以为有人跟他开玩笑,但这个消息却让他辗转难眠。15日早晨,想了一夜的叶长武决定动身去紫金。“当时想了一夜,认为即使不是自己的姐姐,就当是浪费了一点钱。但如果真的是姐姐呢?整个晚上我一直在质问自己。”叶长武回忆说。
    这一次,叶长武没有失望,紫金的“廖来妹”果然就是叶桂娣。坚持终于有了回报,叶长武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20年的姐姐叶桂娣,这长达20年的寻找也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来源:河源日报
责任编辑:高寒丽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7-10-17 12:3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父亲叶盛水因为耳朵有点

典型的客家话讲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vel 于 2007-10-17 00:30 发表
不可能是河源电视台的节目,因为此节目已播出很久了。应该是看到最近非常关注此事的报纸报道。

可见河源电视台的收视率有多高!在方言区用普通话播出节目,谁看呢?设立一个没有人看的电视台是多么严重的浪费资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22: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谜底未开的时候,各路“神仙”学者纷纷看相算命,有的“专家”竟然胡言乱语说“看面相像是越南人”。整个华南族群的人,尤其是客家人是什么样子,只要深入实际看看,就清楚了。

[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07-10-18 22:5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张照片贴出来,各路砖家会有什么看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4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