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复制人

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9-30 1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1 09: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補充一下 日語有很多外來語 不僅僅來自中國 相同的 現在的漢語 也有很多是借用日本漢字 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學的名詞 許多是日本人造的詞 例如蛋白質(源於德文) 中日韓三國均通用 語言本就會有交互作用的
日語發音方面 雖是同一個漢字 但常因用的地方不一樣 而有不一樣的發音 日語的漢字音並不是現在的普通話 比較接近漢唐的古音 至於韓文的漢字發音就比較接近現在的普通話 但是韓國人尤其是年輕的 幾乎不懂漢字了
另外 韓語和日語的文法也很接近 所以會歸類在同一個語系 韓國人說'我愛你' 次序上是'我你愛' 而且通常以'愛'代表'我愛你' 如果你用日本人韓國人的文法去說漢語 肯定沒人聽得懂 但各種漢語文法基本上是相通 當然會有些微差異 不然就不會被歸為一類了 而是變成同一種 如同客家話

对,日、韩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日、韩语有与阿尔泰语接近的地方,语系归属未定。
汉语内部的统一性在世界语言中是少见的。汉语支、汉语族,1:1。七大方言或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的差异属于汉语内部的差异。
英语也有土语和不标准语,据说有的学校“崇洋媚外”过头,不看水平,只看是不是金发碧眼,害得小孩子学来的“英语”土得掉渣,很难改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1 1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文化上可以百家争鸣,我们不要去吵政治上的东西.
文化上的整合和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道理,作为客家祖地出来的人,我也感到客家文化处于弱势,很多人都不知晓,我希望客家文化在大家的推广下发扬,但客家文化的价值观和湖南江浙四川山西...是趋同的,如果你上过大学,你就会感觉到各地的同学的思维定势差不多.
任何有从文化角度分化中国的行为我都是反对的,因为我认同秦始皇的大统的历史功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1 10: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有的不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人,以狭隘的观念认为粤方言乃至南方方言都是“蛮夷语”,似乎不卷舌头就没有“文化底蕴”,却不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积淀最深的就在南方。以粤方言为例,语调的丰富在全国绝无仅有,粤韵可与唐诗宋词媲美。优秀的粤剧、粤曲、粤语歌,你听不懂无所谓,看字幕可学会。意大利歌曲没几个能听懂,但其魅力震撼世界。中国的音乐在世界上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经济文化的弱势造成的(美国的一些垃圾文化竟然风行世界就是一例),不是本身的问题。只要是有民族特色的、深厚底蕴的,总会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当年红线女的粤曲享誉世界,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做不到。广东音乐的魅力,岭南画派的功底,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孙中山是广东人,不知道马思聪是广东人,不知道北回归线一线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南粤大地近代以来的辉煌历史等等。
反思我们自身,自身的宣传确实不够,文化的整合不够,确实比较弱。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也不够。具有江南园林风情的某状元府第曾经装上空调、办成酒家,土不土,洋不洋。。。。。。就折射出广东人(尤其是粤方言区的人)“务实”过头的另一面。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0-1 10:20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1 1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纳西古乐的发掘者和推广弘扬者宣科先生说过,从丽江选拔到音乐院校接受专业训练的民歌手,是选上一个完蛋一个(大意如此)。纯真的、质朴的具有独特的心灵震撼的音乐感都没了,变得千篇一律了。
纳西古乐,据考证,保留了大量的唐朝宫廷音乐的成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 13: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1 16: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说白了,方言就是土语,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家乡、我的成长地都不是说吴川话的。我的方言土语不是吴川话。“吴川话被收入有影响的语言专著中,说明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价值。


http://www.chinesedc.com/4wenyi/language/sino-tibetan1.htm

漢藏語族



(一)漢藏語族分類圖



(二)漢語演化圖



(三)漢語系分類圖



(四)藏緬語系分類圖





漢藏語族分類圖



語族   語系                語      方言



                      ┌北語 (Mandarin)【漢族、回族】〔中國,臺灣〕

               ┌北語群───┼晉語 (Jin)【漢族】〔中國〕

               │      └Dungan【回族】〔Kyrghyzstan〕

               ├客贛語群──┬贛語 (Gan)【漢族】〔中國江西省〕

               │      └客語 (Hakka)【漢族、畬族】〔中國江西省、福建省、廣東省,臺灣〕

               ├───────吳語 (Wu)【漢族】〔中國江蘇省、浙江省〕

               ├───────徽語 (Hui)【漢族】〔中國安徽省〕

               ├───────湘語 (Hunanese, Xiang)【漢族】〔中國湖南省〕

               │      ┌閩北語【漢族】〔中國福建省〕

    ┌漢語系 (Sinitic)──┤      ├閩東語【漢族】〔中國福建省〕

    │          ├閩語群 (Min)┼閩中語【漢族】〔中國福建省〕

    │          │      ├莆仙語【漢族】〔中國福建省〕

    │          │      └閩南語【漢族】〔中國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臺灣〕

    │          ├───────粵語 (Yue)【漢族】〔中國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          ├───────儋州話【漢族】〔中國海南省〕

    │          ├───────貓家話【苗族】〔中國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          ├───────伶話【苗族】〔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          └───────平地傜話【漢族、瑤族】〔中國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

    ├──────────────────五屯話【五屯人】〔中國青海省黃南州〕

    │

    │                        ┌劍川

    ├──────────────────白語 (Bai)─┼大理〔中國雲南省大理州〕

    │                  【白族】  └碧江

    │          ┌藏語群【藏族、門巴族】〔中國甘肅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

    │    ┌藏語支──┤(Bodish)        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

    │    │(Bodic)  ├───────白馬語【藏族】

    │    │     └羌語群 (Chiangish)【藏族、羌族、普米族】〔中國四川省、雲南省〕

漢藏語族┤    ├巴語支───Bodo-Garo

(Sino- │    │(Baric)

Tibetan)│    ├──────Kuki-Naga〔印度〕

    │    ├─────────────景頗語 (Kachin)【景頗族】〔中國雲南省,緬甸Kachin邦〕

    │    ├─────────────獨龍語 (Trung)【獨龍族】

    │    ├─────────────格曼登語 (Kuman)【登人】〔中國西藏自治區,印度Assam省,緬甸Kachin邦〕

    ├藏緬語系┼─────────────達讓登語 (Darang)【登人】〔中國西藏自治區〕

    │Tibeto- ├─────────────博嘎爾珞巴語 (Boga’er)【珞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

    │ Burmese├─────────────義都珞巴語 (Yidu)【珞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

    │    │     ┌儸儸語群【彝族、栗僳族、納西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諾族、怒族、蒙古族】

    │    ├緬語支──┤(Loloish)〔中國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越南,寮國,泰國,緬甸〕

    │    │(Burmic) └緬語群 (Burmish)【景頗族、阿昌族】〔中國雲南省,緬甸〕

    │    ├─────────────怒蘇語 (Nusu)【怒族】

    │    ├─────────────阿儂語【怒族】

    │    └─────────────土家語【土家族】

    │

    └───────────卡倫語群──┬(Pho)

                (Karen)   └(Sgaw-Bwe)



參考資源:

(一)      中國語言學大辭典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二)      www.sil.org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1996

(三)      A Guide to the World’s Languages Merritt Ruhlen 1991



漢語演化圖

﹝1998年6月15日修訂﹞





〈商代〉→〈西周〉→〈東周〉→〈漢代〉→〈西晉〉→〈唐代〉→〈南宋〉→〈現代〉





               ?燕語──→河北語



              ┌→巴蜀語─→蜀語─┐

              │         ‧

              ├→交州語─→‧‧‧┼→粵語─┬→粵語──→粵語

              │         ‧    ‧

         ┌→秦語─┼→秦晉語─→關中語┼→北語─┼→北語──→北語

         │    │         ‧    ‧

         │    │         ‧    ├→贛語──→贛語

    ┌→齊語─┤    │         ├→‧‧‧┤

    │    │    └→關東語─→中原語┤    └→客語──→客語

    │    │              │

 周語─┤    └→齊語──→齊語──→‧‧‧┼→閩語──→閩語──→閩語

    │                   ‧

    ├→晉語──→晉語           ‧    ┌→吳語──→吳語

    │         ┌→吳語──→吳語─┴→吳語─┤

    └→楚語──→楚語─┤              └→徽語──→徽語

              │

              └→楚語──→楚語──→楚語──→湘語──→湘語



語系──────────語言──────方言───────次方言

           ┌晉語(Jin) ──────────┬大同話

           │                └太原話

           │

           │       ┌陜甘語─────┬陜西話

           │       │        └甘肅話

           │       │        ┌東北話

           │       │        ├河北話(國語、普通話)

   ┌北語群────┤       ├北方漢語────┼山東話

   │       │       │        ├膠東話

   │       │       │        └河南話

   │       │       │        ┌鄂北話

   │       │       │        ├楚語

   │       │       │        ├湖南官話

   │       └北語─────┤        ├岑江話

   │        (Mandarin)  ├西南漢語────┼桂柳話

   │               │        ├黔北話

   │               │        ├黔南話

   │               │        ├灌赤話

   │               │        ├昆貴話

   │               │        └滇西話

   │               │        ┌合肥話〔中國安徽省〕

   │               │        ├揚州話〔中國江蘇省〕

   │               ├江淮語─────┼南通話〔中國江蘇省〕

   │               │        ├九江話〔中國江西省〕

   │               │        └南平話〔中國福建省南平市〕

   │               └─────────軍家話〔中國福建省武平縣中山鄉〕

   │

   │               ┌北部───────南昌話〔中國江西省〕

   │               ├東部───────鷹潭話〔中國江西省〕

   │       ┌贛語 (Gan)──┼中部───────撫州話〔中國江西省〕

   │       │       ├西部───────宜春話〔中國江西省〕

   │       │       └西南部──────吉安話〔中國江西省〕

   │       │

   ├客贛語群───┤       ┌贛西北客語────銅鼓話〔中國江西省〕

   │       │       ├贛西南客語────贛州話〔中國江西省〕

   │       │       ├贛東南客語────寧都話〔中國江西省〕

   │       │       ├閩西客語────┬長汀話〔中國福建省龍岩市〕

   │       │       │        └連城話〔中國福建省龍岩市〕

   │       │       ├饒平客家話〔中國廣東省潮州市;臺灣苗栗縣卓蘭鎮〕

   │       │       │        ┌梅縣話、四縣話〔中國廣東省梅州市;臺灣〕

   │       │       │        ├大埔腔〔中國廣東省梅州市;臺灣臺中縣〕

   │       └客語 (Hakka)─┼粵東梅江客語──┼惠陽客家話、海陸話〔中國廣東省汕尾市、深圳市、東莞市、

   │               │        │          清遠市;臺灣〕

   │               │        └韶南〔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               ├四川客語〔中國四川省〕

   │               ├粵東東江客語〔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惠州市〕

   │               ├粵北客語〔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               ├惠州客家話〔中國廣東省惠州市〕

   │               ├浙江畬話【畬族】〔中國浙江省麗水市〕

   │               ├江西畬話【畬族】〔中國江西省吉安市、上饒市‧‧‧〕

   │               ├福建畬話【畬族】〔中國福建省南平市、寧德地區〕

   │               └廣東畬話【畬族】〔中國廣東省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惠州市〕

   │

   │               ┌宣州話〔中國安徽省,江蘇省高淳縣、溧水縣〕

   │               │        ┌常州話〔中國江蘇省常州市〕

   ↓               ↓        ├上海話〔中國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嘉興市〕



語系──────────語言──────方言───────次方言

   ↑               ├北部、太湖吳語─┼湖州話〔中國浙江省湖州市〕

漢語系┤               │        ├杭州話〔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吳語 (Wu) ──┤        ├紹興話〔中國浙江省紹興市〕

   │               │        └寧波話〔中國浙江省寧波市〕

   │               ├中部、婺州吳語──金華話〔中國浙江省金華市〕

   │               ├南部、處衢吳語─┬衢州話〔中國浙江省衢州市〕

   │               │        └麗水話〔中國浙江省麗水市〕

   │               ├台州話〔中國浙江省台州市〕

   │               └溫州話─────┬溫州話〔中國浙江省溫州市〕

   │                        └甌語〔中國浙江省平陽縣〕

   │

   │               ┌北部、旌-占 ───旌德話〔中國安徽省〕

   │               ├東部、績-歙 ───歙縣話〔中國安徽省〕

   ├────────徽語 (Hui)──┼西部、休-黟 ───屯溪話〔中國安徽省,江西省婺源縣〕

   │               ├西南部、祈-德 ──祈門話〔中國安徽省祈門縣、東至縣,江西省景德鎮市、德興市〕

   │               └嚴州話〔中國浙江省淳安縣、建德市〕

   │

   │               ┌長-益(新湘話) ─長沙話〔中國湖南省〕

   ├楚語──────湘語─────┼婁-邵(老湘話) ─雙峰話〔中國湖南省〕

   │        (Hunanese) └吉-漵 ──────吉首話〔中國湖南省〕

   │

   │       ┌閩北語 (Minbei) ─────────建甌話〔中國福建省建甌市〕

   │       ├閩東語 (Mindong)────────┬福州話 (Foochow) 〔中國福建省福州市〕

   │       │                └泰順蠻講〔中國浙江省泰順縣〕

   │       ├閩中語 (Minzhong) ────────永安話〔中國福建省永安市〕

   ├閩語群(Min) ┼莆仙語、興化話 (Hinghua)─────莆田話〔中國福建省莆田市〕

   │       │       ┌閩南話─────┬廈門話 (Amoy)〔中國福建省廈門市〕

   │       │       │        └臺灣話、臺語 (Taiwanese)〔臺灣〕

   │       └閩南語────┼潮汕語─────┬潮州話 (Teochew)〔中國福建省潮州市〕

   │        (Minnan)   │        └汕頭話 (Swatow)〔中國福建省汕頭市〕

   │               ├雷州話〔中國廣東省雷州市、徐聞縣〕

   │               └海南話、瓊文話 (Hainanese) 〔中國海南省〕

   │

   │               ┌粵海──────┬廣東話、廣州話 (Cantonese)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

   │               │        └東莞話〔中國廣東省東莞市〕

   │               ├四邑話─────┬臺山話 (Toishanese)

   │               │        └雅瑤話、拉珈話〔中國廣東省鶴山市〕

   ├────────粵語 (Yue)──┼高-雷 ──────陽江話〔中國廣東省陽江市〕

   │               │        ┌梧州話〔中國廣西省梧州市〕

   │               ├桂南粵語────┼南寧話〔中國廣西省南寧市〕

   │               │        └欽廉話〔中國廣西省〕

   │               ├吳川話〔中國廣東省吳川市、湛江市〕

   │               └蜑家話、水上話〔中國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

   ├────────儋州話〔中國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縣〕

   │

   ├────────貓家話【苗族】〔中國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

   ├────────伶話【苗族】〔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

   │

   └────────平地瑤話【漢族、瑤族】〔中國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參考書目:

(一)丁邦新 臺灣語言源流 學生書局 臺北 1969

(二)周振鶴、游汝杰 方言與中國文化 南天書局 臺北 1988

(三)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北京 1988

(四)羅肇錦 臺灣的客家話 臺原出版社 臺北 1990

(五)中國語言學大辭典 江西教育出版社 江西南昌 1991

(六)張光宇 閩客方言史稿 南天書局 臺北 1996

(七)歷史月刊 133期 臺北 1999



語系               語       方言    次方言           土語



                        ┌安多藏語 (Amdo)〔中國甘肅省、青海省〕

                        ├康語 (Kham) ──────────────德格話 (Derge)...

                        │〔中國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玉樹州、四川省甘孜州、雲南省迪慶州〕

                ┌藏語【藏族】─┼衛藏語 (Tibetan)───────────┬拉薩話 (Lhasa)...

                │       │                   └阿里話 (Ngari)

                │       ├Sharpa〔中國西藏自治區,尼泊爾,印度〕

                │       └Groma〔中國西藏自治區,不丹〕

                │       ┌東部

                ├嘉戎語【藏族】┼西部

                │(Gyarung)   └北部

                ├倉洛門巴語 (Tsangla)【門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不丹〕

        ┌藏語群────┼錯那門巴語──┬北部【門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不丹〕

        │Bodish    │(Moinba)   └南部【門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不丹〕

        │       ├固戎語(Gurung)

        │       ├卡瑙里語(Kanauri)

        │       ├布南語(Bunan)

        │       ├巴興語 (Bahing)

        │       ├伐尤語 (Vayu)

        │       ├木爾米語

    ┌藏語支┤       └塔克巴語 (Takpa)

    │Bodic ├────────白馬語 (Baima)【藏族】〔中國四川省〕          (Svantesson 1990)

    │   │       ┌羌語【羌族】─┬北部〔中國四川省〕         ?? Dzorgai, Kortse, Pingfang

    │   │       │(Chiang)   └南部〔中國四川省〕

    │   │       ├普米語────┬北部【普米族】〔中國四川省、雲南省〕

    │   │       │(Pumi)    └南部【普米族】〔中國雲南省〕

    │   │       ├史興語【藏族】〔中國四川省涼山州〕

    │   │       ├爾龔語【藏族】〔中國四川省阿壩州、甘孜州〕

    │   │       ├貴瓊語【藏族】〔中國四川省甘孜州〕        ←?? Wagsod

    │   └羌語群────┼納木義語【藏族】〔中國四川省甘孜州、涼山州〕

    │    Chiangish   ├扎壩語【藏族】〔中國四川省甘孜州〕

    │           ├卻域語【藏族】〔中國四川省甘孜州〕

    │           │       ┌爾蘇語

    │           ├爾蘇語【藏族】┼多續語〔中國四川省甘孜州、涼山州〕←?? Thochu

    │           │       └栗蘇語

    │           └木雅語【藏族】〔中國四川省甘孜州〕

    ├Baric ─────────Bodo-Garo ──┬Bodo

    │                   └Garo

    ├────────────Kuki-Naga ──┬Kuki

    │                   └Naga

    ├────────────景頗語 (Chingpaw, Kachin)【景頗族】〔中國雲南省德宏州,緬甸Kachin邦〕

    ├────────────格曼登語 (Kuman)【登人】〔中國西藏自治區,印度Assam省,緬甸Kachin邦〕

    ├────────────達讓登語 (Darang)【登人】〔中國西藏自治區〕

    ├────────────博嘎爾珞巴語 (Boga’er)【珞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

    ├────────────義都珞巴語 (Yidu)【珞巴族】〔中國西藏自治區〕

    ↓



語系               語       方言    次方言           土語



    ↑                   ┌北部───┬北部〔中國四川省〕

    │                   │     └南部〔中國四川省〕

    │                   │     ┌滇黔

    │                   ├東部───┼盤縣 〔中國貴州省、雲南省〕

    │                   │     └滇東北

    │           ┌彝語、儸儸語─┼東南部────────────────┬撒尼彝語 (Sani)

藏緬語系┤           │(Lolo, Nyi)  │〔中國雲南省〕            └阿細彝語 (Ahi)

Tibeto- │           │【彝族】   ├中部〔中國雲南省〕

Burmese│           │       │     ┌石建

    │           │       ├南部───┼元金〔中國雲南省〕

    │           │       │     └峨新

    │        ┌北群┤       └西部───┬東山〔中國雲南省〕

    │        │  │             └西山

    │        │  ├栗僳語 (Lisu)【栗僳族】〔中國雲南省怒江州、德宏州,緬甸,泰國〕

    │        │  ├納西語────┬東部

    │        │  │(Nakhi, Moso) └西部

    │        │  │【納西族】〔中國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四川省〕

    │        │  └(Samei)

    │        │          ┌碧-卡 (Biyo-Kaduo)〔中國雲南省思茅地區〕

    │        │  ┌哈尼語(Hani)┼豪-白 (Honi)〔中國雲南省思茅地區〕

    │   ┌儸儸語群┤  │【哈尼族】  └哈-雅 ──┬哈尼 (Hani)〔中國雲南省紅河州〕

    │   │Loloish │  │〔中國雲南省〕      └雅尼 (Yani)〔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

    │   │    │  ├拉祜語(Lahu)┬拉祜納語 (Lahuna)【拉祜族】

    │   │    ├南群┤〔中國雲南省 └拉祜熙語 (Kutsung)【拉祜族】

    │   │    │  │ 思茅地區、瀾滄地區〕

    │   │    │  ├基諾語 (Jino) ┬攸樂

    │   │    │  │【基諾族】  └補遠

    │   │    │  │〔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縣基諾鄉〕

    │   │    │  └Phunoi────┬Phunoi

    ├緬語支┤    │          └Bisu

    │Burmic│    ├───柔若語、福貢怒語 (Zauzou)【怒族】〔中國雲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州福貢縣〕

    │   │    └───嘎卓語【蒙古族】〔中國雲南省〕

    │   │       ┌載瓦語 (Tsaiwa, Atsi)【景頗族】〔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       ├浪速語 (Maru)【景頗族】〔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    ┌北群┼波拉語 (Pola)【景頗族】〔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    │  ├勒期語 (Lashi, Letsi)【景頗族】〔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    │  │       ┌隴川〔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緬語群─┤  └阿昌語(Achang)┼潞西〔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Burmish │   【阿昌族】  └梁河〔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仙島話【阿昌族】〔中國雲南省德宏州〕

    │        └南群─緬甸語(Burmese)

    │

    ├────────────怒蘇語、碧江怒語 (Nusu)【怒族】〔中國雲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州碧江縣〕

    │

    ├────────────阿儂語、貢山怒語 (Anung)【怒族】〔中國雲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州貢山縣〕

    ├────────────獨龍語 (Trung)┬獨龍江〔中國雲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州〕

    │            【獨龍族】  └怒江〔中國雲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州〕

    │

    └────────────土家語 (Tujia)┬北部〔中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

                 【土家族】  └南部









     2003年10月
1
星期三  
  
  
首 页   籍 贯  语 言  习 俗  文 艺  美 食  留 言

  http://www.wcwy.com/fq/yy.asp

   
   
   
  
  吴阳人所讲的话(即吴川话),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方言。除吴川、坡头,其它地方有否此种语言,尚未发现。
  吴阳话和普通话同音的只有一些平声字,如东、风、中、公、他、爸、妈、沙、支、诗、痴、咦、哥、坡、摩、拖,等等,不及汉字的千分这一。而不同音的可就多了。
  第一,以古话为今话。我们的祖先所说的“走”,意即现在所说的跑,而吴阳人说跑仍然说走。至于说走路怎样表达呢?吴阳人说是“行路”。以行为走,以走为跑,吴阳人现在还是这样说的。
  第二,文字读音求大同。吴阳人把天、千、迁、跹通读为天字音,把地、自、字通读为地字音,把容、溶、融、熊、戎、绒、蓉、榕通读为容字音,把鱼、渔、虞、娱、疑、愚、隅通读为鱼字音,等等。
  第三,音质高,发音快。一次,一个广州人到吴阳了解他单位一位同事的情况,吴阳的干部用吴川话向他讲述情况。这个广州人虽然能够听懂并作了记录,但很不满意,说这个吴阳干部不乐意向他提供情况,好象同他争吵一样。后来经过解释,才知道这里曾是吴川的县城,这里人所讲的是正宗的吴川话,男人讲话的话音高而又速度快,外地人听起来,好像是不甚平心静气那样。
  第四,偏僻用语多。吴阳话中的偏僻用语要用较多的文字才能写清楚,这里只能简单举例。比如,穿衣服,穿鞋,穿袜,吴阳话讲成着衫裤,踏鞋,踏袜;成年男人,成年女人,青年人,吴阳话说成是老儿,夫娘儿,后生仔;做农业,做渔业,经商,吴阳话说成是耕田,做海,做生意;欢喜,恼恨,悲哀,吴阳话说成是爽死,激死,凄凉;无限好吴阳话却说是有限好,很聪明,吴阳话说成很能械;-----
  至于女性,讲话则较柔和。
------------------------------------------------------------------------------------

广东九状元之一的林召棠的母语就是“正宗”吴川话。吴阳吴姓书香门第,“其先闽人也”,也是以吴川话为母语。从闽南传入的单人木偶戏,也是以吴川话来唱。广东木偶剧团的元老级人马就是来自历史上的吴川县的一部分地区(这部分地区今属湛江市坡头区)。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0-1 16:17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 18: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10-1 18: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 1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1 2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复制人。。。。。。
一个脑子有问题的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 21: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 0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模糊 于 2003-10-1 20:59 写道:
复制人。。。。。。
一个脑子有问题的人~~~~~~~~~~~~~

呵呵,換個角度去看吧!如果不是他,怎麼會引出這麼多精采的內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3-10-3 0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3 0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说客家话不是“方言”?

坡头对面的霞山,赤坎主要是讲雷州话和白话的,他们听坡头话很吃力。说实话,坡头话实在听着恶心。而霞山,赤坎还不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31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