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0|回复: 9

客家仙子 希望2008奥运会中能出现汉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6 1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ictory:
20070426110307b409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1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仙子写博客 推荐汉时尚服装做奥运礼服(图)

客家仙子博客:http://kejiaxianzi.blog.hexun.com/



客家仙子致2008奥委会、余秋雨教授以及百名学者的一封信! [原创 2007-04-24 22:00:00 ] 发表者: 客家仙子



客家仙子致电奥委会,推荐汉时尚服装成为2008奥运会礼服!


尊敬的2008奥委会领导,余秋雨教授、支持汉服成为奥运礼服的百名学者,你们好!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客家女孩,我的网络ID叫客家仙子,我一直致力于宣传推广客家文化和汉服文化!

    在这里,我想推荐我制作的“汉时尚服装”来作为奥运会的礼服,如果有可能我希望 “汉时尚服装”能够走进生活,成为的国际流行色!

推荐“汉时尚服装”为奥运会礼服的理由 :

1.汉时尚服装简洁大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节奏,有利于大众普及!

2.汉时尚服装融入了汉服的元素,让古典美在服装中着重体现!

3.汉时尚服装行动方便,适合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穿着!

4.汉时尚服装古典而不失现代美,符合现代人的着装要求!

5.汉时尚服装穿在身上外出时,不会引起围观,只会增加回头率和被赞美的几率!

6.汉时尚服装对发型、饰品的要求不像传统汉服那样要求严格,不需要做发簪,你可以随意发型,普普通通的辫子,散发,或者烫发等都可以体现出你的美!

7.汉时尚对鞋子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可以根据服装的色调来搭配高跟鞋、公主鞋、休闲鞋、旅游鞋、布鞋、皮鞋、军靴等。

8.汉时尚服装对配套衣服的要求相对宽松,天凉的时候你可以搭配相近色调的外套!

9.汉时尚大众接受程度:老少均能接受,聚会的时候穿汉时尚服装绝对不会让局外人感觉我们像是在拍广告或古装大片!



    我觉得百名学者支持汉服成为奥运礼服的行为没有错,但深衣有众多不便之处,很难被人接受,因为我也是一个汉服推广者,有着对汉服最直观的切身体会,因为我也曾穿着汉服走到王府井、北京站、天安门这些人流多的地方进行推广,甚至过年回家的时候都是穿着汉服去买的火车票,所以对穿汉服的感受体会最深,在我的推广过程中我感觉,传统汉服虽然看起来很美观,但在当今社会,从一个可观的角度来分析,肥肥大大的传统汉服穿在身上是多有不便,比如乘车、坐电梯、上洗手间等等,特别是在生活习惯上,和我们的生活服饰相差甚远,让人从习惯上不能适应汉服!不知道百位学者是否都有穿过汉服?如果你们都穿过的话,对我列举的一些问题是否也深有体会呢?

    另外从一个新鲜事物的角度上来分析,虽然汉服已经存在数千年,但毕竟已经不是大众所能接受的日常服装,目前汉服的再次出现,不能不提到古装剧,古装剧的热播让大家又重新地认识了汉服,确切一点的讲,目前的汉服对大众来说还是一种新鲜事物,一种只有在电视上看到的,演员拍古装片的时候穿的服装!而目前来讲的汉服多为电视剧的模仿版,或从古代人物画,历史文献资料,以及考古发现中的“出土文物”的参考版。有些人提倡穿正统汉服,但至于何为正统,我想提倡者也未必清楚吧?
   
    我一直希望2008奥运会中能出现汉服,在推广过程中发现这种做法不切实际,因为大多数网友表示自己虽然支持汉服,但自己不会穿,因为肥肥大大的实在很不方便……

    还有这里我要说的是,余秋雨教授,你对中国文化分析的很透彻是我很佩服的,可是这次我觉得你不该把汉服给否定掉,不知道我这么说你是不是会生气,因为你的话,真的伤了很多喜欢汉服人的心,要知道他们是那么的喜欢,那么的执著的去推广汉服,当然我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喜欢都穿汉服,因为不管是什么服装都不能做到所有人都喜欢的,我相信在现代这个社会是绝对不会有人强迫谁去穿什么服装的。记得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宋姐姐的一首歌曲,爱我中华,56个星座56只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不管是什么样民族的服装,其实我都是很喜欢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  相信你也会慢慢接受汉服的,对吗?
   
    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一名学生,也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让你们看到,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心里也是没底的,但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汉时尚服装是可以成为生活装的!
   
即使汉时尚服装在奥运会上没有希望成为官方认可的礼服,但我仍会用我的努力让它能真正的走进生活中来!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7-4-26 19:01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支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名学者倡议汉服为北京奥运礼仪服装(图)http://2008.qq.com   2007年04月05日07:20   中国新闻网   女式汉服模拟图


男式汉服模拟图

今日(4月4日)零时,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北京2008年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的服饰礼仪——“深衣”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并将汉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在该倡议书签名的百人中,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数十位教授、博士、硕士,也有来自河北明德学堂、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等民间机构的文化界人士。

活动的第一发起者,河北明德学堂堂长傅路江昨天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当他看到北京奥运中国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大赛启动的消息时,在华夏复兴网发表了《奥运会应该有我们的声音与符号》一文,短短几个月里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经过讨论与策划,推出了这一倡议。该设计方案已提交北京奥组委。

倡议书全文

敬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华夏民族同胞:

华夏民族向来是热情好客的民族。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迎来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们应该拿出东道主的热情,穿上我们民族的节日盛装,施以我们民族的传统礼仪,让华夏民族的热情与风采永远给客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北京奥组委发出了“世界给中国十六天,中国应还给世界五千年”的豪言壮语,令人振奋。中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总和;华夏民族,以自古相传的华夏文化把海峡两岸以及世界各地的同胞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展现给世人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文化精神,是我们今日的成就与未来的理想。一个完善的民族,必然有独特的个性;一个有长久魅力的民族,必然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必然有自尊自信和真诚。因此,我们不仅要展现与世界相同的一面,更要展现中国独具风采的一面。展现出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彬彬有礼。让人类的文明在这里交会、融合!

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评估报告的结论部分指出:“在中国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留下独一无二的奥运遗产”。在中国北京申奥代表团陈述中,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先生指出:“北京的奥运会将为北京、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一份独特的遗产。”(见《中国北京申奥代表团陈述全文》)如何使这份独一无二的遗产尽量减少日后的遗憾,是需要我们现在就考虑的问题。

无论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行,无不尽力展示本民族的独特风采。我们民族的风采如何展现?服饰和礼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身穿民族服装,民族的自尊自信、独特风采由此得以展现!礼仪,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形式,穿上民族的礼服,采用民族礼仪,体现着民族的尊严,也体现着对客人的尊重!因此,奥运会上采用什么样的服饰和礼仪,应该给以格外的重视。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礼仪服饰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正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大潮之中,我们应该成为弄潮儿,而不应该在大潮之中任其沉浮,更不应该在大潮中被淹没;我们正处在多元文化交流的环境之中,华夏文化这一元的兴盛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形式,也需要内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们高兴地看到:今年的两会上, 政协委员叶宏明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著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3月11日中国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上的汉族头像已经修改为身穿汉服的形象;在大陆和台湾两地以及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等地,出现了众多宣传深衣与汉服的网站,很多同胞不仅宣传着深衣与汉服,而且把中华服饰和礼仪带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之中。所以,在奥运会上,中国人身穿深衣、汉族成员身穿汉服出场,就是落实到现实之中。

我们历来以“华夏民族”自称,也以“华夏”而自尊自信,那么,我们为什么叫做“华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因此,如果不能展现我们的民族服饰之美,我们将愧对于“华”字;不能展现我们的民族礼仪,我们将愧对于“夏”字。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所以,我们不能不重视我们的衣冠,不能不重视我们的礼仪。只有这样,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才更符合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要求。

怎样把华夏服饰和华夏礼仪呈现于世人面前?我们倡议如下:

一、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礼服”

穿着人员和场合:开幕式、闭幕式上的中国运动员队伍,整个奥运会期间的礼仪服务人员。或者在开幕式上出现深衣方阵。

为什么要选择“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呢?因为华夏民族的礼服至少应该具备这样四项条件:第一,应该是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持久相伴的服饰,而不是某个时代所流行的服饰;第二,应该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内涵的服饰,而不是只求华美的时装;第三,应该是代表华夏民族整体形象的服饰,而不是某个群体形象的服饰;第四,应该是具有华夏民族独特风格的服饰,而不是各民族乃至世界各国服饰的拼凑组合。能够完全符合以上四项条件的,只有一项最佳选择,那就是“深衣”!

深衣创始于黄帝轩辕氏时代(有非常确切证据的也可以追溯到商朝),一直到明朝结束,都是中华民族服饰中最主要的一种;深衣不是某个朝代的服饰,也不是56民族中某个民族的服饰,在《礼记》中专门有《深衣》一篇加以记录。因此,只有深衣足以代表华夏的服饰传统。由于我们一直重视文化传承,重视历史的延续,使得这种历史悠久的衣服在中国不但延续了两千多年,而且在明朝已经把“深衣制度”跟随“家礼”写入了官修的《性理大全》,作为每个学子的必修课,从而也使之成了民间节日庆典、冠婚礼仪所必备和习见的服装。

“深衣”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影响到东方很多国家。仅从服饰而言,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都是源于华夏服饰。比如,日、韩、越等国家地区,由于历史上属于中华文明圈,所以他们的服装也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与我们一样,体现了东方文明的一致性,和华夏民族当年的精神影响力。但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却是在宋明时代奠定其服饰形态的,所以他们的服装用古代的术语叫做:直身(也叫直裰、道袍),与华夏深衣属于同源而异流。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因此,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之外,任何“创造”出来的服饰,都无法包含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内涵;56民族中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无法代表华夏民族的整体。因此,建议华夏民族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在入场式、闭幕式上身穿深衣,司仪及礼仪人员等也身穿深衣。至少应该有深衣方阵。

在奥运期间,我们应该向全国人民倡导全国人民身着华夏民族最具特色的服装——深衣,尤其是北京市民以及观看比赛的市民、华侨。当然,观众、市民的服装幷不在奥委会考虑之列,但却是可以通过倡导,借助市民的爱国热情而迅速传递的!我们作为奥运的东道主,作为一个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应当首先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就像古代的迎接大宾——主人会穿上自己最好的礼服!让客人永远难忘。
二、把“汉服”作为汉族的服饰

穿着人员与场合:汉族同胞与其他55个民族同时出场时。倡议汉族同胞穿汉服。

深衣代表华夏民族的形象,汉服代表汉民族的形象。汉服,是从深衣发展演化而来。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

所谓“汉族”的形成,直接与汉朝有关。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所以,后来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从此来说,“汉服”中的“汉”本来幷非指现在所说的“汉民族”,而是指“汉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衣”是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汉服”则是从汉朝开始才有的名称。

我国有56个民族,至今有55个民族依然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可叹的是惟独占华夏民族人口比例超过90%的汉族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服饰,实在是不可思议!汉族不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服饰才从清朝开始中断了三百六十余年。有鉴于此,诚请奥组委在本次千载难逢的时刻,提倡汉族同胞身穿汉服,以此解决汉族的民族服饰问题。

三、华夏人士,行我华夏之礼:拱手作揖

“礼”分为礼义和礼貌两个方面,礼义是礼的内在含义,礼貌是礼的外在形式。《礼记·曲礼上》说:“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绝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我们知道“三代不同礼”,所以,礼仪的形式可以变通,但是,礼仪的内在含义却不能变,我们的民族不能没有自己民族的礼仪形式。

当我们国家的人员到别的国家访问时,我们尊重当地的礼仪形式,这是对其他国家的尊重;当别的国家的代表到中国访问的时候,采用中国礼仪也是对中国的尊重。如果我们抛弃自己民族的礼仪,在国内也采用外族礼仪形式,那不仅是我们对本民族礼仪的不尊重,也无法体现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

使用华夏民族的礼仪形式,是“自强不息”的体现,出国时尊重对方的礼仪形式,是“厚德载物”的体现。我们一直以“礼仪之邦”自许,却在本国之内的重大场合使用外族的握手礼,放弃华夏民族流传了数千年的礼仪形式,我们无法再自许为“礼仪之邦”。所以,建议用华夏礼仪中非常基本的拱手作揖礼作为我们的礼仪形式。(男女施此礼时,所不同的只在于:男子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子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以上倡议,是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成员而郑重提出的,殷切期望着奥组委和国家政府予以斟酌,殷切期望着华夏民族同胞给以热情支持。(赵宗来 执笔) 来源:新闻晨报

附件二:联署人名单
张婷婷(南京大学博士)
王宁邦(南京大学博士)
孟 欣(中科院博士)
谢利子(中科院博士)
林夷山(四川大学博士)
袁鹏(北京大学博士)
陈瑞川(北京大学博士)
卢宪英(中国人民大学)
蔡洪波(北京某大学博士)
盛志强(北京某大学博士 )
吴思忠(北京某大学博士)
邓菡彬(博士)
吕兆毅(教授,中农财智研发组织资深高级策划专家)
汤侠声(北京大学教授)
刘中文(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苏州大学博士后)
张忠民(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韩 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尹德翔 (宁波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
刘振伟(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
陈爱中 (哈尔宾师范大学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
李 康 (哈尔宾师范大学副教授,哈尔宾师范大学博士)
张文德 (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
云惟利 Dr Woon Wee Lee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
迟瑞芹(济南大学副教授)
金 菡(济南大学副教授)
赵宗来(济南大学副教授)
韩 恒(郑州大学讲师,博士)
王 玉(济南大学讲师,在读博士)
鲍怀敏(济南大学讲师,在读硕士,汉风唐韵汉服工作室负责人)
吕晨红(济南大学讲师,在读硕士)
李勇刚(北京大学硕士)
崔海鹰(硕士)
宋立林(硕士)
海丽娟(硕士)
杨兆凯(硕士)
陈景强(硕士)
王璠(硕士)
蒋 庆(阳明精舍山长)
王财贵(教授,博士,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
王希贤(曲阜孔子学堂校长)
高士涛(河北省国学研究促进会负责人)
傅路江(河北明德学堂校长)
吴孟恩(河北省振兴中华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道基(莲花池书院院长)
柳河东(当代儒学网站长)
段炎平(洙泗书院网主编)
钱元祥(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会长)
严杰(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副会长)
杨儁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琴协会会长)
汤传忠(明德天下国学社社长,企业家)
黄志宵(温州儒学研究会理事)
吴光同(吴门琴社副社长)
李清联(中国作协会员)
周应之(上海孟母堂堂长)
蒋稚翼(东南画院秘书长)
童纬强(新加坡华人)
申自强(礼仪专家)
赖鸿标(台湾儒商)
孟华(企业家)
袁彦(企业家)
倪师韵(著名琴人,斫琴师)
高佳(民间学者)
周北辰(民间学者)
肖先华(民间学者)
施扬(青年学者)
沈志奇(青年学者)
李明(青年学者)
林权勇(律师)
孙小青(律师)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7-4-26 22:3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2: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礼服已透露征集细则 20套入围作品将产生

http://2008.qq.com   2007年04月25日06:44   北京青年报   我要评论(0)    奥运礼服昨透露征集细则 今年7月25日将有20套入围作品产生———


本报讯 昨天上午,“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大赛”在京宣布征集细节,要求“奥运礼服”体现“中国味”,并适应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升旗仪式、新闻发布会等重要场合的着装要求。今年7月25日,将有20套入围作品产生。  


设计细则要求,“奥运礼服”需具有中国历史元素,体现现代智慧和未来概念,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同时,本次大赛的礼仪装备设计,需要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所穿的那一套礼服设计为主,兼顾升旗仪式、中央领导接见、新闻发布会等重要场合的着装需求。


目前,在一些民间设计团队中,汉服、唐装和中山装等的提议受到“热捧”,不少业内人士要求以中国特色的传统服饰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礼仪装备。而服装界专家、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说,不管采用中国元素、历史元素或者是文化元素,当中国代表团一进入人们的视野,大家一看就是中国人才算是设计的真正成功。


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表示,奥运礼仪装备要对中国文化有所传承,不仅符合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活动的需要,同时要符合广场文化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奥林匹克整体文化的需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唐装、旗袍和中山装,我还是最喜欢汉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2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汉服真的挺美,上面仙子的束身汉服尤其美,而且也方便生活穿着.

希望汉服不光光是出现在古装戏里边,更多更美更实在的汉服能设计出来,出现在我们的街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6 11: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哈哈,假如大街上多几个人穿的话
我也绝对去买套来穿。好漂亮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15: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山服比较适合,它不像汉服那样麻烦,虽然汉服漂亮,但不足以体现奥运精神。深衣虽然历史悠久,但体现的只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不足以体现中国的现状发展。旗袍则是 满服,其实只是少数民族的服装,并不能 代表汉族文化。中山服来源于中国封建社会被推翻时期,充分表明了中国文化摒弃了糟粕的文化,吸取并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逐渐走向世界。而且中山服也体现了中国人简朴、干练的性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5 1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level 的帖子

我支持。
说实在的,我也没见过汉服,从小就穿西式服装。我希望汉服流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6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