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2|回复: 5

客家流行歌曲的傳唱與困境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0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曲的客家樂 可悲的非主流


  


打敗周杰倫 被質疑內定得獎
〔記者謝文華/綜合報導〕「我入圍四次金曲獎,得過三項獎,但主辦的電視台從來沒有採訪過我,部分媒體甚至連客語類得獎名單都未列!第十四屆我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某報的標題竟是『周杰倫敗給無名野放客』,另一報則質疑我得獎是『政府用來討好客家人給的名額』,我氣得只能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還擊…。」
客家歌手劉劭希痛心說出主流媒體長期對客家音樂的忽視。他在去年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感嘆:「沒有任何人可以證明我們用不同語言作音樂,就要少一點熱情、少一點技術。」他還說,十七屆金曲獎典禮,國語、台語、原住民語、韓國、香港、日本等歌手都曾受邀演唱,唯獨沒有客家歌手曾受邀表演。
主流媒體長期忽視 令人痛心
另有歌手舉例,前年「生祥與瓦窯坑3」的「臨暗」專輯入圍七項,拿下最佳樂團等三大獎項,打敗「五月天」,得到評審欣賞,媒體卻不買帳,幾乎未見相關報導,客家電視台又缺乏常態性客家現代音樂節目,客家歌手一年上不到三次。
「媒體對客家音樂冷處理,令我們很灰心。」另一名金曲歌王謝宇威說,有了客家電視台,媒體對於平衡客家等多族群報導的社會責任,盡是「互踢皮球」心態。「山狗大」樂團顏志文明說,目前的現實是只要客家相關活動,除非特別有新聞價值,或是客委會有直接或間接的補助,否則幾乎只有客家電視台會出面採訪,連公共電視也不來了,記者都說:「你們已經有客家專屬電視台,有管道就好了啊!」
不付宣傳費 歌手別想上節目
劉劭希說:「某大電台最近換老闆後,不付宣傳費不能上節目,令獨立製作歌手處境雪上加霜!」他說,一張主流唱片動輒需上千萬元宣傳資金,客家歌手很多一人公司獨立製作,若在廣播電台打歌一個月要十幾萬元,在電視台播MV一個月要五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以前該電台有許多DJ很支持獨立音樂人上節目,現在竟「沒給錢的不准上」,「整個市場已經商業化到這樣」。
林生祥也痛心,現在翻開報紙娛樂版,都是報導藝人周邊的事,很少版面真正去談音樂是什麼,長遠來看,對台灣音樂生態的發展很不好。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life1.htm

[ 本帖最后由 tpshb168 于 2007-4-6 10: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從小眾市場轉進主流:吸引哈客族,就是要獨創

〔記者段子薇、謝文華、趙靜瑜/台北報導〕客語音樂能否從小眾市場轉化進入主流?唱片公司和歌手都說,重點不在於語言隔閡,創意概念是否獨特、感染力豐沛與否,才是致勝點。

盜版猖獗、合法數位市場的成長不如預期,台灣近十年的實體唱片銷售額不斷萎縮;根據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統計,一九九七年的唱片銷售額是一百二十三億, 二○○六年只剩下二十億,年度發片量也從四千萬片驟降到七百萬片。

音樂進入微利時代,客家音樂要勝出,格外辛苦,因為對非客家族群來說,客語歌簡直等於是「外文歌曲」。角頭音樂老闆張四十三表示,客語音樂主流化還需要一段時間,就像河洛話教育,需要長期扎根才能看見效果。

不過,發行「好客樂隊」的張四十三也說,客語創作人自主性高,加上長期被主流忽視,「很多客語歌手乾脆自己發行,或者只在表演時賣專輯」,也因為這種堅持,使得客語音樂擁有某種獨特性。

用嗩吶二胡 讓客家樂揚聲國際

例如「好客樂隊」以傳統客家音樂為出發,演奏樂器上使用「客家八音」的嗩吶或二胡,因此獲得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坎城國際唱片展的機會。

過去走直銷路線的金革唱片,近年自製本土音樂專輯,最近一張客家歌手謝宇威的新客家歌謠有不錯的表現。金革唱片古典製作部門主管林柏杰表示,還是要靠作曲家與歌手的巧思跟創意,客家歌謠才會有新生命。

「東西不夠好是主因,和語言沒有太大關係!」十年前與陳昇搭檔「新寶島康樂隊」,一張唱片賣二十萬張的黃連煜說。

EMI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陳澤杉分析,客語創作人不夠積極,十多年來,他未收過任何一張客語demo(樣本唱片),「阿美族的郭英男『飲酒歡樂歌』都可以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傳頌,客語創作人就不需自我設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life2.htm

[ 本帖最后由 tpshb168 于 2007-3-30 21:2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曲獎語言分獎項 歌手贏得不痛快:「讓我們跟伍佰一較高下」

〔記者謝文華、段子薇/台北報導〕「金曲獎不適合以『語言』做為獎項分類!」包括曾入圍或獲得金曲獎的顏志文、謝宇威、劉劭希、林生祥都認為,這會讓外界誤以為,客家音樂是實力不夠才需要被保護,客家音樂人贏得不光采也不痛快。「為何阻擋我們與伍佰、江蕙、紀曉君一較高下?」

金曲獎從第三屆起,將最佳演唱人獎項區分為國語、方言演唱人兩個獎,主要是當時各方反映香蕉、芭樂無法比,不如就分開競賽!

為強調台灣擁有多元文化,第十四屆把最佳方言演唱人獎細分為最佳客語、台語、原住民語三個演唱獎;第十六屆另將「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也一分為三,即最佳國語、客語、台語演唱專輯獎。

「我們了解政府的美意,但『愛之適足以害之』。」拿過三屆金曲獎的林生祥說,金曲獎他最不想拿的就是「最佳客語演唱專輯獎」與「最佳客語演唱人獎」,因對手不多、不能和其他語言的專輯與歌手競爭。他認為把獎項拆成國語、客語、台語、原住民語,對各種語言的歌手都不公平,也削弱任一獎項的質與量。

回歸各語言音樂 同一天平競爭

謝宇威、顏志文亦表示,設「方言」獎基本上就矮一截。曾擔任金曲獎評審的客家音樂人黃連煜說,階段性的鼓勵意義達成後,其實可以回歸各語言音樂在同一天平上競爭。

顏志文、劉劭希、謝宇威都認為,葛萊美獎等音樂大獎都用音樂類型來分獎項,現階段的台灣音樂生態不一定可行,但能因此鼓勵多元創作。而且,用語言分,難道「客家山歌」與「客家搖滾樂」能一起比嗎?

新聞局回應表示,每年典禮結束都會廣納各界意見,召集評審委員開多次檢討會議,「但每個人意見都不同,很難讓人人都滿意。」

有官員私下說,以語言區分獎項所引發的爭議,幾乎年年被討論,怎麼做都有人抱怨,如果獎項以音樂屬性區分,屬性該分多細?在台灣音樂專輯數量劇減的情況下,競賽人數會不會只有小貓兩三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life3.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1: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樂園地/埋首深耕:林生祥 為保護鄉土發「聲」

記者朱有鈴/專訪

沒有華麗、賣弄似的彈奏技巧,客語歌曲創作人林生祥以音樂細訴台灣土地上小人物的故事,不張著發揚客家文化、推動客家語的大旗,林生祥堅持做感動人的音樂,並能樂在創作、演唱的過程!

高中時就在民歌餐廳駐唱,當初因返回美濃錄製美濃反水庫專輯、成立「交工樂隊」,社運模式的嘶喊、批判風格,讓他們受到矚目與好評,但隨著時空背景的轉變,林生祥不想侷限在類似的曲風、離開了交工。

在採訪中多次提到美國抗議歌手Bob Dylan,也說自己非常幸運,沒有負債、父母本身有收入,讓他有比別人更好的條件玩音樂,但即使成為職業音樂人十年,卻直至去年,才開始真正懂得享受當下做的事,不管創作、錄音,或公開演唱。

即使如此,多次到歐洲進行巡迴演出的他仍不禁感嘆,歐洲人對客語其實更陌生,卻更能包容和欣賞,反而是同樣生長在台灣土地上的人,對客家歌曲一直停留在刻板印象。

離開交工後已出了六張創作專輯的林生祥,為強化節奏感,特別花了兩個月時間到琉球學習三弦琴,但因為有著客家文化的薰陶和背景,林生祥選擇以客語表現熱愛的音樂,寫寫朋友的故事、創作鄰居的歌,雖然現實中仍有很多的阻礙與難題,但因為愛音樂,讓林生祥滿足又喜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life4.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樂奇才/拓展抱負:劉劭希 寫歌編曲自出「輯」

記者謝文華/專訪

拿過三座金曲獎的客家歌手劉劭希,十年來都是獨立製作、一人公司,「網站就是唱片行」。因深感獨立製作這條路艱苦與孤獨,他已著手邀集獨立製作音樂人組成「音樂互助合作社」,下個月還將在演藝工會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幫助有理想的音樂人自力更生。

曾為張清芳、優客李林編曲,並擔任他們演唱會音樂總監的劉劭希,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寫第一首客家歌「三藩市的咖啡屋」,之後創作量持續上升,他花了十年拿demo帶投石問路,被無數家唱片公司打回票說:「劉先生,你的作品很好,可是客家歌曲沒有主流市場。」

直到六年前,一家網路音樂公司勇敢替他出了第一張專輯「嬉哈客」,過不久這家公司轉型做手機鈴聲生意,在沒有宣傳費下,他自行架設網站推銷庫存,想不到反而讓他與歌迷更接近,也引起對岸興趣,中國的唱片公司準備發行他最近一張「果果台客」專輯。

劉劭希不想第二張專輯再等個十年,決定自己獨立發片,從寫歌、寫曲、CD封面設計、架網宣傳、拍MV,到唱片行鋪貨上架,全都自己包辦。

不讓其他人再受獨立製作之苦,劉劭希將成立的音樂互助合作社,目前已有去年入圍金曲獎的蕭寶環,及今年第一次發片的游兆旗加入,另有年輕的唐野樂團等正洽談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life5.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發揚客家音樂 期待新契機

〔記者袁世忠、謝文華、趙靜瑜/台北報導〕客家山歌是客家音樂的代表圖騰,曲調悠揚,意境豐富。近年新的客家族群音樂出現,提煉並再創了客家文化,如何保存前者,發揚後者,都是重要課題。

客家山歌包含了客家人對生活經驗、生命情懷的表達,沒有了客家歌謠,客家文化恐怕會缺了一塊。中國就搶先將梅州客家山歌登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客委會一年多前也委託學者研究將台灣的客家山歌登記為文化遺產,特別是客家山歌受到地域不同,也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因此登記應該不會衝突,不過,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坦承:「涉及兩岸政治問題,對方是聯合國會員,佔了不少便宜!」

客家大老、前國策顧問李喬則認為,中國及客委會的做法都是好的,因為保存客家文化,刻不容緩。

「收集、錄音、歌詞文字化,這都只做到保存的一半!」李喬表示,收集之外,還必須詮釋,而考證、詮釋的工作需要人類學、地理、歷史等相關學門的人投入支持才行。

面臨青黃不接 專業人才培育孔急

致力於客家傳統戲曲、山歌保存的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校長鄭榮興則認為,當前客家傳統戲曲、山歌面臨青黃不接,問題在於全國只有台灣戲曲學院唯一設有「客家戲曲科」,政府應培育的是專業人才。

李永得強調,重點是未來的延續。李永得表示,客委會正利用數位方式保存客家山歌、建立客家多媒體,同時鼓勵歌手用舊的曲調,配上全新的曲風、樂器伴奏,讓更多人學習、投入客家文化。

年底即將為台灣首部客家音樂劇擔任總製作人的北藝大教授吳榮順表示,現在有部分客家年輕朋友從母語的失落中,開始尋覓代表客家族群的音樂語言,或許是一個契機。

客家電視台讓客家歌手免付費上節目、打歌,還支付歌手來賓費,台長徐青雲說,過去三年來每年規劃一季的客家現代音樂節目,今年將客家MV、音樂故事、老照片等包裝成十分鐘的小塊時段,於每天節目之間的破口時段播出,一年播兩百首,要讓客家音樂天天都能聽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life6.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