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hlzy

客家百家姓源流世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0 10: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shlzy at 2004-12-18 14:19
简氏是春秋时代续简伯的后裔。续简伯原名孤鞠居,食采续邑,续,邑也;简,谥也,故号称续简伯,子孙却以简为姓。简氏的始祖既然出身于晋国的公族,则追本究源也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属黄帝的后裔。
    对简氏的 ...

谢谢!
shlzy真乃博学之人。我们祖宗的墓碑都有注明范阳简氏,原来有如此典故。可否请教资料的出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0 1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怡风 at 2004-12-20 10:37
谢谢!
shlzy真乃博学之人。我们祖宗的墓碑都有注明范阳简氏,原来有如此典故。可否请教资料的出处?


你也是博学之人哦....讲话那么条条有理...我也想学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2 14: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白有客家人一百多万博白客家朱姓就有十多万占了十分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2 15: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你好,我是广东河源人,姓纪,高阳堂,由于族谱被烧毁、历代的迁徙,寻根朔源十分的困难 ,望老师能够告知,越详细越好。万分感谢!我的邮箱  jywshmily@163.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9 14: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翁姓的资料吗,请版主介绍一下。

版主,你的资料实在太丰富了,但未见介绍有翁姓的,请介绍一下好吗,听老人说,祖宗迁居时,有的支派迁到上杭去了,你们那里有从广东迁去的翁姓人吗,是哪个州县迁去的,有多少人,是六桂堂的吗?谢谢!

[ Last edited by wkj96790 on 2005-2-8 at 08:34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1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翁氏族谱我手上仅有新谱,也就是《翁氏五修谱》,当时我还协助翁姓宗亲修好五修谱,而三修、四修族谱还存于上杭才溪的迳美村,曾和翁姓宗长协商借以复印,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答复,非常遗憾,据我所知翁姓在客家地区分布是从福建开始的,广东和江西翁姓是从上杭迁出的。现将翁姓的有关资料上传供翁姓宗亲参考,也希望翁姓宗亲提供有关外迁翁姓的材料。
      《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都说:“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据此可知:翁氏源出姬姓,是西周王族的后裔,得姓始祖就是周昭王的儿子,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福建上杭《翁氏族谱》云:“翁氏始祖宏,周昭王庶子也,食采翁山,因以为氏。生子辇,辇生存,存生耽,俱为王朝卿士。自是蕃衍于梁之原城,至27世祖鞠,因遭东晋石勒之乱,渡江而居于浙,遂为钱塘望族。29世祖琳,复徙润州丹阳”。《龙岩翁氏族谱》载:“宏33世孙禧汝,唐时官苏州刺史,生子轩,唐赐甲榜进士,仕唐德宗为朝议大夫,出守建州,有大勋,赐邑京兆,翁之得名京兆始此。后迁官入闽,为福州刺吏,因乐东南山水之秀,遂定居闽之莆田竹啸庄(即今北高镇竹庄村),为入闽始祖”。
    过去二、三千年来,一直是一脉相传的翁氏,到了清代,加入了新的血液,那就是蒙古镶旗人卓蒙古特氏的改姓为翁,其最显著的代表人物就是跟顺治入关的大将翁爱。
    翁氏入闽始祖轩公生四子:长名何居莆田、次名僖居崇安、三名传居建州、四名信居润州丹阳。翁何,官居检校散骑常侍,亦生四子:长子曰则,为崇安祖;次子曰刚,为江宁祖;三子曰利,为镇江祖;四子曰刘,即谏议大夫翁云庵,由福州沙合徙居新罗苦草镇(即今龙岩市新罗区),是为岩族第一代。《上杭翁氏族谱·源流序》载:“何公四子均有功名,俱显宦,则公官司直郎,三传而生处厚兄弟六人,俱成进士,世称‘六桂开芳’。有朱紫坊,其后分徙不一:若竹啸、若涂洋、若高景,皆则公支派也”。
    翁刘为“谏议大夫”,其子巨隅任“荥阳参军”,生子三:承赞、承裕、承颖。承赞是唐昭宗乾宁三年(896)丙辰岁登崔谔榜,唱名探花,复擢宏祠官盐铁使,同平章事,朝议大夫,有《槐记诗集》传世。承裕官至兵部尚书,承颖官侍郎,其后裔居福清漆林。承赞生四子:元度、中度、贞度、昭度。元度官大理司评事,生坚固,坚固生大祉、大邦。大祉号谷村先生,知衢州路事,四传而生存寓,官中书。再传而生崇智,任典史,生善夫。善夫生四子:至元、至雝、至安、至善。至元官按察使司检事,仍居龙岩。至雝官庶子春坊,居龙溪里。因避乱入庐溪居厚垅。雝生三子,次子千二郎又生三子:汉、兴、赏。兄弟同徙汀州之长汀,旋各移居一方:翁汉迁控头,即今上杭南阳射山桥头,翁赏再传至福富兄弟,寻徙上杭之才溪,阅四世而传文盛、文玉、文永、文开、文翼、文贵等,更迁于江右之泰和(即今江西泰和县)。翁兴则于明朝中期,由汀州射山桥樟树坑(今上杭南阳射山),迁至上杭紫金山脚下嫩坑迳美,即今旧县乡迳美村,迄今四百多年,繁衍了20代,四百多人。此外,长汀四都仁龙公一脉二、三十人,武平中山一百多人,龙岩、永定更多,近年来有所联系。
    翁姓始祖宏,起于梁之原城,绵延于京兆,兴旺于钱塘,遂以钱塘为郡望(上杭属京兆郡),堂号是“六桂堂”。
    上杭翁氏祖祠为“明德堂”,座落于迳美村中,占地2000多平方米,雄伟壮观;大门外有子孙塘,塘中央有天然香炉石,祠堂左前方是笔架山,景观独特,祠内悬挂二块横额牌匾:“都卫府”、“竹俊品”。大门联是:“六桂家声远,八壶世泽长”;堂联是:“明基礼荐其馨宜念秋霜春露,德可钦容可度,当思法祖敬宗”。该祠曾失火被焚后重建。还有一座“侃公祠”(即大有堂),是奉祀六世祖考妣汝荣夫妇的,大门对联是:“六桂家声远,百梅世泽长”。入杭始祖兴公的基地在南阳射山桥,石坟,保存完好。

[ Last edited by shlzy on 2005-1-9 at 18:5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02: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無題?

無題?

[ Last edited by 水田日 on 2005-2-23 at 22:4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09: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提供如此祥细的翁姓资料。 我们祖宗是从福建莆田迁居永定,再从永定迁居广东今五华县,又从五华迁居广西。我们上月回到祖籍五华寻宗,核对确认后参拜祖坟、认祖归宗,经兄弟介绍才知道始祖是五个儿子:仁、义、礼、智、信,始祖带两个儿子宗礼、宗智回永定祭祖时病故在永定,后来宗礼、宗智两兄弟不回五华而到上杭县深塘定居了。看来上杭确有我们的兄弟。再次谢谢版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 15: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胡氏。万分感谢!!

请教:胡氏。万分感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19: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请教一下朱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9: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氏已有发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9: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姓是中华民族中极优秀的一个姓氏,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化的进步,均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她不但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塑造了五代后梁和大明帝国两个王朝,一统中华帝国数百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与姬、姒、子、刘、李、赵等姓分庭抗礼,而且还孕育出自孔子以来数千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杰出的代表朱熹,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地位仅次于孔孟的文化贵族。至于历代涌现出的朱姓文臣武将,更是数不胜数。据有关资料统计,朱氏广泛分布于全国30多个省市(以华东、华中、华南最为集中),遍布全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人口数千万,在全国各姓人口数排名第十四位的大姓。
        一、朱姓探源
        “朱”,其原始意义是指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材木,“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清朝的学者段玉裁认为,朱姓的形成与远古洪荒时代一个崇拜赤心木的氏族和另一个崇拜蜘蛛图腾的氏族有关。朱姓的来源至少有五:一为舜的儿子丹朱之后以朱为氏;一是舜臣朱虎(或作朱彪)的后裔;一为宋微子启之后改宋为朱氏;一为邾子国之后去邑为朱;一是南北朝胡人渴浊浑氏改为汉姓朱。但在五个来源的朱氏中,又以邾子国之后曹姓朱氏生命力为最强。
        见于典籍记载的第一个朱姓,当推上古传说中伏曦神农之间的古天子朱襄氏,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3: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氏来源,总的有四支:
       《广韵》记载周武王之弟名叫叔虞,受封于韩。战国末,韩为秦灭,子孙分散于江淮间,转音为何氏;
       《汉书·五行志》记载东汉末大将军何进的同父异母弟朱苗,后改姓何;
      《五代史》记载吐谷浑亦有何氏;
       《兰州府志》记载元末吐蕃宣慰使锁南之子铭。入明为何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
        综合安徽、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台湾各地的何氏族谱,何氏由韩转何,有二个记载:一为韩厘王之次子韩瑊,改称何瑊,死后墓葬于安徽庐江县何坟岗,2000年第七届世界何氏恳亲会曾在此祭祠开会;二为战国末,韩国亡国之君韩王安之次子韩允,改称何允,闽、粤、赣、桂何氏子孙多认同此祖。何氏的郡望有:庐江、东海、陈郡。
       何允,约生于公元前257年,其子孙历秦、汉、三国、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第35代孙何旦,又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cancelled phto



[ Last edited by 水田日 on 2005-1-23 at 23:19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0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找到罗姓的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