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92|回复: 29

【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4 1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4 1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用文字來表現音樂,美術的境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14 2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严版这句话可真够“精典”(精确+经典)的,大有一语中的之感。
说实话,我对文学、艺术这些,是真的不懂。
读书的时候,老听老师说什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有真情实感”云云,可我们的作文交上去,也没有多少篇得优的,偶尔得个优或优+的话,准高兴个半死,捧着作业本臭美上一天。
工作之后,连日记都不是天天写了,更何况去“研究”什么文学?
接触BBS后,竟然也试着写些文字出来,起初,得到朋友们的很多回复,于是,就继续写着。后来,还糊里糊涂地做了这个版的版主,现在想想,还真有点对不起这个版主的身份的。
我写东西的时候,并不会去考虑什么结构,什么体裁之类的。只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了。有什么样的心情,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出来。有些,是自己实实在在体会到的,有些,只是脑子里想着如何如何,把那些想到的意境记下来。
记得我写《风中百合》的时候,“百合”一直在心里面、在脑子里面。但是,还是写不出什么来,有一天,出去办事,就特意经过花店,进去买了百合,买了花瓶。于是,那天晚上写了《风中百合》。这也许算是自己为自己的文章“创造事实”吧。
鲁迅先生说过:文学,不一定要存在的事实,但一定要会存在的事实(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原话已经不记得了)。如此看来,写文章,归根究底,还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自身和我们周围。一些生活中的平常事,在某些人眼中,它就不平常了,大家认为很普通的现象,在某些人眼里就变得不普通了,让人家拿去,经过“艺术加工”就变得不简单的。这样,这又应了“高于生活”那句话了。
那些成功的小说、电视、电影为什么那么吸引老百姓?就是因为作者、编剧取材于老百生身边的一些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取自于老百姓所熟悉的事、常见的现象,贴近生活,深入社会。所以,才让人产生共鸣。
说来说去,文学、艺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3 17: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生活+生活+。。。。。+生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9 0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少数人看得懂,能理解的文赋叫文学。只有作者他自己明白,体会出
来的创意叫艺术。疯子搞出来,连他自己都不知所以的东西叫文学艺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27 19: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没有内容的雅充其量是卖弄,有东西的俗也可以叫深刻。
当然有些雅目的只是为了消遣,读起来舒服,也算是件好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28 1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各位见解都很精辟。相当有趣。
版主:
     “艺术”至今无法说清,但主要有八大表现形式。而文学的体裁也较多。
     如单指文学艺术,我的理解是指,以达到对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恶再认识之目的。人们通过文字加工表现情感的过程、行为、手段和最终的社会结果。其核心在美,它追求的根本目的也在于美,不管是形式或内在。
    我欣赏琼瑶,即便她不是杰出。她的作品便属于以真情追求美的一类。
    我骄傲地看到,中国有一部《白鹿原》。当然,金大侠交给我们的也是一笔财富。
    文似看山不喜平(除了灯下夜话或窗前听雨一类),琼瑶便是以”曲“”奇“”灵“取胜。善于鉴赏他人便容易吸收,琼瑶到处都有吸收之笔,却毫无了痕。我喜欢她这首并不流行的歌: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
      蝶儿忙,鸟儿也忙,马蹄溅得落花香。
   后句是吸收来的,却无须奉还。调子还是赣闽一带的民歌呢,轻松愉快吧,欢乐跳跃吧,又亲切。
     女子一般不要终身追求写小说,也许是我的偏见。最好像男人一样,走向社会,审视社会,  琼瑶的吸收,只能说她的灵气,独秀在水一方。
     我对文学,连业余爱好都算不上,斗胆借文学当茶了。
  



     




[ 本帖由 12345 于 2003-10-1 07:28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30 17: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怎么看“文学艺术”

版主:
曾在上面提到的歌词,我喜欢它,并不在于通俗易懂,而在与它的灵巧手法。没有后一句,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是诗或好的歌词,所以有神来之感。得心应手却毫不力气,正是琼瑶的功力和灵气。
记得刘剧大约有这样的情节
皇上为了卖弄,吟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
。。。。。。
皇上正为难之时,刘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这才成了完整的诗。
还剧中,也有神韵同在的情节。
一帮卖弄风雅的“诗友”,在送老铁,最后,夏格格出场了。夏写道:
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
正当人们一一摇头,连皇上也迷惑不解之时,夏接道:
江南江北寥花红,都是。。离人血。
结合前面的场景,观众大悟,后两句才是真诗,最后的一位,也才是真诗人,夏的才智,已表露无遗。  还剧显然更胜一筹。
     刘与夏这段画龙点睛的故事,在客家民间,关于宋湘的传闻,在江右江左民间,关于纪晓岚和解缙的传说,在潮州,对林大欣的传说,都有类似,令人遗憾的是,客家人出不了琼瑶。
    实际上,客家人不利于写小说,却利于诗词歌一类,这是由文化积淀和自身的局限所决定。百年来,张资平勉勉强强算是七大家之一了,但也只能三角式的言情类,最后还落个汉奸的名声。中华小说家,利于太行以东,黄河以西两处耳。
万分感谢公元171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那位毛夫人的小老乡,也十分感谢把他搬上荧频的编剧,但编剧是否是山东人,我就不得而知了。
更加感激琼瑶,她为我们带来了真、善、美的享受。
当然,还有版竹,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时空。
真的期待着,在闽粤赣边区能出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 本帖由 12345 于 2003-10-1 07:39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9: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琼瑶的作品表现出来的真善美,好像是超人间似的,由不得人有任何的逻辑联想,只能单纯的沉浸在她所营造的氛围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古今中外,大凡一流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哲学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9: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定义

艺术定义
     艺术是抒表、传递、调动思想情感的手段 。
      传统的定义侧重于反映,对社会有胶滞作用,新定义能发挥艺术家的能动性和创
造性,推动社会发展。新定义既指明艺术的普遍存在,又严格区分艺术和非艺术,直趋
艺术本质,广泛指导社会活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定义会造成狭隘和偏颇,相对于艺术本身永远是片面的死板的
但是,我们仍可发展它,完善它
这便于人类在艺术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定义只是工具而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小说家,必然是史学家,哲学家.同感.
但目前,我们不急于需要多少的伟大作家.我们饿了,快餐也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2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生活也不能只是凑合着过啊,品质还是要讲的嘛~~何况精神生活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26 23: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
这里文学氛围基本没有
有的只是古人的一些作品担着
缺少原创意识
想我们客家人
呵呵应该是自有才思嘛
不过相信是暂时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3 06: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