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0|回复: 5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22: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07-24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本纲要根据《中共梅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相对较快发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经济发展逐步加快。五年来,我市克服宏观调控、“非典”疫情及兴宁“8·7”矿难等因素影响,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14.0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9%,比“九五”时期提高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23.0∶42.2∶34.8。人均生产总值7656元(按常住人口计),年均增长10.0%。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5.2亿元,年均增长1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18亿元,年均增长19.9%。外贸出口3.7亿美元(含保税仓出口额),年均增长3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亿元,年均增长14.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9亿元,年均增长27.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比2000年提高3.3个百分点。
       2、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政府宏观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所有制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357公里,比2000年增加1156.1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71.54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山区市前列;境内205国道全线达二级标准,市到县交通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市到县、镇公路实现水泥硬底化。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梅揭、梅河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通车里程154.7公里。电力总装机容量197.76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94.3万千瓦;农电“两改一同价”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电价如期降到每千瓦时0.79元以下。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成倍增长。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显著,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通过“两大会战”,农村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通公路。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3%,比2000年提高17.2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99.79%,;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较快,高中毛入学率60%,比2000年提高33.4个百分点;普通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嘉应学院在校生达14638人,提前两年实现在校生规模超万人的目标。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梅州”呈现较多亮点。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00.3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32.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5%和23.1%。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市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5、人民生活稳步改善。2005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5元,年均实际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81元,年均实际增长3.5%。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生态梅州”建设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相对稳定,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一控双达标”任务基本完成,2005年环境综合考核为77分。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7.3‰降至4.81‰。平均预期寿命75.9岁,比2000年提高0.2岁。
       6、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稳定。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四五”普法规划,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加强。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取得较为明显成效。

       (二)发展环境
       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①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国际多极化趋势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形成制约,使国际政治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有利于我市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世界经济总体趋于好转,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在区域合作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我市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我省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振兴东西北规划”,从政策、机制、市场、产业等方面为我市加快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梅揭、梅河高速公路的贯通,改善了梅州的区域环境,进一步拓展了我市的发展空间。③“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确立和有效实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逐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明确了思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打下的基础,特别是“十五”以来形成的逐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可能。
       面临多方面严峻挑战:①加快经济发展的压力较大。欠发达、贫困落后面貌仍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与全省的差距仍在拉大,脱贫奔康任务较为艰巨;经济结构不合理,以粗放型、低层次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型经济仍占主体地位,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压力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②国内外环境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国内市场制约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提高我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国内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格局的形成,使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省内兄弟市之间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迫人,与省内同类地区相比,面临“后无追兵”的境地。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技术瓶颈”制约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偏低等“人才瓶颈”,更使我市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技术、高层次管理要素的需要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而体制性障碍的制约,又使深化改革面临的不同群体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难度加大。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5年打基础,10年翻两番,2020年全面达康”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壮大经济总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梅州打下更为坚实基础。

       (二)发展战略
       坚持以开放梅州为先导,以工业梅州为重点,生态梅州为基础,文化梅州为动力,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
       开放梅州。主动开放是人类进步的趋势,是世界文明的潮流。封闭保守,百业难兴,必然落后。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把握加入世贸组织契机,充分发挥侨乡优势,以积极的姿态、宽广的眼界、博大的胸襟敞开山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举,推动全市思想、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工业梅州。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以增强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动全市逐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生态梅州。生态建设,造福当代,利在千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林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生态旅游体系、生态城市体系和生态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质量,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的生态经济区。
       文化梅州。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加快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推进文化建设。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法律素质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善于学习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大力推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文化强市。

       三、发展目标

       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达13000元左右,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达25000元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整体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进一步合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5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以上。三次产业比例15︰48︰3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8%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0%,五年累计约下降1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年均下降6.2%。
       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值等指标在全省的排位靠前。基础较好的梅县、蕉岭县力争人均生产总值进入全省前20名,人均财政收入进入全省前10名;兴宁市、丰顺县、大埔县争取进入全省中等以上发展水平;五华县、平远县实现脱贫奔康。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完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为主的对外交通主骨架,以上等级国省县道公路为支撑,建成快捷顺畅、层次分明、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新上一批电力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内陆核电和五华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力争成为广东重要电力基地之一;市、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通信和信息网络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中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小城镇规划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五普口径)。
       教育文化事业上新水平。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市民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市区及各县(市)城、中心镇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左右。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以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工业为发展目标,继续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力度,环境综合考核达到85分;城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较大增加;森林覆盖率达73%;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耕地面积不少于16.52万公顷。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
       民主法制进一步健全。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建成比较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梅州”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公正透明、高效廉洁、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完成社会领域管办分开、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的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5%和5.5%左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和43%左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达到1.3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
       社会更加和谐。突出维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群众利益、生态环境,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环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效推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非农就业比重上升至5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启动实施生育保险,实现社会保险市级以上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较快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工业主导带动作用明显,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稳定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且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比重,提升农业比较效益。以果、茶、油茶、南药、蔬菜、烟叶等农产品为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一批名、优、特、稀农林产品基地。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广“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完善以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实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长由分散型向产业化经营型转变。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鼓励和扶持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气候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利用,大力推广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和以抛秧、水稻控释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增长由要素扩张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
       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国家、省名牌产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整顿农资市场,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2、大力发展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巩固提高烟草、电力两大优势产业,调整优化建材产业,加快发展机电、电子信息、铜系列加工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培育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陶瓷、工艺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工业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工业竞争力。力争2010年,形成支柱产业主导作用明显、潜力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壮大的工业新格局,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1)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
       做强卷烟品牌。以梅州卷烟厂为龙头,调整产品结构,把“五叶神”培育成中式卷烟代表品牌和国家名牌产品,力争建成低害卷烟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五叶神”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烤烟生产,促进烟草种植业和包装印刷业的发展;积极利用“五叶神”品牌开发系列产品,努力实现由产品市场向品牌市场、由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力争2010年卷烟及“五叶神”系列产品产值超过80亿元。
       建设电力基地。优先发展水电,巩固发展火电,争取发展内陆核电,至2010年水火电总装机容量达400万千瓦左右,力争建成全省重要电力基地之一。加大水力资源勘查力度,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促进水电事业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五华抽水蓄能电站、丰顺韩江东山和葛布水利枢纽发电机组、大埔茶阳水电站等规划建设,继续做好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利用市外(含国外)煤炭资源,保障煤炭供应,加快宝丽华荷树园电厂和兴宁兴达电厂二期工程建设进度,继续争取大埔三河火电厂首期燃煤发电机组等项目立项建设。此外,加强沟通、主动配合,做好韩江流域梅州段沿江核电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设。力争2010年电力工业产值超80亿元。
       整合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原则,以塔牌、油坑、宁江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开发新型建材产品,争取建成若干个以旋窑水泥为主、新型建材为辅的大型建材企业集团,提高水泥产业集约度,延长产业链,促进建材产业健康发展。力争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超50亿元。
       延伸铜系列加工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金雁集团为龙头,发展精铜冶炼和深加工项目。加强引进境内外铜资源(含废铜回收利用)的研发工作,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源和资金,加快推进铜系列加工产业集聚,培育铜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铜系列加工产业发展道路。突出抓好金雁集团5万吨精铜冶炼、梅雁集团6000吨和威华集团、超华集团各1200吨超薄电解铜箔项目的投产和达产。力争2010年,铜系列加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充分发挥水果、茶叶、油茶、南药、竹木等大宗农林产品资源优势,以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集产加销于一体,科研、卫生、检测等管理手段相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集团,着重发展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业,迅速提升农林产品加工业的比重。
       培育陶瓷、工艺等特色产业。以大埔高陂、光德、桃源镇和丰顺砂田、潭江镇为陶瓷产业主要生产基地,以梅县畲江镇和兴宁新圩镇为工艺产业主要生产基地,发挥集群效应,加强创新和品种、品牌开发,培育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陶瓷、工艺特色产业。
       开发其他资源型工业。加强优势资源勘查,挖掘资源潜力,提高本地矿产等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积极利用国家、社会资金,引进、扶持市内外企业对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力争再造1~2个大、中型现代化资源型企业。
       (2)发展壮大非资源型工业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引导现有电子元器件厂家与主机厂家的配套合作,加大新型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力度,力争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电子信息产品,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重点抓好梅雁科技园相关项目(包括TFT彩色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大尺寸新型导光板、彩色液晶显示器、数字彩色液晶电视机等)、超华数码城和恩华集团电子光盘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梅江区多层电路板、丰顺电声器材的扩产和提升产品档次,努力培育电路板和电声器材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50亿元。
       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利用初步形成的汽车零部件和五金机械加工件两大产业优势,以明珠球阀、广东井得电机、广东强华电机、梅县BPW车轴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以精密球阀、汽车零部件、电气机械及器材等相关产品为重点,以精密零部件为核心的高技术机电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广州对口扶持梅州的有利条件,争取引进和发展一批与广州汽车工业配套的汽车配件项目,促进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升汽车配件工业发展水平,壮大产业规模。
       重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梅雁集团系列项目(包括抗癌、抗衰老生物医药、螺旋藻系列产品、抗糖尿病因子、金柚黄酮提取、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等)和丰顺青蒿药业系列项目研究开发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抓住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机遇,大力推进南药生产基地建设和中药医药现代化,做强做大嘉应制药、青蒿药业、明珠药业、康奇力药业、庆发药业等企业,把生物医药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3)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以梅州卷烟厂、梅县电厂、塔牌、梅雁、宝丽华、金雁、明珠、威华、油坑、恩华、祥旭等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强产品研发,认真执行ISO9001:2000标准,推行六西格玛、TQM等先进管理理念,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带动力的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和低成本扩张,探索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的重组、购并,形成一批发展方向明确、主导产业突出、品牌效应明显、组织架构健全、有自主科技开发能力且在行业中具有较强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工业企业(集团)。力争2010年,全市省级名牌产品达30个以上,有2—3个产品成为中国名牌;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大企业(集团)达10户以上,其中20亿元以上企业5户,50亿元以上企业2户,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4)引导发展产业集群
       以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作为基础支撑,以项目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乡规划的产业示范园区,并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承接转移、信息服务等措施,引导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重组整合,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中小企业集聚,加快地方特色企业、特色产业的集约化,努力形成专业化多类型产业集群。力争2010年,全市形成水泥、铜系列产品深加工、机电(含汽车配件和电声器材)、球阀、农林产品加工(含竹木藤等工艺品)、陶瓷和纺织服装等一批产业集群或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原材料、元器件生产加工基地。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技强省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把提高自主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地位,突出抓好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专业镇、中小企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建技术战略联盟,联合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联合,提升企业科研水平;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增强企业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探索建立技术进步发展基金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估体系,对市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省、市级技术中心承担的重点项目,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助;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开发项目和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改造项目,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和申请国债等政策扶持。
       3、加快发展服务业
       顺应服务业发展潮流,抓住国内消费环境改善、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使服务业成为全%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2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经济的又一支撑。
       (1)优化服务业结构
       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促进工业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旅业、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改组改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农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旅游、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促进服务业新增长点的形成;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业技术含量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2)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清理服务业管理规定,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标准,打破市场垄断,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平等进入、公平竞争;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市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中介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转制,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加强非营利性服务业监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引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自我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转变。鼓励服务业引进先进服务理念、服务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服务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服务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创建名牌服务产品、名牌服务商标和名牌服务企业,积极推广名牌连锁经营,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规模化。
       (3)推进旅游产业化
       以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塑造“世界客都”,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和梅州自然生态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加强景区(点)的统筹规划、统一开发,打造客家文化旅游特品、山水绿色休闲度假精品、热矿泉康体名品,增强“梅州游”吸引力。推进旅游企业改革,探索多形式的旅游开发投入机制,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旅游系列产品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实现旅游业市场化经营。突出抓好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客家山歌旅游节、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等客家文化开发创新工程,加快客家特色人文景区景点建设,促进客家民俗文化游发展。以泛珠三角经济圈为平台,推动旅游区域合作,重点提升梅州与赣东南和闽西南地区的旅游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容,促进闽粤赣三边旅游区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内知名旅游区,力争把梅州建成生态、健身休闲度假基地,泛珠三角地区的热点旅游城市,国内外著名的客家文化旅游中心。
       (4)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合理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服务消费。实行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试点工程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力争建成以城区店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超市连锁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探索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消费信贷办法,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努力培育汽车、住房、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消费规模。
       4、巩固发展建筑业
       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加速形成建筑企业综合总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以资产为纽带,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形成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管理效率。适应工程项目功能新、高层多、体量大、施工难度大的趋势,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重点抓好深基坑支护等十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建筑行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加快设备更新步伐,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施工能力。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大企业、企业集团通过嫁接、参股等形式,加强与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合作,承揽交通、通信、水利、市政等领域项目,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积极拓宽建筑企业经营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相关产业延伸,进行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提高多元化经营能力。
       培育发展劳务经济。着力培育劳务市场,发展劳务分包企业,鼓励“建筑之乡”建立劳务基地。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加强区域建筑企业的劳务合作,积极向大中型建筑企业成建制输出劳务。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中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
       (1)拓展梅城中心城市
       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以“森林围城、世界客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拉开城区、优化布局、新区为主、带动老区”的思路,积极实施“北拓、东进、南连、中优”的策略,以江南中心区为依托,调整区域规划,扩大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功能级。完善东升工业新区和畲江工业新城规划,加快东进南连开发建设步伐。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视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塑造客家名城新形象,不断增强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竞争力,提升其在粤东北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把梅州建成闽粤赣三边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建设兴宁、丰顺次中心城市和特色县城
       充分利用兴宁和丰顺区位、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优势,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经济和人口规模的聚集,着力构建承接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的经济带,增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2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聚辐射功能,逐步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次中心城市。其他县要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特色资源等优势,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县城,增强县域中心城镇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
       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探索中心镇积聚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途径,培植地方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促使民营企业、商业、饮食、文化娱乐等二、三产业向镇区集聚,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卫生、教育等事业,提升中心城镇群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城镇整体效益和带动区域发展能力。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的意见》,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和“能放都放”的原则,切实扩大县级管理权限,进一步改善县域发展环境。以工业化为龙头,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招商引资,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引导企业进园区,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充分发挥汤坑、雁洋、畲坑和高陂等9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专业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一批专业镇,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建立特色工业,增强工业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3、扎实推进具有梅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具有梅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抓好镇村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以农村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登记制度。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2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抓住省加快出省通道、能源和内河航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机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努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1、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以建设交通便捷市为目标,加强公路和铁路建设,重视发展内河航运,形成覆盖全市、连接周边、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市到县“一小时”交通圈,建设县到大部分中心镇“一小时工作生活圈”构想,使梅州成为连接粤东北、闽西南和赣东南区域交通枢纽。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193.56亿元,建设(改造)里程80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计划投资94亿元,建设里程470公里。建成梅州至福建龙岩、梅州至福建漳州(或永定)、梅县畲江至兴宁兴城、梅州西环和东环高速公路,力争梅州至江西赣州高速公路列入省规划并立项建设。内河航运建设,计划投资6.0亿元,对梅江、汀江和韩江不同河段按相应标准分批进行整治,提高相关河段通航能力,实现梅江梅江桥至五华水寨航道和石窟河口至蕉城段航道的复航;新建改建港口码头6座,建成500吨级泊位8个,300吨级泊位5个,150吨级泊位4个,新增吞吐能力250万吨/年,努力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干支相通、集散顺畅、江海直达的航运体系。此外,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广梅汕、梅坎铁路的作用,积极争取把广梅汕铁路复线、梅州(经蕉岭)至福建上杭铁路等列入国家或省铁路建设规划;继续争取梅县机场航站楼和跑道等基础设施改造,努力增加航班、航线,拓展民航运力。
       2、加强电网建设
       在加快电源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电网规划,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500千伏长沙至揭阳线路、500千伏嘉应输变电和220千伏五华、大埔、平远等输变电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农网改造,使电网与电源建设、负荷增加同步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骨干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电力保障。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适时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良好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0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促进计划生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加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促进计划生育以社会制约机制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转变。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大力推行“节育奖”;完善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计划生育新机制,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完善责任考核办法,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与水平。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严格实施环保规划,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整治,切实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以梅江河为重点的水环境,实施以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江河水质保持良好;优化配置区域资源,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产业污染控制,加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污染严重的河道整治,全面治理重点污染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火电厂脱硫治理和水泥制造业粉尘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适时采取限摩措施,减轻城区道路负荷和噪音、废气污染。加强固体废物的综合治理,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实施医疗垃圾集中统一处置,推广生活垃圾、污泥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提高电子废物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做好环保前置审批,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上污染重、治理难的项目。贯彻执行国家鼓励环保投入的政策,促进环保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的市场化、产业化,促进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建立积极的生态环境共建机制,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完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使用和开发水资源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严禁乱砍乱伐,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把生态公益林建设纳入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构建619万亩高效生态公益林体系,调整林分结构,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等级,各县(市、区)全部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深入实施“绿满梅州”工程,完成梅城10万亩群山森林围城工程,建设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绿色屏障;继续搞好城区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政府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培育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提倡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绿色生态环保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小区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发展循环经济
       贯彻执行国家循环经济政策法规,探索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和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原则,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集约化开发道路,以“适度发展,集中开发,严格保护”为原则,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与现有城镇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避免盲目开发。积极开发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等可再生资源,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农村使用沼气,农村使用沼气农户达25%以上。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示范行业建设,并适时总结推广,形成榜样效应。

       (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兴梅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扶持发展科技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努力把梅州打造成为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世界客都”和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2006年秋季起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推进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嘉应学院办成在全省有一定地位、在国内同类型院校中质量较高、学科协调、特色明显的综合性院校。发挥市县两级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为国民继续教育、休闲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办好各类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校分开、政府依法管理、学校法人治理、社会参与监督的新型管理体制;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兴办高中阶段以上的非义务教育,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捐资、私人投资、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多元办学新格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建立贫困家庭教育保障体系,建立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覆盖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资助制度,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多渠道、管理规范的扶贫助学基金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学金,资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
       2、扶持发展科技事业
       强化自主开发、研究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相结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技研究、开展技术创新、组织技术攻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鼓励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的相关政策规定,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3%左右。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或项目的扶持,促进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制度;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跟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防范和应对国际技术壁垒。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促进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机制,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建立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激发文化事业单位活力,造就一批文化名家。改进文化事业管理,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管理从微观为主向宏观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打破条块分割和市场封锁,规范市场运作,促进文化市场融合;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实行文化市场统一行政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并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传媒业和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业,扶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印刷出版业,形成以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各类中小文化企业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积极规划并适时组建市县级国有文化资产投资控股公司,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活力和竞争力。发挥客家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客家特色文化精品,发展客家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独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客家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文物、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文化设施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提高文化投入的绩效;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捐赠和其他形式的投入,引导和支持设立文化项目扶持发展基金。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和引导社区文化发展,逐步形成组织机构网络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4、大力推进人才强市工作
       实施“人才兴梅”战略,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创造性地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努力把梅州建成适合各类优秀人才成长、创业、工作和生活的地区。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环境,建立灵活、合理的用人和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引进各类人才,借助“外脑”促发展;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激励人才的职称评聘制度;建立人才户口自由迁徙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人才综合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人文风气,提升公民现代文明素质,创建人才价值认同和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为实施“四个梅州”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持。
       5、培育发展体育事业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落实“体育三下乡”各项措施,提高全民健身水平。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引导扩大体育消费。着重发展体育彩票、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健身休闲市场,逐步形成以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结构较为合理、项目较为齐全、管理较为规范的体育市场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投资体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加强体育无形资产开发,重视挖掘具有商业价值的体育项目,重点振兴足球、扶持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6、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全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社会发展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谐梅州。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水平,培养现代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洁净家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无毒市”,提高公民现代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上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推进政法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发展法律服务,营造文明法治环境;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型社会。健全法律援助制度,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村(居)民自治,推行和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2: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广梅汕、梅坎铁路的作用,积极争取把广梅汕铁路复线、梅州(经蕉岭)至福建上杭铁路等列入国家或省铁路建设规划;                                                                                                                                           期盼,期待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9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