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7|回复: 0

惜乎,往日情怀,历史厚重,无处可觅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9 20: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mzmap.com/whjy/mbzx-new/index.asp?id=2



  今日想到母校石扇梅北中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于是登录石扇梅北中学网站浏览。旧日的欢声笑语,还有那琅琅入耳的读书声,仿佛又回到了身边。从梅北中学初学圣贤书,识人伦、行大道者多矣。同学今日的成就,可证当日教化之功。少年于此外游,重返母校当感慨良多。



  校舍岁岁抗风雨、草木年年又逢春。但见校友们不论身处何方,事业几何。或是重返母校,为其祝福;或是倾心中意,为其添砖加瓦;又或是重聚一堂,诉师恩重;尽显赤子眷眷之心。



从网站上,获知深圳及各方校友,决为母校捐建100周年纪念大楼;又有校友乡贤彭淦波、曹绍球先生集资重修罗芳伯纪念堂。本来为后生学子建楼助学,爱心义举,实在可嘉。但又闻纪念大楼楼址乃是折毁1924年建成之新楼而成,1938年由印尼华侨所募捐建成的罗芳伯纪念堂非是重修而是要推倒重建。早在1993年建校90周年校庆,已折毁具有与学校历史相若的1914年所建之梅北中学正楼,而今又毁具有时代纪念价值与人文厚重的新楼与纪念堂。让人觉得甚为痛惜矣。1924年新楼与1938年纪念堂虽旧,但仍旧可修可用。今要建100周年纪念大楼,当可以另选新址。为何一定要折毁?



吾辈在外,赖于为傲者。就是吾乡虽僻,却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外人质疑,有史为证。而今楼已折毁,吾辈以后再恃何与人诉说?吾非守旧之者,亦非是不知吐故纳新。却也知应守当守,择精华而承继之。如此之久远建筑,经此岁月世代,早已经沾染了灵气,而绝非是其他水泥钢筋可以比拟。此处发生之故事,于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刻痕,而今无处可觅矣。惜乎?



本人忝为梅中校友,行尸走肉,不曾建功于世,亦无力为母校尽半分力。此是本人无能,有辱母校及诸师。但本人爱乡爱校之心,并不曾有一日稍减。今见母校有如失去年长之子,动情之处,至于为其流泪。然不知执事者所谋为何?亦不知诸位校友所思为何?



惜乎,往日情怀,历史厚重,无处可觅矣!



注:本来想将此文字发于梅中网站,可惜其网站无此项功能,是以借此处而说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0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