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5|回复: 9

[原创]《葛藤坳的传说》(赖广昌词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4 09: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5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词

写的还不错, 不过没有听过唱这首歌,这是哪里的葛藤坳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5 14: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譚元亨老師在《客家人》電影文學劇本中寫到:
……
衣冠士族举室南迁,先是获得了三大湖 (图、字: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作为汉文化保留下的"飞地",南朝亦维护了中原文明的正塑,这才有了隋唐汉文化的北伐,出现了盛唐文明。然而,唐末的大动乱,又一次把南徙的汉民,压迫到更南边的 "飞地" ——闽粤赣三省的边界。
由石城而石壁,这里正是客家人的开基之地,因而留下了诸如"葛藤坑"等"创世纪"的神话传说。
由此,宁化、长汀,一直到梅州、河源、惠州,最后延伸向深圳海边,则成了客家的大本营。
葛藤坑当然是有史可考的,但广义的葛藤坑,正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自赣南、闽西至粤东这么一大块的飞地。
因此,葛藤坑称得上是一个代名词,是避难所,是再生之地,是火种。
于是,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文明的奇葩,竟相在这里绽放了!
客家人终于在大距离的漂移、流亡、离乱与迁徙中,一步步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以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在中华文明的圣殿上,点燃起了一丛令人威佩、令人敬服的千年圣火!
……

請問阿昌哥,劇本的“葛藤坑”是這“葛藤坳”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21: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21: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譚元亨老師新版《客家聖典》P62-P68

创世纪
   这个神话,叫作"葛藤坑"。
  是葛藤坑,不是伊甸园!是苦难,不是极乐!是避难所,不是天堂!
  葛藤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始终是所有逃难者,或在大灾荒中,惟一的、最后的充饥的野生的"口粮"。。直至20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也大都得到过它的恩赐,才逃过了那场天灾人祸,活到了今天。
  葛,植物名。学名Pueraria Lobata豆科。葛本,有块根。复叶,小叶三片,下面有白霜,顶小叶菱形,托叶盾形。夏季开花,蝶形花冠,紫色,总状花序。荚果带形,长达9厘米,宽9-10毫米,密生黄色粗毛。产于我国各地。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茎和叶可作牧草。块根含淀粉,供食用;并可入药,功能解肌退热,花可解酒毒。
  而葛藤坑,在此则有一个不寻常的意义:客家人在此得到最后的拯救,其意义不亚于耶苏三日后的复活。
  黄巢造反,自河南西南二道进掠淮南,又转而攻入浙东,复又掉头走江西北中部,直抵福建西中部,再又转江西、出湖南,打到广西东部,又南下广州;转而退至湖南再出湖北,扰安徽,渡淮水,攻洛阳,占长安—— 可以说,大半个中国让他搅得天翻地覆。
  传说中,他竟成了杀人魔王,"隔山摇剑,动辄杀人",因此,沿途百姓,亦纷纷逃亡。
  然而,这个杀人魔王,却被一个客家女子所震慑了。
  那是战乱中,这位女子也同别的人家一样,不仅家破人亡,而且背井离乡。她的兄长与嫂子,均在战争中丧身,只留下一个儿子。逃亡时,她便将这位侄子背上,牵着更年少的自已的儿子上了路。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2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穷水恶,偏偏与黄巢狭路相逢—— 她本就是听说黄巢杀人如麻,才出来逃难的。
  当然,她并不知道眼前横眉怒目、大有问罪之态的人就是传说中的杀人魔王。
  黄巢愤怒地斥责她:"你这妇人是怎么一回事?!两个孩子,年纪大,身体好的反背在背上,不让他走路,年纪小、体弱的却气喘吁吁拖在后边,是不是太偏心了?"
  那汹汹气势,仿佛要把她立斩判罪。那妇人没想到对方便是黄巢,竟说:"听说黄巢造反,见人就杀,杀了十天昏地暗,旦夕之间,也就要来到这里了,所以,才带了孩子出来逃亡。至于为什么背上大的,却让小的走路,是因为大的是先兄的遗孤,可怜这孩子父母双亡,因为担心他被贼人抓住、杀了,他家的血脉便就此断绝了,所以,得保住他为要,便背到了背上。至于小的,是我生下的亲骨肉,可我怎么也不能放下侄子而把他背上,所以只好牵上儿子一同逃难。"
  虽说妇人话里斥责他杀人如麻,不料,这黄巢竟一点也不动怒,反而喝住了欲问罪于妇人的部下,很是感佩地安慰这位妇人:
  "你不用害恤 黄巢等人作乱,却有一怕。"
  "怕什么?"
  "他怕一样东西,就是葛藤。你不必逃难了,赶快回去找到葛藤,挂到门口上。黄巢的士兵经过,便不会进去杀人了。"
  "果真? "
  "你快去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那妇人赶紧背着侄子,牵上儿子,回到了自已所居住的山坑里。并且立即在所住的山坑径口上,挂满了葛藤。
  果然,黄巢的兵马路过,见葛藤而不入。

之二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5-12-16 at 22:1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2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黄巢下了一个命令,凡是挂了葛藤的地方,禁止进入。
  所以,士兵们一见葛藤,便不敢进去了。
  于是一坑的男人,都为这葛藤的庇沪,逃过了死难。
  从此,后人使把这个地方叫作"葛藤坑"。
  而且后来的客家人,都称自己是葛藤坑的人。
  如同《圣经》中的神话一样,虽说每每只有一段话或者一个小故事,却杂揉有很多道不清、说不尽的文化意蕴与历史经验—— 由此,在神话与史实中,便有众多的文化之谜需要作出破译。
  毕竟,任何一个传说或故事,都在一个民系的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的或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汇总起来,便是这个民系总体的文化意识。对此加以追溯、梳理与破译,便可找出其文化意识的迥异之处。而这,正是对确立这么个民系是关系重大、不可或缺的。
  可惜,迄今未有人来做这个工作。客家神话与传说,仍处于散逸的游离子状态。这一部书,也只能作个大致的勾勒。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22: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葛藤坑: "飞地"之二
  
  不妨原文照录这个"葛藤坑"的传说:
  
  在昔,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时有贤妇,携男孩二人,出外逃难,路遇黄巢。怪其负年长者于背,而反携幼者以并行,因叩其故。妇人不知所遇即黄巢也,对日:闻黄造反,到处杀人,旦夕且至。长者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惧为贼人所获,至断血食,故负于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负之,故携行也。巢嘉其贤,因慰之曰:毋惧!巢等邪乱,惊葛藤。速归家,取葛藤悬门首,巢兵至,不廝杀矣。妇人归,急于所居山坑径口,盛挂葛藤。巢兵过,皆以巢曾命勿杀悬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后人遂称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
   
  任何阐释,都会对这段文字所透露出的信息带来损益。所以,原文照录是非常必要的,在后文很多地方,我们都需要从不同角度上对这个客家人"创世纪"的传说作出新的破译,到最后,尽管未能穷尽它,却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与人文的内容,破译了其中众多的遗传密码。
  这个"葛藤坑"是有据可考的。在众多的客家人家谱记载中,它位于福建的宁化石壁村。当然,亦有人考证,当年黄巢造反,并未经过那个地方,所以,这个传说是极无稽、极荒诞的—— 如果对传说作这种冬烘先生式的考证,那么一部《圣经》也只好束之高阁,从中读不到历史了。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2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其认为黄巢未到过此处,却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即黄巢被拒之于此地之外,所以,客家先民逃亡到此处,以避战祸,倒是不言而喻的了。
  这至少证明,这造成的客家先民第二次大迁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第二次大迁徙,由于外压与内聚的结果,作为客家人这么一个民系,已经形成了——不再是散离子结构,而是有了自己最终的"飞地",
  在这里,又第二次出现了"飞地"。第一次"飞地",是指"三湖"汉族南徙者聚居之地,位于长江沿线上。而这次,只余下一个"葛藤坑"了,并己压迫到了东南沿海。不仅所余的地方极小,而且离中原更为遥远……
  这一来,第二次"飞地"的意义,比第一次更为重大,或者说,更是"飞地"之"飞地",其承载的历史责任、代表的历史标识,也就更不同一般了。
  仅从故事中看,"葛藤坑"的男人无一被杀,被保护下来了。尔后,这个地方出去的人,也就是无可置疑的"客家人"了——同源同宗,同一"飞地"。
  客家人正是这么在灾难中得以再生的。
  我们终于找到了可以称得上是客家人的原生地—— 葛藤坑!
  那么,作为"飞地"的意义—— 保存并以期发展一种文化这在我们前文业已阐述过了,更进一层,则已具体到了一个群体的生命攸关。
  无疑,这已经经历了千万种灾难、百口余一之后所得到的最后留守地。
  这更证明了,作为最后形成的客家人这支民系,是经过了大自然、大战乱这样的天灾与人祸的反复淘汰与选择,才剩余下的这么些强者、优胜者、适者——以他们的生命力,以他们的品格,以他们的高度的人生自觉,从而在灾难中昂然卓立了起来。
  这不是神话,也是神话!
  没有比这么一个故事更能证明"客家人"的!

之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9 1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歌啊?涯想下来听下,支持客家原创歌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9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