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3|回复: 2

【转帖】民国湖南省主席吴奇伟(广东大埔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3 17: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奇伟]
   吴奇伟(1890—1953),字晴云,号梧生,大埔湖寮镇密坑村人,出生于贫困之家。13岁在老隆一间商店做小伙计,后得人资助,先后在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武昌陆军小学学习,再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于第六期,后在广东陈炯明部任见习排长,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张发奎部下任三十六团中校参谋长。在汀泗桥战役中,与团长黄琪翔领兵猛攻军阀吴佩孚部主力扼守的汀泗桥而立功。1927年春升为三十四团团长;9月升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三十团团长。1930年6月又升为第四师师长。
   “九.一八”事变后,第四师扩编为第四军,他升任军长。1935年红军三渡赤水回师遵义,他因未发兵救援而遭蒋介石严词训斥。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奉命率第四军抵上海嘉定、罗店一带前线,在大场与日军激战三昼夜,歼敌数千,战果显著。其部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上海市民推选郭沫若、谢冰莹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率领慰问团至战地慰问。不久,他升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7月下旬,全国战局剧变,九江告急。他奉命率第九集团军驰援。但赶到沙河镇时,日军已攻占九江,并利用长江、鄱阳湖增派军舰,以空军配合,大举南下。他即指挥部队由沙河向东伸展,主动反攻,经四昼夜苦斗,遏住日军攻势,并使日军伤亡2万余,使志浔线(南昌至九江)各军(武汉警备司令、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等的部队)得以坚持抗战5个月之久。此战役一时轰动全国,被誉为台儿庄会战后的最大胜利。
   1938年秋,广州沦陷,新任第四战区(广东)司令长官的张发奎,将其部队从南浔线调回广东,他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后又改任副司令长官兼粤、闽、赣三省边区总司令和三省边区绥靖主任,驻广东兴宁县,负责指挥潮汕前线的对日抗战及三省边区绥靖任务。1939年秋调往第六战区(湖北)任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驻鄂西秭归县三斗坪。陈诚弃守宜昌后,他指挥所部在湘北的安乡、澧县经鄂西一带屡挫日军。1940年转往广西驻防柳州。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出任湖南省主席。时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饶彰风即遣吴启彦(奇伟同宗兄弟)至湖南做其转化工作,使他思想逐渐转变。他任湖南省主席仅六、七个月,即被免职,调任武汉行辕副主任。此时,蒋介石正积极准备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他极度不满,未赴武汉任职而托病到南京汤山疗养。不久改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6年末,饶彰风电召启彦至香港了解他对国共两党作战的意见。启彦临行前约他找机会回广州与饶彰风会面。次年4月,他找机会回广州,与启彦同往省府招待所东园,彰风与他倾心交谈。1948年8月,他思想大为转变,启彦遂建议同到香港找到中国共产党香港分局负责人之一的连贯,商议起义事宜。1949年5月,他遂正式通电驻东江、梅县、蕉岭、兴宁一带旧部保安十二、十三团及其他若干部队的曾天节、李洁之等八人,联名在老隆发表《我们的宣言》举行反蒋起义。6月21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对其起义表示“极为欣慰”与“欢迎”。
   1949年9月下旬,他作为华南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之一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0月1日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
   1953年7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寿63岁,骨灰安葬在八宝山。


转自大埔论坛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9-23 at 17:5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3 18: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奇伟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3 18: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吴奇伟故居——棣萼楼

吴奇伟故居——棣萼楼

棣萼楼]
   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密坑村。坐东北向西南,长13.8米,宽11.5米,高二层6.8米,建筑面积135.7米。土木结构,十间二厅,建于1943年。
   该建筑前后左右都有民居,地方狭窄,但设计非常巧妙,在传承客家民居建筑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主体建筑二间一厅,分前后二部分,前面中间为厅,两侧各一个厢房,后面有3个房间。一楼的柱子为石柱,二楼为木柱,抬梁斗拱均雕有花草图案,屋四周窗眉用灰塑成捆筒式竹帘,既能挡雨,又显得美观新颖。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阳光充足,十分舒适。屋后山腰中一条显眼的斜凹,宛如一条军人的武装带。






转自大埔论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4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