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9|回复: 1

【原创】“民主肚”今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2 1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主肚”今昔  

  闽南惠安县崇武半岛的惠安女因特殊的服饰而名闻天下。从我懂事的时候,惠安女就一直是头巾包得紧紧,想看看她们的耳朵都困难;而衣服则穿得短短的,肚脐眼坦然暴露了出来,而且几乎个个都是赤脚大仙,被尖酸的厦门城里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即便在“文革“最极端的时期,她们也是如此衣着,要知道那个年代,“民主”意指“资本主义的堕落与腐朽”,可是大逆不道的政治错误,但惠安女我行我素,甚至在竹笠上插枝指甲花、白玉兰或什么野花的,因为她们几乎个个都是贫下中农或贫下中渔,都是响当当“最好的出身”,当之无愧的劳动人民。连无法无天的红卫兵们破四旧,也丝毫不敢染指她们傲然开放的“民主肚”。

  惠安女历来勤劳坚忍,早年常活跃在我们厦门大学边上最艰苦的采石工地上,她们是裁减石头的裁缝:一把铁锤一支铁钻叮定当当,就能够把巨大的花岗岩裁成石条,敲成石子,成为最好的建材;她们一副肩膀。挑石拉船担鱼,无所畏惧,一双大脚,踩山踏浪,一往无前!可她们特殊的服饰一直为厦门城里人所不齿,她们身上的汗酸味儿也令人掩鼻,记得文革中,在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放映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几个在附近山上采石的惠安女鱼贯而入,她们的竹笠在夜晚不和时宜而越发显眼,我们一些校园男孩就瞎起哄,“封建头民主肚”的怪叫此伏彼起,有人还绊了走在最后的那位小姑娘一跤,大家爆发出/恶作剧后的大笑!如今回想起来的确令我无地置容,殊不知这座面朝大海的雄伟礼堂就是在惠安女的锤子下和肩膀上矗立起的!

  改革开放后,机械化采石逐渐取代了惠安女的手工作业,她们也渐渐淡出了厦门的建筑工地。几年前因为筹建厦门双十中学“老三届亭”,我曾到惠安女的故乡一游,这才发现尽管她们仍在与石头打交道,但粗活变细变精,整个半岛待售的精美石雕随处可见。新一代的惠安女很多都不再固守传统的服饰,但我们美术作品中,乃至电影里和舞台上,以惠安女代表福建沿海农家女性的形象则有增无减,粗粗一看:竹笠还是那个竹笠,头巾还是那个头巾,肚皮还是那个肚皮,只不过那双双赤脚迥然各异,当年踏浪踩山皮厚茧粗的一双双劳动的大脚,眼下全变成白皮嫩肉的细瘦脚丫啦,时代哟时代,分明是一个换脚的魔术大师嘛。而更叫人目瞪口呆的是低腰裤亮肚皮则成为当代时尚女郎一致的共识,曾经被高傲的厦门城里人揶揄不已的“民主肚”,居然引领着服饰最新的潮流,让都市女性争相效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2 13: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吃苦耐劳的惠安女表示敬意,她们跟客家妇女很相似,一个靠海,一个居山。劳动创造一切,劳动着的人是最美的。
福建惠安女和以前广东顺德的自梳女的服饰都是很有特点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2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