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6|回复: 0

客家方言詞彙研究 課程規劃:羅肇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8 08: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class/class/LA_03.html#top

>>回課程列表|

課程名稱|課程重點|教學大綱|教學時程|

課程規劃:羅肇錦

課程名稱

客語詞彙研究A Study of Hakka Lexicon

>>


--------------------------------------------------------------------------------

課程重點

(一) 根據前人著述及語言資料引導學生了解客家話的源流與演變。

(二) 教導學生了解客家話的詞彙結構,包括詞義、詞素、詞頭、借詞、構形法、構詞法等詞彙議題。

(三) 以現有客家話詞彙資料,做客語各次方言的比較分析,以了解目前客家話的分布與特質。

(四) 以漢語歷史語言理論,導引學生把客語詞彙與古代漢語做縱的歷史比較,讓學生分析客語與漢語的關係,順便了解客語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

>>


--------------------------------------------------------------------------------

教學大綱

(1) 課程描述:(一) 講述客家話的源流和演變,並分配資料導引學生閱讀各家研究的不同,使學生掌握客語研究的大概。

(二) 閱讀與討論客語相關論文,使學生熟悉語言學的術語,培養學生獨立研讀語言學術論文的能力。

(三) 比較各客語次方言間的詞彙差異,學生用自己母語與其他次方言做比較。了解詞彙改變的原因,推斷形成今天客語的條件。

(四) 透過撰寫研究學期報告,讓學生熟悉論文撰寫格式、論文主題擬定以及論文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順序。

(2) 課程要求:(一) 修課學生上課前須閱讀指定的相關論文材料﹐老師於課堂上隨時提出問題,測試學生了解程度。

(二) 期中以後,修課學生必須研讀相關論文,寫成大綱做課堂報告,接受老師及同學的質疑與討論。

(三)期末報告形式以正式的學術論文格式為範例,撰寫前先與老師討論題目是否恰當,大綱是否合適。

(3) 評分標準:學期成績之計算,平時口頭報告40%,期末研究報告40%,上課出席及表現佔20%。

>>


--------------------------------------------------------------------------------

教學時程

  第一、二週
1.單元名稱  漢語與客家話
2.單元要點  1.介紹課程內容、進度、課程要求等。

2.了解漢語特點、漢字優點、漢字特色,導入客家詞彙研究。

3.客語詞彙的換碼系統 
3.必讀教材  羅肇錦 2002 漢語祖源的非中原現象 中國語文研討會

羅肇錦 2000 台灣客家發展史—語言篇 台灣文獻

羅肇錦 2004 漢字傳統語客語傳釋 兩岸學術研討會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橋本萬太郎 1977 語言地理類型學 余志鴻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袁家驊 漢語方言概要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

詹伯慧 1991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 湖北教育出版社

游汝杰 漢語方言學導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羅肇錦 1985 四縣客語語法 學生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三週
1.單元名稱  從詞彙看客家話的流變
2.單元要點  1.客家話的分布與類型:閩客、粵客、贛客關係,湖南、四川、廣西、台灣各客家話的類型,次方言分片。

2.客家話的源與變:南方瑤、畬語言特色,客畬語比較,中原漢語歷史,與漢語接融關係。 
3.必讀教材  羅美珍 談談客家方言的形成 客家縱橫》增刊1994年12月

游汝杰 漢語方言學導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房學嘉 1994 客家源流探奧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4.進一步閱讀資料 庄初升 從方言詞彙看客家民系的歷史形成 《韶關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

劉綸鑫 客贛方言史簡論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1999年3月

語史的韻尾發展 第三屆客方研討論會論文

邵靖宇 2001 漢族祖源試說 浙江大學出版社

李澤然 2001 哈尼語研究 民族出版社

吳永章 2002 畲族語瑤苗比較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四週
1.單元名稱  客家話的特徵詞
2.單元要點  1.客語詞彙特色與其他漢方言的差異比較

2.客語底層中彛畲瑤壯語的解析 
3.必讀教材  溫昌衍 2001 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 暨南大學博士論文

施聯朱 1987 《畬族研究論文集》 民族出版社

鄧曉華 1999 <客家話跟苗瑤壯僮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1999年第三期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毛宗武 蒙朝吉 1986 《畬語簡志》 民族出版社

喻翠容 羅美珍 1980 《泰語簡志》 民族出版社

周法高 1955 桃園縣志語言篇 桃園縣志編輯委員會

藍小玲 1999 《閩西客家方言》 廈門大學出版社

羅肇錦 1990 台灣的客家話 臺原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五、六週
1.單元名稱  客家話的詞彙結構  
2.單元要點  (A)構形法:分衍聲法(Derivation)、複合法(Compound) 省略(Acronym)、融合(Blending)、反向構詞(Back formation)、借字(Brrowing)、減縮(Abbreviation)、創新字(Coinage)。

(B)構詞法:聯合(並列)、偏正(主從)、支配(賓動)、主謂(主述)、補充(動補)、重疊(疊音)、附加(詞綴)、衍聲(連綿)、翻譯(外來)。 
3.必讀教材  張壽康1981 構形法與構詞法 湖北人民

湯廷池1987 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學生

羅肇錦 1996 《台灣的客家話》台北:台原出版社。

王德春 1983 詞匯學研究 山東教育出版社

符淮青 1985 現代漢語詞匯 北京大學出版社 
4.進一步閱讀資料 符淮青 1996 詞義的分析和描寫 語文出版社

項夢冰 1999 《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盧彥杰 1999 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師鐸 1976 國語辭彙學構詞篇 益智書局

陸志偉 1975 漢語的構詞法 中華書局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七週
1.單元名稱  客家話的虛詞  
2.單元要點  1.語氣詞:諾!啦!嘎!咧!

2.語調:低升、高降、低長、高短、

3.疑問詞:無?呢?哪?嘎?

4.語助詞:啊!到!gong1!ang5

5.詞綴:幾、恁、頭、ma、牯、忒、滾

6.副詞:極、近、sa5、著 
3.必讀教材  黃雪貞 1982 永定 (下洋)方言形容詞的仔尾 方言1982 3期

張維耿、伍華 1982 梅縣話的"動+ae"和 "形十ke"中國語文

羅肇錦 1998 客話字詞音義析論 洪葉出版社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林立芳 1997 梅縣方言語法論稿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項夢冰 1997 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 語文出版社

黃雪真 1983 永定 (下洋)方言詞匯 方言 2.3.4期

林雨新 1951 平遠話的名詞構詞法 中國語文11期

何耿庸 1965 大埔客家話的後綴 中國語文 6期

何耿庸 1981 大埔客家話的性狀詞 中國語文 二期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八週
1.單元名稱  客語口語詞與文讀詞的音義  
2.單元要點  1.文白異讀產生原因

2.文白差異比較

3.文讀的歷史與口語傳統的解析 
3.必讀教材  1.李如龍 論閩方言的文白異讀 1993《中國語文研究》第11期

2.羅肇錦 1996 客語異讀音的來源 國北師學報

3.劉綸鑫 2001 江西客家方言概況 江西人民出版社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楊時逢 1971 美濃客家方言 史語所集刊四十二本分

羅美珍、鄧曉華 1995 客家方言 福建教育出版社

楊時逢 1957 桃園客家方言 史語所集刊二十二本

李如龍 張雙慶 1992 客贛方言調查報告 廈門大學出版社

謝永昌 1994 《梅縣客家方言志》 暨南大學出版社

楊秀芳 1991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 大安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九週
1.單元名稱  客語人稱代詞的比對分析 
2.單元要點  1【ngai】【ng】【ki】的聲調問題

2.人稱代詞的格變:主格、領格、賓格

3.人稱代詞的數 
3.必讀教材  丁邦新 論漢語方言中「中心語-修飾語」的反常詞序問題《方言》2000年3月

嚴修鴻 1999 客家方言人稱代詞單數「領格」的語源

項夢冰 <客家話人稱代詞單數領格的語源>讀後 《語文研究》2002年第1期

羅邊木果、海勒木呷<論彝語引述人稱代詞>1992馬學良主編《民族語文研究新探》頁191-202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林立芳 1997 梅縣方言語法論稿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萬波 1999 贛語安義方言的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

戴耀晶 1999 贛語泰和方言的代詞

項夢冰 1997 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 語文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9 《代詞》 暨南大學出版社

周法高 I990 古代漢語語法稱代篇 中華書局

王叔湘 1985 近代漢語指代詞 學林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十、十一週
1.單元名稱  客語字與詞的應用
2.單元要點  1.客語本字的溯源與考證

2.客語有音無字的處理

3.次方言的詞彙差異 
3.必讀教材  羅肇錦 1998 客話本字線索與非本字思索 國文學誌第二期 彰化師大國文系

李如龍 1990 客家方言本字考 中國聲韻學國際研討會論文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2 客贛方言調查報告 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金鈔 1980 閩南語探源 台灣新竹

古國順 1998 客語狀聲詞探析。載於:應用語文學報創刊號。

藤堂明保 1965 漢字語源詞典 聯貫出版社

王 力 1982 同源字典序 商務印書館

陸錫興 2002 漢字傳播史 語文出版社

牟作武 2000 中國古文字的起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十二、十三週
1.單元名稱  客語詞彙的層次
2.單元要點  1.與上古北方漢語相符的詞彙

2.後期借自北方官話的詞彙

3.保存南方底層的詞彙 
3.必讀教材  鄧曉華 1996 客家方言的詞彙特點 《語言研究》總31期

溫昌衍 2002 從外區罕見詞看客家方言的山話特性 嘉應大學學報

劉綸鑫 1996 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話和本地話

練春招 2000 從詞彙看客家方言與贛方言的關係 濟南學報第22卷第3期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李如龍 1998 客家方言與客家的歷史文化 嘉應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劉鎮發 1998 潮州話和廣州話客家話的方言共同詞

羅肇錦 2002 客語祖源的非中原現象 中國語文學術研討會

溫昌衍 2004 客贛方言中的楚語 第六屆客方言學術討論會論文

李如龍 1996 方言與音韻論集 香港中文大學

蒙朝吉 1996 《漢瑤詞典》(布努語) 四川民族出版社

向日征 1992 《漢苗詞典》 四川民族出版社

王均等 1984 《壯僮語族語言志》 民族出版社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十四週、十五
1.單元名稱  客語虛詞的結構
2.單元要點  1.副詞的構詞特色

2.介詞的構形特色

3.連詞的特色

4.助詞的特色

5.象聲詞的特色 
3.必讀教材  羅肇錦 1996 客語虛詞的結構功能

韋 達 壯語動詞的前冠後附構詞法 《民族語文》1997年第4期

覃曉航 從壯-印關係動詞看壯語動詞詞頭的來源及原始雙音節動詞的演變《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黃雪貞 1986 福建永定(下洋)方言形容詞的仔尾

張維耿、伍華 1982 梅縣話的"動+ae"和 "形十ke"中 國語文

林立芳 1997 梅縣方言語法論稿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項夢冰 1997 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 語文出版社

 
4.進一步閱讀資料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十六、十七週
1.單元名稱  客語詞彙與週邊方言比較
2.單元要點  1.客閩差異

2.客粵差異

3.客畲差異

4.客贛差異

 
3.必讀教材  嚴修鴻 客家方言與週邊方言的關係詞 《汕頭大學學報》 第17卷第4期

劉綸鑫 1996 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話和本地話

練春招 2000 從詞彙看客家方言與贛方言的關係 濟南學報第22卷第3期

劉鎮發 1998 潮州話和廣州話客家話的方言共同詞

練春招 客家方言語南方少數民族語言共同語考略 《嘉應大學報》第19卷第2期 
4.進一步閱讀資料 張振興 1989 台灣閩南方言紀略 文史哲出版社

楊秀芳 1991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 大安出版社

鍾榮富 1996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文鶴出版社

周長楫 1996 閩南話的形成發展及在台灣的傳播 台笠語文叢書(一)

劉綸鑫 1999 客贛方言比較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戴慶廈 1992 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概論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詹伯慧主編 2002 廣東粵方言概要 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等 1999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 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新魁 1994 《廣東的方言》 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等 1995 《廣州方言研究》 廣東人民出版社

吳永章 2002 畲族語瑤苗比較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歐陽覺亞 兩廣粵方言與壯語的種種關係 《民族語文》1995年第6期

藍慶元 壯語中古漢語借詞及漢越語與平話的關係 《民族語文》2001年第3期

韋 達 壯語與白話客家話閩話的共同特徵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9月 第24卷第5期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第十八週
1.單元名稱  期末報告計劃書討論  
2.單元要點  所有修課同學需事前與任課教授討論期末的研究議題,並充分準備研究計劃或成果報告。所有參與同學及老師在討論過程中提供意見。
3.必讀教材  羅肇錦 2002 客語祖源的非中原現象 韓國第一屆中國語文學術研討會論文 
4.進一步閱讀資料 房學嘉 1994 客家源流探奧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澤然 2001 哈尼語研究 民族出版社

吳安其 漢藏語同源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2 
5.相關連結   
6.指定作業   
7.其他   



--------------------------------------------------------------------------------
選擇週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TOP

--------------------------------------------------------------------------------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話:03-4227151#33050 ‧傳真:傳真:886-3-427-6928
‧E-mail:ncu3050@ncu.edu.tw‧地址:320 桃園縣 中壢市 中大路 300號(文學院R210)
  Update By Ming-Kun Chang

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class/class/LA_03.html#to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4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