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90|回复: 11

电视片《客家风情录》之六 “客家山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8 20: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山歌流传的年代久远,是客家文化艺术魁宝。客家山歌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民歌中较为浓情、放达的歌种。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作为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客家山歌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如果大家有兴趣,我想带大家一起品味客家山歌,领略浓浓的客家风情。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5-6-18 at 21:2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2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风情录》6客家山歌  下载地址:http://61.154.125.186/look/kjsg.WMV(敬请勿在线观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8 2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山哥精华在于词,其旋律质朴,要赋予现代流行色彩,必须对曲调深入改造成润色,像广西山歌、乌苏里船歌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2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尽在不言中,先看电视片再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4: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山歌 还是不要乱套的好

感谢你们做了这么多艰苦的工作。
有点意见:客家山歌还是不要乱套的好。
主持人说的客家话我能听懂,各地说的客家话我都基本能听懂,但是很多歌手唱的客家歌我就听不懂了!把客家话的语音东拐西拐,东套本套,叫人怎么听?!
比如说,广西刘三姐的主题曲,(它的原始民歌叫《石榴青》)全国包括世界华人都懂的,这么一套就就成了客家山歌了.........难道不怕别人说,你们客家人怎么了?原曲是用桂林柳州话唱的,这么套成客家话,有的字音套得又不对,听起来难受,还写上是  广西客家山歌  好丑啊!你们受编了,广西那曾有过这样的客家山歌?!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客家歌里很多,作为一般音乐爱好者,我们不能对他们过多的要求,但作为媒体,作为搞影、音专业的人要注意啊!
希望编导们,顧问们,......各位负责的人们严格的审稿,少闹点笑话。
意见尖锐了点,纯属是意见,不是成见。为了客家文化,你们是乐意去做,我是不得不说。见谅!         

                                                                                 黄有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4: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老师,你说得太对了.比如有一首云南的弥渡山歌"咿哪,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顺山哩来......."的曲调经常被用来套上客家话的歌词,就变成了客家山歌了!
普通百姓不懂就罢了,作为从事专业音乐或传播界的人士犯这样的错误,不知道是怎样的悲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5: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上两位老师的帖子,我真是欣喜若狂呀!
看《客家山歌》时,听到刘三姐那首歌,也是觉得怪怪的。怎么旋律一样,却是用客家话来唱的?我还认为《客家山歌》中的这首歌是原作品呢。
当年客社里蓝猫和我也发问过:

刘三姐与刘三妹是什么关系?
电影《刘三姐》里的山歌,究竟有多少是客家山歌的成分?
一直搞不清楚。老师们能否解答一下??

要不是黄老提及,我一定会被误导。
还有陈老师说的弥渡山歌。
马来亚的邱清云就是用客家话唱这首歌的。
因为更早前听过卓依婷唱过“山对山来崖对崖……”
所以就想找此歌的出处。看究竟是哪里的山歌。
一是找到:云南弥渡的山歌。
二是在河源某网找到出处:河源客家山歌。而且歌词和邱清云俩唱的一样。
当即就晕了头。不知哪是哪了。
做听众(观众)的,有时会被误导呀。希望老师们多些提意见和改错。也希望有关专业人士能更谨慎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22: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讲假话 那怕得罪很有地位的人我也如实的回答你

刘三姐与刘三妹是什么关系?
电影《刘三姐》里的山歌,究竟有多少是客家山歌的成分?
一直搞不清楚。老师们能否解答一下??

刘三姐 和刘三妹 都是传说中的歌仙  在南方 各族各地都有流传。只是有的地方说成刘三姐,有的地方说成刘三妹罢了。广西1958年全区大演 刘三姐 时 有的剧组就是剧名是刘三妹的。
电影刘三姐的歌曲和剧情都是从舞台剧 刘三姐 来的,为剧本的版权和著作权广西的作者一直和电影的作者打官私,告到电影作者怕得要命,求饶了,他在电影中連个原著的出处和改编的字都没写,尽管当年没有版权法,但就习惯和常识而言,如无私心,改编别人的东西总还是要写明的。不管这人多有名气,江洋大盗了!
  刘三姐的音乐一条毫毛那么多的客家音乐成份都没有! 壮族的音乐也很少! 只有 金丝绣球(我用来写刘三姐在客家围屋里的那个主要音调)是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德保县的壮族民歌。其余的都是柳州,宜山一带的典型的汉族民歌。唱、道白都用桂柳话。(不用壮话,壮话他们相互间都听不懂)当年的作者和演员大部份都还在,我们经常都还见面的。
  谣言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因为是壮族自治区把它最先编出的壮族刘三姐,(誰叫我们客家人不捷足先登的把它编出来)所以一切都姓壮了。就如同文人们写的  一群美丽的壮族姑娘在桂林的漓江边上载歌载舞的........其实那里都是汉族占绝多,瑶族侗族有点,和壮族一样都在农村....

[ Last edited by 赶圩归来啊哩哩 on 2005-6-24 at 12:0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22: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媒体人常常这样不负责,鸡毛当令箭,瞒天过海的很常见。

就是不尊重专家意见,自作主张,急功近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23: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原来如此。
谢谢黄老师的解释!
原来电影和舞台剧还有这么段纠葛。
我以前还以为电影中的山歌,是当地少数民族山歌、客家山歌及文艺者的加工揉合成的呢。
我这样认为是因为,在客家山歌的资料里常见的,如松口刘三妹溪边洗衫时,秀才那装满了一船的歌书;如客家山歌“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还有猜物歌(尽管内容不符,但表达手法一样)等,都可以在电影《刘三姐》里看到一丝的影子。当时我想,既然内容有相通的地方,那么,在音乐上也应当有客家山歌的成分,
原来如此。
多谢黄老师!

[ Last edited by 颍川本源 on 2005-6-24 at 15:3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2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的是:我编导的《月光.围屋.客家女》的开场音乐是我改编的广西彩调音乐,不属于客家音乐范畴,但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时被主持人说成是“客家的”地方音乐,因为他们不了解,而我之所以用这段音乐,是因为贺州的客家人和本地人都喜欢彩调,逢年过节都唱,用客家人和本地人都熟悉的音乐改编后作为开场曲,让来茶馆的客人(尤其是贺州客人)在熟悉的音乐声中喝茶,有亲切感。

      特此说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19: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刘三姐与现代的僚家与客家都没有很大的关系,是古代的南方土著来的。

要不然,怎么这么多地方都有关于她的传说故事?

当然,电影《刘三姐》是另外一个人物了吧,只是借她的名字而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9 12: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