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6|回复: 1

和谐·创业 2005年赣州专家论坛(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4 16: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谐·创业 2005年赣州专家论坛(摘要)
转自:赣南日报 时间:2005年6月4日11:0



图为论坛会场(郭智勇 摄)

    编者按  最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部署,我市集中开展了“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主题教育活动。这次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以及市委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充满活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动员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十大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次活动中,市委宣传部、市社联、赣南日报社联合主办了“和谐·创业——’2005又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6: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潘九根(中国共产党赣州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而言,要建设和谐平安赣州,主要还是要围绕兴市富民的目标抓好经济建设。不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好经济建设,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促进和谐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为着力点,力求实现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的良性互动。

    1、要坚持“对接融入”和自我创新相统一。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抓紧实施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通过对接,把赣州的发展融入到更大的经济体系之中,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注重在对接中求创新,通过对接和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在融入中创特色,通过融入和竞争,累积先发优势。

    2、要注重城市繁荣与农村发展相协调。要围绕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以“10+1”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增强城市经济的发展动力,打造赣州经济发展龙头。同时,要以“新农村建设”活动为载体,在“五新一好”方面求突破,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加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尽快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3、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要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的文明进步。要以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经济环境、法治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基础,以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为突破口,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事业为重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把经济发展的成就转化成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和人民群众的福祉。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谢建强(市农业局纪检组长)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落实党的农业农村政策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今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二免征、三稳定”(即免征农业税、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稳定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粮食保护价)的惠农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为农民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当前,我们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着手,综合治理侵害农民利益和权益的突出问题:一要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今年,中央明确表示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省委提出了“两免征、三稳定、四加大”的政策措施,并从9个方面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了具体部署,应保证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二要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巩固农民减负成果。一方面,切实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从源头上控制农民负担问题。一方面,重点建立健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每人每年原则上不超过30元,每个劳动力每年原则上不超过6个标准工日,且不准既筹资又筹劳。三要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化解农村土地承包权益纠纷。抓紧做好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补签和承包经营权证补发的扫尾工作。加大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四要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五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六要搞好培训宣传,增强农民自我维权的能力。

强化劳动保障工作

    熊大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平安江西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当前实际,要重点在“实现‘一个’协调发展”,“完善‘三项’制度”,“建立‘四项’机制”上下功夫。

    “实现‘一个’协调发展”,即实现促进就业、再就业与社会保险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以再就业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完善‘三项’制度”,一是完善城镇从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财政部分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探索步伐,制定城区内失地农民“农转居”后及农村村干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登记制度,平稳推进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加大对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缴交失业保险的工作力度。三是完善城镇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参保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四项’机制”,一是建立“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二是建立部门联合的联动机制。三是建立改制破产企业欠费的清收和预留机制。四是完善社会保障风险储备金和预警报告制度。通过3年的强化劳动保障工作,全市各县(市、区)、各类用人单位都达到和谐平安劳动保障工作标准。

把“和谐”与“创富”结合起来

    胡宗洪(中国共产党赣州市委党校教研处主任、副教授)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那个样子。”什么是“和谐社会”?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贫穷肯定不是,有相当一部分贫穷也不是。要把“和谐”与“创富”结合起来。

    江西特别是赣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不要以“创业富民”为主题,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解决社会不和谐的物质前提是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贫穷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古人说,和则生财,和则兴邦。按照这个理解,“和”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是建立在财富增长基础上的状态。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两位领导人所说的“创造活力”当然包含了“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党的十六大浓墨重彩地把“财富”首次写入了党的报告,强调“放手让一切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这既体现了党对财富的尊重,也焕发了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激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西“中部崛起”、赣州“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就是一项伟大的“创业富民”工程。我们提出“对接长珠闽”实际上就是要吸引长珠闽地区的各路财富英豪到赣州投资兴业,创造财富,迸发兴业富民的活力。在当前,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既要提升人们对财富的认知态度,也要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活力;既要浓厚创业富民的社会氛围,也要构筑创业富民的机制;既要拓宽创业富民的渠道,也要拓展创业富民的空间;既要信任和鼓励能够带头致富的社会群体,也要救济和帮助那些困难的弱势的群体。如此,建设新赣州才有希望。

    陈华平(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赣州市委、市政府近期提出了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推进我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市目前仍有23万多贫困人口,有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170个扶贫开发重点乡,40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发生率为2.91%。若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市农村的小康。因此,必须把扶贫工作当作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富民兴赣大业中的政治责任来抓。而参与式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种新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公众能介入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过程,提高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性,体现“参与过程就是村民素质提高的过程”,从而促进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

构建和谐高校

    谭宗梅(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构建和谐高校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历来是政治的“敏感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都会在高校首先引起反响,并对社会产生影响与互动。因而高校是否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的思路是: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高校的物质基础;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动力;民主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必要前提;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保障;文明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内容;科学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客观要求。

    肖新发 潘亮(赣南师范学院)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教育为主,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和认可,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首先,对教育对象要动之以真情。情感共鸣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源泉。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人是讲感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理解人、关心人,以情感人,说话让人愿听,讲理让人相信。其次,要牢牢抓住在政治上、思想上关心人,爱护人这个根本。俗话说:“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完全依靠行政权力,还要通过教育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敢于回答师生普遍关心而又认识不清、急于搞清楚的问题,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做到心理相容,心理沟通,心理激励,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教育对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积极性。

让市民呼吸上清新空气

    肖世平(市环保局副局长)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本身就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事业。因此,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这一系统工程中,我们环保部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想谈一谈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的油烟污染问题。目前,我市城区现有大小餐馆约1000余家,其中临街面餐馆达80%。由于这些餐馆没有油烟净化处理设备,也未采取高空排放,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要整治油烟污染,首先要把住“源头”。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其次,要落实责任。建议市政府出面协调工商、卫生、文化、公安、城管、环保等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组织对城区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进行专项整治行动。第三,做到社会监管。对餐饮业的油烟扰民问题,我们环保部门欢迎新闻媒体及时曝光,欢迎社会各界人士随时来人、来信、来电投诉,我们一定按环保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处理,还市民一片蔚蓝的天空,使大家能呼吸上清新的空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3 22: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