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0|回复: 0

姓 氏 浅 谈 (作者 梁德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 14: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 氏 浅 谈
           梁德新
姓氏学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我国的姓氏起源于先秦,盛行于唐代,发展于宋明之际,历代朝廷都设置有撰写、考定、收藏姓氏资料的机构。姓氏资料浩如烟海,除历史一再出现了不少姓氏书专著外,并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以及方志,族谱等著作之中。
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姓?据2000年出版的由四川人陈万甫历时30多年编著的《中国姓氏大词典》记载了我国由古至今曾出现过10129个姓氏,其中汉族姓氏八千余个,少数民族二千余个。
我国的姓氏起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腾图崇拜。“腾图”指原始社会,部族对某些自然物的崇拜。中国人的姓氏中,如马、羊、鸟、梅、荞、山、龙、凤等等,都是图腾名称的遗迹。
汉代,我国的姓氏体系基本上确立下来。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中,专门讨论了姓氏的问题。此后一千多年来,产生了许多专门讲姓氏辞书。这些姓氏辞书对于人们考查姓氏读音、字形、来源、演变、分布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汉代以后,在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下,出现了许多姓氏的族谱和家谱,近千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百家姓》,据说是北宋初年钱唐(今杭州)一个老儒师编撰的。他把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念起来琅琅上口象一首四言诗。
历代姓氏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旧的姓氏不复存在,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姓氏,甚至还有怪姓。台湾有怪姓,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姓。
历代兄弟民族所用的姓氏,原绝大多数是双音、三音、甚至还有四音姓,数量达一千多个。元代的蒙族姓,清代的满族姓氏,这些民族使用了汉语以后,多将自已的姓氏改为汉姓。经过历史演变,例如:卢浦氏简称卢,安迟氏简称为安。
据统计,从古至今在全国各地,“一字姓两字姓”,再次是“一字姓一字名”和“二字姓一字名”、“二字姓二字名”,现在一共有这种姓氏形式。
历史上有上千个姓氏现在已消失(主要是复如:乙那娄、郁久闾、叱伏烈等)。但是在当代又产生了一些历代未记载的新姓氏。例如,山东省有“马”姓。此姓原为马姓的一支,清代雍正皇帝下令其改姓“骂”,世代沦为贱民,一直到民国初年才加上立人旁为“马”姓,表示重新获得公民权和姓氏权。
据初步统计,现代汉族姓氏,北京市有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广州市有1802个。据梅州市地方志办公编写的《客家姓氏渊源》记载,梅州市的客家姓氏约有280多姓。
人口集中的地方是造成姓氏多的主要因素,有些姓氏多的地方是收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造成的。广东省梅县松口镇是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因它水陆交通方便,旧时商业繁荣。因为外来人到此地定居的多,造成了松口百姓杂居的现象。现全镇吃商品粮居民1万2千多人有120个姓氏。被称为“姓氏博物馆”的福建省武平县军家镇,现有人口一万六千余人有119姓,左邻右舍几乎不同姓的。这些居民是当地驻军的后裔,据史书载:明洪武年间,当局派五千官兵前来镇压当农民起义时,在此筑城屯兵。官兵在此长住下去取妻生子繁衍后代······因为军人来自全国各地,因而姓氏众多,造成了当地姓氏多的原因。
姓氏的丰富多彩,是一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表征之一。人们称道貌岸然我国古今的姓氏林林总总、色彩缤纷,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目前,姓氏学的研究正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不少国家出版了姓氏册手和辞典,我国也越来越多的人对姓氏产生兴趣。
        写作参考资料:(1)陈历甫《中国姓书法大词典》(2)《中国姓大全》(3)杨资元《梅县客家姓氏源流》(4)《梅县松口镇志》(5)《客家风华》p27面。
通讯处:广东省梅县松口镇建设路81号 松南中学教工宿舍 梁德新 收
邮 码:514755  电话:0753——2764422  手机:13549141204  


                                  作者简介
(梁德新,侨声杂志社编辑、记者。曾在国内外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有数篇文章获奖。个人专著《客家乡情》全书25万字,与人合作编著书3本。对华侨文化和客家文化有研究,吸收为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客家研究会会员、梅县政协第10届文史委员、广东民革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应邀出席第7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2003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99嘉应大学客家学研讨会、“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8次,有6篇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个人事迹入选《梅州客家研究大观》书中“当代梅州客研学人”名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7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