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6|回复: 24

【求助】征求各地客家话几个词语的说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9 1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了解台山话、客家话与古汉语词语的关系,现在征求基本词汇中12个词语的(各地)客家话的说法(最好有国际音标或客家话拼音注音)。
1、怕(怕不怕?);2、亮,明亮(天亮没有?);3、动(别动!);4、
喊(喊她回来);5、骂(骂人);6、打赤脚;7、打赤膊(光膀子);8、这个;9、那个;10、哪个;11、那里(在那里);12、哪里(你上哪里去?)。
    先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梅州话,海陆话: 嗰片

老隆话:嗰边

-----------------------------------------------------------------------------------------------
    根据上面所说,"那里"的说法和广州话比较接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惊-怕-畏 客家都有人说,惊 比较多

2,光, 南方方言很多. 极少数说 皓[东江流域客家话]

3,动, 极少数说 yuk[东江流域客家话]

4,喊, 部分也说hem1

5,骂/尸+吊/

6,打赤脚

7,打赤膊

8,kei/ i /ia /di/ni/lia/li 客家话这些都有

9,gai/gei/ai/ei

10,哪nai
1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dengjun at 2005-4-19 11:15
----------------------------------------------------------------------------------------------
梅州话,海陆话: 嗰片

老隆话:嗰边

------------------------------------------------------------- ...


是类似,但是仔细对照闽粤赣客这4大南方方言,相似的词汇也很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dengjun 说道:

[这个贴子最后由dengjun在 2005/04/11 10:01am 第 1 次编辑]

[原创]台开话考本字趣谈

      台开话考本字趣谈(1)
  有位网友说台开话是土得掉了渣的土语,其实台开话有些口语
词经过考本字,还可能是是非常文雅的文言词语。
  说台山(台城)话和开平(赤坎)话的人多数是在南宋末年从
中原经过南雄珠玑巷迁到广州,然后又经新会来到开平的(当时台
山和开平属于新会郡)。台开话有一些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
其中有一些是保存中古汉语甚至上古汉语的读音。
  在考本字的时候,要注意两点情况:一是词义上的联系,二是
语音上的联系。在考虑词义上的联系的时候,要考虑词义的引伸。
在考虑语音上的联系的时候,要考虑到:往往口语读音是保存老祖
宗还在中原时的古音,而文读读音变化了。这里说的中原,一般是
指河南。例如:
  1)台开话表示“明亮”的口语词hao`[hau32],其本字)
应该是“皓”。但是在开平话中“皓”的文读音(读书音)已经读ho>
[ho21],因此不能一下子想出来。但是只要联系到开平人先民南迁
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例如护龙乡邓姓的人来自河南,南宋时候迁
居粤北南雄珠玑巷,在南宋末年又经广州到新会,从新会到迳
头(先属于台山,现属于开平),然后在明朝洪武年间迁居到开
平护龙乡这个地方。现在台山台城话“皓”仍然读hao`[hau32],就
是证明。我们读到“皓月当空”的时候,觉得比“明月当空”还要
文绉绉,其实这个“皓月”的“皓”就是我们口头语中土得再不能
土的表示“明亮”的那个口语词。
  2) 台开话表示“喊”的口语词(开平赤坎话deu'[teu33],台
城话diu'[tiu33],其本字应该是“召”。开平话“召”的口语保留
上古汉语的读音,就是说,中古汉语的舌前塞音到中古汉语变为舌
前塞擦音。从开平月山镇许姓表示“喊”的口语词tseu33和“召”F
tseu33同音,也可以得到旁证。开平话“喊他回家”用开平话拼音
方案来写是:deu' keu'loi* gui',用本字来写就是“召其来归”,
这句土得不能再土的话经过考本字以后,其实是一句非常文绉绉的
文言文。
  3)台开话表示“知道”的“知”,其发音是ei'[ei33],
如果知道“知”的新会话口语是dei'[tei33],声母是塞音,开平
话“知”的口语词经过“塞音-零声母”的过程,因此就能考证出
开平话表示“知道”的ei'[ei33]的本字就是“知”。新会(大泽)
话“知”的声母为d,是保留上古音的读法。
   
  4)台开话表示“怕”的口语词nud`[nut32]本字就是“战栗”
的“栗”(繁体字有“忄”旁)',这个字有n-l转化的过程,所以'
不容易被发现。例如:诗经 秦风 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开平口语说“栗唔栗?”就是“怕不怕?”。为了区别“战栗”的
“栗”和“栗子”的“栗”,我们在《开平方音字典》和《台山方音字典》
中用“栗]”表述nud`,而“栗子”的“栗”就用“栗1 lud`[lut32]表示。
  5)台开话表示“ 动”的本字就是“兀”。《汉语大词典》
“兀”的第4个词义是“动摇;摇晃”,例:不胜孤舟兀碧波。开
平话表示“动”的口语有ngud-和 ngug两个发音。在《开平方音字
典》中“兀”字我们列举了4个词条:E6/5>@
字  开平话注音  普通话音 例         解  字序
兀1 ngud` 我突切 wù  <书>孤立高耸:突兀.      23
兀2 ngud` 我突切 wù  <书>摇动;摇晃:孤舟兀碧波.  24 
兀3 ngud- 我骨切 wù  <开>动:唔好兀(别动!)     25 
兀] ngug- 我屋切 wù   <开>义同"兀3".      1

                                                                 (邓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dengjun 说道:

       台开话考本字趣谈(2)
  
   6)台开话“押擦脚”的本字是”打赤脚“
  “押擦脚”用台山话拼音表示就是ad' cad' gieg>,用国际
音标表示就是[at33 ts'at33 kiek21]。这是从哪里来的呢?其
实,它的本字就是“打赤脚”[a55 ts'et55 kiek33],只不过发生
音变和变调而已。台山话“打”字读[a55],读低一些成为[a33](啊),
和后面的声母ts拼在一起,成为“押”[at33],“赤”字中间的元音[e]
发生音变,读为开口音[a],于是出现“擦”[ts'at33]的音,“脚”读
成低降变调[kiek21],经过这一系列的音变和变调,最后的发音就成
为“押擦脚”[at33 ts'at33 kiek21]。
   7)台开话表示“现在”的口语词的本字是“该时”。该字的文读音是koi'[k'oi33],白读音是koi>[k'oi21],“时”有变调。这是一个文言词,现在在台开话中仍然使用。
    8)开平话表示“那个”的口语词的本字是“恁个”。这个“恁”字是河南一带的一个方言字。汉语拼音是nen`.开平话读音有变调。
    9)台开话表示“什么时候”的口语词是“几时”,”时”字发音时读变调。这也是一个文言词语,在许多方言仍然保留。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
   10)台开话表示“多少”的口头语是“几多”。这也是一个文言词语。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唐]李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1、怕(怕不怕?)       nut32 (nut32 m11 nut32)      栗(战栗)(栗唔栗?)
2、亮,明亮(天亮没有?)hau32 (hau32 mei32 a33)      皓(皓未啊?)
3、动(别动!)         nguk55(m11 hau55 nguk55)   兀(唔好兀)
4、喊(喊她回来)       tiu33(tiu33 k'ui33  loi11  kui33)召(召其来归)
5、骂(骂人)           nau32(nau32 ngin11)             闹(闹人)(注音)
6、打赤脚               at33 tsat33 kiek21                押擦脚
7、打赤膊(光膀子)      hot33 ts'i33 lak33                脱赤肋
8、这个                 k'oi21 koi33                         该个
9、那个                 nen21 koi33                        恁个
10、哪个                nai21 koi33                           哪个(读"乃个")
11、那里(在那里)       nei215 (au33 nen215)           恁(到恁)
12、哪里(你上哪里去?) nai215(nei33 au33 nai215 a33)哪(儿)(读乃)(你到哪儿)
  

[ Last edited by dengjun on 2005-4-19 at 16:0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7: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惊gjang44;  怕pa53   畏vi53
2、光guong44,天光e么?
3、动tung44,tung53(文读),莫动mok5 tung11
4、喊hem44,ham53,喊渠转来ham53gi11  zon11  loi11
5、骂ma53
6、打赤脚;da31 cak3 gjok3  见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16295
7、打赤膊(光膀子)da31 cak3 bok3
8、依只yi31 Zak3;  e31  Zak3
9、个只gei 53 zak3
10、奈只nai53 zak3
11、个耶Gei53 ye11;Gei53  e11  ,嗨奈耶hoi44nai53ye11(在哪里)
12、奈耶nai53 ye11,汝去奈耶ngi11 hi44 nai53 ye11


以上系梅州为基准的口音

[ Last edited by adg on 2005-4-20 at 09:5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8: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祖父---太公  曾祖母---太婆
祖父---阿公、阿嗲  祖母---阿婆、阿贼(音)
外公---姐公、阿嗲  外婆---姐婆、阿贼(音)
伯父---阿爷  伯母---阿娘  叔父---阿叔  叔母---阿婶
舅舅---大舅爷(最大,比妈大)细舅爷(比妈小)  舅母--舅娘(大舅娘 细舅娘)
姨姨---大姑(比爸爸大的姐妹)阿满(比爸爸小的姐妹)满姨(你妈妈的姐妹) 姨夫---姨爹
爸爸---阿爸  妈妈---阿妈  哥哥--阿哥  姐姐--阿姐  嫂嫂--阿嫂(太嫂)  姐夫--姐夫
弟弟--老娣  妹妹--老妹  弟媳--舅MEN 哩  妹夫--老妹细  
儿子--赖哩(赖子)  女儿--妹哩(同上)  侄子---侄迪  侄女--侄伍/侄女  外甥--外甥
孙子--孙哩  孙女--孙伍  玄孙---涩哩

(以上为龙川老隆客家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9: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dengjun at 2005-4-19 13:37
dengjun 说道: 4)台开话表示“怕”的口语词nud`[nut32]本字就是“战栗”
的“栗”(繁体字有“忄”旁)',这个字有n-l转化的过程,所以'
不容易被发现。例如:诗经 秦风 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开平口语说“栗唔栗?”就是“怕不怕?”。为了区别“战栗”的
“栗”和“栗子”的“栗”,我们在《开平方音字典》和《台山方音字典》
中用“栗]”表述nud`,而“栗子”的“栗”就用“栗1 lud`[lut32]表示。.


怀疑中,因为 战栗 的 栗,是开口字。

而东江一带的方言,则是合口,不符合韵母的对应。而且,声母的转换,旁证不够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23: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慄"的"慄"和"纪律"的"律"在台山话同音,在台山话通常读lout32 ,也可以读  lut32.
(现在已经不分).在开平潭江以南读lout32,潭江以北的(赤坎墟上埠姓关的口音读lut32,下埠姓司徒的读lout32,姓司徒的多数村庄读lout32.
"怕'在开平各地的口语中是不用的,表示"怕"的口语词只有nout32或 nut32.
如果这个字的本字不是"慄",就要到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中去找了.

[ Last edited by dengjun on 2005-4-20 at 00:3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0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栗,力質切。切出来的广州话是lat。

律,吕卹切,且出来的广州话是loyt。有合口成分。

另外,东江一带客家话“猛然惊醒”可以叫做"nut",若考虑进去,那么除了台山,还得照顾到其他方言的韵母对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0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山(台城)和开平(赤坎江南)赤坎下埠都说nout32,可以说是开口呼.但是赤坎墟上埠没有韵母out  ,只有ut.
   同样,开平赤坎江南音"哥"kou55 古ku55有别,赤坎上下埠都读ku5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0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邓先生,我的意思是 方言比较必须符合多点对应的原则。

光靠一个地点,是不够的。

战栗,在台山能够通过,可是在其他关系密切的方言若无法通过,就不成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0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邑地区包括新会、台山、开平、和恩平,明后天我在江门网上(或打电话)问一下恩平和新会的网友。我熟悉开平各地和台山“怕“字的口语是nout32或 nut32。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