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26|回复: 19

客家傩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6 2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osted by alpchow at 2005-4-16 19:57
图:

围屋的居民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每逢节日,他们会带着这种面具跳起傩舞。


厓个人认为唔系傩舞,只系舞龙舞狮介一个角色,喊“沙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6 2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alpchow at 2005-4-16 19:57
图:

围屋的居民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每逢节日,他们会带着这种面具跳起傩舞。

[IMG]http://www.picvault.info/ ...

请问alpchow,你那小孩带傩面具的那照片是哪拍的?那里具体什么时候有跳傩舞。还有平时傩面具安放在什么地方,有专门保存傩面具的房间(建筑)吗?如果知道    傩    的其他什么消息,请说明一下,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6 2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yonghappy at 2005-4-16 21:44
请问alpchow,你那小孩带傩面具的那照片是哪拍的?那里具体什么时候有跳傩舞。还有平时傩面具安放在什么地方,有专门保存傩面具的房间(建筑)吗?如果知道    傩    的其他什么消息,请说明一下,谢谢

这些图片都是从南方都市报转贴过来的,你问的这几个问题我不能回答,alpchow可能也回答不了,只有饶平的和去过那的人可能会知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6 2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yonghappy at 2005-4-16 21:44
请问alpchow,你那小孩带傩面具的那照片是哪拍的?那里具体什么时候有跳傩舞。还有平时傩面具安放在什么地方,有专门保存傩面具的房间(建筑)吗?如果知道    傩    的其他什么消息,请说明一下,谢谢



前面的问题 客家一家亲 已回答了。

下面转一个宁都的傩舞供参考





宁都中村傩舞 组图

转自:赣州晚报 时间:2004年11月9日16:39




表演赖公射月






供奉于祖庙的傩舞面具






唢呐、土铳齐鸣,为傩舞开场助威






穿戴傩具






表演钟馗斩鬼






表演太公钓鱼






村民手拿祈福的麻线观看演出






外出巡游









    宁都是纯客县,又属古国越地。客家先民带入宁都的生活习俗可谓是风情万种,绚丽多姿,有的还是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其中就有黄石乡中村盛行至今的傩舞。傩舞源自2000多年前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除疫鬼灾邪,祈求神明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民俗活动。

    傩舞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踏罡”、“踩灵”等,动作虽简单却相当原始,也很优雅。表演时,不论演什么角色,演员都必须头戴面具,面具由樟木雕凿而成。演员用不同身段的动作区别男女角色。配器也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服装有两种,一为红色,代表男性;一为绿色,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道具也简单,大多都是用木制剑和木制令尺令箭或根据剧情需要制作的其他道具。

    中村傩舞每年有两次演出活动,第一次从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日止,第二次从农历九月十一到十七日结束。每次演出前都要焚香祷告,要请神,演后要谢神,仪式特别庄严、隆重。先在庙里演,随后出村游演,一路上神族引路,唢呐锣鼓,铳炮喧天,声势浩大,观者数以万计。更有村民自发地请他们演。

    中村傩舞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说先前可演《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大戏,面具有108个。现在仅保存《赖公射月》、《王印醉酒》、《抱冬易》、《判官点笔》、《太公钓鱼》、《钟馗斩鬼》、《打保安》7个节目。保存下来的节目剧情单调,内容简单,但显得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浓郁。面具方面,现在也仅留下34个,而且都是明清时期制作的。

    (龚映华 江春生 赖国柱/图  郑汉明 龚映华/文  记者李传材/策划)




(编辑:黄承红)


来自:中国赣州网 >> 客家赣州 >> 采茶飘香
        http://gz.jxcn.cn/NEWS/2004-11/2004119163953.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7 1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alpchow   客家一家亲    两位

看来傩信仰主要集中在江西,那张土楼内的小孩带傩面具应该属于个例。
顺便说一下,(供奉于祖庙的傩面具)不是这样的,傩面具有专门的一个建筑保存,叫傩神庙,而不是祖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傩信仰和客家没有太多的关系,傩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和道教有不少渊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20: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祭仪式中的舞蹈:傩舞,傩戏


--------------------------------------------------------------------------------

http://www.lotour.com 2002-11-26 新浪网


  傩舞是古代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到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祭源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叫做傩.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再某些地区,傩舞本身已发展成傩戏 ,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不制假面 ,傩舞和傩戏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
  
  傩舞是中国古代大傩祭奠中的仪式舞蹈,后世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河北等地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鬼物,跳傩,傩戏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傩舞的特征是:一般都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现神的身世事迹.从中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关于大傩的记录.殷墟甲骨文卜辞有 1998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武安市着实地热闹、风光了一番——武安傩戏国际学术研讨观摩会在这里举行。傩戏在武安县固义村已流传了几百年。它以捉黄鬼为主,配合演出的还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 、花车、旱船、高跷、竹马、霸王鞭、龙舞、武术等民间艺术节目,参演者达 600人。演出的目的是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灾害不生,五谷丰登,世道安宁。为主的节目捉黄鬼,是一个劝戒人尊老爱幼的节目。丁德玉先生凭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觉得这是一项传统文化遗产,不能失传,便和村里丁石泉、李起来、李增旺、李正年等人张罗,恢复了演出。丁德玉先生原是中学校长,在村里享有很高威望。为恢复本村传统文化遗产,他费尽了辛劳。为了排练和准备恢复元宵节演出,他忙着制作面具,筹借戏装,排练剧目,几夜不睡觉,竟成为家常便饭。
  
  1995年元宵节,3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联会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员,到固义村观看滩戏演出。专家们指出,固义村的演出是典型的北方帷戏,具有黄河流域傩文化的鲜明特色,有很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很有必要采取近期和长期保护措施,并希望召开一次国际性学术研讨和观摩会议。
  
  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给了丁德玉和他的同事们极大的鼓舞。随后他便开始大力奔走和呼吁,力争促成国际学术会议。此间,他和他的同事们奔武安,上省城,找有关领导汇报固义傩戏情况,以求得领导的关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1998年的元宵霄节国际会议终于有了眉目。 1997年10月底,省里来人做会议筹备工作时,病中的丁先生得知 1998年元宵节武安傩戏国际会议已经确定,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说,村里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又增加了一些道具,恢复了几个节目,到时候可以确保国内外专家学者能观摩到丰富多彩的节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1 17: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傩舞,中国文化中的活化石,但 汉族 的 傩舞 现今主要流行在 江西,其中以 江西赣北的 抚州、萍乡 保存的最完整更普及,中国国际傩文化节6月将在南昌举行~

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栏目  www.jx.xinhuanet.com/gdyy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傩文化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zgnwh/399437.htm



  ——历史·形态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zgnwh/399461.htm

  ——傩俗·崇拜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zgnwh/399466.htm

  ——傩舞·傩戏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zgnwh/399470.htm

  ——图片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nwh/index1.htm


顺便转图一张“江西南丰石邮傩神庙”  
         






傩戏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0.htm



  ——贵州傩堂戏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1.htm

  ——西藏藏戏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2.htm

  ——甘肃社火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3.htm

  ——江西跳傩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4.htm

  ——湖南傩戏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5.htm

  ——藏区羌姆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6.htm

  ——贵州地戏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7.htm

  ——云南端公戏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8.htm

  ——贵州“撮泰吉”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09.htm

  ——白马藏区面具舞    http://www.e-museum.com.cn/entertain/drama/010.htm  




二郎神 云南镇雄县


[ Last edited by alpchow on 2005-6-13 at 22:2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yonghappy at 2005-4-25 20:48
据了解,傩信仰和客家没有太多的关系,傩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和道教有不少渊源。

傩起源于那里?有说起源于中原,有说起源于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9: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蓝猫 at 2005-6-13 21:37
傩起源于那里?有说起源于中原,有说起源于楚。。。

傩起源应该不是某一地方,傩是非常原始的信仰,就和人类的起源一样,并不只是起源某一区域。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应该在江西的萍乡,南丰等地。
从时间来说,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张江西南丰石邮傩神庙和萍乡的傩神庙可不一样哦,平面布局不知道区别会不会很大?江西萍乡的傩神庙都是统一的形制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墙上的辟邪,和傩面俱有几分相似.这张是在连城培田的一个建筑上的。当然连城没傩信仰,这东西和跳傩舞同一目的就是驱除鬼魔罢了。或许也受傩面俱影响?仿照傩面俱做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20: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yonghappy at 2005-6-14 19:27
山墙上的辟邪,和傩面俱有几分相似.这张是在连城培田的一个建筑上的。当然连城没傩信仰,这东西和跳傩舞同一目的就是驱除鬼魔罢了。或许也受傩面俱影响?仿照傩面俱做的?




    吞口——曾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民间流行,用于驱鬼逐疫,其作用和石虎、桃符相似。为了镇宅,大多蓄意让人惊骇,张牙舞爪,红舌利齿,圆瞪双眼。"吞口"由傩面派生,古代多流传于中原,如今则多见于西南诸省区。"吞口"有木制、陶制和瓠制等类,彩绘或雕刻,粗犷质朴。




贵州汉族吞口







贵州汉族吞口







云南水族吞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9: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上既帖,感觉不但全中国有傩,外国的化妆舞会、日本既艺妓等等都是傩。
怕系太广了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