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5|回复: 0

上杭城区部份地名略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18 2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杭城区部份地名略考

                                                         
      宋初,上杭县的行政区划分为大者为乡,次者为团,又其次为里。全县(包括今永定全境)分胜运、兴化、太平、金丰4个乡;平原、来苏2个团;平安、安丰、来苏、古田、鳖沙5个里。明代,在城者称坊,近城者为廂,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居住的分散,在城内先后设立有登俊坊,福寿坊、宣德坊、进士坊、中宪坊。民国时期,坊改称为保,有阳明保、登俊保、上南保、萃英保、下南保、天潮保、臻成保、通驷保等。1949年9月,城内和近郊设立附城区,下设双南里、成江里、英明里、天山里、俊忠里、城东村、城西村、城南村、城北村、龙翔村。1954年成立城关镇,下设镇东里、镇中里、英明里、天山里、镇南里、镇西里。1987年由里政府改称街居民委员会。
      地名,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给地面特定的方位,赋于一种特殊语言文字的代号,因此有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上杭城区的地名,长期来没有作规范化的处理,大部份采用地物、地貌象征性和实用性命名,更主要的是在《志》书上也很难找出地名的命名依据,给后人考证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便于今后开展客家联谊工作需要,笔者在最近进行了田野调查、拜访了城内一些乡贤和老人,查阅了一部份史料,初步整理略考,本文难免谬误定多,其目的是抛砖引玉,有仗热心地名专家、学者来共同探讨,澄清事实,还其本来面目,使城区的地名考证工作得以补充完善。
     县址:
    (1)上杭:出自何处,无资料考证。据《上杭县地名录》谓:「“上杭”是个居民点,如象一个个木筏,自沿溪向上航行,改“航”为“杭”,而得名“上杭”」。按此说法,“上杭”二字应属古地名,它源于汀江水系永定河,因在唐大历四年(769年)才在湖雷下堡(今永定县下湖雷村)置上杭场,另一说法,据《八闽纵横》谓:「因汀江迁回上下,县城象浮在水面上的木筏,所以叫“上杭”(杭字古与航字通)」。这两种说法在时间、空间上均与史实不符,显然有错误。据1986年《上杭修志通讯》第1期范书声撰《“上杭”地名由来小考》云:「据民国版《上杭县志》“疆域志”记载:邑名上杭,因以旧场形(指湖雷建场处的场形)如木排之浮水上也」。就是说,因湖雷建场的地方其地形象木排一样浮在水面上,而《诗经·卫风·河广》中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辞源》谓:“杭”,渡也),场形与诗经联系起来,既取形且寓义,所以叫“上杭”因其得名取义深刻。其后虽县治经5次徙迁,“上杭”地名仍一直沿用下来。
    (2)三墩、七井、九峎
上杭区城有三墩、七井、九峎形胜。据刘潮老先生1985年第3期《上杭修志简讯》《“三墩、七井、九峎”释疑》一文考证:「“三墩”都在人住宅内,有土隆然,略高于四周而已,一在张宅(现解放路280号);一在郭宅(现甘泉巷10号);一在郭宅(现杭中路10号),曩时信于风水之说,宅主人递世保之无损。“七井”者:据民国版《上杭县志》载:“城里有井凡二十有八”。灵源、甘泉井于宋乾道年间所开;东竺、天王、二寺井,虽无载年代,而二寺俱创建于县治迁来之初;溜金、观音二井,泉出天然,尚缺一井,不敢妄度。“九峎”者:自岗背街北往之九巷,即米仓前巷、马王庙巷、泰山宫巷、上营头巷、下营头巷、北门街、上火壁巷、下火壁巷、七圣宫巷等」。七井缺一者,据笔者多方采访老人考证,土井与溜金井皆是神井,应该为土井。
    (3)郭坊村: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朝廷派盐铁司承事郎郭福安到上杭钟寮场(今才溪镇荣石村)整治采矿与冶炼,他在紫金山巅极目远眺,见汀江“三折回澜”处,地貌平坦,大有开发价值,弃官从农后,携带家眷,来到此处开辟这一宝地,且取名为“郭坊村”,至今郭氏宗祠仍有石刻门联“开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佐证。
瓦子街(巷)
     近年,上杭县方志委接到不少海内外寻根问祖的来信,如广东始兴县卢氏称:“……孟坚八世孙出自闽省;属上杭大塘凹瓦子乡而居。”在粤北的翁源县,凡李、王、张、郭姓都称他们的老祖宗来自上杭的瓦子坪(有的称街、巷)。瓦子坪今何在?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升场为县,县治设在秇梓堡(今永定县高陂北山),随后又将县治迁至鳖沙(今白砂镇碧砂村)、语口市(今旧县乡全坊村)、钟寮场(今才溪镇荣石村),至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才定迁在郭坊村(今临江镇所在地)。城垣建筑自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兴工,至明成化八年(1472年)历经238年才大功告成。施工中,在北门城内外大量挖土烧城砖,故有“东无去路,西无战场,南有河道,北有池塘,嘱咐子孙,莫打上杭”之民谣。现在临城镇城北村还有“大塘面上”之地名,大塘凹并不等于现今的大塘面上,但大塘凹在城北附近这是毫无异议,瓦子坪的由来,应该说当时城垣墙面加盖瓦片,以后瓦片脱落散失各地,如今在体育馆、民政局、群英巷一带、各单位、民房基建清基时,都发现地下层多处是碎块瓦片,可见在明朝时上杭城内确有瓦子坪地名。上杭自南宋嘉泰二年至明弘治六年(1202~1493年),曾先后编修过4部《上杭县志》,但都已佚,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如今瓦子坪旧地名已无从考查,但从大多数客家氏族迁移史中都提到了来自上杭的瓦子坪,这说明他们的宗族观念得到了认同。瓦子街(巷)是在城区内。
      居民点
     (一)镇东居委会:(原属登俊保)。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学宫前的河岸创开一门,名曰“登瀛”。“登俊”者,先取“登”首字,然后在联语中取一“俊”字即成联语:登科望上;俊杰英豪。
     (1)斗塘巷:该巷地形象口大底小的熨斗式方形量器,故称斗熨巷,后人写成斗塘巷。
     (2)东山巷:原称饶氏巷,亦称简巷,现今县环卫所内原为江、广、福三省的饶氏在民国5年(1916年)所建的饶氏宗祠,祠侧有一通巷,称饶氏巷。
     (3)樟树巷: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二十三日,洪水骤(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6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