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6|回复: 6

【转帖】著名旅行家、探险家、摄影家杜友农(广东大埔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 2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旅游信念——杜友农飞越喜马拉雅  
金羊网 2001-10-15 17:25:17

左图:在珠峰北坡  

旅游信念

  旅行和摄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六进西藏,十几年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我终于萌发了飞越喜马拉雅的想法。在方案逐步形成、完善以后,于新世纪之初,我把它付诸实施了。

  飞越喜马拉雅是一个大型、有主题的自助旅行计划。

  我拿着因私护照和两次入境的旅游签证,一个人从广州出发,经香港飞到了加德满都。

  两次到过中国珠峰北坡的我在尼泊尔连续徒步7天,登上珠峰南坡海拔5420米的卡拉峰去看珠峰,实现了我一定要看到、拍到珠峰南北坡的愿望。

  从珠峰下来,我在加德满都坐汽车翻越喜马拉雅到达拉萨,又在拉萨坐飞机从空中飞越喜马拉雅回到加德满都。最后飞香港、回广州。近两个月的自助旅程按计划圆满结束。

  自助旅行特别是自助独行是很艰辛的。

  因为不像跟团那样一切都有人帮你安排好了,还有人作伴。而且由于经费有限,我平时省吃俭用过日子,旅行时也不可能大手大脚花钱。所以,自助旅行特别是自助独行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是自找苦吃。

  可是,苦中有乐。丰富了人生经历和作品,锻炼了自己,这是自助旅行特别是自助独行最大的收益。我相信,一个经常自助旅行、自助独行的人,他(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一定是很强的。

  我喜欢自助旅行和自助独行。有人说“独行是一种境界”。对此,我非常欣赏。

  旅行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这样的人生是无悔的。

旅游经历

  杜友农,男,现年48岁,广东大埔人,旅行摄影家。

  足迹遍及全国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

  分别从新藏、青藏、文成公主进藏、川藏、滇藏、中尼公路七次进入西藏。

  从北、南坡共三次登上珠穆朗玛峰5000至6000米的高度。

  徒步进入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和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盛夏六月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治。两次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今年三月完成飞越喜马拉雅自助旅行计划。由他一个人摄影的二十五集大型电视记录片《飞越喜马拉雅》已在《大地行》节目中播出。

  他未来的愿望是继续大地行,游历台湾省和走向世界。为自己留下经历,为大家献上作品。


------------------------------------------------------------------------------
转自金羊网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1-11 at 21:0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珠峰南坡的诱惑  
金羊网 2001-10-15 17:25:17

  广州旅行圈中很少有不知道杜友农这个名字的,我见过他一面,印象中是一个黑瘦不善言辞的人。一恍好久没有音讯,一天却收到一张他写自加德满都的名信片,叫人好生惊奇。而后在广州电视台的“大地行”节目中看到他一个人编导、摄影、撰稿的25集纪录片《飞越喜马拉雅》,不由感动唏嘘一番,因为他挑战自我的风格,更因为他执着的信念。

  本刊特约旅行家杜友农写来他的旅行观及《飞越喜马拉雅》第十七集解说词,这集讲他在尼泊尔连续徒步七天到海拔5420米的卡拉峰去看珠穆朗玛峰,他说,途中所生感悟最代表他的心声。——编者

右图:在珠峰南坡,手捧国旗心绪难平

文/杜友农

  ●由于海拔的提高,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少了。这里不但见不到阔叶、针叶的树木,就连低矮的灌木丛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生长在石头旁边,紧贴地面的植物。

  来到一个交叉路口,地上的石头指示着我前进的方向。

  终于,我来到了客栈。炊烟意味着什么呢?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又可以享受人间温暖了。进入客栈,熟悉的中国字和中国产品使我顿时觉得温暖起来。

  想不到这里还有我们中国青海生产的太阳能电源设备呢!

  ●第二天一早,我出发,继续上山。看着前方一位独行侠孑身而行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自助独行对我来说就意味着自找苦吃。有人说“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不懂什么叫“人上人”,我也不信佛,不是苦行僧。可是,我把苦行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

  ●登山的最后几天,条件最艰苦,零下18摄氏度的气温,瓶装矿泉水冻成了冰棍。房内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只给一张薄薄的毛毡。我穿上所有的衣服,穿着皮鞋上床睡觉———确切地说不是睡觉,而是卷缩在床上等天亮,等太阳照进屋子,等火炉烧起来。那种对太阳,对温度的渴望感觉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客厅的火炉成了屋子里最强大的凝聚力,成了世界各国人民最向往的地方!如果不是设身处境,你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感觉不出的。

  ●你别以为这是一条汽车道。其实,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路的地方,人走多了,路就出来了,这就是真理。这么多年来,我的双脚一直走在坚实的大地上,每走出一步,大地都给了我默默的支持,这种支持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和作品。

  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这就是我走的路了。我有点担心,也许这些石头会突然滚动起来,那我就完蛋了。我总想快快走过去,可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最后一个住宿点就在这条珠峰冰川的旁边。

  ●第7天一早,我出门作最后的冲刺:进军5420米的卡拉峰。

  这就是我今天要走的方向了。

  这就是卡拉峰绝顶。由于一山还有一山高,它和后面更高的山重叠在一起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不但看到了珠峰南坡的壮丽景色,而且还看到了珠峰特有的云状形态。这种云状形态,我在中国北坡也看见过。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我的前半生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经历和作品,今后还会继续在大地上行走,不断地去丰富它。我没有什么财富,如果说我有什么财富的话,那就是我的经历和作品,还有爱人和孩子。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虚度、悔恨可言呢?

  由于我的体能已经到了极限,我不可能去超越它。另外,据了解,登山大本营是看不到珠峰的,同时根据我所掌握的图片、文字资料,证实卡拉峰是看珠峰、拍珠峰最好的地点。于是,我作出了不去大本营的决定。虽然没有按计划去大本营总是觉得有点遗憾,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损失,因为我最重要的目标已经达到。

  终于踏上了下山的归途。上山用了七天,下山原路返回,只用四天就完成了。

  精疲力尽的我走到卢克拉,就要飞回加德满都了。我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行程。也许我不会再到这里来了。但我相信,会有人比我做得更好。因为珠峰,因为南坡对有志者来说永远是一种诱惑。


--------------------------------------------------------------------------------
转自金羊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1: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越喜马拉雅》尼泊尔风情
2001年08月02日10:57:06 南方网 

   
  由年近半百、已将大半生奉献于旅游探险事业的摄影家杜友农策划、摄影的25集电视纪录片《飞越喜马拉雅》,从7日起,每逢周一至周五黄金时间在广州电视台的《大地行》系列节目中播出。

  杜友农从广州出发,经香港乘机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再徒步登上珠峰大本营,并取道中尼公路,从樟木口岸进入西藏———这是他本人第七次从不同的路线入藏。他将这次壮举送给他新婚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最后,他乘坐飞机,从圣城拉萨起飞,在“万山之神”喜马拉雅山脉的上空飞过……此次行程中,杜友农亲身领略了古朴迷人的尼泊尔风情:三大奇俗之一的血祭、旧王宫广场的性爱木雕、王室惨案中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遗体的火葬地———帕苏帕提火葬场……

  此次行程是如此的艰难。高山缺氧、气候寒冷,以及尼泊尔动荡的时局,都使向着珠穆朗玛峰挺进的杜友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是血与火的洗礼。而在家乡,他的爱妻已经住进了医院待产……

  飞越喜马拉雅是杜友农这次尼泊尔之旅的主题,而从空中飞越则是这次行程的重点项目。从拉萨坐中国民航客机由北向南飞到加德满都,是一条货真价实的空中飞越喜马拉雅的航线,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到喜马拉雅的壮观情景;在加德满都坐观光飞机沿专用航线绕喜马拉雅山脉飞行,则可以清楚地观赏喜马拉雅山脉并看到世界最高峰;而香港———加德满都之间的民航客机,也是一次空中观赏喜马拉雅的很好机会。电视片介绍了这三次飞越喜马拉雅的精彩镜头。

转自163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我的偶象啊!!我很羡慕他!如果什么时候有机会跟这位老乡前辈一块出游就好了!听听他的故事一定很妙。其实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旅游、探险、摄影爱好者啊!珠峰北坡我也到过,我还淌过了珠峰北坡的那条的冰河,想去中绒布的冰塔林但因时间、体能等因素而未能如愿,离冰塔林还差了两、三公里远,返回的时候整个人都虚脱了!这种感受终身难忘!

另,杜友农这个名字好,无怪僻字,很亲切,也富有诗意,读音仄起平收,顿挫抑扬。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1-14 at 14:20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还另有一名人也叫杜友农,此人不是广东的那位旅行家、探险家、登山家杜友农

另一位杜友农简介





     杜友农,1941年生于湖南湘潭,原籍安徽。61年入伍,当过团俱乐部工作员、军乐队员,从事创作、演奏、表演。曾就读于解放军军事院校。70年转到地方,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还当过电台文艺编辑,现在南通市文联从事艺术行政工作。61年开始有歌曲、歌词、散文、戏剧、曲艺等作品发表或上演,在各级会演中多次获奖。91年起,热衷于喜剧小品为主的编、导、演,在当地产生过广泛影响。经电视传播,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小品演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南通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我与喜剧小品
    说来话长。
    朋友们,包括新闻界的编辑、记者,有时在一起聊天,他们不时把“我与喜剧小品”这样的难题抛给我。其实,我从事小品的创作和表演才五年时间,纯粹是业余的,然而说起“喜剧”来,我和它结缘的时间就长得多了。
    说不清自己是怎么误入“喜剧”之途的,也道不明自己为什么和“喜剧”有这个缘份。“喜剧”在我心里是个宽泛的概念,如果把我和“喜剧小品”联系在一起,那绝对是抬举我了。

                                          一
    抗日战争的动荡年月,我出生在湖南湘潭附近。八岁失去父亲,家境贫寒,先是投靠姐姐,五十年代末依仗大哥不多的收入,维持一家的生活,读完高中就参了军,感谢姐姐家待我们很不错,但幼小的心灵总笼罩着寄人篱下的阴影。加之所谓的“出身不好”那年月又逢各种政治运动,从小就懂得夹着尾巴做人。
    人总有寻觅欢乐的天性,虽然缺少环境、缺少条件、缺少手段。但求乐之心人皆有之。毛主席的那句“乐观主义”便成了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最早懂得的座右铭。
    我接受文艺或者说寻觅欢乐,主要靠那只挂在墙角不要花钱的破旧有线喇叭,为了听一段相声,宁可上学迟到而站在课堂外受罚,有时也赶在剧场散戏前去看一阵“敞门戏”,偶尔靠母亲从菜金中挤出几分钱才得以看一场学生票的电影。五一年在北京大姐家生活时,由于姐夫是三十年代“抗日演剧队”的老文艺战士,长期在“白区”做文化统战工作,因此一批相当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常来聚会,姐姐又在中国文联工作,使我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较大影响。姐姐家靠前门很近,前门外当时还保留着不少原始演出方式,给我提供了免费看戏的机会,放学后我常到那儿去。那时北京相声很红火,一批著名曲艺演员已登上大雅之堂,走进了广播。天不亮,从使馆区工地高音剌叭里传送的各类节目我至今都能背得出来,我有幸看过侯宝林大师的演出,还看过一出川剧《秋江》,那令人捧腹的段子,那老艄翁的精彩表演,是我最早接触的“喜剧”,也让我最开心。后来我到金沙二姐家生活,记得在一出由京剧票友排演的《打渔杀家》中扮演戏不多的丑角棗一个到河边向萧恩讨渔税银子的丁郎儿。这是个喜剧人物,也是我首次登台演“喜剧”。从此,开始了我的“喜剧”梦。

                                           二
    部队确实是个培养人,锻炼的大学校。起先我在团政治处当俱乐部工作员,虽然主要任务是广播,但摄影、美工、图书、文艺创作、组织演出队,甚至包括布置会场等样样都干,那时起就打下了一个很“杂”的基础。文艺创作也没有顾虑,诗歌、短文、剧本、歌词、歌曲、曲艺、小演唱什么都写,居然军报上还发表,上海电台还广播,带着演出队下海岛,进军营,登哨所,一天要演好几场,这不仅为我以后在群文战线上派上了用场,而且通过涉猎多种艺术门类,对日后小品的创作,对“喜剧”的追求也大有作用。
    济南曲艺在上海演出期间,部队派我随团学习,该团有些全国知名的曲艺前辈和演员。如“琴书演员邓九如,河南堕子演员郭文秋等。我主学相声,与侯宝林先生齐名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孙少林先生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受到他的严格训练,给我打了一定基础,从各种曲艺门类中吸取精华,我在部队获奖的相声《参观幸福岛》便是第一个自编自演的曲艺作品。
    六三年,上海滑稽剧团排演根据话剧《哥俩好》改编的《阿大阿二》,因为是部队题材,我被派去当“军事顾问”。虽不过是教教地方演员怎样注意军容风纪,怎样走路,怎样敬礼,怎样持枪等等,免得在台上出洋相,但他们身上的“喜剧”本领让人吃惊。周伯春、姚慕双、袁一灵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以及当时还算年轻的一批“双字辈”演员,让我较多的认识了南方曲艺,对我的影响很大。
    后来我被调到上海警备区军乐队从事专业文艺工作,这使我对上海文艺界有大量的接触,几乎当时上演的各类戏剧的其他演出我都去看。还听了不少学术讲座,“喜剧”始终在我的梦幻之中。六四年有作品在全军获奖,六五年有作品在电视、广播中播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力文工团排演了我写的小戏,这是我创作的第一个喜剧,我还被借用扮演戏中的一个角色。
    七、八十年代,我转业到南通的群文战线,这为我提供了很大的锻炼与实践的机会。“万精油”式的工作,迫使自己边学边干,又编又导又演,又多数是为人作嫁衣,一年要创编上百个各类节目。“喜剧”依然是我心目中的重点。文化馆、站的培训,县里举办讲习班,大专院校、文化宫、俱乐部、团委、图书馆、工厂企业的基层工会等我都去讲过课,作过辅导。其中,江苏省文化干校邀请我专门讲授曲艺,这使我对自己多年来的思考、实践和掌握的知识,结合群众文化的特点,有了一个系统总结的机会。题为《群众常见曲艺形式的创作与表演》,提纲几万字,讲课好几天,我把大量“喜剧”样式的曲艺形式和这些曲种中的“喜剧”手段“连说带演地传授给学员,这为我的“喜剧”之路作了准备。

                                           三
    八十年代末,因不甘愿心叵测者的戏弄,我毅然离开了群众文化岗位。这使我客观上摆脱了庞杂的事务,可以静心去为我的“喜剧”之路寻找突破口。
    我在南通人民广播电台从事了一年多的文艺编辑工作,主编每周一小时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版块栏目《星期百花园》,使之成为当时电台听众面很广、收听率颇高的节目之一。我还在后来新建立的南通经济广播电台主持了一年每周一档的《开心半小时》节目。我还不惜利用各种联欢联谊、聚会庆典等活动,将我酝酿中的“喜剧”中的素材,“拆零贩卖”,将生活中搜集的笑话,即兴“兜售”,以检验其演出效果,都可以认为是我探求“喜剧”之路的尝试。
    我有八年多时间兼稿“民间文学集成”,数以千万计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以及我很偏爱的民间笑话,给了我滋养。我生活在平头百姓之中,广交各类朋友。民情民风、新人新貌、街谈巷议、趣联轶事,群众中演有个性的地方语言,特有的幽默感,都帮助我、催赶我去扣响“喜剧”之门。

                                      四
    我一共创作了五十多个小品,有的是为全市重大活动,有的是为重要演出,有的是为联欢庆典,有的是为基层工会开展活动,更有受人之托而无法推辞创作的。这里面不泛庆景之作,也有赶任务、交差式的即兴在份,尤其那些效果不错,恰以方言表现的作品,给这次编选、整理、汇集成册带来困难,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所以只选了一半,其中还选了我在创作小品之前写的两个小喜剧,它有着很深的小品痕迹。也是我专事小品创作的根基。
    这里汇集的小品,总的来说还比较粗浅,也许是小品的特性,它远不及演出,事后我也很不满意,殃在看更觉汗颜。然而,它毕竟是我的一份汗水,一点心血,是我的“喜剧”之梦。
    在我的小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中,我的两位合作者是不能忘记的。现任南通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主任、市剧协副主席的叶庆霖同志,他大我好几岁,是我市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著名话剧演员,在南通市话剧团工作时,差不多包揽了所有上演剧目的主角,同时他也善于说相声,后来改当编剧,由于在多数重大活动中,我俩总是分工小品和曲艺的创作、演出,常共同领受任务,包括我演出的小品,不少都是和他联合编导的。我们的合作很有趣,有时议个主题,有时想个路子,有时出个点子,有时找个包袱。然后你一稿我一稿或我一稿你一稿,很快投入排练,在排练中再加工、修改。他很信任我,放手让我演,任我尽情发挥,有了问题再共同研究,共尝酸甜苦辣,可以说达到了相当的默契。我们在合作中取长被短,也加深了友谊。南通市话剧协和演员蒋抒桦,她小我十多岁,我们曾和她父母共事,因此她总是叫我们叔叔。她插过队,吃过苦,对艺术热爱且有追求,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过,在团里是主要演员,我最初和她合作很偶然,发现她演小品很放得开,我们合作演出了十几个《夫妻系列》小品,渐渐达到了风格上的统一,她很用功,也很听话,因此合作得非常愉快。除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创作群体,还得到了领导的关心,同行的鼓励,社会的支持,热心人的建议,这说明一个好的节目是需要大家的帮助、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这个小品选集不应属于我个人,而应属于集体,更泛一点讲,还应属于南通人民,是他们养育了我,也造就了我的小品。我始终信奉那句名言,“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我愿永远给他们带来欢乐。

                                       五
    这个集子得以出版,是与许多同志的关心与支持分不开的。上海市联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剧作家杜宣先生题写了书名,著名文学评论家、南通师专中文系周溶泉教授先生作了序,《三角洲》杂志副主编林启祯同志在文字上作了校正,以及为它幸勤的编辑同志。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杜友农写于苦乐斋

                                                            1996.9.20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1-11 at 21:5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2: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强档   
2001-08-07 14:40:44   
   
  走近“王室惨案”发生地

  震惊世界的王室惨案,古朴迷人的王国风情——25集纪录片《飞越喜马拉雅》,今晚起将带你一步一步走进神奇的小国尼泊尔。

  一位年近半百、将一生都献给旅游探险事业的摄影家杜友农,从尼泊尔徒步登上珠峰大本营,并取道中尼公路,从樟木口岸进入西藏——这是他本人第七次从不同的路线入藏。他将这次壮举送给他新婚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最后,他乘坐飞机,从圣城拉萨起飞,在“万山之神”喜马拉雅山脉的上空飞过。在此次行程中,他亲身领略了古朴迷人的尼泊尔风情:三大奇俗之一的血祭、旧王宫广场的性爱木雕、王室惨案中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遗体火葬地——帕苏帕提火葬场……日复一日,杜友农向着珠穆朗玛峰艰难地前进。高山缺氧、气候寒冷以及尼泊尔动荡的时局,都使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是血与火的洗礼。而在家乡,他的爱妻已经住进了医院待产……

  该片由杜友农自己策划、摄影,分为《飞向尼泊尔》、《旧王宫广场》、《佛塔和血祭》、《翡华湖边访“长城”》、《南部人物风情画》、《古城帕坦》、《走向世界最高峰》、《中尼古道》、《回到拉萨》、《王朝古都》、《火葬奇俗》、《飞越喜马拉雅》等25个段落。今晚播出的是第一集《飞向尼泊尔》,讲述杜友农孤身一人踏上征程,从广州出发,经香港乘机到加德满都,在街头目睹了一幅幅人物风情画。

  广州电视台周一至周五20∶10播出。

  (小曾)

--------------------------------------------------------------------------------
转自广州电视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我几年前读到有关杜友农的飞越喜马拉雅的新闻时,我曾不假思索想当然地以为杜友农是香港的,或者在香港出生长大(当然祖籍很可能是内地),或者就算是大陆出生也是很小就移民香港的,但实际上他是在大陆的。那样想是因为旅行、探险、摄影、登山这类活动都是要花巨资的,以他那样的年龄,如果一直在大陆出生长大的人恐怕难以玩到他那样的程度,就算你后来有了钱,但你曾经的贫苦经历会让你不敢有钱就花完,还有那么多贫困的亲戚你也要接济一些,所以我压根没想到他会是大埔人,就算现在我也在想会不会是祖籍大埔而在广州或珠三角或外省城市出生长大的呢?著名女旅行家、探险家、号称“三极女奇人”的李乐诗就是香港的。
当然80年代出生的就另当别论了。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1-14 at 14:4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0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