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2|回复: 14

收集“回文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3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文诗拾趣


  回文,也写作“迴文”、“回纹”,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用这种修辞方法写成的诗即为回文诗。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宝库中,回文之作构思奇巧,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全梁诗》中收有梁简文帝所作的《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一首,诗曰:
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这首诗倒过来读则成为:
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清池。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
无论顺读倒读皆借景抒怀,寄寓了简文帝于公元549年登基后对时势日艰的感叹。

本则转自http://www.hnby.com.cn/papers/hnncb/200411/06/34964/34967.html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1:4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康熙癸巳编修、滇南人张月槎先生善作诗词,一生著作很多,可惜传世的较少。《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在张月槎死后50年从其孙子张旭那里得到张月槎先生所作的《秋夜回文诗》一首:
烟深卧阁草凝愁,冷梦惊回几树秋。悬壁四山云上下,隔帘一水月沉浮。
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照斗牛。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流星。

该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边城秋夜的清冷和萧瑟,读来令人心生悲凉。该诗如果倒过来读则成为:
星流似火夜城边,点点萤归客路前。牛斗照寒光皎皎,雁鸿飞落影翩翩。
浮沉月水一帘隔,下上云山四壁悬。秋树几回惊梦冷,愁凝草阁卧深烟。

意境与原诗相近但又有不同,读来趣味无穷。

本则转自http://www.hnby.com.cn/papers/hnncb/200411/06/34964/34967.html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1:2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即景》(作者待考):
烟霞映水碧迢迢,暮色秋色一雁遥。前岭落晖残照晚,边城古树冷萧萧。该诗意境深远,虽寥寥数句却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一幅晚秋图画。这首诗倒过来读亦语意流畅、意境悠远,堪称佳作:
萧萧冷树古城边,晚照残晖落岭前。遥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烟。古城枯树,残晖晚照,孤雁暮色,碧波烟霞,秋意甚浓!

本则转自http://www.hnby.com.cn/papers/hnncb/200411/06/34964/34967.html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1:2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秋思
——【清】丘浚
顺读
销魂别处何寥寂,感情含思愁生极。
倦睡困方深,更阑夜正沉。
沉檀烧细炷,香冷帏空处。
寒光月影斜,横透碧窗纱。

倒读
纱窗碧透横斜影,月光寒处空帏冷。
香炷细烧檀,沉沉正夜阑。
更深方困睡,倦极生愁思。
含情感寂寥,何处别魂销。


转自http://www.ht88.com/InfoView/Article_80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梅

梅香苦忍耐风吹,忍耐风吹大雪飞;
飞雪大吹风耐忍,吹风耐忍苦香梅。


转自http://www.ht88.com/InfoView/Article_80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不论是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浑成自然,无限妙趣。诗曰: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转自http://skb.hebeidaily.com.cn/200331/ca279771.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诗人李禺更有一首别致的回文诗,叫《夫妻互忆》诗,顺读是一首情诗,抒发丈夫对妻儿的痴情眷念,想起昔日对酒当歌,眼下孤灯长寂,不由热泪满襟;倒读是一首思念诗,表达了年轻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诗曰: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隔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子。

转自http://skb.hebeidaily.com.cn/200331/ca279771.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花      (过客)
春花万盏换酒斟,盏换酒斟醉意深。深意醉斟酒换盏,斟酒换盏万花春。

夏雨
暖雨沐莲清水浅,莲清水浅缘来晚。晚来缘浅水清莲,浅水清莲沐雨暖。

秋月
秋风知心月如钩,心月如钩望人愁。愁人望钩如月心,钩如月心知风秋。

冬雪
雪落有情无梦解,情无梦解谁来写,写来谁解梦无情,解梦无情有落雪。


春柳       (痴人弄蝶)
暖风春雪消冰散,雪消冰散柳絮乱。乱絮柳散冰消雪,散冰消雪春风暖。

夏荷
深塘荷叶惹细尘,叶惹细尘纤月困。困月纤尘细惹叶,尘细惹叶荷塘深。

秋菊
骤风寒秋知叶落,秋知叶落新菊瘦。瘦菊新落叶知秋,落叶知秋寒风骤。

冬梅
梅剪一枝覆冰泪,枝覆冰泪雪凝水。水凝雪泪冰覆枝,泪冰覆枝一剪梅。

转自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 ... /content_965056.htm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1:4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倒是写了好几首回文词,读来意味深长
菩萨蛮·回文(春景)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菩萨蛮·夏景回文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菩萨蛮·红梅赠别(秋景回文)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菩萨蛮·回文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腕藕,藕腕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梧?)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梧?)井。羞对井花秋(愁?),秋(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1:54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2: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还作过两首诗与茶有关的回文诗,诗前有序,记载了一个大雪初晴的梦境。在梦中诗人以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听的歌,诗人边饮茶边作诗。据说此两诗的灵感还是来自梦中的呢!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


下面是苏轼另一力作:
题金山寺回文体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栏当泉眼石泊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水楼,碧峰千点数鸥轻。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2:0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2: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湖南桃源县桃花源遇仙桥石碑上1986年新刻的一首诗,其诗图是:

┏━━━━━━━━━━━━━━━━━━━━━━━┓
┃  觀  機  而  作  盡  忘  機  ┃
┃  道  詩  静  惟  聞  鐘  時  ┃
┃  歸  賦  織  女  會  鼓  得  ┃
┃  冠  又  郎  牛  佳  響  到  ┃
┃  黄  琴  弹  底  期  停  桃  ┃
┃  少  移  斗  星  覺  始  源  ┃
┃  棋  象  下  人  僊  彼  洞  ┃
┗━━━━━━━━━━━━━━━━━━━━━━━┛

    这首七言诗,按排列形式横读、竖读都难成句,通过仔细思索,若从中心"牛"字从左向上、向右、向下方向旋转阅读,就有了眉目,但仍不理想。若再做揣测,发现诗的第二局起,第一字进行分解后,是左右结构的,读右半字;是上下结构的读下半字,把它作为第二句以下每句的首字,这样才能成句。其诗如: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底弹琴又赋诗。   
                  寺静惟闻钟鼓响,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机。   
                  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这首七言回文诗,在形体上造型优美,把桃源洞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的气势得到了表达;诗中组词巧妙,虽然试图固定,但作者利用离合手法使诗的字词句得到了补救和完善,出人意料的效果使人们惊喜、叹服不已。在韵律上协调,韵押“旗”字,颔联为对仗,诗意与实地传说合拍,不愧为这一旅游胜地的一首绝妙解说词。

不过此诗放在这里好像有些跑题了哦!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4:3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4: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首回文词
宋·郭世模
瑞鹧鸪
倾城一笑得留人。舞罢娇娥敛黛愁。明月宝鞲金洛臂,翠琼花珥碧搔头。
晴云片雪腰支袅,晚吹微波眼色秋。清露亭皋芳草绿,轻绡软挂玉帘钩。

反过来读一读如何?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4:3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14: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萧县的天门寺白马王墓南侧绝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诗,此诗是民国时期萧县县长赖以平所作,高度赞美了秀丽皇藏山水。全文是: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然而称奇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通体回文诗,而且正读、倒读时各删去每句前两字,就成了下面两首回文诗;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品。
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
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
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

后人仰慕赖以平的文采,将这首回文诗刻到了绝壁上,至今传为美谈。

哈哈,一绝!

[ Last edited by s23412 on 2004-12-23 at 14:59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5 19: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多的回文诗。是网上搜来的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7 1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城古邑古城兴,
宁江清流清江宁。
市昌文教文昌市,
兴国富民富国兴。
回文+藏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 11: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