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6|回复: 7

【客地巡禮】桃園縣專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4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編輯  附記
龍潭故鄉網
http://host.lyjh.tyc.edu.tw/~lyjh20/map.htm
http://host.lyjh.tyc.edu.tw/~lyjh20/map.htm

龍潭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lungtan.gov.tw/lungtan2004/index.html
http://www.lungtan.gov.tw/lungtan2004/index.html
======================================
桃園2004全國椪風節
2004-06-04/民生報/CR2版/桃竹苗新聞

在桃園縣政府及龍潭鄉公所、龍潭鄉農會推廣下,「龍泉椪風茶」逐漸闖出名號。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其歷史、特色和風味,相關單位聯袂規畫的「桃園2004全國椪風節」文化產業活動,5日在三水村水土保持戶外教室開鑼,以期經由百人採茶、製茶商號競技、民俗踩街等系列活動,拉近龍潭椪風茶與消費者的距離。

桃園縣副縣長黃敏恭指出,龍潭鄉的椪風茶也就是俗稱「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茶」,它是採摘無農藥污染、小綠葉蟬吸食幼嫩茶芽後茶菁製做而成,茶湯甘醇,具有天然的果香,惟因為需要大量人工,價格是一般市售茶葉兩倍。

東方美人茶又稱「白毫烏龍茶」、「膨風茶」,據說「膨風茶」的名稱由來,是因日據時代台灣總督曾讚嘆其為完美藝術品,以一般茶價的二十倍全數購買,消息傳回新竹地區,被地方人士斥為「膨風」。

其中因東方美人茶需要農藥污染的環境,製茶原料還得經小綠葉蟬(浮塵子)吸食幼嫩茶芽後以手工攪拌控制發酵製作而成,每年的節氣「芒種」到端午節前後為採收期,產期只有二十天左右,從採摘茶菁到日光萎凋、室內靜置、手工攪拌、烘焙,一貫作業,全程約18個小時,茶農須不眠不休工作才能製作出甘醇、香味的道地東方美人茶。

黃敏恭說,5日開幕、為期一個半月的「桃園2004全國椪風節」系列活動中,5日上午七時起將在三水村店子湖觀光茶園舉辦百位祖母級阿媽椪風茶採茶,隨後在美源茶廠舉辦多達六十人參加的全國椪風茶製茶技術競賽,攝影比賽也同時進行。12日舉辦茶文化之旅導覽活動以及童年的滋味資源交換站。

19日和20日在渴望園區茶園、神龍路景觀台等地,推出民俗踩街嘉年華、茶道茶藝交流、客家童玩、手工藝、擂茶DIY、農產大街、客家山歌街頭秀等活動。

26日晚上七時起在運動公園推出的茶山搖滾演唱會,係針對年輕人而設計,會中將邀請到客家音樂人前交工樂隊主唱林生祥演唱從未曝光過的新作品,顏志文和「山狗大樂團」、阿美族的「檳榔兄弟」、台北知名地下樂團的「瓢蟲樂團」等各族群的搖滾音樂,將在會中與民眾同樂。

壓軸好戲的椪風茶評鑑比賽將於下月6日在農會辦理,隨後於17日在栟風茶推廣中心推出椪風茶拍賣展售會、創意茶餐料理展示及客家米食品嚐會、椪風節攝影展等。

活動期間還有常駐在龍潭大池旁的「龍潭陂茶亭」,為來往的遊客提供茶飲以及歇腳、休息的懷舊空間。

12日早上進行的老少同樂「民俗踩街嘉年華」,將安排牛車、椪風牛牯、布馬陣、西遊記、客家迎親隊、古早童玩、採茶舞、傳統大花鼓、現代行動劇等陣頭、演出團體在龍潭市區踩街,系列活動安排,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扮裝踩街方式,預料將掀起熱鬧、歡樂的節慶氣氛。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4 at 11:3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9 14: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桃園觀音賞蓮

賞蓮觀音
文‧攝影/謝禮仲
觀音鄉近年來因為產業轉型成功,成為北部最富盛名的夏季賞蓮重鎮,其他花卉栽培如向日葵,也大受歡迎,目前正是進入蓮花盛開的季節,遊人可趁便遊賞這處台地上辛勤墾拓有成的客鄉風情。
談到池中盛開的蓮花,得先回溯觀音的地理狀況與艱困開墾的人文歷程。

從中正機場搭機起飛或返抵國門之際,曾經透過機窗下望者,該會對地表宛若「千塘羅列」的景色留下深刻印象。沒錯,這一窪窪的水塘,客家人稱「陂塘」,是桃園台地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致,也堪稱全台獨一無二的墾拓風貌。

從地理與航照圖觀之,桃園台地上雖有若干河流,但均短而水量不穩定,基本上,這塊台地在早年可謂耕作困難的荒地。如今見到的處處陂塘,便是勤奮客家人珍愛老天賜予的雨水所開挖的耕作蓄水池,靠山邊的陡坡陂塘較少較小,擴及濱海地區的大園、觀音、新屋乃至湖口,由於地勢平坦,陂塘的數量也隨之顯得較大且密集。
在桃園大圳興建完成之前,陂塘跟「看天田」一樣,得靠老天爺賞賜,陂塘的大小當然也關係著耕地的大小與收成豐腴與否。陂塘之間因為沒有連絡的水路相通,難以達到彼此調節盈虛的功能,當時耕作的艱困,可想而知,與先前提到龍潭台地上的龍潭、三坑子、銅鑼圈相等艱難。直到桃園大圳、石門大圳開闢完成,圳路渠道將點狀分布的陂塘,連結成全面的灌溉系統,桃園台地變成北部的米鄉之一。

陂塘隨著時代更迭而有不同的功能與面貌,除灌溉蓄水外,魚池、風水池、休閒池、聚落中心池,乃至生態池,不一而足,看似荒蕪的野塘,也自然形成水生植物與留鳥、候鳥的重要棲地。然而,因為農業沒落、土地旱化,珍貴的陂塘正快速消逝中,據資料顯示,1928年桃園大圳完工前的1913年左右,桃園台地上共有近萬口陂塘,1963年石門水庫完工,桃園境內陂塘數約在8850口,但在1995年只剩1450口,2004的今日,數量更少,所幸,蓮花栽培的轉型成功,希望能減緩陂塘消失的速度。

觀音鄉的蓮花栽種始於稻作收入減少,1998年起積極將稻田或廢耕農地轉作,幾年下來,增加了經濟效益與觀光效益,讓人感受到再生的喜悅,蓮花與觀音亦屬巧妙天成的結合。早期蓮花栽培的區域集中在112縣道、桃84鄉道一帶的上大村、大崛村、藍埔村,台15省道的草漯也是另一區域,這幾年快速成長,面積從早年的2甲地,發展至超過70公頃,幾乎可說是蓮園處處。

開車若取道台15省道從大園方向往南,首先經過的是位於省道39.5K處的草漯蓮園(03-4833763),蓮田廣達7公頃,以紅色的大賀蓮為主,七種顏色的香水蓮,則是觀音鄉栽種最多的地方,此外還包括觀音蓮、牡丹蓮、白蓮等。區內設置餐廳、涼亭、瓜棚,賞蓮環境日漸進步。
台15省道於草漯國小附近左轉「桃35」鄉道,經過新城派出所可接上112縣道(中山路),也就是觀音鄉治與中壢市的主要幹道,蓮園廣闊分布於道路南邊。中山路接近省道的蓮花總部(03-4737778),為蓮花季舉辦活動的地點,蓮花、向日葵共栽種4公頃,品種多為娃娃蓮、香水蓮、觀音蓮。觀光化發展後,包括土角厝餐廳、天淨沙陶藝工作室等,假日人潮不斷。

縣道拐進「桃97」鄉道,便進入最早發展蓮花栽種與觀光的區域。蓮花資訊館(03-4737778)為縣府補助興建,位於藍埔村,館內展示蓮花品種、栽種、功能等相關資訊,山坡小徑則可居高遍覽蓮花花海的宜人景色。大崛村的大崛蓮園(03-4735738)以荷花、香水蓮、觀音蓮為主,精緻的庭園式蓮園,五百公尺長的百香果棚架廊道,小橋流水加上賞蓮亭台,頗具風雅情趣,該處也是觀音鄉第一家推出蓮花餐的蓮園。再往東邊進入上大村,上大連園(03-4831106)廣達6公頃,成片的尤加利樹林成為烤肉休閒的聚集地,蓮花餐廳、咖啡屋、賞蓮平台,已具相當規模,主要品種以大賀蓮、牡丹蓮、娃娃蓮、香水蓮為主。
觀音鄉的蓮園當然不僅這些,縣道、鄉道、產業道路,看似錯綜複雜,實則境內招牌指標林立,沒有迷路之虞。此外,觀音栽種的向日葵,也頗富盛名,大崛村的青林農場(03-4987747),便是在此「開疆闢土」打響觀音向日葵名號的先鋒,上萬朵的太陽花之外,野薑花、各式香草植物、薰衣草與創意DIY活動,也是遊賞重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2 00: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椪風節 茶染DIY

2004-06-20/聯合報/B2版/桃竹苗新聞

桃園縣椪風節昨天在龍潭鄉宏碁渴望園區舉行茶道茶藝交流,數百親子學作客家擂茶,婆婆媽媽則興致盎然的參加精緻茶染DIY,賓主盡歡。

龍潭鄉農會總幹事黃福健說,桃園椪風節系列活動,昨天在渴望園區廣闊的草皮上舉行茶道園遊會,渴望園區原本就是龍泉茶區,迄今周邊還滿是茶園,數百親子在美麗的大茶園內徜徉,喝喝茶,學習茶藝,人人不飲而醉。

桃園縣茶藝學會和農會在大草坪上,準備五十多個和茶有關攤位,開放親子參加各種DIY,並設計闖關活動大車拚,民眾只要能通過主辦單位的六關卡,大會即送獎品,吸引許多親子攜手闖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2 23: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桃園700埤塘 重現客家風情

記者游文寶/新屋報導   
2004/07/11  
客家委員會主委羅文嘉(前)、新屋鄉長葉佐禹(第二位)等人在新屋蓮園撐竹排,回憶童年樂趣。
記者游文寶/攝影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桃園大圳及光復圳系統埤塘研究成果展示,昨天在新屋鄉新屋蓮園舉行,客委會主委羅文嘉主持開幕,他表示,桃園縣目前還有700餘口池塘,希望保存下來作為桃園客家人精神的代表。
桃園大圳系統埤塘成果展示,昨天起在新屋蓮園舉行一周,身為新屋人的羅文嘉親自主持開幕。

羅文嘉表示,埤塘是桃園縣的重要地理景物,也是世界特殊文化景觀,過去客家先民因水源不足,只好挖地儲水等到耕種時再引水灌溉農田,這種刻苦耐勞就是代表客家人的精神。他說,桃園台地的埤塘數量,在清代共有8846個,台灣光復後,因地方開發回填等因素,埤塘數量銳減,目前只餘700餘口,他認為,埤塘的消失,使得先民移墾的足跡模糊,甚至威脅蘊藏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無論如何一定要保存這些僅存的埤塘文化。

負責承辦調查的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陳其澎教授解說,經過長時間的調查,蒐集桃園農田水利會每口列管的埤塘蓄水面積、蓄水量、灌溉面積以及責任範圍權責等資料,並把各埤塘的位置、今昔比較,生態與破壞以及族群與埤塘的關係,都是這次展出的重要內容。

羅文嘉和新屋鄉長葉佐禹等人,在開幕儀式後,一起參觀新屋蓮園,看到兒時常玩的竹排,一時技癢,上船撐起竹竿划行,回憶童年樂趣,笑得非常開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9 1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龍潭~~知性人文

轉貼自~~
龍潭鄉農會資訊網

自農墾時期以來,先民愛護鄉土環境之心,可在今日殘存之老地名、信仰寺廟、老厝古宅及各處的老樹等方面,呈現龍潭特有的客家農村文化景觀。



紅橋

紅橋原名為大坪橋,因橋身以紅磚砌成,故地方多以紅橋稱之,橫跨蔗部坑(清水溪)的兩岸,東接大坪村,西鄰三坑村,往昔是二村間聯繫的重要橋樑,是許多農作物產物運送的必經之地。大正年間因興築桃園大圳,這座橋跟著有了築建的機會。大坪橋以騎樓拱柱的型樣為藍圖,全橋皆以三坑仔的紅磚堆砌而成。這一彎流線優美的拱型橋墩,寬約二公尺,全長約十餘公尺,由四個圓孤彎拱所支撐。紅色的橋身、一大片飽和的翠綠樹林及潺潺流動的小溪,景色彼此相互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景色。如今的紅橋依然完整,增添斑駁的痕跡與古樸的風味。





聖蹟亭

清光緒元年(1875)監生古象貸等人體認到文宇對歷史傳承的重要性,勸世人對於宇紙殘書要加以尊重而建立此亭,是台灣現存規模最大的敬字亭,陪著龍潭成長的歲月一路斑駁,形就了今日古意盎然的風貌,經內政部核定列為三級古蹟。全區採中軸對稱怖局形式,配置亭身、中門、頭門等建築,其空閒佈局捨棄了華麗與繁複的設計,代之以中規中矩的呈現,由雲牆八字門所構成的中門和兩側高聳的石筆,建構出優美的曲線和穩定祟高的視覺感受。古意盎然的聖蹟亭高約一丈八,浮屠造型直聳雲霄,台基四角則雕有螭龍、荷花鮑魚等裝飾,鮮魚的雕刻配合著蒼勁的字跡,其意境的深邃,傳達空靈而簡樸的境界,處處可見製作工匠的虔誠與用心,式極為珍貴的古蹟。





南天宮

位於龍潭大池之中,是鄉民填土為基所建成,雄偉的建築與世俗以水相隔,頗具上界南天門神山聖地之意境,故稱「南天宮」,規模龐大,為龍潭鄉內最大的一座廟宇,士祀關聖帝君、觀世音菩薩、玉皇大帝。廟前有長達約l50公尺的九曲式橋面橫跨龍潭,潭間散佈著眾多的布袋蓮,景色相互輝映極有特色。南天宮的香火非常鼎盛,因此吸引了眾多的小販匯集,每年客家山歌比賽及各類活動也多在比舉行,締造了一次次人山人海的盛況。

重要節慶
玉黃上帝誕辰 農曆正月初九日
觀世音菩薩誕辰 農曆二月十九日
關聖帝君誕辰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薩誕辰 農曆七月二十九日




龍元宮

本廟創建於嘉慶五年,至今一百七十幾年,為龍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廟,主祀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及天上聖母,廟內香火鼎盛、信徒眾多,目前所見廟貌為民國八十三年改建完成,為兩殿加一天井的新廟,兩側有鐘鼓樓,前方並加建擴大的拜亭以容納眾多的信徒,廟內仍掛著通光年問的「萬世永賴」匾額。

重要節慶
接媽祖 農曆正月二十日
神農大帝誕辰 農曆四月二十六日
中元祭 農曆七月十三日
平安戲 農曆八月初三、初四日




三坑老街

民居老宅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從一瓦一石中您可暸解先民的生活歷程,同時感受其建築之美。惟近年來,西方文化之衝擊與百年風雨之侵襲,這些陳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地方民情的昔日傳統建築物卻日趨凋零、殘破,甚至遭遇拆除改建的命運,先民具體而微的縮影-『古厝』、『老屋』,僅能成為現代人記憶深處的影像。往昔,三坑仔是龍潭發跡最早的街市,關西、新埔、楊埔、楊梅的貨物皆是由此集散運轉,來往人群絡繹不絕、商家雲集,為這條街帶來了一段繁華璀璨的歲月。





粗坑窯交趾陶藝

結合創作、陶藝、品茗的生活藝術茶坊,採用複合式的經營方式,有別於一般傳統陶藝教室的髒亂,這裡的陳設乾淨整齊,並因陳設的精緻典雅而有一股特殊的氣氛。放眼望去一片氣質襲人,讓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每一件陶作品所帶來的生命力,有時安排有古箏彈奏,於賞陶、玩陶、品茗之際,絲竹聲不絕於耳,更增添一份藝術感受。竹屋咖啡、品茗茶亭、庭園景觀、工作空間,共同構築了這個美好的空間,讓來到這裡的人有更有的享受。讓您賞心悅目,完全的溶入到藝利的氛圍裡。春天來到粗坑窯藝術空間,門口長滿了紫藤花花海佈滿在整個園裡的小咖啡屋上,竹製的小屋搭配上紫色的花海,一定會讓您在此駐足許久不能離去。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高平村粗坑二鄰15鄰之2
電話:(03)471-8130 4719010

[ Last edited by alfo on 2004-10-9 at 18:4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9 2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龍潭客家文化館 好事多磨

【2004-11-09/聯合報 】
2004/11/9
龍潭客家文化館 好事多磨
鋼鐵建材猛漲 連續5次流標 上周終於議價決標 最快也得要明年底才完工

造價2.5億元的桃園縣客家文化館敲定在龍潭鄉後,縣長朱立倫一再宣誓明年6月要完工,但連續流標五次,延宕數月,上周終於議價決標,最快只能趕在明年底完工。

客家文化館一波三折,龍潭鄉提供位於輕航空隊對面2.4公頃空地建館,興建經費好容易才敲定中央、縣府對等籌措。

沒想到八月底發包時,碰上鋼鐵建材猛漲,連續五次不是僅有一家投標,就是無人問津,使工程一再流標,主辦的縣文化局人員急如星火,急忙和設計單位的工務局等協調,上周才以提高底價,單家議價方式勉強發包出去。

文化局說,時髦新穎的客家文化館設計上採用大量鋼材,加上工期緊縮,使營造商卻步,幸好第六次公開招標手續簽請縣長同意,延長工期到360日曆天,並提高底價,才找到建商承建。

建商工人昨天已提早進入客家館基地,大型挖土機展開先期整地作業,比人還高的芒草雜林紛紛被推倒清除。

三角林一帶住戶說,客家文化館談了數年,一直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昨天看到挖土機開進工地,他們才放了心。

龍潭鄉長黃仁杞說,看到客家文化館動工,他感觸最多,全案他賣力推動,客委會主委羅文嘉今年初上任,對這個預定地點很有意見,也反對興建「大而無當」的巨型場館,文化館差點夭折;如今工程開工,久懸的一顆心才放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0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姜運榮 致力推展客家文化

龍潭國小校長、也是桃園縣客家事務推動委員會委員范姜運榮,受桃園縣文化局之邀,舉辦客家語布袋戲研習,為民眾以客語解說布袋戲配音、身段、口白和配樂等技巧,全力投入文化推展行列。

【2005-04-07/民生報/CR2版/桃竹苗新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04: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林社區 袋你去玩

龍潭鄉三林社區發展協會繪製一份綠色生活地圖,以簡明生動的圖示代表萬物,讓當地居民或遊客透過綠色生活地圖,對生活環境有更多了解,推動三林社區的豐富知性之旅。

三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瑞娥說,去年10月在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協助下,社區總幹事曾永記、幹部劉龍芝、賴國水、謝國龍等多人著手繪製寺廟、古蹟、古道、古厝等詳實位置,按照世界通用的綠色地圖圖示標記,繪製印刷3000份,成為龍潭鄉首份綠色生活地圖。

三林社區發展協會再將這份綠色生活地圖巧妙印在手提袋上,方便民眾索用,了解三林社區從240年前墾殖過程與歷史沿革,按址旅遊三林社區的三元宮、觀光茶園、三坑古道、清水坑溪、櫻花步道、伯公廟等地,展開豐富的知性之旅。

也因三林社區有綠色生活地圖,吸引遊客按圖索驥,走訪三林社區各角落,聞聞茶香,徜徉自然綠野中,再享受客家或活魚美食,感受濃厚的客家生活型態及民風特色。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說,民國88年荒野保護協會取得圖示授權,在台灣各地推動社區繪製綠色生活地圖,希望居民透過畫地圖方式,凝聚人與人的連結,加強對社區的共識,珍惜守護家園。

理事長許瑞娥說,由於繪製的三林社區綠色生活地圖數量有限,社區發展協會以每份成本20元銷售,電話(03)4793325。


【2005-04-27/聯合報/C2版/桃園縣新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4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