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6|回复: 0

族群文化—客家(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5-31 2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taiwaninsight.net/taiwan/taiwan_culture_1.htm


     

族群文化—客家

   **今年六月,台北市政府举行了一场「客家现身」游行。这个出过孙中山、邓小平及李光耀等华人政治领袖的族群,怎么会沦为「隐形」?又应该如何「现身」? 文.李光真 图.张良纲


   提到「客家」,你会想到什么?吴伯雄、许信良、山歌、□条、客家小炒……? 事实上,客家是台湾仅次于闽南的第二大族群,人口超过四百万。奇怪的是,除了传统客家庄外,居住在台湾的人,很少听到客家乡音、客家歌曲,连用简单的客语寒暄两句都不会。甚至为数众多的客家人,一进入都会区生活,就像著上一层保护色般难以辨识,以致「客家运动」崛起虽已逾十年,今年的北市客家文化节仍以「客家现身」为主题,来号召乡亲,提醒社会。 客家人该如何「现身」?其他族群又该如何关心客家,了解客家的爱恨情仇和一页沧桑史? 今年台北市客家文化节展开前,主办单位民政局召开了一场记者会。不料因为会中使用以客语为主的发言方式,引起记者退席抗议。在「讲什么嘛!听不懂,走了走了!」「怎么客家也搞起沙文主义?」的埋怨声中,某报记者张文雄也默默起身。他不懂的是,以前他们也曾参加过全场用台语发言的记者会,尽管有人一知半解,大夥儿不也耐心听完了吗?为什么这次在客家会馆,用客家话谈论客家事务,主办单位还费心安排了国语翻译,却仍然招来指责? 更让他觉得心底隐隐不安的,是另一件事:「别人对客家议题兴趣缺缺也就算了,但我明明是客家人,为什么也要跟著别人一起退席?」从小在台北长大的文雄,一句客语也不会讲,也从不觉得「客家」和他有什么相干。然而这一刻,客家的屈辱和自己的懦弱,像两面利刃般刺痛了他,他突然迫切地想了解自己的族群。或许,明天就请个假,回屏东去看看外婆,顺便跟她学几句客语?


   以上是台语运动者陈明仁在得知客家记者会退席事件后,所拟想的一段剧情。而类似的事件,正凸显出客家运动推行十多年来,虽已获得官方相当的重视,但在社会参与面上依旧孤掌难鸣的窘境。 客家风云难再起? 一九八七年解严后,高举「反对外来威权统治」大纛的民主化运动及本土化运动迅速展开,为客家族群争权益的「客家运动」也趁势而起。 一九八七年「客家风云杂志」创刊,为提振客家士气吹响了号角,紧接著一九八八年台北「客家发声、还我母语」万人大游行,更是一向被视为「驯化」、「隐形」的都会客家人首次走上街头,展现实力。在「万人大游行」鼓舞下,客家电台及电视台陆续开办、民间各种客家社团及学术界中的客家研究更逐步展开,在台湾的四百万客家族群开始受到瞩目。 然而,客家运动的推展似乎一直有其局限,以至于十年后的今天,检视成果,在同时崛起的本土族群中,闽南人(福佬族群)及原住民都已有了堪称丰硕的收获,成为台湾本土文化的两大代表,唯独客家依然沈寂,甚至连客家中产阶级的参与热情都在冷却退潮中,客家运动充满了挫折感和无力感。这究竟是为什么? 早年曾担任「客家风云杂志」总编辑、目前为客籍立委叶菊兰助理的杨长镇,可以说是伴著客家运动一起成长的。他指出,客家运动本是因响应民主运动和本土运动的号召而起的,然而民主意味著「数人头政治」;民主运动成功的结果,是福佬族群凭藉著占人口数七成的绝对优势,迅速站稳台湾的「主人」地位,福佬人成了「台湾人」、福佬话成了「台湾话」。换句话说,走了外来少数族群的威权统治,结果又面临本土多数霸权,客家人的处境并没有改善。 另一方面,人数约仅四十万的原住民,在本土化浪潮带动下异军突起。不仅原住民菁英为自己的族群权益极力奔走,许多汉族更怀著身为殖民者、入侵者的「赎罪」心情,加入声援原住民的行列。目前介绍原住民哲学及艺术的书籍、唱片及节目已经打入主流市场,行政院也成立了「原住民委员会」,替原住民争取医疗、就学、就业等各方面的权益保障。

   *有「台湾最年轻政务官」之称的北市民政局长林正修,自己就是客家人,今年主办「客家现身」,站在台上,不禁百感交集*

   说多不够多,说少不够少 杨长镇强调,福佬人既是多数,他们取得优势地位是很自然的;而原住民的绝对弱势也需要刻意呵护,这些他都举双手赞成。他只是遗憾,客家族群所争取的,不外乎是一种尊重,一种平等,一种族群间的相知相惜,这些不需要耗费太多成本,无奈却始终得不到回应。 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秘书长黄子尧则为客家的尴尬处境提出解释:客家人不够少到让社会同情、但又不够多到成为主流;客家文化尚未濒于灭绝、但又无法稳固壮大;客族是面临了发展困境,但又很难说明白到底是如何受到打压?受谁打压?这种种不上不下,把客家族群「卡」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弃儿。当其他族群的形象已被凸显、权益也被广为认可时,客家人却至今摆脱不掉隐形、驯化、保守、漠然等宿命,还得藉著游行来刺激他们「现身」! 综观解严后的政经新版图,以客族占台湾总人口近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来看,中央政府首长中少见客族身影,全国五百大企业中也几乎没有客籍企业,客家人对自己文化快速消失的焦虑感,以及对现实政经利益分配不均的屈辱感,无疑是很深的。然而这份焦虑为何无法凝聚出更有力的诉求? 驯化?硬颈? 意识型态,是一切运动的根结,也是客家运动的第一道难关。  


  
   

        






[ 本贴由 hcb8188 于 2002-5-31 20:43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08: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