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3|回复: 0

哈客基地 > 南部台灣 > 高屏地區(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5-23 20: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ihakka.net/island/ihakka-island_2-5-1.htm
客基地 > 南部台灣 > 高屏地區
下淡水河的「六堆」傳奇
你對南部客家的印象可能是下列事物:好山好水的美濃、豬腳飄香的萬巒、擁有傳統五進大宅院的佳冬。是的,這些星羅棋布於高屏兩縣近山平原上的大小聚落群,她們有個共同的名稱「六堆」。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客庄。

客家人何時以及如何進入下淡水河(今稱高屏溪)流域拓殖,是個尚未有定見的學術議題。一般人接受伊能嘉矩的說法,認為南台灣的客家人本來是解甲歸田的官兵,在台南府城東門外種菜為生。約在一六九○至一七一○年間,先是遷移到屏東萬丹鄉的濫濫庄開基立足,進而向北、東、南三方面前進,於康熙末年時,在屏東平原上,已經建立「大庄十三,小庄六十四」的規模。

然而,伊能之說是否真確?今日台南市東郊的仁德鄉後壁厝,村廟主神為三山國王,該地的同安福佬劉姓表示,廟宇為已經搬走的粵籍劉氏所建。仁德隔壁的歸仁鄉崙頂、沙崙村的大姓徐姓,祖籍為廣東嘉應州鎮平,跟六堆多數人一樣。六堆中的望族邱姓,有宗親在高雄岡山落腳設店,因而形成該鎮最早的聚落「阿公店」的傳說。

而岡山至今還有「程鄉」地名,這正是嘉應州的舊名。美濃人直到日本時代,還每年到岡山超峰寺進香,因而在岡山當地留下「客人仔真有心」的諺語。如此說來,南台灣客屬最早的分布地點很可能在今南高兩縣交界一帶,後來才漸次遷移到高屏溪的東岸居住。

客家人進入屏東的第一個據點,傳統說法一向指明為萬丹鄉的濫濫庄。不過,此地如今找不到任何客屬蹤跡,學界正試圖尋覓替代的答案。無論如何,客家人先開發了屏東平原的中部,爾後才分別往南北兩邊拓展,大致上沒有疑義。

六堆客屬一般相信,他們是「退伍軍人」的後裔,如麟洛鄉的最大家族徐姓認為,他們的祖先是鄭成功的管糧官,後來才入居現地,而徐姓帶來的鄭成功信仰,也因此成為全鄉的精神寄託。萬巒鄉的先帝廟拜的是朱王爺,居民認為祂暗指明朝皇室。六堆人也相信,祖先來時,六堆地區尚屬草萊未闢,先人開發了洪荒原野,並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居住的地方。

然而這似乎不曾考慮到,「鳳山八社」的平埔族早在漢人來到之前,已經遍布屏東平野,並在荷蘭時代,就以種植一年兩穫的雙冬稻作,作為主要的生產活動。清朝初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八社族人的稅役負擔沈重,為官府在屏東地區主要的稅收和勞役來源,可見當時八社的經濟實力。相比之下,同期間的客屬乃至全體漢人,在屏東的開拓成果和生產力量都難稱宏大。許多被客家人開墾的區域,原是平埔族人的社地。

此外,屏東海線新園鄉的福佬墾號「何周王」,也以古契約證明,東港溪中游的竹田鄉,本為他們買下的社地,繼而以地主身分招募客家佃農,入墾形成村落。這樣看來,六堆客家先民在選擇耕地和定居地點的自主性,好像沒有一般想像的大。而且屏東平原在鳳山八社早已進入水田定耕時代的情況下,先民到八社周邊較空曠的地區開墾,還會不會遭遇濕暗叢林密布,一切開墾事務必須從頭做起的生態環境?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從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事變當時,屏東客家所組成的民兵聯防組織「六堆」的規模來看,康熙年間湧入屏東的客屬實在已經不少。朱一貴事件為清朝領台後第一次大型的民變,本來漳州福佬人朱一貴在高雄內門舉事,屏東內埔的潮州海陽福佬人杜君英帶著當地的客家傭工響應,等到打下府城台南,雙方卻為誰該稱王的問題互不相讓,演變成內訌。


杜君英失敗出走後,引發朱一貴陣營對屏東客家庄的大肆報復。客家人為求保護身家性命和得來不易的墾地,議決以擁護朝廷名義,組成民兵討伐朱一貴。並按照防衛的需要,將屏東平原上的客家庄,劃分成六個區域,按照位置分別命名為前、後、左、中、右、先鋒六個「堆」,每堆管轄若干個聚落。

「堆」取的是「隊」的近音,暗示六堆如同國家的軍隊。這是高屏一帶客家人以「六堆」為認同標誌的來由。平定朱一貴後,六堆仍維持聯防組織於不墜,哪些村莊屬於哪個「堆」的防務也一直沿用下來,進而使客庄的居民,以「我們是哪個堆的」說法自居。六堆遂由民兵團練的稱謂,逐漸變成客屬聚落住民的識別標記。

六堆的成立和討伐朱一貴,化解了屏東客家可能被滅族的危機,然而朝廷對客庄的封賞,和對閩庄的處罰卻激化了兩族的對立,此後分類械鬥時有所聞,直到清末都還難以化解。隨著屏東平原開發日趨飽和,土地跟水源越加珍貴,地權的糾紛不斷,而灌溉水的使用權之爭,每在冬半年的乾季爆發開來。因為客家比福佬稍早進入屏東平原,將沖積扇端水源最充足之處悉數佔領。位居河流或地下水體下游的福佬人,常在乾季用不到水,故而流傳一句對客家人咬牙切齒的諺語:「客仔猴,佔水頭」。

生產關係的緊張,加上朝廷有意的分化,過去民變時結下的仇怨,非但不能緩解,反而越演越烈。到了清末,毋須具體事實,雙方單憑一句謠言就會大動干戈。數十庄閩人圍困一個客庄,企圖徹底剿滅。而十多個客家庄也曾合攻一個閩庄,想消滅對方。將近兩百年的對立關係,其實對屏東平原上任何一個族群都沒有好處。這種局面直到日本領台,將國家力量伸到鄉民社會的底層,運\用統治手段干預,配合產業結構的改變,才打破六堆在高屏地區孤立發展的不利形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