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4|回复: 0

经济史研究的新材料与新趋向——《客家珍稀文书丛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 0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历史学界,经济史研究一直是水准比较高的领域。在对中国历史学影响深远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中,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成为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史学界延续了社会史大论战的问题意识,围绕资本主义萌芽等“五朵金花”相关问题不断深入和扩展,并且逐渐从重视生产关系转向重视生产力,开始关注流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史学界对中国经济史的兴趣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史学界似乎提不出令人兴奋的问题,始终围绕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即传统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现代化展开讨论。与此问题相关的生产关系、劳动生产率、土地所有制等成为研究热点。而新的理论范式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具体研究都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很少有学者关注中国传统企业的会计、单个小农家庭的生计、传统乡村的物价、工资及利润等问题,对中国传统乡村的资本运作也缺乏研究。

  同样是从21世纪初起,中国史学界开始大规模发现和整理民间契约文书。除学术界早已关注的徽州地区之外,贵州清水江、浙江石仓、湖北天门、浙江宁波等地陆续都有一定规模的契约文书被发现和整理出版。很明显,这一次契约文书的发现潮流和上个世纪徽州文书以及福建民间文书的发现不一样。首先是规模都较大,上海交通大学有关方面称收藏了近30万份契约文书,清水江文书也至少有30万份以上,加上各地陆续出版的,目前已经发现的契约文书估计在100万份以上;其次是都强调文书收藏地点的重要,虽然不一定完全做到了“归户”,但是大多数收藏机构强调了文献的归属地。大规模的、标明了文献归属地的契约文书被发现和公布,对经济史研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术界因此而发表了不少关于明清经济史研究的成果。其中,尤以石仓研究最为突出。在契约文书整理的基础上,以曹树基教授为代表的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发表了关于石仓的经济史论文20余篇,涉及土地产权、会社经济、乡村冶铁业、工资和资产运作等。透过这些研究,一个与以往传统认识不一样的乡村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清代的石仓是高度市场化、组织化和资本要素运作精细化的。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推进,中国传统乡村经济史研究会有更加令人惊喜的成果出现。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化还需要更多史料发现和理论诠释。曹树基教授和陈支平教授领衔主编了一套《客家珍稀文书丛刊》,该丛书的第一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8月正式出版。第一辑《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系统收集整理了赣、闽、粤三省34个县(市)约2.3万件契约、237册账簿,共3万余页。文书类型主要包括田地、房屋、山林的买卖、典当、租赁等契约,以及各种存票、清单、税票、执照、官府布告、房屋产权、管业证书、银行及粮食局凭票、选民证、诰命文书、捐官文书、休书、遗嘱、过继书、分家书、改嫁书、推单、礼单、账簿等。其中,广东(梅州)40户,约5300件,账簿31册;江西(赣南及广昌)146户,约1.17万件,账簿138册;福建(闽西、闽南、闽东)40户,6000余件,账簿48册。从研究的角度看,《客家珍稀文书丛刊》不仅所收文书数量大,而且整理规范,文献价值较高。据曹树基介绍,纳入该丛书的一些契约文书起初比较零乱,很难做到归户和归村,于是他与团队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方法,即利用大数据将相关文书进行“归群”,从而将零乱文献整理成地点感明晰且具有条理的文书。这一整理方法可为未来整理零乱文书提供一个较好范例。

  在笔者看来,该丛书至少可在三个方面推动经济史研究:土地产权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乡村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小农家庭生计的进一步深入探索。赣南和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历史演变中具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这一地区历史上土地问题一直非常尖锐,“一田二主”“一田三主”是常态。该丛书收集了很多相关土地产权的契约文书,我们注意到,以赣南为代表的客家地区对土地转让有许多独特叫法,例如“逊”“归”“吐”等。如果深入分析客家地区的土地产权契约,应该可以得到更为深入细致的关于客家地区土地产权产生、转让和分割的情况,或许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乡村资本市场研究可能是随着新发现的契约文书整理和出版兴起的一个重点领域,石仓研究已经开始证明中国乡村资本市场的活跃和规范化运作。曹树基已经在撰写关于乡村“票证”市场的论文,力求进一步揭示传统乡村已存在精细、规范、具有较高水准的资本市场。除票证市场外,乡村“会”“社”对土地资本的利用、乡村借贷资本的网络化、传统企业的资本运作等都有可能通过该文书的释读与研究得到揭示。小农家庭生计一直是中国经济史的重点领域,不过,黄宗智等人更多地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研究小农家庭生计。由于大量契约文书和家庭簿册的发现,中国史学界应该可以提供更多单个小农家庭微观经济史层面的家庭生计明细与生动面相。《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所收集的部分家庭账簿、分家文书等至少已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较好资料基础。

  从20世纪30年代,傅衣凌利用无意中发现的契约文书研究福建佃农经济,到石仓契约文书出版和乡村经济史集中研究成果的发表,再到今天《客家珍稀文书丛刊》出版及其带来的可能的研究成果推进,利用契约文书研究传统中国经济史已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比较突出的特色。我们期待,伴随着以《客家珍稀文书丛刊》为代表的大规模文书的整理和出版,中国经济史研究将会迎来新的起点和希望。

  (作者:黄志繁,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3日 14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6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