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5|回复: 0

無形文化遺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2 0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06-19/民生報/A12版/文化風信

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如果有《文化人不可不知手冊》,這個名詞肯定很快就會是必備詞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去年10月17日在第23屆年會中通過《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隸屬於UNESCO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也以「博物館與無形文化遺產」作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大力推動保護無形文化遺產的理念。

就在本月28日到7月7日,「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在蘇州召開,長達10天的會期中討論議題多達27項,這也是「世界遺產」大事最接近台灣的一次;屆時將評選新的世界遺產、對已列入名單的遺產現況進行評估、分配經費保護瀕危遺產,也將討論相關議題,例如2000年在澳洲通過「凱恩斯決議」,規定一國一年只能申請一項,以保障世界遺產地的平衡發展,但中國對此決議就有異議,認為對他們相當不利。

在已行之多年的自然、文化世界遺產之外,推動保護無形文化遺產,雖然保護公約去年才簽定通過,但早在1989年,UNESCO就曾藉由《保護民間創作的建議》指出,無形文化遺產是人類的共同遺產。

相關的指定工作也已陸續展開,崑曲在2001年被列入無形文化遺產,當時備受矚目,而那年全世界申報的項目有50多項,最後只有包含崑曲在內的19項入選;去年的比例更低,80幾個申報項目入選28項,包含中國的古琴,約只有30%的入選率。

由此看來,即使南韓和中國真為端午節的正宗權而較勁,「申報」也不等於「入選」。

任內相當積極推動台灣進入世界遺產的文建會前主委郁秀表示,無形文化遺產確實在以往並不被重視,她擔任「無任所文化大使」之後也將積極協助推動;至於台灣有哪些特質適合列為無形文化遺產?陳郁秀認為,十二生肖和民間傳說都很有特色,最重要的是,要盡快將資料整理出來,才有利於推廣。

曾於十餘年前出版《中國傳承的歲時》,監察委員馬以工、民俗專家莊伯和不約而同指出,大甲媽祖回娘家是台灣相當富有特色的無形文化遺產。

莊伯和認為,迎媽祖的信仰與陣容,正可與西方的聖母遊行作很好的對照,如果中國屆時又要主張「專利權」,那就是「笑死太原五百完人」。

馬以工則強調,正因台灣特殊的移民社會淵源,媽祖才需要「回娘家」,早已發展為台灣獨特的文化,尤其媽祖遶境並非為觀光客而做,而是民間主動自發,動員的人力物力龐大、規模可觀、影響深遠,也發展為每年台灣民間生活的重要元素。

此外,她認為台灣原住民的神話傳說、壺的信仰,平埔族的聖石聖樹等信仰,都在逐漸式微中,也都應該視為重要的無形文化遺產加以保存。

專長道教與民俗的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李豐楙認為,台灣保存了不少連大陸都已少見的信仰,台南代天府的「送瘟王」就相當獨特。「神話都是象徵的語言和行為,背後有更複雜深刻的意義。」李豐楙指出,雖然以往有人將送瘟王視為迷信,但在去年的SARS襲台期間,這項民間信仰發揮了相當大的穩定人心作用,更突顯不可忽視的力量。

此外,基隆的「慶讚中元」、客家地區的「義民節」,也都是因移民在地開發的歷史,而發展出的台灣特有中元節相關節慶,形成獨特的在地文化。

這些台灣獨特的無形文化遺產,應如何加以保存?馬以工認為,即使台灣受限於國際處境,一時難以打入聯合國相關的「世界遺產」系統,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建立起自身的保存維護體制,完全比照世界遺產的標準,修改文資法,以「準世界遺產」的心情關懷重視有形、無形文化遺產,才是更積極有益的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6 10: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