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88|回复: 7

[转贴]熊氏集团董事长熊德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26 04: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hakkaer.com/kjmr/xdl.htm
我是客家人
——访美国著名侨领、熊氏集团董事长熊德龙

詹鄞森



    “我是客家人”
2000年11月20日,3000多海内外佳宾瞩目龙岩。在龙岩市体育馆举行的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开幕式上,人们被这一句句滚烫的话激动着——
    “凡是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曾良材,这位曾兄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用客家话说。
    “网络资讯的突飞猛进,带来天涯若比邻的方便,地球比以往更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同样身为客家人的我们,更应加强交流沟通,累积善意,促进良性的互动,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慈悲与智慧。”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吴伯雄也用客家话说。
    “哎呀叻——”全场轰动起来,怎么?!这位连鬓大胡子的正宗外国人熊德龙,还会唱客家山歌——
    龙岩客属恳亲会,世界乡亲来相聚,客家精神加科技,早日统一迎世纪。
    熊德龙用地道的客家话说:“我身上是荷兰血统,我在印尼土生土长,以后在英国发展事业,有人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自豪地说,我是客家人!”
    “我有百分之百的中国心”
    “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高大魁伟的熊德龙性格豪爽,语言诙谐,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脸童真的稚笑,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传奇的人生经历,多彩的奋斗历程,浓郁的中国情怀,都使我们深深感动了。
    1976年,熊德龙首次踏上了中国这片热土。从此,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曾经受到中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被中国大陆10多个省市聘为政府顾问。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于”为他作了专题报道,介绍了他的成功之路。作为美洲华人、著名美国侨领、美同梅州同乡会会长、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总主席、美国熊氏集团董事、美国《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每到一个地方,都成了那里的新闻人物。
    作为一个实业家,熊德龙在贵州办起了第一家外资企业。当有人问他,这些年在中国投资那么多,究竟赚了多少钱时,熊德龙说,我到中国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为的是实践自己的诺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的“家”在中国,我要宣传中国,回报我的“家”。我希望中国早日富裕起来。
    这次,我们采访在龙岩参加客属恳亲会的田家炳先生时,这个香港的著名实业家说:熊德龙先生是美国人,他在中国投资1元,等于我们华人投资100元。“1=100”,这其中蕴藏的就是熊德龙先生对中国、对“家”的特别的挚爱。熊德龙先生—直用他的行动,来实贱他的诺言。
    熊德龙先后拨出数亿元巨资资助内地的教育事业,他输送了近3000名中国的基层干部到英国培训。一次,国务委员吴仪对即将去美国培训的干部说,到那里也要跟熊德龙先生做生意。熊德龙先生却一口回绝了。
    1995年10月1日,熊德龙组织了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阿罕布拉市举办了该市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升旗仪式。在香港回归之日,熊德龙又在美国组织了盛大的欢庆庆典。当他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他竟激动得热泪盈眶。可以想象,在异国他乡,在那种特殊的环境里,熊德龙要表达他对中国的热爱,是何等的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魄力。
    “中国是我的家”
    今年春节,新千年的第一个龙年元宵,熊德龙先生来到龙岩,兴致勃勃地跟乡亲们一起,举起了号称“天下第一龙”的姑田大龙,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当地民间表演“游大龙”。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一定能成为腾飞的巨龙。我回家了,龙年熊德龙在龙岩游大龙,这该是我这辈子最惬意的事了。
    熊德龙的龙的情结,与他的身世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是一个令人不堪回首的日子。1947年11月,在印尼的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小生命伴随着嘹亮的哭声来到了这个世界。显然,这是一个畸形结合的结晶,命运理所当然地把襁褓中的他像包袱一样地遗弃在孤儿院的门口。他大声哭,他至今不知道那个荷兰的生父和印尼的生母在何方。
    此后,这个遗弃儿被人拣起来,又被人扔了。一次,又一次,好心的华人抱养了他,但这个卷发碧眼的婴儿显然不是华人,只好又被人送回孤儿院。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一年后,当华人熊如淡夫妇来到孤儿院,想收养一个华人的后裔时,他们突然发现小家伙的目光正紧紧地盯着他的夫人,那目光在期待中含着希望,就在那一瞬间,她离不升他了。他们改变了主意,抱起这个“洋人”回了家。从此,他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也有了一个中国的名字——熊德龙。
    也许像所有天下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的熊氏大妇,把所有的情爱都倾注在德龙身上,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发他,培育他,造就他。希望他成为一条光宗耀祖的腾飞的龙。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熊如淡夫妇是客家人,儿时的歌,儿时的梦,总是魂牵梦绕,乡音袅袅。熊德龙从懂事时起,就在养母的怀抱里,一边听她吟唱悠扬悦耳的客家山歌,一边听她解释《增广贤文》里忠孝节义的含意。直至今日,熊德龙还依然记得养母给他灌输的“有钱钱安人,没钱话安人”、“忍气能留财,受气能得福”的道理。
    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熊德龙从小就接受了中华民族和客家特有的勤劳善良、勇于开拓、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传统美德。16岁开始,他就单独出外闯荡谋生,18岁当上小老板,开始经营泡沫塑料,从最软的海绵到最硬的钢铁,他的性格也在钢性和柔性中捶打。性格决定了命运,他逐渐崛起于印尼工商界。如今,他己拥有烟酒制造、金融、房地产、旅游、新闻媒体等行业,企业遍布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香港、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在熊德龙的记忆中,海外的中国人无论生存环境如何恶劣,无论在外面受尽怎样的欺凌,也不会忘记过年过节将自己血汗钱寄回家买田买地、孝敬父母、操办学堂。
    记得有一年已近年关,年仅八九岁的熊德龙惊讶地发现,一向坚强的母亲急得暗自流泪。原来家境贫寒的母亲为没有钱寄回家而发愁。不一会,养母从箱匣中翻出仅存的手镯,带着熊德龙匆匆赶去当铺,要把手镯当了,寄钱回家给家乡的老人过年。熊德龙与养母坐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里,他望着养母—边抚摸心爱的手镯,一边心酸得泪水涟涟,他怎么也不明白眼前的这一切。但他毕生难忘,养母对他说的话:“孩子啊,就是再苦再穷,也不能忘本忘家啊!”
    就这样,“家”的概念深深地扎在熊德龙幼小的心灵,他第一次从养母那里品味着“家”的含义,第一次想回养父养母常说的那个“家”。
    1979中的一个秋日,熊德龙先生携华裔妻子到澳门度假,当他和其他游客一样,花1港币用出租的望远镜眺望澳门对面的大陆珠海时,他突然萌发了回养父母的祖国去看一看的念头。他办了—个临时签证,第一次从拱北海关踏上了不知听养父母讲过多少回的“家”。一过海关,熊德龙先生突然倏地双脚跪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走了。他捧着—把泥土,泪水双流。在场的他太大惊呆了,游客们也惊呆了。事后,熊德龙先生对人说,他对中国的爱,不仅仅靠血液,而是用感情。
    “回家过年感觉真好”
    熊德龙先生的养父母晚年叶落归根,回到了祖籍地广东梅州定居。从此,熊德龙先生在中国又有了自己的“家”。只要一有空,它都要回到中国这个家。每当他的员工出差回来,他问的第—句话是回家了没有,然后才是问事情办得如何。
    熊德龙的养父母近年已先后仙逝。但今年熊德龙还是回中国这个“家”过年。仅春节以来,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他三次来到闽西。应龙岩市委、市政府购邀请,正月初五,回广东梅州“老家”过年的熊先生特地谈到闽西,为今年在闽西举办的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出谋划策,欣然接受聘为顾问,正月十五元宵节,熊先生又来到闽西连城,兴趣盎然地观看了“走占事”和“游大龙”等民俗表演。当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心里话:“回家的感觉真好!”
    回家了!1999年12月20日,熊德龙先生在出席澳门回归的仪式上亲眼目睹了他的小孙子代表海外游子将一个装有象征澳门的托盘亲手交给中国代表团,他又一次流下了一腔热泪。当记者问及为何叫小孙于去完成这样一件神圣的大事时,熊先头饱含深情地说,为的是让每一个海外乡亲的第二代、第三代……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家”。
    这次,熊德龙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今年第5次来到龙岩了。作为著名侨领,他为了开好这次恳亲会,多次周游列国,穿针引线,做好联谊工作。他说,这次恳亲会不少乡亲祖孙三代都来了,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不忘自己的祖辈是客家人,自己的根在中国。
    为了更好地宣传闽西,宣传闽西的客家文化,他把他在美国办的《国际日报》,每周开辟一个“闽乡龙岩”专版,这份在美国洛杉矾发行第二大的华文报纸,是他在1996年投资3000多万美元收购的报业集团。他说,他的《国际日报》在中国与汕头经济特区报合作2年多了,我们的合作十分愉快。我们之间的交往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感情却比300的老酒还要浓,还要甜。
    熊德龙先生一直视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直渴望报效自己所爱戴的中国。作为客家人,他只要有机会,每次都要参加世界客属恳亲会。在他看来,客家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在马来西亚召开购第15届恳亲会,他慷慨资助大会38万马币(的折合人民币10O万元)。今年,他也为大会慷慨解囊。他把这次恳亲会作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他说:“这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恳亲会,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在海内外各界事业有成就的乡亲,是海内外华人的精华。成功举办这次恳亲会,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未来的21世纪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客家人的这种大团结,实际上起到了—种带头作用。”
熊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常说:虽然我不像中国人,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10 05: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贴]熊氏集团董事长熊德龙

讲实在话,我是比较佩服这位老先生的,他没有客家血统,但是他有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百分之百的客家情。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1 12: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2001年客属大会期间(龙岩?),熊德龙上了CCTV-4的节目,他说他从小被一位客家母亲所养育,从此他就是客家人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3 1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熊德龙的记忆中,海外的中国人无论生存环境如何恶劣,无论在外面受尽怎样的欺凌,也不会忘记过年过节将自己血汗钱寄回家买田买地、孝敬父母、操办学堂。
    记得有一年已近年关,年仅八九岁的熊德龙惊讶地发现,一向坚强的母亲急得暗自流泪。原来家境贫寒的母亲为没有钱寄回家而发愁。不一会,养母从箱匣中翻出仅存的手镯,带着熊德龙匆匆赶去当铺,要把手镯当了,寄钱回家给家乡的老人过年。熊德龙与养母坐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里,他望着养母—边抚摸心爱的手镯,一边心酸得泪水涟涟,他怎么也不明白眼前的这一切。但他毕生难忘,养母对他说的话:“孩子啊,就是再苦再穷,也不能忘本忘家啊!”
    就这样,“家”的概念深深地扎在熊德龙幼小的心灵,他第一次从养母那里品味着“家”的含义,第一次想回养父养母常说的那个“家”。
----------------------------------------------------------------------------------------------------------------------
写的真好.一个原本没有家的洋孩子,通过客家养母对家的热爱,深深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客家的真爱.那种跨越种族的感情啊,让人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心头,久久不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视频,看了感动人!

视频: 洋血统客家心熊德龙02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4MTE1Nzky/v.swf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2 08: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下去,感動得不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2 2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yanxiuhong 的帖子

好纯正的客家话!

好平易近人,看不出有半点架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3 16: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下好多梅县人讲个客家话还没熊德龙讲得标准,传统。

涯地好多客家人到外面都不认自家系客家人,奇怪么。

[ 本帖最后由 爱客 于 2010-3-23 16:16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