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2|回复: 1

鍾氏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1 10: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本人在前二年写的文章,曾发表在其他的钟氏网站上。文章的内容,都是我对“钟姓一源论”的质疑,和总结其他人(例如钟蔚伦、陈瑞松、钟春林、钟敬和)对钟姓谱史的探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尤其是钟敬和在2012年出版的《锺史文选》一书,值得向大家推荐。  现将我的文章附后,供关心钟姓源流的宗亲探讨和指正。 龙川县 钟胜 2016-1-31




         鍾氏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修改)

     ——  读《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证》有感


    2014年12月上旬,我有一刚取得联系的网友给我介绍了中华锺氏宗亲总会湖北分会和湖北省锺氏文化研究会的官方网站“楚天锺氏网”,不怕大家笑话,我在这时才第一次登上该网浏览。在“楚天锺氏网”的栏目“鍾姓史话”下,有一篇挂于2014-02-21的文章《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證》(为便于叙述,以下简称为《考证》),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该文章的作者是“《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细读之后,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考证》这篇文章好像与2014年4月在广州花都举行的《中华鍾氏宗谱》编纂工作会议上要执行“由鍾仪公一统天下鍾姓”的“一源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见于“钟氏宗亲网”上2014-7-11的文章《再就编修<中华鍾氏宗谱> 下一步进展有关问题的建言》一文,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浅议<中华鍾氏宗谱>的编纂》反对“一源论”)。就是说,《考证》可能就是编纂2016年的《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的关键文件。我是反对“一源论”的。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考证》开篇第一句就是:“本着‘以史为据、有谱可依、史谱统一’的宗旨(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史书,而不是谱记),了解中华民族肇姓特点并确立鍾氏启姓鼻祖及其早期裔孙,是编纂《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篇’的关键。”然后用二大章节分别介绍“中华民族肇姓特点”和对“锺姓渊源‘六大系列’的质疑”,最后是第三章节考证得出“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列见下页)。


    我想给“《中华鍾氏宗谱》编写组”提点建议。对于将要在2016年出版的《中华鍾氏宗谱》来说,“宗谱姓源组”的上面这句话看似正确,但值得商榷。为什么?  就目前所知,各地鍾姓的族谱所载的源头是各不相同的,即鍾姓是多源的不是一源的;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出版过《中华鍾氏宗谱》,将在2016年出版的就是空前的第一次,为确保其正确性和严肃性,不能留下历史的遗憾,慎重是必须的。所以我认为,在编纂2016年的《中华鍾氏宗谱》介绍“姓源”时,就应该做到各源都有介绍(我称之为“各源各表”),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强行将多源并为一源。而“宗谱姓源组”则认为锺姓是一源的,我认为其理据不足(见后述),相信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对此“一源论”不会认同。   


    基于这一认识上的差别,我认为这开篇第一句话应该改为:“本着‘以谱为据、各源各表,以史为证、谱史统一’的宗旨(注意,我在这里强调的是谱记,而不是史书),先编出2016年的《中华鍾氏宗谱集》,为今后(不是2016年)再编宗谱时,探讨出各源能否找到统为一源的可能性做准备————因为根据‘宗谱姓源组’的《考证》,鍾姓有可能是一源的。”   显然,这是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兼顾双方观点的折衷方案。毫无疑问,2016年所编的宗谱宜名为《中华鍾氏宗谱集》,不宜叫《中华鍾氏宗谱》。名称虽然只差一字,但却能尽显各源之平等和相互尊重,而且并不妨碍将来有可能编写出一源的《中华鍾氏宗谱》。或者换句话说,企图在2016年匆匆忙忙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地毕其功于一役,编成锺氏为一源的《中华鍾氏宗谱》,最终很可能会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与其在将来再纠正2016的错误,还不如今天就预先留下余地,先发行《中华鍾氏宗谱集》,将《考证》附于《中华鍾氏宗谱集》之后,提请和发动全国的鍾姓人去一起探讨,让大家再多论证它几年,待大家的意见统一之后,不管最终是多源的还是一源的,再编成天下鍾姓人都认可的《中华鍾氏宗谱》,岂不是更好吗?


    上面是我给将要在2016年出版的《中华鍾氏宗谱》的建议。现在回到文章的标题,鍾姓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这就有必要对《考证》做些归纳。


    据《考证》介绍,考查春秋战国至西汉时见于史籍的“鍾”姓和“鍾离”姓人物有17人,包括宋襄公之孙公孙鍾离、楚国的郧公鍾仪、楚昭王的大夫乐尹鍾建、楚国善知音的贤人鍾子期、齐宣王王后鍾离春(女)及其父鍾离信、兄鍾离磬,还有楚霸王项羽的“骨鲠大将军”鍾离昧及其子鍾离发、鍾离接,以及西汉成立之后的鍾祖、鍾绍,鍾元、鍾威、鍾义等。然后,依据《左传》、《左传注疏》、《春秋左传注》、《史记》、宋欧阳修等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简称《唐表》)、宋郑樵著《通志?氏族略》、宋章定著《名贤氏族类稿》……等史书,再依据《湖南锺氏遵旨通谱》,澧州、桃源、平江、临澧等地《锺氏族谱》,以及《福建汀州全慕公谱》、《台北鍾氏宗谱》等谱记,将这些史书中出现过的人物排成了以下的顺序世系(注:《钟姓史话》是《中华姓氏史话丛书》之一。在《钟姓史话》中宋襄公为黄帝47世,我在这里借用之,其后的世系序号是本人据此顺着《考证》的排序所加),这就是《考证》得到的能够将全国统为一源的中华鍾姓源流,即“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


47宋襄公兹甫 ————  48(  ?  )————  49公孙黎(锺离)————  50锺仪 ————51(  ?  )————  52锺建 ————  53锺子期 ————  54锺信(鍾离信)———— 55鍾离磬 ————   ...... ......   ———— 鍾离昧 ———— 鍾离接(鍾接)———— 锺烈、锺晏 ========


    在这里,《考证》认定:宋襄公之前的世系与国史相同(而且46世宋桓公生五子:目夷、兹甫、游、鳞、盻,其中没有《钟姓史话》中47世兹甫之弟弟叫“遨”的,即《钟姓史话》杜撰了“遨”和他的伯姓后代); 宋襄公之孙公孙黎因宋国王宫内斗而避乱仕楚,食于鍾离之邑(今安徽省凤阳县),遂启姓鍾氏,以离为名(即姓锺名离),锺离(公孙黎)就是全国钟姓第一代的“启姓鼻祖”;锺离生锺仪;锺建是锺仪之孙(锺建的父亲是谁?);到了第六代锺信因思念其先祖(鍾离),于是改启复姓为鍾离,名仍为信,他就变为了“锺离信”,由他开启了鍾离姓;数代(几代?)之后,鍾离昧为项羽的大将,生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姓鍾离,次曰接,居颍川长社,因为父亲亡于汉高祖刘邦之手,鍾离接为避父难又去“离”字再取第一代启姓鼻祖之姓为“鍾”氏,即恢复为锺姓,改成为鍾接;鍾接,生二子为烈、晏,从而支分烈、晏两系,子孙繁衍生息,成为颍川望族。


    也就是说, 上述世系表就是《考证》根据春秋战国至西汉时的史籍中的10个人考订出来的“有史为据、有谱可依、史谱统一的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其他无法在史籍中找到的锺氏祖先和姓前祖先,皆被排除在外。


    特别是经过《考证》之后,得出了“鍾接生锺烈”,这就切断了《钟姓史话》中的47世兹甫到59世君偃之间在世系方面和烈公的一切关联;鍾接变为锺离信的后代之后,鍾接的姓前祖先也和《钟姓史话》截然不同了,原因是《钟姓史话》没有以史为据。即《考证》完全推翻了《钟姓史话》中烈、接二系的姓前世系。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上述短短的世系排序中,竟出现了数处空白:(1)启姓鼻祖公孙黎的父亲是空白(《考证》认为,可能是兹甫的次子公子禦),(2)锺建的父亲(锺仪的儿子?)是空白,(3)鍾离磬和鍾离昧之间有N代是空白。这些空白应该由谁来负责填写?  《考证》没有回答,因为《考证》也考证不出来(不但史书中无法找到,谱书中也可能已经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来填补这些空白)。


    还有,公孙黎和鍾离接都因为避难而改姓,可以理解。然而,锺信却是在顺境中“因思念其先祖”而不认父姓,一时心血来潮就改取先祖之姓名“鍾离”为姓,则是很勉强的,难以理解。但《考证》是不用为此做解释的,因为“有史书为据”呀————你如果有怀疑,请看西汉刘向著的《列女传》所介绍的文武双全的丑女政治家鍾离春,她的父亲就是锺离信(由锺信改为锺离信的)!


    显然,《考证》在上述世系中,将锺姓的衍变过程定为“锺姓——锺离姓——锺姓”,这种重复的衍变过程看上去有点怪怪的,也和全国各姓的衍变过程大不相同,就是因为要把“史书中出现过的锺离信”插进锺姓中去,要让天下的锺离姓人也都成为锺离信的后代。我怀疑这是一种特意安排,多少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由于《考证》要“以史书来编族谱”,因为考查春秋战国时见于史籍的“鍾”姓和“鍾离”姓的只有这10个人(公孙鍾离、鍾仪、鍾建、鍾子期、鍾离春<女>、鍾离信、鍾离磬、鍾离昧、鍾离发和鍾离接),经过排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他们整合成上述的世序,成为有点怪怪的衍变过程。至于史书中出现过的5个汉初的官员鍾祖、鍾绍,鍾元、鍾威、鍾义等,因为他们明显地不可能是鍾接的后代,所以就让他们成为鍾仪或鍾建的后代好了。


    《考证》到此就结束了,没有他们后续世系的交代。各地锺姓锺离姓的族谱应该怎样跟《考证》对接?  是否能够和《考证》对接?  再也没有人回答。


    据说在长江流域的锺离姓有二系:徽系锺离姓大多尊奉锺离子为得姓始祖(他们认姓前祖先是嬴姓,即锺离国的国君之姓),荆楚系锺离姓大多尊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他们认姓前祖先是子姓,即宋国的国君之姓),而且这二系锺离姓的族谱是各自独立,互不合谱的,即他们认为彼此是不同宗不同源的。不知道对此又该如何解释?  他们能否都成为鍾离信的后代?


    再有,就是锺姓始祖是谁的问题。所谓锺姓始祖,就是自始祖开始,其后代都姓锺,他的父辈祖辈都不姓锺。影响了当今锺姓人十几年的“三书”(《钟姓史话》、《锺姓通谱》、《锺姓源流史》)说,烈、接是颍川锺姓来自不同的父辈但却是同源的二系的始祖,是他们开始改姓为锺,也与当今各地的族谱基本吻合。《考证》说是“鍾接,生二子为烈、晏”,接、烈都不是始祖,公孙黎(锺离)才是始祖。那么,各地存世二千年的族谱为什么会认烈(气)、接为始祖而不是认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   不知道鍾仪后代的族谱和鍾建后代的族谱是否也认公孙黎为始祖?   徽系锺离姓人为什么认锺离子为始祖而不是认锺离信为始祖?   就是说,《考证》为什么会与各地族谱存在这样大的距离?  《考证》对个问题没有任何解释,怎可让人信服?   此外,据《锺史文选》考证,颍川锺姓气系和接系的发源地是在锺离山(今河南长葛石象封升岗)而不是在锺离国(今安徽省凤阳县),《考证》是如何理解的?   地处今安徽省凤阳县的锺离国再弱再小也是个诸侯国,宋国的公子公孙黎避乱仕楚,同是诸侯国的楚国凭什么让本国的官员公孙黎食邑于另一个诸侯国(鍾离国)?  周天子会同意将鍾离国让给楚国的下属官员吗? 为什么有关鍾离国的正史中没有一个叫公孙黎的国君?


    还有,在上述“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中,他们的年龄分布合理吗? 我没有多少古史知识,无法直接引用,只能借用一下他人的著述来了解他们的大概年龄;其中我在推算时,取父子间隔为30岁,兄弟间隔为3岁。
    我的推算是:
    (1)宋襄公——据《锺史文选》, 46世宋桓公于公元前681年接君位,其长子47世目夷当年5岁(生于公元前685年),以兄弟之间3年为间隔来推算,次子宋襄公兹甫约生于公元前682年。
    (2)锺仪——他中年游列国到楚,楚庄王任其为楚国乐官。至周定王五十年(-597),楚军被郑军、晋军打败,随军的锺仪以俘虏的身份被晋景公赞有“四德”,后为晋楚两国和好而立功,于楚共王七年(-584)被楚王封为郧公,假定郧公他当年60岁,则锺仪约生于公元前644年;则他的父亲公孙黎约生于公元前674年。
    (3)锺建——周敬王五十四年(-506),吴伐楚,芈建背着楚昭王的妹妹季米离郢(楚国都,今湖北江陵;楚君熊姓)过江随后奔逃,在次年(-505),芈建娶季米为妻,昭王封妹夫芈建为楚宫庭司乐大夫并赐邑地锺吾(今湖北安陆),芈建遂以邑地为姓,改姓为锺吾,后省吾取单姓锺;假定他当年25岁,锺建约生于公元前530年;锺建之子锺子期约生于公元前500年(注:据《锺史文选》,锺子期乃锺建之孙)。
    (4)鍾离信——据网上文章介绍,齐宣王在(-319至-301年)执政期间娶了鍾离信之女鍾离春,假定是在执政中期的 -310年娶她,她当年40岁,则鍾离春约生于公元前350年;由此推算,她的哥哥鍾离磬约生于公元前353年,她的爸爸鍾离信约生于公元前383年 【据《考证》,鍾离春是在-447年40岁时为齐宣王王后,即鍾离春是生于公元前487年,推算鍾离磬约生于公元前490年,其父鍾离信约生于公元前520年,即鍾离信的生年比锺子期还早! 查历史年表,还是齐宣王在-320执政准确】。
    (5)据《钟姓史话》和《锺史文选》,鍾接生于公元前223年、 锺烈生于公元前334年、锺晏生于公元前187年;推算鍾接的父亲鍾离昧约生于公元前253年。于是,得到:


     宋襄公兹甫 -682 ———— 【 ?】————  公孙黎(锺离)-674 ————  锺仪 -644 ————【 ?】————  锺建 -530 ————  锺子期 -500 ————  锺信(鍾离信)-383————鍾离磬 -353 ————  …………   ————鍾离昧 -253 ———— 鍾离接(鍾接)-223 ———— 锺烈 -334 、锺晏 -187


    用上面推算所得的大约出生年份,可以得出下列结果:  宋襄公兹甫比孙子公孙黎大8岁! 锺仪比孙子锺建大114岁! 锺子期比儿子锺信(鍾离信)大117岁! 鍾离磬与鍾离昧之间相隔100年不知道是多少代! 鍾离接(鍾接)比儿子锺烈小111岁!?   锺烈比胞弟锺晏大145岁! 试问,这样的结果,哪一项不离谱?


    …………  所有这些疑问,《考证》中都没有解释或者答案。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上述世系是对抑或是错(是对或者是错,锺姓人将来终究会弄明白的,无需多言;我对《考证》的这段世系表达,不表支持也不表反对,只是表示怀疑,因为我对古史没有研究过),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史书”和 “谱书”的关系,是“以史书来编族谱”还是“以族谱去证史书”? 其结果将会大不相同。当然,如果史书与族谱的记录是一致的,则两者无差别,不管以谁为首,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如果史书与族谱的记录是不一致的,则两者差别就大,这时就有一个在 “史书”和 “族谱”之间选择以谁为首的问题。是优先信“史书”还是优先信 “族谱”?  《考证》选择了优先信史书且绝对“以史书编族谱”的激进方针————史书中没有记载的都不可靠,即使是千年老谱也不例外。对此,我不赞同。我倾向于选择后者,优先信 “族谱”和 “以族谱证史书”,且宜尊老谱编新谱,并争取能不断向史书靠近;如果最终真的无法靠近史书,则宁可保持谱记也不要勉强向史书靠近!  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国史和地志是由政府(官方)去完成的,他们所关心的是国家的兴替沿革和帝王将相官员才子,对天下百姓的世系,他们(史官们)不会用上多少精力去关注, 怎么能靠他们来保证百“姓”的世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我认为,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族谱记录的才是自己的族群繁衍血缘源流和迁徙流布;对任何一个姓氏,本姓人对本族的事件和世系的记录我相信会比官史的记录更正确更准确更到位。这就是“优先信族谱”。所以我不赞同“以史书编族谱”,而应该“以族谱证史书”,即是让老百姓的“民谱”去证实政府的“官史”。况且,国史和地志基于史官的立场和水平(尤其是来自上司或皇帝的压力!)难免会偏离史实;对国史的记录都未必能保证其正确性和准确性,我们又怎能要求由民间百姓所完成的姓氏族谱一定比官方的记录更加精准呢?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对有错的族谱记录进行不断的纠正,达到“以谱书靠近史书”。


    据近十几年来出版的“三书”(即2000年钟蔚伦著《钟姓史话》、2003年陈瑞松著《锺姓通谱》、2006年锺春林著《锺姓源流史》)介绍,“颍川锺姓”分为“烈系”和“接系”(2012年锺敬和著《锺史文选》则将“烈系”改为“气系”,“接系”未变),而且是由46世宋桓公,由其次子兹甫和三子遨,源分二脉分别产生的。对“颍川锺姓”的烈系和接系姓前姓后的世系方面的表述,“四本书”几乎是相同的。但《考证》却认为:接系锺姓在“进化” 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伯姓的过程,也没有经历过从“鍾离簠—鍾离髦—鍾离秩千—鍾离垣—鍾离鬷”的过程,即《钟姓史话》所列的这五代鍾离姓人是没有史据谱证的先声夺人 ,《钟姓史话》说经历了“子姓——伯姓——锺离姓——锺姓”的过程是无史为据的杜撰;对烈系锺姓,在烈公之前到宋襄公的世系根本就不存在,烈公只不过是接公的儿子。就是说,《考证》把“四本书”的姓前世系全给否定了,只保留烈、接的姓后世系未被否定。这样一来,按照《考证》的思路,鍾烈、鍾接、鍾离发、鍾离昧、锺离信、锺建、锺仪,即目前已知的各源鍾姓和锺离姓无一例外地都挂在了公孙锺离(公孙黎因食邑于今安徽凤阳的锺离之地,遂取姓为锺名为离)的名下,终于史诗般地完成了天下鍾姓和锺离姓的统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壮观的“蓝图画卷”!


    我认为,将目前已知的各源鍾姓和锺离姓都挂在了公孙锺离的名下,如果世系和年龄都能理顺,而且还有《湖南锺氏遵旨通谱》,澧州、桃源、平江、临澧等地《锺氏族谱》,以及《福建汀州全慕公谱》、《台北鍾氏宗谱》等谱记作依据,也是说得过去的,如果能理顺其后的世系疑问,能排除清朝时的《汀州谱》的干扰,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世系和年龄都无法理顺的情况。例如,烈公在年龄上就无法成为接公的儿子。据“三书”, 烈公的年龄比接公大111岁!《考证》也知道这一情况。于是为了堵住人们的口,《考证》就说:经考证,由于烈公不是宋康王偃的三子(或三弟),这个作为偃之子的烈公就不存在,即是没有生于公元前334年的烈公;或者说,因为已经知道接公生于公元前223年,作为接公之子的烈公就绝不可能生于公元前334年。那么,作为接公儿子的烈公生于何年? 《考证》不回答,只是说:我们应该尊祖敬宗,认同老谱和《祖名歌》中 “接生烈、晏,支分烈、晏两系”的记载。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考证》所推崇的《祖名歌》,到底是什么货色呢?  《祖名歌》的全称叫《鍾氏发源受姓始历九十五世祖名歌》,我称之为“清朝时的《汀州谱》”。据《鍾史文选》介绍: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闽人锺宗祚、赣人锺白凤为首发动组织,将从江西宁都祠堂和福建武平祠堂获得的接系谱和气系谱,在福建汀州(今长汀县)强将气、接二系并为一系,搞出来的遗祸我锺姓族裔至今数百年的《锺氏族谱》(下简称《汀州谱》)。它 从锺接一直编到“象洞十四祖”,共95世( 故《汀州谱》又叫《鍾氏发源受姓始历九十五世祖名歌》),得到“接——烈——复——叶——气—— ……” 的世系排法(注:第1世接公生于公元前223年,第95世“象洞十四祖”之一的锺理公生于1062年,经计算,平均代距还不到14年,只是正常代距的一半,即虚增了一倍的世系),还在公元1724年被清朝雍正皇帝发布“圣谕广训”加以表彰。金口一开,从此全国各地锺姓被迫遵“圣谕”改老谱从“新”谱(即《汀州谱》),许多地方的旧谱就此中断————皇上一句话,锺姓废老谱————给锺姓谱留下了无穷后患! 《祖名歌》本身就不尊祖敬宗,我们怎能认同?  《考证》是《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的文章,在今天还要以《祖名歌》即《汀州谱》来编全国鍾氏宗谱,是个明显的错误。


    那么,烈公生于何年?  假如“三书”的姓后世系是正确的话,我不妨用“三书”中的烈公后代的生年来反推算。据《鍾史文选》,气公的八世孙锺桂是助东汉光武帝刘秀消灭王莽新朝的功臣,生于公元前26年。网上文章说,有人统计过各姓的平均代距,大约在27至33年之间,以30年为最多。现以平均代距30年来计算,气公约生于公元前236年;烈公比气公大三代,则烈公约生于公元前326年。“三书”说:“烈公生于公元前334年,气公生于公元前225年”,说明我的推算结果与“三书”相近,误差不大。我想,“三书”说锺接公生于公元前223年,《考证》不会反对吧,那么,我推算出来的烈公(作为儿子)的年龄竟然比(父亲)接公大100多岁,就足以说明烈公不是接公的儿子。《鍾姓史话》说,接公只有一个儿子叫晏,也证明了烈公不是接公的儿子。何来史证“接生烈、晏,支分烈、晏两系”?


    这就是说,“接生晏”是真的, “接生烈”是假的,而“接生烈、晏”是真假相混以假乱真的。所以,我还是认同 “三书”和《鍾史文选》对“颍川锺姓”源自46世宋桓公,由其次子兹甫和三子遨,源分二脉的表述更多一些,而对《考证》的世系持怀疑的态度,尽管它自称有史书为证(因为我坚持“以族谱证史书”,所以根据谱书中气公、接公的生年,我甚至对《考证》所引用的某些史书有了怀疑,但我不研究古史,只能是怀疑而已。当然我希望能有人以谱书去证某些史书之错)。或者说,在这种谱书无法最终靠近史书的情况下,我宁可认同谱记也不会勉强去认同史书。既然“烈公不是接公所生”,《考证》的世系就经不起推敲,怎么能据之编写全国的锺姓谱,而废掉我们的老祖宗二千年前就留给后代的首创宗谱呢?


    当然,说句心里话,在我的心中,既对《考证》的大胆考证的举动表示理解,甚至对这种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表示敬佩,又对《考证》只破不立(或者大破小立)的做派表示惋惜。《考证》说,我们“应该学习(宋)吴缜敢于挑战权威,纠正错误,及时编著《新唐书纠谬》二十卷的精神”,那《考证》为什么不去学习他们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艰辛,将挂在自己所确立的源流谱系中的各分支的世系(包括年龄)问题也搞清楚考准确(即大立)呢? ———— 就是说,我认为《考证》只做到了大破,并没有做到大立。  如果做到大破又大立,让大家都心服口服,而不是只将各分支的“头头”挂上去(即小立)就了事大吉、鸣金收兵,那该多好————所以,假如2016年出版的真的是《中华鍾氏宗谱集》的话,我希望“《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能在《中华鍾氏宗谱集》中,对上面的疑问给予解答并对《考证》的后续世系加以补充,其说服力将是不言而喻的————这样,锺仪的后代、锺建的后代、锺离信的后代、鍾离发的后代、鍾接的后代、鍾离烈(或锺气)的后代,都不再会有这么大的异议,我们对《考证》的接受程度肯定会比今天要大不知多少倍! 我也没有必要写下本文对《考证》提出这许多的质疑。


    据文章的作者说,他们经过六年多的考察并查阅大量的史书、姓书和族谱进行研究,曾在2011年向中华鍾氏总会呈送了《关于鍾氏姓源世系及少数民族史的考察报告》,后来又撰写了《关于鍾姓渊源五大系列的质疑》。我没有看过这二篇文章。现在的这篇文章《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证》我估计可能就是前面二篇文章的总结和升华,因为其中包含了这些内容。说实话,六年多之前我还没有看过任何一本族谱,对族谱的认识其实为零,今天竟敢在这里对《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的文章指指点点,说了以上一堆话,而且话中对《考证》充满了怀疑,实在有点不自量力,岂非在班门弄斧?  是的,我承认是。但我敢在鲁班门前弄斧,是我认为,鲁班师傅也不一定处处正确,况且我所面对的是只破不立的现代“鲁班”。


    说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怪现象:《汀州谱》之错(如接生烈,“象洞十四祖”是气公91世)被《鍾姓史话》所纠正(接、烈是不同的二系,“象洞十四祖”为气公44世),《鍾姓史话》之错(伯州黎食邑于安徽凤阳的锺离国)被《鍾史文选》所纠正(伯州黎食邑于河南长葛的锺离山),现在的《考证》几乎是在对《鍾姓史话》和《鍾史文选》的全面否定(鍾姓的前祖是公孙黎而不是伯州黎,鍾姓只有一源而不是多源),且对《汀州谱》又作了肯定(锺离接生下了烈和晏),完成了一个循环。    老实说,我怀疑《考证》在这个循环中的作为是错的,错在它又回到了《汀州谱》,错在它“以史书编族谱” 而不是“以族谱证史书”。对鍾姓的姓史,《考证》认为史书一定比谱书正确,我认为史书不一定比谱书正确,这就是我们在认识上的差别。这,成为我敢在“鲁班”门前弄大斧的理由。


    最后我要说清楚的是,将史书中出现过的鍾姓和鍾离姓人所串成的不完整的世系链,真的能成为“鍾氏启姓鼻祖及其早期裔孙”吗?  正是我目前疑虑心态的表白。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换一句较长的话来表达:我对《考证》的世系有严重的怀疑,也反对它带着许多历史谱史的疑问不解决就贸然用它的世系表来编写全国鍾氏宗谱的做法,但并不等于我在全面否定《考证》——因为它有史书为据(尽管是来自于史书中的片言只语);作为对鍾姓源流的一种探讨,我对《考证》持支持的态度,但如果以《考证》的世系去编写将在2016年面世的《中华鍾氏宗谱》,我对《考证》持反对的态度;能否用《考证》的世系去编写将来的——不是2016年的——全国鍾氏宗谱,要看看全国鍾姓人今后对“《考证》所得的世系”的认可程度,以及《考证》今后对世系的补充和完善的程度,才能确定。  毕竟,这是要让全国500万锺姓人抛弃老祖宗改认新祖宗的事情,怎能不慎重?  所以,在今天(2015-1-22),我相信,全国许多鍾姓人的心中都有和我同样的疑虑:二千年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宗谱难道是错误的伪谱吗? 凭着对史书中出现过的春秋战国时的10个人进行排列就认定他们是全国锺姓的启姓鼻祖,我们能相信吗? 排在全国人口第56位的鍾姓人要到了21世纪才终于由几个人在史书堆里找到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现今多源的锺姓和锺离姓传承千年的谱记能够因为《考证》而被抛弃并统为一源吗? ......


     龙川县   鍾胜   2015-1-22  


(注:原文作于2014-12-21,并在2014-12-27挂于“楚天锺氏网”上。今修改于2015-1-22 ,标题与原文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08: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鍾氏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作于2014-12-21,并在2014-12-27挂于“楚天锺氏网”上。2015-1-22做了修改,标题与原文同,发给了相关网站。2016-2-28再修改,用了新标题《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它们的内容相同,但文章结构有了改进。今刊载于下。

               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

     ——  读《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证》有感

    2014年12月上旬,我有一刚取得联系的网友给我介绍了中华锺氏宗亲总会湖北分会和湖北省锺氏文化研究会的官方网站“楚天锺氏网”,不怕大家笑话,我在这时才第一次登上该网浏览。在“楚天锺氏网”的栏目“鍾姓史话”下,有一篇挂于2014-02-21的文章《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證》(为便于叙述,以下简称为《考证》),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该文章的作者是“《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细读之后,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考证》这篇文章好像与2014年4月在广州花都举行的《中华鍾氏宗谱》编纂工作会议上要执行“由鍾仪公一统天下鍾姓”的“一源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见于“钟氏宗亲网”上2014-7-11的文章《再就编修<中华鍾氏宗谱> 下一步进展有关问题的建言》一文,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浅议<中华鍾氏宗谱>的编纂》反对“一源论”)。就是说,《考证》可能就是编纂2016年的《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的关键文件。我是反对以“一源论”来编2016首版宗谱的。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考证》开篇第一句就是:“本着‘以史为据、有谱可依、史谱统一’的宗旨(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史书,而不是谱记),了解中华民族肇姓特点并确立鍾氏启姓鼻祖及其早期裔孙,是编纂《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篇’的关键。”然后用二大章节分别介绍“中华民族肇姓特点”和对“锺姓渊源‘六大系列’的质疑”,最后是第三章节考证得出“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列见下页)。

    我想给“《中华鍾氏宗谱》编写组”提点建议。对于将要在2016年出版的《中华鍾氏宗谱》来说,“宗谱姓源组”的上面这句话看似正确,但值得商榷。为什么?  就目前所知,各地鍾姓的族谱所载的源头是各不相同的,即鍾姓是多源的不是一源的;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出版过《中华鍾氏宗谱》,将在2016年出版的就是空前的第一次,为确保其正确性和严肃性,不能留下历史的遗憾,慎重是必须的。所以我认为,在编纂2016年的《中华鍾氏宗谱》介绍“姓源”时,就应该做到各源都有介绍(我称之为“各源各表”),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强行将多源并为一源。而“宗谱姓源组”则认为锺姓是一源的,我认为其理据不足(见后述),相信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对此“一源论”不会认同。   

    基于这一认识上的差别,我认为这开篇第一句话应该改为:“本着‘以谱为据、各源各表,以史为证、谱史统一’的宗旨(注意,我在这里强调的是谱记,而不是史书),先编出2016年的《中华鍾氏宗谱集》,为今后(不是2016年)再编宗谱时,探讨出各源能否找到统为一源的可能性做准备 —— 因为根据‘宗谱姓源组’的《考证》,鍾姓有可能是一源的。”   显然,这是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兼顾各方观点的折衷方案。毫无疑问,2016年所编的宗谱宜名为《中华鍾氏宗谱集》,不宜叫《中华鍾氏宗谱》。名称虽然只差一字,但却能尽显各源之平等和相互尊重,而且并不妨碍将来有可能编写出一源的《中华鍾氏宗谱》。或者换句话说,企图在2016年匆匆忙忙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地毕其功于一役,编成锺氏为一源的《中华鍾氏宗谱》,最终很可能会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与其在将来再纠正2016的错误,还不如今天就预先留下余地,先发行《中华鍾氏宗谱集》,将《考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附于《中华鍾氏宗谱集》之后,提请和发动全国的鍾姓人去一起探讨,让大家再多论证它几年(注:在发行了《中华鍾氏宗谱集》后的这几年的论证,我认为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既可检验《考证》在钟姓人群中的认可度,也可收集到更多的意见和信息,还会直接影响将来的《中华鍾氏宗谱》的成败!),待那时大家的意见统一之后,不管最终是多源的还是一源的,再编成天下鍾姓人都认可的《中华鍾氏宗谱》,岂不是更好吗?

    上面是我给将要在2016年出版的《中华鍾氏宗谱》的建议。现在回到文章的标题,鍾姓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 这就有必要对《考证》核心的第三章节,即“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做些浓缩和归纳。

    一、《考证》和它的“锺氏一源世系表”

    据《考证》介绍,考查春秋战国至西汉时见于史籍的“鍾”姓和“鍾离”姓人物16人,排除1个神话人物(远古神主锺巫)后,还有15人,其中有西汉建立之前的10人,他们是:宋襄公之孙公孙鍾离、楚国的郧公鍾仪、楚昭王的大夫乐尹鍾建、楚国善知音的贤人鍾子期、齐宣王王后鍾离春(女)及其父鍾离信、兄鍾离磬,还有楚霸王项羽的“骨鲠大将军”鍾离昧及其子鍾离发、鍾离接;以及西汉建立之后的5人,他们是:鍾祖、鍾绍,鍾元、鍾威、鍾义等。  然后,依据《左传》、《左传注疏》、《春秋左传注》、《史记》、宋欧阳修等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宋郑樵著《通志?氏族略》、宋章定著《名贤氏族类稿》……等史书,  再依据《湖南锺氏遵旨通谱》,澧州、桃源、平江、临澧等地《锺氏族谱》,以及《福建汀州全慕公谱》、《台北鍾氏宗谱》等谱记,  将这些史书中出现过的人物即西汉建立之前的10人排成了以下的顺序世系(注:鍾离春为女性,不入序,实际排序的为9人;《钟姓史话》是《中华姓氏史话丛书》之一,在《钟姓史话》中宋襄公为黄帝47世,我在这里借用之,其后的世系序号是本人据此顺着《考证》的排序所加),这就是《考证》得到的能够将全国统为一源的中华鍾姓源流,即“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

47宋襄公兹甫 ————  48(  ?  )————  49公孙黎(锺离)————  50锺仪 ————51(  ?  )————  52锺建 ————  53锺子期 ————  54锺信(鍾离信)———— 55鍾离磬 ————   ...... ......   ———— 鍾离昧 ———— 鍾离接(鍾接)———— 锺烈、锺晏 ========

    在这里,《考证》认定,宋襄公之前的世系与国史相同(而且特别指明,46世宋桓公生五子:目夷、兹甫、游、鳞、盻,其中没有《钟姓史话》中47世兹甫之弟弟叫“遨”的,即《钟姓史话》杜撰了“遨”和他的伯姓后代)。然后,《考证》对上述世系做出描述:
    宋襄公之孙公孙黎因宋国王宫内斗而避乱仕楚,食于鍾离之邑(指明为今安徽省凤阳县),遂启姓鍾氏,以离为名(即姓锺名离),锺离(公孙黎)就是中华钟姓第一代的“启姓鼻祖”;锺离生锺仪;锺建是锺仪之孙(锺建的父亲是谁?);到了第六代锺信因思念其先祖(鍾离),于是改启复姓为鍾离,名仍为信,他就变为了“锺离信”,由他开启了鍾离姓,成为天下鍾离姓的始祖;数代(几代?)之后,鍾离昧为项羽的大将,生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姓鍾离,次曰接,居颍川长社,因为父亲亡于汉高祖刘邦之手,鍾离接为避父难又去“离”字再取第一代启姓鼻祖之姓为“鍾”氏,即恢复为锺姓,改成为鍾接;鍾接,生二子为烈、晏,从而支分烈、晏两系,子孙繁衍生息,成为颍川望族。

    也就是说, 上述世系表就是《考证》根据春秋战国至西汉时的史籍中的10个人考订出来的“有史为据、有谱可依、史谱统一的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我们就称之为“锺氏一源世系表”吧),其他无法在史籍中找到的锺氏祖先和姓前祖先,皆被排除在外。

    特别是经过《考证》之后,得出了“鍾接生锺烈”,这就切断了《钟姓史话》中的47世兹甫到59世君偃之间在世系方面和烈公的一切关联;鍾接变为锺离信的后代之后,也切断了《钟姓史话》中从47世遨到57世锺离鬷之间在世系方面和接公的一切关联。即《考证》完全推翻了《钟姓史话》中烈、接二系的姓前世系。原因是《考证》认定《钟姓史话》没有“以史书为据”。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上述短短的世系排序中,竟出现了数处空白:(1)启姓鼻祖公孙黎的父亲是空白(《考证》认为,可能是兹甫的次子公子禦),(2)锺建的父亲(锺仪的儿子?)是空白,(3)鍾离磬和鍾离昧之间有N代是空白。这些空白应该由谁来负责填写?  《考证》没有回答,因为《考证》也考证不出来(不但史书中无法找到,谱书中也可能已经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来填补这些空白)。

    还有,公孙黎和鍾离接都因为避难而改姓,可以理解。然而,锺信却是在顺境中“因思念其先祖”而不认父姓,一时心血来潮就改取先祖鍾离之姓和名,以“鍾离”为姓,成为鍾离姓的始祖,则是很勉强的,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但《考证》是不用为此做解释的,因为“有史书为据”呀 —— 你如果有怀疑,请看西汉刘向著的《列女传》所介绍的文武双全的丑女政治家鍾离春,她的父亲就是锺离信(由锺信改为锺离信的)!

    显然,《考证》在上述世系中,将锺姓的衍变过程定为“锺姓——锺离姓——锺姓”,这种重复的衍变过程看上去总是觉得有点怪怪的,也和全国各姓的衍变过程大不相同,就是因为要把“史书中出现过的锺离信”插进锺姓中去,要让天下的锺离姓人也都成为锺离信的后代。我怀疑这是一种刻意安排,多少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 由于《考证》要“以史书来编族谱”,因为考查春秋战国时见于史籍的“鍾”姓和“鍾离”姓的只有这10个人(公孙鍾离、鍾仪、鍾建、鍾子期、鍾离春<女>、鍾离信、鍾离磬、鍾离昧、鍾离发和鍾离接),经过排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无可奈何地将他们链串整合成上述的世序,成为有点怪怪的衍变过程。至于史书中出现过的5个汉初的官员鍾祖、鍾绍,鍾元、鍾威、鍾义等,因为他们明显地不可能是鍾接的后代,所以就让他们成为鍾仪或鍾建的后代好了。

    《考证》到此就结束了,没有鍾仪、鍾建、鍾离磬他们后续世系的交代。各地锺姓和锺离姓的族谱应该怎样跟《考证》对接?  是否能够和《考证》对接?  再也没有人回答。

    所以,我除了上述对《考证》的质疑外,还有下述疑问:

    (一)网上有文章说,在长江流域的锺离姓有二系:徽系锺离姓大多尊奉锺离子为得姓始祖(他们认姓前祖先是嬴姓,即锺离国的国君之姓),荆楚系锺离姓大多尊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他们认姓前祖先是子姓,即宋国的国君之姓),而且这二系锺离姓的族谱是各自独立,互不合谱的,即他们认为彼此是不同宗不同源的。不知道对此又该如何解释? 他们为什么不认鍾离信为始祖? 他们能否都成为鍾离信的后代?

    (二)再有,就是锺姓始祖是谁的问题。所谓锺姓始祖,就是自始祖开始,其后代都姓锺,他的父辈祖辈都不姓锺。影响了当今锺姓人十几年的“三书”(《钟姓史话》、《锺姓通谱》、《锺姓源流史》)说,烈、接是颍川锺姓来自不同的父辈但却是同源的二系的始祖,是他们开始改姓为锺,也与当今各地的族谱基本吻合。《考证》说是“鍾接,生二子为烈、晏”,接、烈都不是始祖,公孙黎(锺离)才是始祖。那么,各地存世二千年的族谱为什么会认烈(气)、接为始祖而不是认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   不知道鍾仪后代的族谱和鍾建后代的族谱是否也认公孙黎为始祖?   徽系锺离姓人为什么认锺离子为始祖而不是认锺离信为始祖?  荆楚系锺离姓人为什么尊奉微子启为始祖而不是认锺离信为始祖?  就是说,《考证》为什么会与各地族谱存在这样大的距离?  《考证》对这些问题没有任何解释,怎可让人信服?
  
    (三)此外,据《锺史文选》考证,颍川锺姓气系和接系的发源地是在锺离山(今河南长葛石象封升岗)而不是在锺离国(今安徽省凤阳县);而且不管是《考证》中的公孙黎,还是《钟姓史话》中的伯州黎,在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都不可能食邑于安徽凤阳的锺离国(由伯州黎从公元前576年奔楚至公元前540年初被杀,或者公孙黎在公元前619年离宋奔楚,那时的安徽锺离国都还远没有被消灭。据2011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对安徽古锺离国的墓葬考古发掘出土情况的介绍,古锺离国的国君栢、国君康俩父子墓葬时间分别是在公元前560年和公元前530年前后,就是那时的安徽锺离国还没有被消灭的最现实证据。历史记载锺离国被消灭,是在100多年后的公元前445年)。所以说伯州犁或公孙黎食邑于安徽凤阳的锺离国的所谓“史证”是不可靠的。因为,地处今安徽省凤阳县的锺离国再弱再小也是个诸侯国,宋国的公孙黎避乱离宋仕楚,同是诸侯国的楚国凭什么让本国的新任官员公孙黎食邑于另一个诸侯国(鍾离国)?  周天子会同意将鍾离国让给楚国的下属官员吗? 为什么有关鍾离国的正史中没有一个叫公孙黎的国君?不知道《考证》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而钟氏族谱说伯州犁食邑于河南的颍川锺离山,而且锺离山现在已经被《锺史文选》的作者锺敬和先生找到了。不知道《考证》对此又有怎样的解释?

    (四)还有,在上述“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即“锺氏一源世系表”中,他们的年龄分布合理吗?

    我没有多少古史知识,无法直接引用,只能借用一下他人的著述来了解他们的大概年龄。其中我在对上述“鍾氏启姓鼻祖及早期裔孙世系”进行推算时,取父子间隔为30岁,兄弟间隔为3岁。那就先推算,再评论吧。

    我的推算是:
    (1)宋襄公 —— 据《锺史文选》, 46世宋桓公于公元前681年接君位,其长子47世目夷当年5岁(生于公元前685年),以兄弟之间3年为间隔来推算,次子宋襄公兹甫约生于公元前682年。
    (2)锺仪 —— 他中年游列国到楚,楚庄王任其为楚国乐官。至周定王五十年(-597),楚军被郑军打败,随军的锺仪以俘虏的身份被郑献晋,被晋景公赞有“四德”,后为晋楚两国和好而立功,于楚共王七年(-584)被楚王封为郧公,假定郧公他当年60岁,则锺仪约生于公元前644年;则他的父亲公孙黎约生于公元前674年。
    (3)锺建 —— 周敬王五十四年(-506),吴伐楚,芈建背着楚昭王的妹妹季米离郢(楚国都,今湖北江陵;楚君熊姓)过江随后奔逃,在次年(-505),芈建娶季米为妻,昭王封妹夫芈建为楚宫庭司乐大夫并赐邑地锺吾(今湖北安陆),芈建遂以邑地为姓,改姓为锺吾,后省吾取单姓锺;假定他当年25岁,锺建约生于公元前530年;锺建之子锺子期约生于公元前500年(注:据《锺史文选》,锺子期乃锺建之孙)。
    (4)鍾离信 —— 据网上文章介绍,齐宣王在(-319至-301年)执政期间娶了鍾离信之女鍾离春,假定是在执政中期的 -310年娶她,她当年40岁,则鍾离春约生于公元前350年;由此推算,她的哥哥鍾离磬约生于公元前353年,她的爸爸鍾离信约生于公元前383年 【据《考证》,鍾离春是在-447年40岁时为齐宣王王后,即鍾离春是生于公元前487年,推算鍾离磬约生于公元前490年,其父鍾离信约生于公元前520年,即鍾离信的生年比锺子期还早! 几乎与锺建同龄,问题更大! 查历史年表,还是齐宣王在-319年执政准确】。
    (5)据《钟姓史话》和《锺史文选》等“四本书”,鍾接生于公元前223年、 锺烈生于公元前334年、锺晏生于公元前187年;推算鍾接的父亲鍾离昧约生于公元前253年。
    于是,将这些推算结果填入世系表中,得到:

     宋襄公兹甫 -682 ———— 【 ?】————  公孙黎(锺离)-674 ————  锺仪 -644 ————【 ?】————  锺建 -530 ————  锺子期 -500 ————  锺信(鍾离信)-383————鍾离磬 -353 ————  …………   ————鍾离昧 -253 ———— 鍾离接(鍾接)-223 ———— 锺烈 -334 、锺晏 -187

    我们用上面推算所得的大约出生年份,可以得出下列奇怪的结果:  
    宋襄公兹甫比孙子公孙黎大8岁! 锺仪比孙子锺建大114岁! 锺子期比儿子锺信(鍾离信)大117岁! 鍾离磬与鍾离昧之间相隔100年不知道是多少代! 鍾离接(鍾接)比儿子锺烈小111岁!?   锺烈比胞弟锺晏大145岁!
    试问,这样的结果,哪一项不离谱?

    …………  所有这些疑问,《考证》中都没有解释或者答案。

    二、族谱和史书,哪一个才是编宗谱的关键

    因为上面的10人,只是来自于史书,但史书无法决定钟姓的源流,也无法决定历史上非皇家大族的其他姓氏的源流;而且上述所列的世系表,还是现代人(姓源组的先生们)将他们链串所得的,并不是史书提供的。这就决定了这个世系表的先天不足和存在严重的缺陷。对此,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或者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上述世系是对抑或是错(是对或者是错,锺姓人将来终究会弄明白的,无需多言;我对《考证》的这段世系表达,不表支持也不表反对,只是表示怀疑,因为我对古史没有研究过),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史书”和 “谱书”的关系! 是“以史书来编族谱”还是“以族谱去证史书”?  一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其结果也将会大不相同!  当然,如果史书与族谱的记录是一致的,则两者无差别,不管以谁为首,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如果史书与族谱的记录是不一致的,则两者差别必然就大,这时就有一个在 “史书”和 “族谱”之间选择以谁为首的问题,是优先信“史书”还是优先信“族谱”? 即此才是问题的关键!

    《考证》选择了优先信史书且绝对“以史书编族谱”的激进方针 —— 史书中没有记载的都不可靠,即使是千年老谱也不例外。  对此,我不赞同。 我倾向于选择后者,优先信 “族谱”和 “以族谱证史书”,且宜尊老谱编新谱,并争取能不断向史书靠近;如果最终真的无法靠近史书,则宁可保持谱记也不要勉强向史书靠近!  

    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国史和地志是由政府(官方)去完成的,他们所关心的是国家的兴替沿革和帝王将相官员才子,对天下百姓的世系,他们(史官们)不会用上多少精力去关注, 怎么能靠他们来保证天下百“姓”的世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我认为,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族谱记录的才是自己的族群繁衍血缘根源和迁徙流布;对任何一个姓氏,本姓人对本族的事件和世系的记录我相信会比官史的记录更正确更准确更到位。这就是“优先信族谱”。所以我不赞同“以史书编族谱”,而应该“以族谱证史书”,即是让老百姓的“民谱”去证实政府的“官史”。况且,国史和地志基于史官的立场和水平(尤其是来自上司或皇帝的压力!)难免会偏离史实;对国史的记录都未必能保证其正确性和准确性,我们又怎能要求由民间百姓所完成的姓氏族谱一定比官方的记录更加精准呢? 钟姓和其他的千百个姓氏一样,毕竟不是历史上的皇家大姓,没有史官为它写史写谱。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对有错的族谱记录进行不断的纠正,达到“以谱书靠近史书”。

    据近十几年来出版的“三书”(即2000年钟蔚伦著《钟姓史话》、2003年陈瑞松著《锺姓通谱》、2006年锺春林著《锺姓源流史》)介绍,“颍川锺姓”分为“烈系”和“接系”(2012年锺敬和著《锺史文选》则将“烈系”改为“气系”,“接系”未变;我也认为是“气系”正确,但不在这里讨论,下面仍然以“烈系”和“接系”相称),而且是由46世宋桓公,由其次子兹甫和三子遨,源分二脉分别产生的。对“颍川锺姓”的烈系和接系姓前姓后的世系方面的表述,“四本书”几乎是相同的。  但《考证》却认为:接系锺姓在“进化” 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伯姓的过程,也没有经历过从“鍾离簠—鍾离髦—鍾离秩千—鍾离垣—鍾离鬷”的过程,《钟姓史话》所列的这五代鍾离姓人是没有史据谱证的先声夺人 ,《钟姓史话》说经历了“子姓——伯姓——锺离姓——锺姓”的过程是无史为据的杜撰;同时认为,对烈系锺姓,在烈公之前到宋襄公的世系根本就不存在,烈公只不过是接公的儿子。  就是说,《考证》把“四本书”的姓前世系全给否定了,只保留烈、接的后代世系暂时未被否定(注:若按《考证》的方法依靠史书去找的话,将来有被否定的可能)。这样一来,按照《考证》的思路,鍾烈、鍾接、鍾离发、鍾离昧、锺离信、锺建、锺仪,即目前已知的各源鍾姓和锺离姓无一例外地都挂在了公孙锺离(公孙黎食邑于今安徽凤阳的锺离国,遂取姓锺名离)的名下,终于史诗般地完成了天下鍾姓和锺离姓的源流统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壮观的“蓝图画卷”!

    我认为,将目前已知的各源鍾姓和锺离姓都挂在了公孙锺离的名下,如果世系和年龄都能理顺,而且还有《湖南锺氏遵旨通谱》,澧州、桃源、平江、临澧等地《锺氏族谱》,以及《福建汀州全慕公谱》、《台北鍾氏宗谱》等谱记作依据,也是说得过去的,如果能理顺其后的世系疑问,能排除清朝时的《汀州谱》的干扰,为各系的锺姓人和锺离姓人所认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世系和年龄都无法理顺的情况。例如,烈公在年龄上就无法成为接公的儿子。据“三书”,烈公的年龄比接公大111岁!《考证》也知道这一情况。于是为了堵住人们的口,《考证》就说:经考证,由于烈公不是宋康王偃的三子(或三弟),这个作为偃之子的烈公就不存在,即是没有生于公元前334年的烈公;或者说,因为已经知道接公生于公元前223年,作为接公之子的烈公就绝不可能生于公元前334年。那么,作为接公儿子的烈公生于何年? 《考证》不回答,只是说:我们应该尊祖敬宗,认同老谱和《祖名歌》中 “接生烈、晏,支分烈、晏两系”的记载。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考证》所推崇的《祖名歌》,到底是什么货色呢?  
   《祖名歌》的全称叫《鍾氏发源受姓始历九十五世祖名歌》,我称之为“清朝时的《汀州谱》”。据《鍾史文选》介绍: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闽人锺宗祚、赣人锺白凤为首发动组织,将从江西宁都祠堂和福建武平祠堂获得的接系谱和气系谱,在福建汀州(今长汀县)强将气、接二系并为一系,搞出来的遗祸我锺姓族裔至今数百年的《锺氏族谱》(下简称《汀州谱》)。它 从锺接一直编到“象洞十四祖”,共95世,得到“接——烈——复——叶——气—— ……” 的世系排法(注:第1世接公生于公元前223年,第95世“象洞十四祖”之一的锺理公生于1062年,经计算,平均代距还不到14年,只是正常代距的一半,即虚增了一倍的世系),还在公元1724年被清朝雍正皇帝发布“圣谕广训”加以表彰。金口一开,从此全国各地锺姓被迫遵“圣谕”改老谱从“新”谱(即《汀州谱》),许多地方的旧谱就此中断 —— 皇上一句话,锺姓废老谱 —— 给锺姓谱留下了无穷后患!  故《鍾氏发源受姓始历九十五世祖名歌》依据的是《汀州谱》,显然,《祖名歌》即《汀州谱》本身就不尊祖敬宗,我们怎能认同?  《考证》是《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的文章,在今天还要以《祖名歌》即《汀州谱》来编全国鍾氏宗谱,是个明显的错误。

    那么,烈公生于何年?  假如“三书”的姓后世系是正确的话,我不妨用“三书”中的烈公后代的生年来反推算。  据《鍾史文选》,气公的八世孙锺桂(天柱)是助东汉光武帝刘秀消灭王莽新朝的功臣,生于公元前26年。网上文章说,有人统计过各姓的平均代距,大约在27至34年之间,以30年为最多。现以平均代距30年来计算,气公约生于公元前236年;烈公比气公大三代,则烈公约生于公元前326年。“三书”说:“烈公生于公元前334年,气公生于公元前225年”,说明我从后往前的反向推算结果与“三书”相近,误差不大。我想,“三书”说锺接公生于公元前223年,《考证》不会反对吧,那么,我推算出来的烈公(作为儿子)的年龄与“三书”一样,同样是比(父亲)接公大了100多岁,这就足以说明烈公不是接公的儿子。《鍾姓史话》说,接公只有一个儿子叫晏,也证明了烈公不是接公的儿子。何来史证“接生烈、晏,支分烈、晏两系”?

    这就是说,“接生晏”是真的, “接生烈”是假的,而“接生烈、晏”是真假相混以假乱真的。  所以,我还是认同“三书”和《鍾史文选》对“颍川锺姓”源自46世宋桓公,由其次子兹甫和三子遨,源分二脉的表述更多一些,而对《考证》的断“链”世系持怀疑的态度,尽管它自称有史书为证 (因为我坚持“以族谱证史书”,所以根据谱书中气公、接公的生年,我甚至对《考证》所引用的某些史书有了怀疑,但我不研究古史,只能是怀疑而已。当然我希望能有人以谱书去证某些史书之错)。  或者说,在这种谱书无法最终靠近史书的情况下,我宁可认同谱记也不会勉强去认同史书。  既然“烈公不是接公所生”,《考证》的世系就经不起推敲,怎么能据之编写全国的锺姓谱,而废掉我们的老祖宗二千年前就留给后代的首创宗谱呢?

    当然,说句心里话,在我的心中,既对《考证》的大胆考证的举动表示理解,甚至对这种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表示敬佩,又对《考证》只破不立(或者大破小立)的做派表示惋惜。《考证》说,我们“应该学习(宋)吴缜敢于挑战权威,纠正错误,及时编著《新唐书纠谬》二十卷的精神”,那《考证》为什么不去学习他们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艰辛,将挂在自己所确立的源流谱系中的各分支的世系(包括年龄)问题也搞清楚考准确(即大立)呢? —— 就是说,我认为《考证》只做到了大破,并没有做到大立。  如果做到大破又大立,让大家都心服口服,而不是只将各分支的“头头”挂上去(即小立)就了事大吉、鸣金收兵,那该多好 —— 所以,假如2016年出版的真的是《中华鍾氏宗谱集》的话,我希望“《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能在《中华鍾氏宗谱集》中,对上面的疑问给予解答并对《考证》的后续世系加以补充,其说服力将是不言而喻的 —— 这样,锺仪的后代、锺建的后代、锺离信的后代、鍾离发的后代、鍾接的后代、鍾离烈(或锺气)的后代,都不再会有这么大的异议,我们对《考证》的接受程度肯定会比今天要大不知多少倍! 我也没有必要写下本文对《考证》提出这许多的质疑。

    据文章的作者说,他们经过六年多的考察并查阅大量的史书、姓书和族谱进行研究,曾在2011年向中华鍾氏总会呈送了《关于鍾氏姓源世系及少数民族史的考察报告》,后来又撰写了《关于鍾姓渊源五大系列的质疑》。我没有看过这二篇文章。现在的这篇文章《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证》我估计可能就是前面二篇文章的总结和升华,因为其中包含了这些内容。说实话,六年多之前我还没有看过任何一本族谱,对族谱的认识其实为零,今天竟敢在这里对《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的文章指指点点,说了以上一堆话,而且话中对《考证》充满了怀疑,实在有点不自量力,岂非在班门弄斧?  是的,我承认是。但我敢在鲁班门前弄斧,是我认为,鲁班师傅也不一定处处正确,况且我所面对的是只破不立的现代“鲁班”。

    说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怪现象:《汀州谱》之错(如接生烈,“象洞十四祖”是气公91世)被《鍾姓史话》所纠正(接、烈是不同的二系,“象洞十四祖”为气公44世),《鍾姓史话》之错(伯州黎食邑于安徽凤阳的锺离国)被《鍾史文选》所纠正(伯州黎食邑于河南长葛的锺离山),现在的《考证》几乎是在对《鍾姓史话》和《鍾史文选》的全面否定(鍾姓的前祖是公孙黎而不是伯州黎,鍾姓只有一源而不是多源),且对《汀州谱》又作了肯定(锺离接生下了烈和晏),完成了一个循环。    老实说,我怀疑《考证》在这个循环中的作为是错的,错在它又回到了《汀州谱》,错在它“以史书编族谱” 而不是“以族谱证史书”。对鍾姓的姓史,《考证》认为史书一定比谱书正确,我认为史书不一定比谱书正确,这就是我们在认识上的差别。这,成为我敢在“鲁班”门前弄大斧的理由。

    三、用《考证》编总谱,我有深深的疑虑

    最后我要说清楚的是,将史书中出现过的鍾姓和鍾离姓人所串成的不完整的世系链,就真的能成为“鍾氏启姓鼻祖及其早期裔孙”了吗?  正是我目前疑虑心态的表白。   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换一句较长的话来更准确地表达:
    我对《考证》的世系有严重的怀疑,也反对它在做法上带着许多历史谱史的疑问不解决,就贸然用它的世系表来编写全国鍾氏宗谱,但并不等于我在全面否定《考证》—— 因为它有史书为据(尽管是来自于史书中的片言只语);
    作为对鍾姓源流的一种探讨,我对《考证》持支持的态度,但如果以目前《考证》的世系去编写将在2016年面世的《中华鍾氏宗谱》,我对《考证》持反对的态度;
    能否用《考证》的世系去编写将来的——不是2016年的——全国鍾氏宗谱,要看看全国鍾姓人今后对“《考证》所得的世系”的认可程度,以及《考证》今后对世系的补充和完善的程度,才能确定。 毕竟,这是要让全国500万锺姓人抛弃老祖宗改认新祖宗的事情,怎能不慎重?!  
    《考证》开头就说:“……确立鍾氏启姓鼻祖及其早期裔孙,是编纂《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篇’的关键。”  我认为,谁是鍾氏启姓鼻祖,这是二三千年前的历史事实,从血缘上看,她可能是一源的,更可能是多源的,不是由现代的我们去“确立”的。现在,《中华鍾氏宗谱》姓源组在《考证》中硬要“确立”公孙黎(锺离)为天下鍾氏的启姓鼻祖,将天下鍾姓统为一源,我们能接受这个事实吗? 它是事实吗? 对照我的家藏族谱,怎么差别竟会如此之大?这让我的心中不知道为什么 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难以接受的无法释怀的感觉! 到底是自己的家存老谱有问题,还是姓源组的《考证》有问题? 或者双方都有问题?? 所以,在今天(2015-1-22),我相信,全国许多鍾姓人的心中可能都会有和我同样的不解和疑虑:
    二千年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宗谱难道是错误的伪谱吗? 凭着对史书中出现过的春秋战国时的10个人进行排列就认定他们是全国锺姓的启姓鼻祖,我们能相信吗? 排在全国人口第56位的鍾姓人要到了21世纪才终于由几个人在史书堆里找到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现今多源的锺姓和锺离姓传承了一二千年的谱记能够因为《考证》而被抛弃并统为一源吗? ……
    我想,“锺氏一源世系表”是一个正在探讨中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用时间、用史实与谱记,去证实公孙黎(锺离)是否为天下鍾氏的启姓鼻祖,而不是设法先在总谱上“确立”他的始祖地位之后,再让天下钟姓人去“追认”他。

   (注:原文《鍾氏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作于2014-12-21,并在2014-12-27挂于“楚天锺氏网”上。2015-1-22做了修改,标题与原文同,发给了相关网站。2016-2-28再修改,用了新标题《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

    广东龙川县 鍾胜 2016-2-28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17: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