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6|回复: 0

河源城管:弘扬千年客家文化 扮靓万绿城市客厅(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9 15: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河源城管:弘扬千年客家文化 扮靓万绿城市客厅(组图))
美丽的河源 陈仕平提供
广东建设报记者 韩庆文

  “打造‘广东绿谷’·建设美丽河源”是河源市委市政府的抱负和担当,也是河源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指出:城市是河源人民的客厅,不仅要建设好,也要保养好。

  河源市市长彭建文提出: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强化绿化保护、公园管护和市政维护,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河源是我们的家园城市,我们要把城市作为家园来管理,把它当作家里的客厅一样。”河源城管局局长张金城如是说。

  作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门,河源市城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城市“客厅”理念,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努力塑造“文明、上善、好客、整洁”的城市精神。

  河源市城管局不仅将城市当作家庭的“客厅”来尽心经营和建设,而且将城市当作家庭的“客厅”来精心养护和管理。如果说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和新丰江两岸景观是“客厅”的山水画,那璀璨闪烁的广告招牌则是“客厅”的艺术品;如果说那一座座具有鲜明城管标示的“公厕”已经成为河源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么那一幅幅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城市宣传标语则成为了客家人新的“家风家训”。

  独具河源特色的城市管理不仅为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为河源人民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在城中、城在绿中。河源人,生活在万绿丛中,真好!

  花开四季 绿色四溢

  河源,河之源,绿之渊。“绿”是河源的底色,“绿”也是河源城市建设与管理最大的亮点和特色。

  河源以城市绿化为切入点,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广东绿谷·美丽河源”。河源的市政园林建设,以自然的优势和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客家文化特色的园林风貌。河源推出樟树为市树、勒杜鹃为市花,不仅凸显了河源“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更体现出了客家人的精神。河源园林绿化按照“春夏秋冬花不落”、“全民健身花相伴”、“新丰江畔绿映红”的设计理念进行建设,市政道路“一路一树”、公园之内“一树一景”。在河源,春赏樱花、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夏赏凤凰木、紫薇花、鸡冠刺桐,秋赏异木棉、红花紫荆、鸡蛋花,冬赏茶花、桃花、玉堂春,而勒杜鹃、四季桂和大红花等,更是全年多次开花。现在的河源已经形成了“春夏秋冬花不落”、“月月鲜花迎宾客”的园林景观。

  管理城市 “家训”帮手“客家古邑,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厚德之乡。”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客家古邑家训文化长廊”,几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家训文化长廊。

  客家文化,崇文重教。把客家文化融入城市管理,是河源城管的一大特色,也是河源城管一大创举。城市管理难,难在管理方法太僵硬,难在管理手段太强势。而河源城管将客家文化融入城市管理,在客家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寻求文化的共鸣,情感的共鸣,行动的共鸣。

  走在河源街头,不时有城管标识的标语从眼前“飘过”:“爷爷说:门前不干净,客人不会到”,“门店垃圾不出门,环卫工人上门收”,“家园城市,家长创文,子孙得福”,“今天保洁好,明天子孙好”,“乱倒垃圾,子孙受过”,“子孙文明有作为,好妹争嫁不用媒”。

  “这些城市宣传标语,都是从客家家训中提炼出来的,凸显客家文化里的子孙文化,唤起市民的责任感。从家长开始,用一种客家文化里的家风家训进行宣传教育,这样的方式通俗易懂,也能说到河源市民的心坎上。”作为城管标语的创作者,河源城管局局长张金城这样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河源城管,在管理城市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城管文化、城市文化,塑造着一种具有客家文化底蕴的城市精神。

  打造公益宣传阵地,为“巩卫”、“创文”加分

  前不久,河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国家爱卫会对河源进行暗访。按照常规,暗访组一般会对一个城市进行2~3天的暗访,但是在河源,暗访组只暗访了一天就离开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河源营造出的浓厚的公益广告宣传的氛围。

  河源城管局在“创文”、“巩卫”工作中,多措并举,整合、统筹,经过3年努力,成功打造出了一个属于市委市政府的、以LED显示屏为主的公益宣传阵地。河源城管局拥有市区显示屏20%的免费使用权。利用这一优势,河源城管局加强公益宣传。从今年的2月至今,市区显示屏持续播放公益广告,特别是在“巩卫”、“创文”迎检期间,做到了100%时段做公益宣传,为“巩卫”、“创文”鼓劲加油。显示屏设置单位也助力“巩卫”、“创文”,无偿提供时段播放“巩卫”、“创文”公益宣传片,每天长达5个小时。据统计,河源每年市区所有LED显示屏播放的公益广告价值近3000万元。

  公厕:河源城市的一张名片

  河源,作为一座年轻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在城市建设、投资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河源的公厕,与广东任何一个城市相比都毫不逊色。公厕,不仅成为河源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且成为河源一张金光灿灿的城市名片。

  在河源的街头,公厕的标识非常清晰。市区公厕新增了“春天绿斑马线”标识牌,清新惹眼的“绿斑马”,让人远距离就能一眼认出公共卫生间。

  2013年,河源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新建、拆建、提升一批公厕,提升了城市公厕的舒适度。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城鱼巷公厕。这个公厕临近河源中心农贸市场,人流量大。之前旁边的邻居们觉得公厕又臭又脏,巴不得把公厕拆掉,而经过一场“厕所革命”, 达到了“眼看干净,鼻闻不臭,舒心如厕”。现在的公厕所成了周围居民的“好邻居”。有人还在公厕旁开了家包子铺,顾客盈门,生意还不错。

  舒心如厕也是一种幸福。记者带着挑剔的眼光先后进入多间公厕“体验”,然而厕所内的设施确实超出了记者预料:干净、卫生,无臭无味,比一些家庭的厕所还要整洁。特别是公厕内的“便后冲水,也是善举”、“冲水,因为自己还要来”的提示更是充满了温馨。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感慨地说,河源公厕为河源“创文”增了分、添了彩!2015年11月中旬,在河源“巩卫”暗访中,河源公厕被国家暗访组誉为“免检单位”。

  小小公厕彰显出美丽河源的大文明。
http://news.163.com/15/1211/17/BAIQGSSN00014AE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4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