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29|回复: 3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英才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25 05: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惠高英才选录
更新时间:2001年9月8日
http://huig.edu.hzinfo.net/xinwen/dis.asp?key=265
--------------------------------------------------------------------------------
    惠泽东江少年兮培育英才 高扬爱国旗帜兮振兴中华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是一所与20世纪同龄的粤东名校,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百年老牌中学之一。从1901年的“惠州府中学堂”到“广东省立第三中学”,到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历经世纪沧桑,阅尽百年风云。在整整一个世纪中,被称为“东江文化摇篮”的“惠高”,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东江英才,为国家的解放,民族的复兴,尤其是对惠州、惠阳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百年老校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校址数次搬迁,60年代后期又停办10年之久,档案资料与学生册籍荡然无存,至为遗憾。值此建校100周年大庆之际,学校通过各种渠道,逐个登记、联络校友,几十年前在母校就读的“惠高学子”才得以记录在册。这里选登的20位校友,真正称得上是“沧海一粟”,仅仅是历届校友中的几位代表而已。但一滴水见太阳,从这20位校友身上足可见昔日“惠州府中学堂”的历史风貌,“省立三中”和“惠州中学”的辉煌和五六十年代“惠高”的丰采。从声震中外的一代名将叶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从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到旅居澳大利亚的国际古生物、地质科学家林宝玉;从第37届布鲁赛尔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获得者戴绍泉,到“飞豹”歼击轰炸机副总设计师钟至人;从清华大学教授苗赫濯到著名国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刘仑;从惠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炽武、市长王寿铨到惠阳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张岩才……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届届优秀毕业生,都堪称民族精英,国家栋梁。

    前行者如斯,后来者仰之。当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占地十四万五千平方米的新校区建成开学,可谓“双喜临门”。“新惠高”现有8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超过5000人,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惠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也必将拥有灿烂的明天,必将培育出更多的多方面发展、适应未来的优秀人才。

   百年树人百年辉煌同浴春风抒壮志,千秋基业千秋丰采共兴科教谱新篇。

   黄焕秋 1916年生,广东惠州市人,中共党员,原中山大学校长、教授、老红军。1927年至1929年在广东省立第三中学(惠阳高中前身)读初中,193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任广西大学讲师兼校长室秘书。抗战胜利后,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中共中央香港工委群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青委书记、青年团华南工委书记、华南团校校长。1953年起先后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务处、副校长。1980年至1985年任中山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是党的十二大代表。现任中山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广东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1992年创办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管理中心,出版了《珠江三角洲经济》期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透视》、《香港基础设施与环境研究》等论文专辑。1998年获霍英东奖金首届(中国地区)成就奖。1999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协会第二届全球杰出人士暨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刘 仑 生于1913年1月,广东惠州市(桥西),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27年至1929年在广东省立第三中学读书,后就读于广州美术学校。1937年秋至1938年夏,回母校省立三中任教。青年时代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底在广州同曾生等一起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中华全国木刻抗敌协会广东分会的工作,创作了《不死的灵魂》和《前线军民》等优秀木刻画。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创作了《英雄魏明》等。五十年代初跟同事一起,三走红军长征路,创作了《通讯兵》、《红军过雪山》、《红军过草地》等不朽作品,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收藏。八十年代初,年过花甲的他,转业回到广州,又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创作了《北江之晨》、《岭南春早》。等作品。他是广州画院第一任院长,广州美协第一任主席。1987年他向惠州人民无偿献出四十年代以来有珍藏作品120幅,被授予“东江人民画家”称号。今在惠州博物馆专设“刘仑美术馆”

   陈家辉 1928年生,广东惠州市人,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46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195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任齐齐哈尔铁路局副总工程师、铁路分局副局长,也门共和国中国土木工程分公司经理,广东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经理。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基抗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特许建造师。被评为全国铁路系统劳动模范,获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专家奖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负责设计或施工的大桥4座、铁路750多公里、楼房50多万平方米。迄今为止,从实验到理论到应用,能在冰上修铁路跑火车的,全世界仅陈家辉一人。“七五”期间负责建造的国际大厦(63层),成为当时亚洲最多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楼。其主楼结构设计获广东科技进步一等奖,施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瑞源 1933年生,广东惠州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广州市业余大学校长,副教授。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48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惠高前身),195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班。曾在山东工业大学任教,现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黄伟庆 1933年生,广东惠阳市(横沥)人。1950年在广东省立惠州中学学习后,到香港继续读书和工作。1966年加盟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工作至今。现任该公司香港行政区域总监。另还任港加(加拿大)投资公司董事长、君悦皇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亿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丰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等职。曾被选任香港保良局1984—1985及1987—1988年度总理、1977—1978年炉峰狮子会会长、香港篮球总会副会长、香港康乐管理协会副会长、香港跆拳道总会名誉会长、香港东区男女童军会名誉会长、北京元老网球运动协会赞助会员等职。他曾慷慨解囊,资助华东水灾区、长江水灾区,希望工程及1998年组建的世界上海儿童健康中心。将快完成《保险之父》(暂名)自传式一书。

   林宝玉 1935年生,广东博罗县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1954年毕业于中南矿业学院。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古生物研究室负责人,中、法合作喜马拉雅山地质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国际古生物学会刺丝细胞分会理事,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通讯委员,中国古生物学报编委。曾先后赴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比利时、德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地质考察等活动。在古代珊瑚学科,中国志留系和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享的较高的声誉,处于领先水平。共发表论文110篇,约800余万字(其中专著10部)。1992年被选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特殊津贴。(林宝玉先生现旅居澳大利亚)

   戴绍泉 1933年生,广东惠州市(江北)人,高级工程师。原电子工业部国营第752厂试验室主管,现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电化工业专家组组长。195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是全国自学成才的优秀人物。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重油气化导电碳墨开发利用协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电池碳协技术咨询服务部主任。主要成就有:解决了干电池因稀桨引起的电池早期腐蚀穿孔和短入失效的技术难题;研制出—400C工作的低温电池等六个国防科研新电源投产,其中—400C工作的低温电池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的S4和R40电池被评为部、省优质产品;首创重油气化副产碳黑的回收与应用技术,获得第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牌及一级骑士勋章。获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奖。现又开发出无汞电池专用级高纯度制氯化铵和选矿、冶炼用低钠级高纯度制氯化铵产品。

   苗赫濯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长兼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苗赫濯1936年生于广东惠州,1953年毕业广省立惠州中学(惠阳高中前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苗教授突出的成就有:①主持研究成功透明氧化铝陶瓷和高压钠灯,开创了我国街道照明正式应用第三代节能新光源的历史。该研究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大会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②采用氮化硅陶瓷作为金属切削刀具取得成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用热压氮化硅陶瓷刀具对多种难加工材料进行多种工序的加工和生产应用。此成果先后荣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镀金牌奖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③发明了具有非常高耐磨性和切削能力的复合碳化钛金属陶瓷刀具,已在宝钢等几十家工厂应用,给国家带来了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效益。④90年代,领导科研组发明了无压烧结复合氮化硼陶瓷热偶保护管,是国际首创。

   尹旅超 1935年10月生, 广东惠州市(汝湖)人,高级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195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1955年毕业于武汉水利学院。长期从事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葛洲坝、隔河岩、高坝州和万安等大型水电工程设计工作,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主持参与“万安水利枢纽大坝基础保护层一次爆除技术研究”、“葛洲坝工程大江围堰防渗墙水下爆破拆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论证的信息研究”等工程项目分获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信息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水利科技信息一等奖。在深圳机场场道工程深层淤泥设计中,采用“防渗拦淤堤封闭式换填地其处理”方案,节药费用6936.7万元,直接经济效果2670万元,并获水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丹江口大坝和加高几个技术问题》、《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对黄河河势的影响》、《南水北调穿黄(黄河底部)工程盾构机选型》等多篇论文。编译出版了《日本新爆破手册》和《日本新盾构技术》两书。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叶瑞强 1933年生,广东惠阳市(淡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圳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从1973年起任中国金属学会轴承钢学术委员长主任达20年,先后组织全国性特殊钢厂及机械工业部共同参与的轴承钢学术会议。主要论文《高碳铬轴承钢钢锭解剖》,1978年被英国皇家金属学会指定为中国金属学会交流论文。负责研究和试制成功我国铁路货车轴承用钢,为火车全面提速创造条件。在大冶钢厂参与开发我国电渣冶炼工艺研究成功;试制成功我国军用航空轴承钢,获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8年10月1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颁发“从事国防科技事业28年,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证书和证章。

   邓延倬 1934年11月生,广东龙川县人,武汉大学教授。1955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激光光声和光热分析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在国内外享有声誉,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至2000年,连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湖北省教委项目2项,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一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十几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出席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多项。出版专著《高效毛细管电泳》、合著《分光光度分析》。申请专利1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项,中国测试协会CAIA一等奖1项。其事迹选入《中国专家大辞典》、《湖北专家大辞典》、《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骆东平 1937年11月生,广东龙川县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在广东惠阳高级中学毕业,1959年在华中工学院毕业。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仿真技术中心主任。1982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板壳振动研究工作两年。长期从事船舶和舰船结构强度、振动和噪声技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受聘为某国防强研总体技术专家组、海军多项工程专家组和国防某重点实验室专家组成员,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组成员,是《中国造船》编委。承担和完成国防科学研究项目100多项,其中有10多项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和部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编《潜艇强度》一书,以及国家军用标准《潜艇结构设计计算规则》和《舰艇结构振动预报及预防措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20多篇被国际上七种权威文摘用英、俄、日等文字收编。

   黄文迪 1937年11月生,广东深圳市(坑梓)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华中理工大学任教期间,指导过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主持热力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出版了译著《工程热力学》;参与制订全国《高等工业学校热工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执笔起草了40学时《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文件。《长江日报》和《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分别报导了其在教学方面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过论文50多篇。获得《白云石流化床焙烧炉》国家专利一项,所在课题组获得过国家教委授予的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在由美国洛杉矾加州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工业大学、新西兰OfagO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发起,有多名中科院院士参加的《国际能源转换与利用会议》上,任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和会议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肖 扬 生于1938年,广东河源市人,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57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75年起先后任广东省曲江县龙归公社党委书记、韶关市武江区区委书记等职。1983年6月任广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他跟同事一起,支持在深圳市检察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举报中心——“经济罪案举报中心”。1986年任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1989年8月,经中共广东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人大批准,肖扬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反贪局”——“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受贿工作局”,不久,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1990年他主持广东省检察院作出《检察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决定》,得到中央的肯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全国。

   1990年冬,肖扬调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93年3月底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根据总理提名,人大代表以2866票选举肖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长。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肖扬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钟至人 1938年生,广东河源市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57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同年分配至国防部六院一所,1965年调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飞机设计顾问组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干线飞机副总设计师,“飞豹”FBC—1歼击轰炸机副总设计师等职,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制,参加过多种军民机研制:歼七、轰六、运七、轰五改、空中试车台、专项任务飞机、飞豹歼击轰炸机等。在“飞豹”研制中,任副总设计师及航空部试制现场指挥部领导成员,主持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关键获型号研制特等功2次,部级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飞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78—1979到德国宇航公司参加现代民机技术转让及MPC—75民机开发。1994—1995带领中国技术组到美国波音公司参加100座民机联合可行性研究。1995—1997在航空工业总公司民机总体部从事国际合作的AE—100民机开发。

   陈良标 1936年10月出生,广东惠东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区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理事。1957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同济医大前身)。从事肝炎、肝病研究几十年,建立了快速免疫电镜和快速胶体全免疫电镜技术,并用自身改进的核酸电镜方法对乙肝病毒核酸进行深入研究,获得突出成果,为核酸复制机制提供了宝贵资料。在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国际上首次在电镜下发现和证实鸭的肝外器官,肾和胰腺细胞内增殖的鸭乙肝病毒,并研究了其定位和形态发生。在丙肝研究中,亦首次在电镜下发现和证实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丙肝病毒颗粒,并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结合,充分证实了患者外因血单个核细胞的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有重要价值。上述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参与编写《生物医学超微结构与显微镜技术》和《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学》两书。发表有价值论文30多篇。1992年荣立二等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秉学 1938年生,广东惠阳市人,中山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史丹福大学医学中心进修近一年半。擅长于心脏大血管、肝胆、颅脑等方面的手术麻醉。是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麻醉学科主任;中华麻醉学会常委;广东省麻醉学会第六届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委员;中华疼痛学会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编委、国际疼痛学杂志(Acute Pain)编委。培养研究生27人,撰写学术论文100多篇,参编论著《急诊麻醉》、《现代麻醉学》等5本,获卫生部、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本校二、三等奖多项。曾多次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瑞士、芬兰等国进行学术交流。1994年获国务院的医疗卫生事业突出贡献奖及专家津贴。

   余绍源 1940年生,广东惠州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药新药审评委员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曾因研制中成药“胃乃安”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1995年获“优秀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称号,参与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胃炎清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已完成。主持国家课题“胃炎清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9年完成,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专著,另任《疑难病现代中医治疗精萃》等专著的副主编。单独发表论文20多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吕振生 1937年生,广东惠阳市人,原惠州市人在常委副主任、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广东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1958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是广东省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山医科大学眼科教授。他1965年组建惠阳专区人民医院眼科专科,为1300多名病人做了复明手术。主持研究项目“眼球摘除联合自体巩膜倒扣泡沫硅胶球植入的临床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担任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院长的14年中,使全院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0多项,专业分科达43个,成为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荣获“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称号。他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杨汉朋 1940年生,广东惠阳市人,高级工程师,原电子工业部第十三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1959年毕业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国家科技奖的有3项:高频低噪声si-MOSFET作为低噪声系列,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奖:低噪声GaAsMESFET系列,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有CX50型6GHZGaAsMESFEF12GHZ低噪声GaAsMESFET获79年国防科委重大技术改造成果二等奖;C-X波段双栅GaAsMESFET获80年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CX55型18GHZGaAsMSFET获82年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CX571型GaAsMESFET获83年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CX581型GaAsMESFET等九项研究获部级奖。曾发表专业论文及报告20多篇,编写了电子工业生产技术手册半导体集成电路卷第七章《微细光刻技术》等。在主持惠州市督局工作期间,使该局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技术监督先进单位。(本报资料由岩才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02: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惠高是所百年名校来的,真是英才的摇篮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2 18: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军报主任编辑苏若舟大校受肖扬委托,探访惠高


[ Last edited by 12345 on 2004-6-22 at 18:2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2 18: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