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回复: 0

论客家的形成及民族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9 09: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论客家的形成及民族融合
  客家,这一汉族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质,具有开拓性和善于吸收他民族优秀文化。它,不仅对民族发展有光辉的历史贡献,而且今天仍广居国内外,进行着创造性劳动。特别是与各民族杂居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一方面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对开发和建设作出杰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爱国心,为振兴中华作出卓越贡献。客家之所以能够如此,是与它独特的形成及民族融合过程有密切关系,这是"客家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从这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客家的形成
  《嘉应州志(以下均简称《州志》)卷七《方言》载:嘉应州及所属兴宁、长乐(五华)、平远、镇平(蕉岭)四县,并潮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府属之连平、永安(紫金)、龙川、河源、长宁(新丰)、和平、归善(惠阳)、博罗一州七县,其土音皆可相通,广州|人谓以上各州人为客家,谓其话为客话。
  据《州志》卷八《礼俗》载:今之土著,多来自元明;大抵多由汀州之宁化,其间亦有由赣州来者,其传次约在二十余世。又云"考宋之前土著日少,而汀赣侨寓者日多。考《长宁县志》方言有二,一客家音,一水源音。相传建邑时,人自福建(汀州)来此者为客家,自江右(赣州)来者为水源。"而今已不分,统称客话,而以梅州|话为客方言的代表。
  由此可知,闽粤赣三省边界地区,古已为客家方言区,故《永安县志》谓"有自江(指赣),闽(指汀)、潮、惠至者,名客家"。《州志》卷七在分析客家方言时指出:"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即客家话里保留了不少隋唐以前中州的语音。即是说客家人来自中州,在闽粤赣边区居住,于唐代已基本形成客方言。以此为线索,可追溯隋唐以前这一区域古代的移民情况。
  秦统一中国,向江南及岭南进军,"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淮南子人间训》)。南野,秦置,隋初县废,故城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江南岸。守南野之界,即守大庚岭东线粤赣边区。结余干之水,即集结于上饶县南,进军闽越,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因南越未定[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南海叛秦"(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分兵南下,至闽南下潮梅,抵揭阳岭。故《广州记》记五岭,有揭阳岭。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秦始皇伐百越,命史禄转饷、禄留家揭岭(《地名大辞典揭阳山条》)。秦时揭阳属地包括潮梅跨至江西石城。汉元鼎六年冬,揭阳令史定(史禄之后)闻汉兵至,降。秦驻军龙川,以赵佗为令,即闽粤赣边区先后有二支秦军驻戍。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史记始皇本纪》)。这是秦朝第二批中原南徙者。
  始皇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史记 始皇本纪》,又一小批中原人移居南越。
  至秦二世,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史记 淮南五列传》)。
  秦军作战部队与"以适遣戍"之逋亡人、赘婿、贾人、及治狱吏不直者,加上万五千为士卒衣补的妇女,都分戍于所建郡县及军事要冲,与百越杂处。龙川、揭阳二县,即今之惠潮梅,及赣南与福建汀、漳相接之地。秦制县设令者,皆万户。由此可知龙川、揭阳两县,共有民约二万户之众。《陆贾传》载:"今王众不过数十万",是包括岭南三郡,平均每郡约10余万人,而南海郡设四县,龙川、揭阳约占其半,人口不足10万。从越佗申请女无夫家者三万估算,秦军与适遣戍者等驻戍南海郡者不超地10万,以此推算,戍龙川、揭阳的中原人与南越土著比例约为1/3。(史家认为秦移民是大规模的)。
  秦军略定南越,其中两军屯戍于闽越赣边区之地(南野之界,揭岭),及后置龙川、揭阳两县,又继续增加中原移民的屯戍,他们以军屯的形式与百越杂处。《汉高帝诏》谓:秦徙中原之民使与百越杂处......中原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赵佗采取和辑百越的政策,中原人与百越杂处,加强民族间的友好交流,他本人就入乡随俗,习百越之俗"椎髻箕踞",自称"蛮夷大长",并以军屯的形式进行生产,在南方丘陵地带,火耕水褥,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使南徙的中原人不耗减。
  汉武帝元鼎五年,召江淮楼船10万,其中主将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平定南越后,仍设龙川、揭阳二县,并析龙川立博罗。三县设置,又得到江右军队的驻戍。
  秦汉南来的中原将卒与谪徙民,在岭南与百越杂处,必然引起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他们以军屯的形式在闽粤赣山区屯戍,在屯戍区内,相对来说,中原人是占优势的,对保持中原的语言与礼俗文化十分有利。尤其是元封元年闽越人移居江淮后,原揭阳县地(潮梅至江西石城地区),即闽粤赣边只居住中原徙民后裔的第三第四第五代。秦汉中原移民为闽粤赣边客方言区的形成打下基础。秦汉龙川、揭阳两县地域,与《嘉应州志》,所述粤东客家方言区地域大体上是一致的。《客家人》一书中,提到"客家话的发音,有许多是从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先秦语音,正说明这一点。
  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士避难者多入岭表。
  《古今图书集成 职方典》卷一二九七《广州府部东莞县》云:"邑本晋郡,永嘉之际(公元311年),中州人士避地岭表,多止兹士。"此疏于考证,其时只有东官郡,而无东莞县,今东莞时为宝安县地,其中州人士避地岭表"多止兹土"是言东官郡,东官郡于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析南海郡而立,领县六,惠潮之地尽属之。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析东官立义安郡,领县五:海阳、海宁、潮阳、绥安(今福建漳浦地,在今大埔县南百里),义招(以东官五营立,今大埔县。清道光阮元修《广东通志》卷六郡县沿革表)。由是可知,永嘉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表者,多居留潮、惠之地,而更集中于义安郡(时梅州地区属之)的义招县,设五个流人营。此营是安置流人而设置的屯垦营田。义招故治所在今大埔县城湖察(旧称同仁)。
  营田,虽说是民屯,但也是军事编制下的一种强制性的集体生产组织,其本身就带有半军事性质。营户除参加农业生产外,遇有紧急情况,也要参加战斗,他们虽是佃客,而负有"且耕且守","且耕且战"的双重任务,建立在依附性的租佃关系上。
  东晋南渡,一般士族又大批的集结着宗亲部曲流徙南来,立营安置流人屯垦,中原人集中居住,对保持语言,礼俗与传统文化是极有利的。立营为首人物,不言而喻是率领他们南来的士族,而大量的宗亲部曲则为营户,时称屯田家、佃客。
  义招(或为昭〉县是在东官五营基础上建立的。《南越志》谓:义安郡有义昭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立为县。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移上郡之西也((舆地纪胜》卷一00潮州)。义招包括今大埔及梅州部分地区,隋改万川,唐废县,入海阳。是县因流人营而立,因流人移去而废。流人"移上郡之西",是沿韩江源上溯,一是沿汀江上汀州,一是从梅江上梅州地区入汀州及粤赣山区。迁移原因是战乱,另一主要原因是赋役重,为避役而入人口更为稀少的深山区汀州等地。
  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中原人民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南朝肖梁末年(公元547年),侯景之乱,南梁时江南未遭杀戳的人(晋时过江侨居者之裔),被迫逃往福建之建安郡及广东之义安郡。据《陈书》卷三《世祖纪》载:陈世祖天嘉六年(公元565年)三月乙未诏:"侯景以来,遭乱移在建安、义安郡者,并许还本土,其被略为奴婢者,释为良民。"可见逃亡至潮梅地区的人是不少的。他们避役,而亦有进入汀州及闽粤赣边远山区。长达百多二百年来,大批南来中原流人,都聚集到义安郡,即潮梅地区。特别是避役而迁入汀州地区的流人,是形成客家的最根本的基础。
  应该指出,东晋南来义招五营流人,是经江南从海道而南来者。侯景之乱中江南逃往建安、义安郡者,亦是由海路而来。
  福建古为闽越之地,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上以闽地险阻,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乃诏诸将悉其民徙于江淮间,遂虚其地"(《资治通鉴》)。久之,逃遁山谷者颇出,立为治县属会稽南部,名东冶。东汉光武改冶县为侯官都尉,献帝建安初立三县,置建平、南平、汉兴。直至南北朝,福建西南部汀州地区仍为虚地。(南朝)宋赋役重,而民避役于蛮地。据《宋书·蛮夷》载:蛮无徭役,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民,多逃亡入蛮。因此,义招及义安郡中原流民不断逃入虚地汀州地区及闽粤赣边溪峒之地。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逃入福建的亦不少,据史载:东晋永嘉之乱,渡江衣冠之族,多依于此(永泰县)(《太平寰宇记》卷一00)。《资治通鉴》载:武帝太康二年(公年281年)分建安郡,立晋安郡。(宋白曰: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于此,以求安堵,隋曰泉州)。(南朝)陈天嘉时,晋南渡徙居江南之中原士族,因侯景之乱,而又迁入福建之建安郡,这些流入,亦有部分避役先后迁入汀州地区。
  至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广州之东,潮州之北、福州之西先(一作光)龙洞,检得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奏置州,因长汀而"(《舆地纪胜·汀州》)。"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治新罗、后移治长汀白石村"(《永乐大典·汀州府》卷七八九),初领长汀、黄连、龙岩。明代领县八: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归化、永定。
  唐代户籍分主户、客户。《食货论》称:"民逃役者,多浮寄于闾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此三千余户避役者,始著籍,而称之客户。
  东晋永嘉之际,南来中原流人在汀州及闽粤赣边居留,经历400多年时间,形成为有共同语言、礼俗及传统文化的群体,至此始名之为客,其语言谓之客语。
  同时,唐仪风三年(公元673年),"寇连结诸蛮攻潮州,守帅不能制,左王铃卫翌府左郎将陈元光讨平之,开屯子漳水之北,且耕且守。嗣圣三年(公元686年),元光请于潮泉间建一州,以抗岭表,诏从之。因即屯所为州(漳州),置漳浦县属焉"(《古今图书集成·漳州府建置沿革考》卷一O九五)。关于陈元光开漳州!之经过,《丁氏族谱》载:陈元光平蛮开郡,先是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泉州之龙溪(九龙江),阻江为界,插柳为营(名柳营),当溪海之交,两山夹峙,波涛激涌,永隔东西。至是(即元光讨寇),阴遣人沿溪而上,就上流缓处结筏连渡,间道袭击之,遂建寨柳江之西,以为进取,恩威并济,土黎(俚)归附,辖其地为唐化里,而龙溪以东之民,陆续渡江,由之且战且招,追黠寇于盘陀之下,尽歼之,愿附者抚而籍焉。永隆二年(公年681年)请于朝移镇漳浦以镇潮贼,阻盘陀诸山为寨。其西山山洞之黎(俚),率以险阻,林术阴翳不相通,乃开山取道,剪除荆棘,遣土民诱而化之,渐成村落,拓地千里。垂拱间〈公元685-688年)请置漳州,割泉州龙溪属焉,诏光知州事"(《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一0五O漳州府古迹考·柳营)。
  陈元光知漳州,"率众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惠商工"(清嘉庆《云霄厅志》卷——唐宦绩),"剪荆棘,开村落,收散亡"(《闽书》卷四一君长志),因此,东晋以来中原南渡于福建散亡于晋安郡与漳州地区的汉族人民,受其招徕,及陈元光部卒与土黎杂处,开屯于漳水,开山种畲。《古今图书集成·漳州府山川考》卷一O九五年载:"火田溪:火田、畲地。此溪西向皆山,因为畲以种黍稷,故名。唐陈将军玟(元光父)建宅于此。"散亡汉人与屯垦部卒著籍,是为客户。今有客家人族谱记戴,其祖来自河南固始、光州。
  唐末黄巢起义与南宋时大批中原与江南人民南迁入岭东客家方言地区,它对"客家"形成为汉民族中一支民系,起了促进与完善的作用。
  过去研究客家的学者,认为"客"名是出自晋元帝"给客制度"、"南兖州镇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户以为客。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上有司为客籍制度"(《南齐书州郡志》)。然而这种制度只是在分散的部分的流民中体现,而大部分流民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更主要的是有共同的客方言、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的群体尚未形成。
  一些学者从客字的字义出发,认为"秦汉时代所谓''萌、氓、甿''等,皆指外地流来的客民,又有客萌(客民)、宾客、食客、私客、奴客、僮客等等。唐户籍有"主户"、''客户'',南宋''客''……"(《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实际上,这些都与客家形成民系的关系不大,因为它与有着共同的客方言、习俗与文化特征的群体未有联系。这就是说广府人、潮州人之先民亦来自中原,他们流入岭表,亦是客户、佃客身份,而并不称"客家人"。
  客家的"家",应理解为宗族派系,即有共同语言、习俗、传统文化的群体。粤北地区,今仍有称某姓村落为某家,如陈姓、张姓村落,称陈家、张家。元明清,汀、梅赣客人逐渐成批向外移居,而"客家"之名始为人们称著。但作为汉族一支民系出现,则在明正德年间以后。
  唐王朝在漳、汀设郡,把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带进这一地区,在加强其封建统治的同时,加速生产发展,经济向封建形态转化。正如陈元光《请建州县表》所说:"营农积粟,通惠工商"尤其是唐末又有大量汉人迁入。
  唐末黄巢起义队伍向福建推进,使汀漳客人向梅州循州地区迁移佃种。五化闽、唐争夺战,又促使汀漳客民避难潮梅。南汉与闽王在闽粤边对垒,闽王调发汀、漳屯户为军进驻潮梅,"伪汉刘陟据岭南与王审知之分疆为战场,分潮汀漳为闽界,分旧循州归善、海丰、博罗、河源为祯州为南汉界"(《舆地纪胜》卷九九惠州)。
  宋统一岭南,潮、梅、汀、漳地区未受到战争的破坏,此时在梅州地区佃耕的汀、赣侨寓者日众,据《元丰九域志》载:梅州户:主5825824.,客6548。此时闽粤赣边区已是客语方言区,客语早已形成。(宋)朱辅《溪蛮丛笑》谓:"客语:能省民之言者,名客语。"南宋大批中原人南来,客人用客语方言与之通话。
  宋以前,梅州地区已有"山客輋"之名,是宋代迁入梅州地区的汀、赣人和中原人对当地人(土著)的称谓,指自称"山客"的輋人,可想而知,他们的先人是垦山种輋的屯田客、佃客,亦即隋唐以前已入该地的中原流人。
  其后,有畲客之名,或即"山客輋"之俗称。
  元初已有客寨之名,即客人居住的村寨。公元1280年8月,陈吊眼领导的起义军攻陷漳州,人数已由1万余发展到10万,连50寨,其中力量雄厚的有"陈桂龙在九层漈,陈吊眼据漳浦峰山寨,陈三官在水篆畲,罗半天和梅龙在长窑,陈大妇在客寨"(《元经世大典政典》)。漳州府对流人随山迁徙而种谷者,称之为客(《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一O一漳州府风俗考)。
  即是说,明以前曾出现"客"的单称,也出现畲的联称。"客家"一词,作为汉族一支民系出现,应该是明正德间闽粤赣畲族大部分融化为客人之后,即入版籍,编里甲,纳租赋,输徭役,与齐民一体,正式称之客人。(《纪变谩言》谓:畲夷雷五,与异郡菁紫诸邑客人何南山……等百余人谋叛伏诛(周华《兴化县志》卷八)。
  在闽粤赣边地区,"客家"先民在历史文献中常与畲(輋)有密切关系。畲,《集韵》:火种也。是开山锄岭,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輋,《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00广东四谓: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是搭茅棚、茅寮居住的生活方式。
  凡居住山区具有上述的生产、生活方式者,都称之为畲(輋)人,或山客輋。故此,客家先民从中州南来居住闽粤赣边从事此种生产、生活方式者,亦不可免被称之畲(輋)。古代史籍记载,缺乏严格的民族识别,畲名随代而异,有被称蛮、俚、僚、蛮僚、嗣僚或土黎者。畲人自称"山家"(或作山哈。哈、客同音),大多畲人操客语(然略有差异),历史上记载常出现客家先民与畲民混为一谈的现象。如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九龙江(《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一O五),而《福建通志》卷八五《关隘》谓:六朝以来,九龙江两岸"尽属蛮僚",把屯戍者包括于蛮僚之内。汀州置州时检得避役百姓3千余户(约1万余人),而《资治通鉴》卷二五九载:(唐)黄连峒(汀州境内)蛮二万围汀州。把客家先民亦称之为峒蛮。
  宋以后大批南渡的中原人民与汀赣入粤佃耕者汇于梅州地区〈据载梅州客之来,多在宋末元初,由汀来者十之八,由赣来者十之二。此客,指佃客。由于汀州长期刀耕火种,毁林种粮,山林资源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耕地贫瘠,更加天灾、饥荒、社会动乱等因素,故此迁梅州地区佃耕。时梅州土旷人稀),发展了农业生产,使梅州成为融客家音、水源音为一体的客方言的中心,亦即客家的中心。这与元以后汀州经济、文化的衰落,梅州文化、经济的兴起有密切关系。
  客家形成民系过程中的民族融合
  岭南为古百越之地,其土著无疑是百越的后裔。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融合土著的过程。关于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包括罗香林先生在内的学者历来很少触及。
  梅州地区客家融合了那些民族,从而形成汉族的一支民系?
  据清光绪二十四年温仲和纂《嘉应州志》所载:
  1、畲人:据《州志》卷四《山川》载:黄沙嶂,在城南二十五里,中皆种畲人。卷八《礼俗》载"土瘠民贫,其畲民尤作苦。"卷引《事变》载:"(元)至正十一年辛卯,(梅州) 輋寇陈满等啸聚梅塘,攻陷城邑。二十年壬辰,招讨使陈梅克梅塘寨"。史家谓"元至正,陈梅尽灭梅輋人"。从以上记载,古代梅州居住不少輋人。輋同畲。
  再就《州志》所载村堡,亦有不少带畲字的地名,如卷一载:畲坑堡,铅輋、白畲、中畲、下畲。卷四载:"合桃畲"。说明以上地方,曾是畲人居留之地。
  史籍记载,畲姓有盘、蓝、雷、钟、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化出其他姓,如潘、吕、篓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1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