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8|回复: 0

转贴--曾毅,医学病毒学家[揭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24 06: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pst.net.cn/kxj/zgkxjszj/cx/yxb/pe/yf16034001.htm
曾毅

(1929—  )

   曾毅,医学病毒学家。他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提高了早期治疗率,降低了病死率。他还阐明了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和鼻咽癌的关系,以及环境中的促癌物、致癌物和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提出了鼻咽癌病因的初步见解。他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艾滋病病毒,并建立了诊断方法,制备了诊断制剂,为推动我国对艾滋病的检测和防治研究作出了贡献。




  曾毅,1929年3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五经富乡。他的父亲原来是个经销油盐的商人,后来经营织布厂。曾毅5岁便入小学读书,肯用功,成绩优良,深得父亲的喜爱。1943年1月,他在五经富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梅县东山中学读高中,毕业后去上海,先入复旦大学商学院统计系学习,后又考入上海医学院,于1952年毕业,1953年到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任助教。
  1956年他被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学室(1956年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1983年改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工作。从此时起至1973年,曾毅一直从事病毒病病原学的研究。他研究过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等,取得了一些成就,其中较重要的成就有:首先发现在我国母鸡中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阳性率很高,鸡蛋中病毒阳性率高达80%以上。为降低鸡蛋的带毒率,1968年,他应用大剂量经细胞培养多次传代后的活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免疫带病毒的母鸡,打破其免疫耐受性,使鸡获得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从而使鸡蛋的带毒率大大下降,甚至转阴,为建立无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鸡群提供了新措施。7年后,同类的工作在国外才见报道。
  曾毅在科学研究上的突出成就和贡献,首先是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毒病因研究,其次是对我国艾滋病的研究。其病因至今不明。关于致癌因素的学说和假说众多,如化学物质、遗传因素、病毒病因等。但人类癌症的病毒病因研究多年来不受人们的重视。
  1966年,美国学者L.J.奥尔特(L.J.Old)等,应用免疫扩散试验首次证明了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与鼻咽癌存在血清学关系。随后的资料又进-步证明了这一点。于是各国学者纷纷开展研究,希望以鼻咽癌为契机来阐明癌症的病毒病因。但他们主要研究EB病毒的特性,以及它对细胞转化的作用,它与巴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关系等,至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则研究得很少。

  1973年,曾毅经反复思考、比较,决定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有人曾劝他只研究食管癌,曾毅却认为,鼻咽癌已经证明与EB病毒有关,而食管癌则查不到与任何病毒有关的证据,科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应该研究可能与病毒有关的癌症,否则便是无的放矢。他果断地在当时的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鼻咽癌的研究。
  鼻咽癌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的几个省发病率很高,而广东、广西更是本病的高发区。发病者92%为30岁以上的青壮年。本病与所有癌症一样,早期难以发观,晚期难以治疗,病死率很高。对该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治疗,效果很好。因此,及早发现早期病人,对于挽救其生命十分重要。
  课题确定之后,制订正确的研究策略十分重要,关系到课题的成败。经过深入的思考,曾毅认为,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区,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不能采取西方学者的研究策略,应该走自己的路,应该坚持科学研究与防治疾病相结合,实验室研究与疾病防治现场相结合的方针,首先要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其生命,然后再来阐明病因,控制疾病。据此,他制订的策略是:以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为中心,带动其他学科的研究;从解决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入手,深入疾病的高发区,主动寻找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此基础上阐明病因,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根据这一策略,曾毅在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时,其工作分为三个部分:(1)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2)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因子和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

解决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问题

  建立特异的、敏感的诊断方法,是解决鼻咽癌早期诊断问题的关键。1976年,曾毅将从国外引进的、检测EB病毒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的免疫荧光法,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效果很好。然而此法必须备有价格昂贵的荧光显微镜,无法在基层推广应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和助手刘育希等一起,在1977年建立了免疫酶法。用此法检测人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的IgA(IgA/VCA)抗体,可发现早期鼻咽癌病人。此方法简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检查。
  1978年,曾毅携带此方法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在自治区卫生厅和人民医院、苍梧县和梧州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与苍梧县和梧州市肿瘤防治所合作,在苍梧县和梧州市建立了鼻咽癌前瞻性研究的现场。
  曾毅坚持贯彻“实验室—医院—现场”三结合的方针,他们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组成医疗小分队,深入工厂、农村开展血清学普查工作,主动寻找病人。自1978—1980年的三年间,他们在苍梧县共检查了30岁以上人群148529人,其中IgA/VCA抗体阳性者3529人,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从中查出鼻咽癌病人55人,其中31人(占56.4%)为早期病人。不少病人毫无自觉症状。对这些抗体阳性者,他们追踪观察了1—3年,又确认了32例病人,其中早期病人19例,这样前后共发现87例鼻咽癌病人,其中50例(占57.5%)是早期病人。1980—1981年,他们又在梧州市查了20762名40岁以上成年人,查出抗体阳性者1136人,并追踪观察了4年,先后共确诊35例鼻咽癌病人,其中早期病人31例(占91.5%),继续追踪观察至第10年,仍从抗体阳性者中发现了一些早期病人,而IgA/VCA抗体阴性者,经10年追踪观察,仅发生了个别的病人。这个结果说明,通过血清学检查可在4—10年前预测鼻咽癌的发生。



  如果把梧州市的普查结果,与该市肿瘤防治所同一时期在门诊检查的1036人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就可发现,门诊查出的早期病人仅占被查出的鼻咽癌患者的31.8%,而晚期病人占了68.2%。可见,普查发现的主要是早期病人,门诊查出的主要是晚期病人。
  普查工作所取得的胜利,确实令人振奋,但曾毅并未就此而满足。他通过深入分析后发现,从IgA/VCA抗体阳性者中,经临床确诊的病人很少,只占1%—2%。这说明这种抗体对鼻咽癌的特异性差,而人血清中的另一种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IgA(IgA/EA)抗体对鼻咽癌更特异,IgA/EA抗体阳性者有30%—40%是鼻咽癌病人。检查这种抗体肯定会提高早期鼻咽癌的检出率,不过应用免疫酶法检测IgA/EA抗体敏感性不够高,阳性率只有70%左右,很显然,必须建立新的更敏感的方法。
  于是,曾毅和他的同事们又日夜奋战。1979年,他们成功地将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用于检测IgA/EA抗体,使阳性检出率由70%提高到96%,并且证明绝大多数鼻咽癌病人都有IgA/EA抗体。但此法的一个缺点是要用同位素,而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在现场应用很受限制。为此,他们又重新研究新的方法,1984年又成功地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EB病毒IgA/EA,后来又建立了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等等。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断地提高,使抗体阳性者的检出率也大大提高,应用更加方便。
  但是,血清抗体阳性者并不都是鼻咽癌病人,只是可疑者或将来的发病者,鼻咽癌的确诊仍需依靠临床诊断,而临床诊断一直是沿用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方法。这些方法准确,不过操作复杂,需时太长,不适应普查的需要。为此,1978年,曾毅等建立了抗补体免疫酶法,用以检查鼻咽部上皮细胞,既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发现细胞中的EB病毒核抗原(EBNA),又可鉴别细胞的类型。此方法的效果虽很好,但采取鼻咽部上皮细胞十分麻烦,病人痛苦多。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又寻找新的办法。后来他与湛江医学院合作,改进了该院发明的负压吸引技术,用此技术吸取上皮细胞,操作方便,病人无痛苦,所取的细胞量也多,足以做多种检查。
  临床医师在血清学普查的推动下,不断研究IgA抗体阳性与鼻咽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套经验,能很熟练地根据血清学结果去发现早期病人,甚至查出早期原位癌。
  这样,从血清学普查到临床确诊,解决了鼻咽癌早期诊断问题。
  但是,科学知识只有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因此,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宣传工作,普及科学知识。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实现,使广西壮族自治区早期发现的病人大大增多,由于治疗及时,使当地I期鼻咽癌病人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2%,显著地降低了病死率。苍梧县的鼻咽癌病患者死亡率由15/10万下降到5/10万,这意味着挽救了一大批青壮年的生命。
   这项研究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瞩目和赞扬。然而,曾毅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思索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些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各个鼻咽癌高发区。他深感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任务还没有完成,需要继续努力。于是,他不断地改进鼻咽癌的检测方法,使之更加简便。例如,他们以干血代替鲜血做检测就大大方便了各地的群众。现在,任何人只要自觉可疑,就可自己取一滴指血或耳血,滴在纸上,干后邮寄到曾毅的实验室,二三天后就可得到检测结果。同时,他们将自己的技术转让给生产单位,生产诊断药盒,使各医疗防疫单位都能开展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工作。这不仅方便了群众,也扩大了鼻咽癌的防治网。他还在自己的研究室里成立了专门的门诊室,与北京市各医院建立联系,接待由各医院介绍来的病人,以及自愿来检查的健康人。由于传播媒介的不断宣传,寄来干血标本或自己到实验室来检查的人每天都有,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迄今,他们已检测了几十万人,从中查出了一批早期鼻咽癌病人,使由门诊发现的早期病人从过去20%上升到75%,从而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西安市有位工程师,自觉鼻咽部不太舒服,就寄了一份干血标本来,检查结果为阳性,经临床确诊为I期鼻咽癌,经及时治疗后,至今仍在岗位上工作着。
  80年代,遗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深入研究EB病毒和鼻咽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曾毅及其同事们运用这些新的技术建立了抗人IgA、EA、P138、MA和ENBA—1等单克隆抗体,研制成功了重组EB病毒早期抗原,建立了蛋白印迹法等更敏感更特异的方法,并深入地研究了鼻咽癌病人对EB病毒各种抗原的反应。除上面提到的外,他们还首次发现IgA/MA、IgA/EBNA-1、IgG/Ze-bra和抗IgA/EA独特型抗体对鼻咽癌有高度的特异性。同时,他们还研究了IgA/EBNA-2和IgA/LMP等抗体,从而掌握了这些抗体的变动规律,及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他们总结了十多年来血清学研究的结果,阐明了以下几点:
  1.对高发区人群的血清学普查和对IgA抗体阳性者追踪观察至第10年,可陆续查出早期鼻咽癌病人,从而提高了早期诊断率,显著降低了病死率,为提出通过二级预防来控制鼻咽癌提供了依据。
2.根据对EB病毒IgA抗体阳性者的追踪观察,了解了抗体的变动规律及其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证明在第10年,原来抗体阳性者中有31.7%的人转为阴性,7.2%的人波动在阴性和低抗体水平之间,40.6%的人不变动,7.3%的人抗体呈4倍上升,13.2%的人抗体呈4倍下降。而鼻咽癌病人主要发生在抗体不变动或升高的人中,特别是IgA/VCA和IgA/EA抗体同时升高者,则1—3年内将发生鼻咽癌。
  3.了解到IgA/VCA和IgA/EA抗体的滴度与检出鼻咽癌的关系。IgA/VCA滴度在1:160—1:320时,鼻咽癌检出率为5.6%;滴度为1:640—1280时为18.6%。而IgA/EA抗体滴度为1:10—1:20时,鼻咽癌检出率为37.5%;滴度为1:40—1:80时为77.8%;滴度达到1:160—1:320时检出率达100%。
  4.对各种抗原的研究结果表明,IgA/EA、P138和P54、IgA/EBNA-1、IgG/Zebra抗体对鼻咽癌很特异,可用于早期诊断。鼻咽癌病人没有IgA/EBNA-5、IgA/EBNA-2A和IgA/LMA抗体。IgA/VCA和IgA/EA抗体在患者放射治疗后下降,复发时上升,对预后有意义。IgA/EBNA-1和IgA/MA在患者放疗后可持续很长时间,下降很少,对预后和复发无诊断意义。这些标记不仅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而且对了解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有重要意义。
  5.70年代初,曾毅开始研究本课题时,学者们对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EB病毒仅是一位“过客”,即EB病毒是在细胞已经发生转化后才感染细胞的,因此只是“过客”不起作用。血清学研究证明了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否则不能用来作早期诊断。更直接的证据是,抗补体免疫酶法的检测证明,不只是在鼻咽癌细胞中,而且在鼻咽部正常上皮细胞和增生细胞中都有EBNA。研究还证明,不仅在鼻咽癌细胞中,而且在正常粘膜中都有EB病毒核酸。这些都证明EB病毒是在细胞转化之前就感染细胞了。

肯定了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

  为了阐明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仅用于血清学证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研究EB病毒和鼻咽癌癌细胞的关系。为此,各国学者都试图取鼻咽癌组织建立癌细胞株来进行研究。1976年,曾毅首次建立了鼻咽癌高分化癌细胞株(CNE1),但由于当时缺乏灵敏的检测手段,未查到EB病毒标志。1980年,曾毅及其同事又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早代有EB病毒,传代后病毒丢失了。1989年,他应用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酶链聚合反应(PCR)重新检测这两株细胞,发现都有核酸存在,使用蛋白印迹法也证明有EB病毒蛋白的表达。这不仅证明了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而且否定了过去一些学者提出的EB病毒只与低分化癌有关的说法,首次证明了高分化癌也与EB病毒有关。
  曾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在这两株鼻咽癌细胞中存在8个癌基因,即C-MYC、Int-2、C-fms、Araf、met、Ras、Sar和erb,还有LAF-1、LAF-3、ICam和CSF等免疫调节因子,同时,癌细胞中已失去抗癌基因。这些对阐明鼻咽癌细胞的生长、维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探讨了环境因子和遗传因素与鼻咽癌的关系

  早在1973年,曾毅在调查工作中就曾发现,鼻咽癌高发区与低发区的居民,EB病毒的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别,而高发区20岁以上居民血清中EB病毒补体结合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却显著高于低发区同年龄组居民。这说明在高发区人群中EB病毒更为活跃。这是为什么呢?1978—1981年间,他们在苍梧和梧州的普查中也发现,当地的船民,血清中IgA/VCA的阳性检出率和鼻咽癌的发病率都明显高于当地的陆上居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1980年,在联邦德国召开的一次国际鼻咽癌会议上,日本伊藤洋平教授报告了一些植物中含有促EB病毒活跃的物质,这给了曾毅很大的启发。回国后,他和苍梧县肿瘤防治所合作,在苍梧和梧州实地调查,发现当地沿江两岸、大路两旁、田边沟旁、住宅周围种有许多桐油树、乌柏树等,还发现农民的菜地周围种有许多当地人叫作“火秧勒”的植物,长得又高又密,农民以此种植物代替篱笆。曾毅他们采集这些植物的茎、花、叶和植物下的土壤做检查,发现了促EB病毒活跃的物质。为进一步扩大发现,他们筛选了1600种中草药,发现其中52种含EB病毒诱导物,能促进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有的中草药如射干、莞花、黄芫花、了哥王等含促癌物,其中芫花和了哥王能使大鼠发生鼻咽癌。这些中草药的地理分布与鼻咽癌高发区的地理分布吻合。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又发现,有些中草药和南方的咸鱼中,同时含有化学致突变物和EB病毒诱导物(致癌物和促癌物)。此种诱导物与经典的促癌物(TPA)性质不同,它们是水溶性的,而TPA是脂溶性的,这在国际上是新发现。他们还筛选了400多种中成药,发现9种含EB病毒诱导物或促癌物。在高发区,一些蔬菜和蜂蜜中都含有EB病毒诱导物。
值得指出的是,曾毅等从中草药中发现有的中草药对促癌物和EB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能在干预鼻咽癌的发生中起一作用,初步的临床应用证明能使IgA/VCA抗体滴度下降。
  他们还发现,鼻咽部的厌氧杆菌产生的丁酸能激活EB病毒,能促进EB病毒对淋巴细胞转化,它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什么关系正在研究之中。
  除了环境因素外,曾毅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陆圣经副主任技师和法国专家合作,研究了遗传因素与鼻咽癌的关系。他们对曾发生两例以上鼻咽癌病人的家庭的成员,包括病人本人、父母、兄弟姐妹及病人的子女进行了调查,检查了他们的HLA抗原,证明存在“与HLA连锁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初步显示了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他们的这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已写成论文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研究,曾毅对鼻咽癌的病因提出了初步看法,即:“在鼻咽癌的发生上,遗传因素是基础,EB病毒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启动作用,环境中的促癌物、致癌物起协同作用。

为推动我国对艾滋病的检测和防治研究的贡献

  1981年,国际上第一次报道了艾滋病。随后在短短的几年里,艾滋病席卷了欧美各国,引起人们极大的恐慌。对于此病唯独亚洲国家报道极少,于是传说纷纭,说什么亚洲人天然不得艾滋病。曾毅作为一位严肃的病毒学家,他不相信这种说法,他预测亚洲各国也会出现艾滋病人,艾滋病也必然要传到中国来。他还认为,对于此病关键是要加强防范,以免成灾。于是他一方面注视国外的有关动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警惕艾滋病的传入。那时,由于没有试剂,没有设备,研究工作困难重重,但他仍然迎难而上,于1984年开始了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工作。1985年,他和浙江医科大学合作,检测了该省18例使用过进口Ⅷ因子制剂的血友病病人,查到4例艾滋病毒(HTV-1)阳性者,从而证实了早在1983年艾滋病毒已随同进口血液制品传入了我国。
  为了推动国内对艾滋病的检测工作,他积极筹备成立了我国艾滋病检测中心,建立了一些艾滋病的检测方法,如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和蛋白印迹法等,并制备出相应的试剂供全国应用。他还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以引起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对艾滋病的重视和了解,并促使成立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研究基金会,为艾滋病的防治筹措必要的资金。
  1987年,曾毅及其同事分离到了我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HIV-1,AC株),为深入研究该病毒的特性,制备诊断试剂和研制疫苗提供了条件。1989年他们又与云南省卫生防疫站合作,从边境地区查出一批毒瘾者带有艾滋病病毒。

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

  在科研工作上,曾毅具有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他善于抓住苗头深入研究。除此之外,他还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善于和地方医疗科研单位合作;二是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
  自1978年以来,曾毅一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梧州市肿瘤防治所和苍梧县鼻咽癌防治所合作得很好。他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时,曾提出三点:(1)必须平等对人,把基层科技工作者作为科研战线上的战友、同伴来对待,要信任他们,依靠他们。(2)要做到互利,尽量照顾到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利益,做到有利共享。例如科研成果获得的奖金,要平等地分给他们,还要经常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水平,接受他们来进修,并给予他们出国深造的机会,对于实验的设备也要不断地帮助他们充实。(3)始终要使自己的科研水平不断地提高,使之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曾毅认为,这种合作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督促。
  曾毅还特别重视多学科的合作,他认为一个难攻的课题,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才能得到解决。上述他同湛江医学院的合作及同湖北医学院在促癌物研究上的合作就是例证。
  曾毅认为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是及时获得新的信息,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提高我们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从1980年起,曾毅先是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G.戴特(G.deThé)教授在鼻咽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随后又与联邦德国慕尼黑佩腾科费(Pettenkofer)研究所H.沃尔夫(H.Wolf)教授在EB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合作,与日本伊藤洋平教授在环境促癌物方面进行合作。这些合作使我国在培养人才、改善实验设备、提高研究水平上获得了很大好处。
  由于曾毅在鼻咽癌研究上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了外国同行的尊重,他们纷纷提供资金请他去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对于这些邀请,特别是国际会议,曾毅总是尽可能去参加。每次去他都抱有一定的目的,通过参加会议来了解国外的动向,以促进国内科研工作的发展。
  曾毅已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1982年,国际抗癌联盟邀请世界12位著名鼻咽癌专家讨论编著《鼻咽癌生物学》一书,曾毅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讨论,并撰写了《中国鼻咽癌》一章。
  曾毅的科研成就曾多次受到国家的奖励,计有: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一级一项,二级和三级各二项;1984年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他领导的科研项目在1985年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召开的“国家建设第六个五年计划攻关课题总结表彰会”上,受到了表扬,并在肿瘤攻关项目中被评为第一名。
简历

  1929年3月8日 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五经富乡。
  1952年 于上海医学院毕业。
  1953—1956年 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助教。
  1956—现在 先后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学室(以后先后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病毒学研究所肿瘤病毒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副院长。
  1973—31974年 在英国格拉斯哥病毒研究所学习和工作。

主要论著

  1 Laboratory of Tumor Viruses of Cancer Institute,et al.Chinese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Zeng Yi,Shang Ming,Liu Chunren,et al).Establishment of an epithelial cell line and a fusiform cell linefrom a patient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cientia Sinica,1978,21(1):127—134.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病毒组(曾毅).鸡淋巴白细胞病病毒对母鸡免疫及其鸡胚带毒影响的初步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79,(3):111—114.
  3 曾毅,商铭,刘纯仁等.我国八个省市鼻咽癌病人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的A抗体的测定.中华肿瘤杂志,1979,1(2):81.
  4 曾毅,刘育希,刘纯仁等.应用免疫酶法和免疫放射自显影法普查鼻咽癌.中华肿瘤杂志,1979,1(1):2—7.
  5 Zeng Y,Shen SJ,Pi G H,et al.Application of anticomplement immunoenzymatic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EBNA in c arcinomacells and normal epithelial cel1s from nasopharynx.11th Int.Symp.Nasopharyngeal Carcinoma.In:Grundmann E, Zeng Y,eds.Cancer campaign.vol 5,Nasopharyngeal carcinoma.Dusseldorf West Germany,1981:237—244.
  6 Pi G H,Zeng Y,Zhao W P,et al.Development of an anticomplement immunoenzyme test for detection of EB virus nuclear antigen (EBNA) and antibody to EBNA.JImmunol Methods,1981,44(1):73—78.
  7 Zeng Y,Zhang LG,LiH Y,et al.Serological mass survey for early dete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Wuzhoucity,China.Int J Cancer,1982,29(2):139—141
  8 Zeng Y,Desgranges C,Borukamm G W,et al.Detection of EpstinBarr viral DNA internal repeats bodies.Int J Cancer,1982,29(1):87—91.
  9 Gu S Y,Tang W P,Zeng Y,et al.Establishment of an epithelialcell 1ine from patients with poor1y differentiated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In:Prasad Ued.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urrentconcepts.Kuala Lumpur:University Malaya Press,1983:273—276.
  10 ZengY,Zhong J M,Li LY,et al.Follow-up studies on EpsteinBarr virus IgA/VCA antibody positive person in Zangwu County,China.Intervirology,1983,20(4):190—194.
  11 Zeng Y,Gong C.H,Jan M.C,et al.Detec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IgA/EA antibody for diagno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immunoautoradiography.Int JCancer,1983,31(5):599—601.
  12 Zeng Yi,de Thé G.Early detection and IgA-related pre-NPC condition achievments and prospectives.In:Levine PH,Ablshi D V,Pearson GR,eds.Epstein-Barr v irus and associated disease.Bost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ing,1984,151.
13 王必嫦,曾毅,TsuchieH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剂检测我国正常人和血友病病人血清中嗜T细胞Ⅲ型病毒抗体.病毒学报,1985,1(4):391—392.
  14 曾毅,王必嫦,汤得骥等.血友病患者血清中淋巴腺病病毒/人T细胞Ⅲ型病毒抗体检测.病毒学报,1986,2:97—100.
  15 Zeng Y,Pi GH,Deng H,et al.Sero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HIVantibody in China.AIDS Res,1986,2[Supll]:147.
  16 Zeng Y,Zhang JM.A etiological studies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China,In:Chan Y E,DorasinghamS,Ling A E ,eds.World Scientific,1988:92—102.
  17 Shao Y M,Poirier S,Ohshima H,Zeng Y,et al.Epstein-Barr virusactivation in Raji cells by extract of preserved food from NPC highrisk area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arcinogenesis,1988,9(9):1455—1457.
  18 Tang W P,Zeng Y,Poirier S,etal.Wikstroemia indica promotesdevelop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rat initiated by dinitrosopiperazine.J Cacer Res Clin Oncol,1988,114(4):429—431.
  19 曾毅,deThéG,HimuraY.应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人免疫缺陷病病毒(HIV-1)抗体.病毒学报,1988,4(1):65—58.
  20 曾毅,王必嫦,邵一鸣等.我国首次从艾滋病病人分离到艾滋病毒.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8,9(3):135—5137.
  21 曾毅,王必嫦,郑锡文等.艾滋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8,9(3):138—139.
  22 邵一鸣,韩孟杰,曾毅等.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印迹法的改进.病毒学报,1990,6(2):184—188.
  23王哲,曾毅.人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诊断免疫酶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11(4):243246.
  24 王哲,曾毅.应用桥联酶标术检测艾滋病毒抗体.病毒学 杂志,1990,(3):291—293.
  25 LuSJ,Day NE,Zeng Y,et al.Link age ofanasopharynge alcarcinoma susceptibility locus to the HLA region.Nature,1990,346(6283):470—4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3 18: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