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5|回复: 0

[转帖] 百年客家围屋盼“重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19: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5日,“记者街坊”活动在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大新百货广场上进行。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这是我们的根,不能断了。”百年客家围屋龙田世居年久失修,让许多街坊痛心。昨日,南都“记者街坊”活动走进坑梓办事处,街坊们呼吁修缮龙田世居,相关部门表示60万元维修经费已到位,正准备招标立项维修。

  古屋内精美横梁摇摇欲坠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街坊”来到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一名老人黄先生来到活动现场,表达了对龙田世居年久失修的担忧。黄先生是龙田社区田段心居民,在龙田世居生活了几十年,对世居充满了感情,“这是我们龙田黄姓人的根。”

  据介绍,龙田世居位于坑梓办事处龙田社区田段心居民小组,由黄氏族人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距今170多年历史,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当地政府以每年15万元的租金将世居租下。如今,世居前门不远处修建了快速公路,在后院的围墙,黄氏子孙为了保护祖屋不被擅闯,加上了铁闸。龙田世居一直没有开发旅游业务,有游客若要参观,可由围屋旁边的居民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引领进去。

  黄先生说,龙田世居修建得很气派,有参观过的年轻人表示,龙田世居很像客家版的“唐顿庄园”。但由于年久失修,龙田世居很多墙体已经斑驳破裂,主楼旁边的一些小房子已经出现了坍塌现象,外墙长满了杂草,“龙田世居的牌匾上,都是杂草丛生。”让黄先生最心痛的是,原本精美气派的牌匾和浮雕,也已经渐渐朽坏或脱落,世居中堂上面的横梁雕有精美的花纹,但也已经摇摇欲坠,“我很担心,横梁掉下来之后,会连累到整个中堂坍塌,那龙田世居就毁了。”

  黄先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关注和重视对龙田世居的保护:“170多年的客家围屋,我们世代生长的地方,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啊。”

  60万专项维修经费已到位

  坑梓办事处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对龙田世居年久失修的情况早有关注,从2006年至今,政府前后花费了400多万对龙田世居进行维修,“都是哪里坏了补哪里,赶不上损坏的速度。”

  而针对龙田世居中堂残损严重的情况,今年年初,该中心多次向市、区文管部门呈报了抢修经费请示,文管部门拨付专项维修经费60多万元至坑梓办事处。目前,文体服务中心已邀请具有资质的维修公司设计维修方案,并按相关规定上报上级文管部门审批,拟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准备招标立项维修。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年初,该中心还协助坪山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公共事业局基建科相关专家多次到龙田世居、新乔围实地调研,争取对龙田世居整体及新乔围核心部分立项维修。新区评审中心已于10月21日邀请相关专家召开了《龙田世居客家围屋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新乔世居客家围屋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评审会。

  记者走访

  坑梓其他古屋同样问题突出

  管理和抢救修缮经费严重不足

  包括龙田世居在内,坑梓分布了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30多座,不乏超过百年的古屋。龙田世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乔世居、洪围为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老坑社区的洪围是坑梓历史最久的客家围屋,至今有320多年历史,但里面长满了将近一米高的杂草,断砖残瓦遍地,还时常散发出阵阵臭味。而新乔世居至今仍有外来务工者租住,世居内很多青砖已经破碎,过道遍布垃圾,在祠堂后面一块空地,已然完全变成了“菜园子”,租户种上了各种蔬菜。

  文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客家围屋基本为土木结构的老建筑,建筑风化、受白蚁侵蚀现象相当普遍,墙垣脱落情况较为严重。围屋内乱拆乱建现象严重,业主私自实施的“改造工程”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围屋原有风貌。

  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虽然安排有专人监管,但学术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限制了文物保护与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对围屋开展保护事业的软肋。”而导致客家围屋凋败的主要原因,则是管理和抢救修缮经费严重不足。

  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坑梓办事处和上级文管部门对省、区保护单位投入前期性保护专项经费,但杯水车薪,尤其是新区成立以来,除街道财政每年投入15万元对龙田世居进行租赁外,市、区文物部门对坑梓重点单位投入保护经费严重不足,难以保证抢救修缮工作正常开展。
  文体服务中心希望拓宽重点文物资金渠道,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建议新区管委会将文物保护开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经费投入。该中心也将探讨资金投入的其他方式,考虑租赁的办法,出资将重点文物所有民房租赁下来,然后有计划地开展保护和开发工作。

  该中心还建议开发文物旅游,考虑以省级文物龙田世居为中心,利用客家民居建筑群落,开辟坑梓客家民俗风情走廊,建设若干个集中展示各时期客家文化的窗口,合力打造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文物旅游品牌。

  统筹:南都记者 叶淑萍 曾海城

  采写:南都记者 曾海城 王成波 叶淑萍
来源:http://news.163.com/14/1106/05/AABJG81600014AED.html

  作者:刘有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10: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