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6|回复: 0

五寮筍農世代傳承 打響綠竹筍名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5 17: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鮮甜美味的綠竹筍是深受民眾喜愛的農產品,但綠竹筍的種植過程可不簡單,產季更只有短短幾個月,三峽的五寮客家庄是新北市重要的綠竹筍產地,筍農大都
是來自,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不畏艱辛的環境條件,用心照顧著祖先,辛苦開墾出來的竹園,也打響了五寮綠竹筍的名聲。
換上雨鞋戴上斗笠,經過崎嶇的山間小路,才能到陡峭山坡上的竹園,隨手一挖,好幾條活跳跳的蚯蚓,就是筍農細心愛護土地的最佳證明,流利的挖開泥土表面,切下一支支鮮嫩的綠竹筍,這些動作看起來簡單卻相當不輕鬆。
三峽竹筍產銷班班長 賴夫達:「一把鋤頭,差不多8斤到10斤,你看舉8小時一直挖,舉到肩膀上再挖下來,到晚上的時候回家了,兩隻手沒辦法動了全麻了。」
綠油油的竹園是筍農整年的生計來源,辛勤照顧近半年,但竹筍產季卻只有短短4個月,竹園環境高溫潮濕,更有數不盡的蚊蟲,相當不舒適,但老家在桃園龍潭的賴夫達,還是堅守阿公開創的家園。
三峽竹筍產銷班班長 賴夫達:「爸爸媽媽身體也不好了,他們也沒辦法(耕作),這個山荒廢掉也浪費,就說不然回來,把爸爸的產業接下來,繼續來做。」
賴夫達太太 王榮桂:「你說這就是人說,人親土地更親一樣的道理。」
左鄰右舍幾乎都是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有著革命情感,筍子割下山後,洗去汙泥進行分級的筍仔窟,就是農民平日的社交中心。
筍農 湯永生:「賴夫達他算是做我們班長,他算是比較有去聽人家講,來教我們怎麼施肥啊,或者是怎麼採收的方式。」
筍農 湯永清:「他會一直教說要施什麼肥,要怎麼整理這樣子。」
挑著沉重,卻收穫滿滿的竹筍回家,看到家人正在門口等候,再重也是最甜蜜的負擔,客家人來到三峽五寮打拚了近百年,生活雖然簡單樸素,但筍農們還是甘之如飴,鮮甜美味的綠竹筍料理嚐得到客家人,不畏艱辛的堅韌精神。  (2014-0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6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