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anxiuhong

客家地区常见植物,思乡的依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9 2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akka 于 2005-2-5 16:38 发表
几天前,看报道说,美国有科研人员利用艾叶提取治疗疟疾的药。

我记得小时候吃清明粄时,大人们好像就在里面加了艾叶,有这回事吗?

是的,清明粄里面就是加了艾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1: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19 于 2006-8-12 20:19 发表
我们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七月七,稔仔红地地
八月八,稔仔滩滩
九月九,稔仔甜过酒

我们这里是这样流传的:
六月六,稔仔红矢兜
七月七,稔仔乌的的
八月半,稔仔下岭半
十月朝,稔仔甜过酒娘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0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akka 于 2005-2-5 16:38 发表
几天前,看报道说,美国有科研人员利用艾叶提取治疗疟疾的药。

我记得小时候吃清明粄时,大人们好像就在里面加了艾叶,有这回事吗?


你们做艾米果不 我们赣州很常见的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6 1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都有这么野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1 0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2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59786.gif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张张熟悉的图片,不禁想起小时候满山跑找野果的情景。好怀念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4-10-17 00:38 发表
冬笋
我亲自挖过,一个上午挖到5根。





一个上午挖到5根,太少了吧?我一株就可挖到几十根。洗干净生吃很凉的哦。冬笋粉在我家乡是家家必备的。能降火,做浆糊贴对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4-10-15 20:31 发表
客家地区常称“布荆”。枝条可以泡茶。叶子可以洗酒缸,有香气。




中文名: 黄荆子
类  别: 果实类
英文名: Negundo Chastetree Fruit
别 ...

很特别,我家乡那里叫“蚊惊(荆)”,暂时还没有听到过其他地方的叫法相同。因为用火熏其枝叶产生的烟能驱蚊。故名。
初春,采下新长的嫩叶,制成茶叶,泡出的茶与众不同。有药效,与严老师说的差不多。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这种做法。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6-11-26 13:18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4-10-15 20:33 发表
客家地区常见,我老家叫做 糖罂子。
花很漂亮,春夏之间开得灿烂。



http://www.huatuo.net/dispzcy.php?classid=4&id=189

http://www.nju.e ...

我家乡那里叫糖果罂。补充两点:成熟果实去刺后浸酒,这种果酒可养血,可治疗低血压和昏厥;采下初春新长的嫩叶制茶,泡茶喝也有特效。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这种做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4-10-15 20:46 发表
覆盆子

客家地区叫做 po1子,泡子.不少朋友都还记得摘覆盆子时候刺伤的经历吧。
我老家很多品种:老虎po1,酒娘po1,net7po1。

灌木,浆果。


...

俗名“蘖(刺)泡”,分三月成熟和六月成熟两种,图上 的那种是三月成熟的,比六月成熟的要鲜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4-10-15 20:53 发表
老家叫做 甘花,取来做菜,滑腻腻的。



中文名: 木槿花
类  别: 花类
英文名: Shrubalthea Flower
别  名: 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
来 ...

俗名“鸡肉花”,我那里不是取花,而是取叶做菜,但一般只在春天取嫩叶,过后不能食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5-11-20 23:48 发表
碧酒子,学名 叫做拐枣


看来差别不小。我那里叫“桔扭”,成熟之前有点涩,成熟后味道很清甜。据说树根可以治胃病,我自己试过,但没有坚持服用,不知效果如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江女 于 2005-12-16 22:48 发表

在书籍上应该叫铁芒萁,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铁鲁基与鲁基同属不同种,铁鲁基的植株要大得多,茎的硬度很大,故称铁鲁基。有机会我拍张照片给你看看。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6-11-26 14:29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13: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谷围 于 2006-8-19 21:01 发表

我们这里是这样流传的:
六月六,稔仔红矢兜
七月七,稔仔乌的的
八月半,稔仔下岭半
十月朝,稔仔甜过酒娘糟

就是这样的。纠正一点:“稔"应该写成“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8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