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2|回复: 0

客家文化 历久弥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2 1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拗来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蓄个鲤姆八尺长。细个拿来炒韭菜,大个拿来问姑娘。问个姑娘高天天,煮个饭儿臭火烟。问个姑娘矮墩墩,煮个饭儿香扑扑。”一首传唱千年的客家童谣,能把人们带进客家人淳朴却不乏智慧的世界。

2月16日,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特别报道组一行来到位于苗栗县铜锣乡科学园区内的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共生中,追寻客家踪迹,感受客家风采。
众所周知,客家文明是在流动与适应中形成的,客家民系与其他族群的文化共存互动,呈现出多样的面貌。近年来,台湾对当地的多元文化非常重视,为推动台湾客家文化保存、发展,促进不同民系、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分别修建了南、北客家文化园区。其中,南部的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以保存、体验高屏六堆客庄深厚人文资源为宗旨,北部的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则以展现客家主体文明、促进客家学术发展为核心任务。
苗栗客家文化园区以良好的区位条件与视野、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游玩。园区的东南部与大湖乡毗邻,南部以三义乡为界,西部与通霄镇、西湖乡接壤,西北部、东北部则分别和苗栗市、公馆乡相连。游客站在园区外景平台上远远望去,苗栗山水美景尽收眼底。
记者在连续几日的采访中发现,虽然在台北、新竹、苗栗、桃园等客家人的聚集地区都有跟客家文化相关的主题公园或者文化园区,但风格各异、定位不一。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占地11.2公顷,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建成开放,在规划之初便定位为全球客家文化与产业研究交流中心,兼备典藏、展示、观光、教育推广等功能。苗栗客家文化园区不仅是台湾多元文化交流与对话的窗口,也是诠释与论述客家文明的研究平台。
苗栗客家文化园区按照所在地的丘陵地形进行设计,分为户外空间、主展馆及附属设施等。园区因地制宜,利用层次明晰的绿化景观和人工山丘包覆主建筑物,创造出梯田景观的意象。据介绍,当初园区建筑规划设计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共有来自岛内外的18件参选作品公开甄选。经过两个阶段的评选,刘培森建筑师事务所与日本竹中工务店联合团队获得头奖。园区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尊重自然、质朴无华、顺应变化的客家精神,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当地自然环境,成为极具特色的地景建筑,同时也是兼顾科技与节能减排的永续建筑。作为铜锣乡科学园区入口的第一座建筑,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已经成为区域文化地标,人文与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
主展馆的入口设在二楼,踏上通向主展馆的玻璃桥,记者仿佛登上了一艘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宇宙战舰。桥两侧是富有客家花布特色的装饰,桥上方悬挂着外形时尚的客家花灯,四周弥漫着浓浓的客家人文气息。记者发现主展馆外有一个广场,很多游客正坐在阶梯上享受苗栗宜人的好天气。
“客家人一向崇尚来者是客,接待来客总是以客为尊,从客人一进门,好客的客家人便以客语谈客,以客庄游客,以美食宴客,以山歌悦客,以擂茶飨客,以桐花赏客,以蓝衫舞客,以花布妆客……”走进主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文字,一首《好客颂》把客家人好客的本色描述得淋漓尽致。东晋、五代、两宋、明末清初,一幅迁徙图讲述了客家人从中原地区开枝散叶、落地生根和东渡台湾的艰难历史。新竹新埔义民庙、金广福公馆、刘家祠、屏东佳冬萧宅等,一座座客家文化地标建筑以模型的形式出现在主展馆内,让游客流连忘返。客家话、客家童谣、客家水利设施,无处不展示着客家庄里的好生活。
行走在馆内,记者仿佛徜徉在客家村庄里。不远处,子孙两人合坐一条长凳,爷爷手中拿着书卷,一脸慈祥,向小孙子娓娓讲述书中的故事和道理。小孙子光着脚丫,认真地仰头倾听。这组名为《诗书传家》的蜡雕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晴耕雨读、怡然自得的重教民风,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客家妇女在祖孙俩旁边做着福菜,处处是恬淡的乡村景象。
沿着记录历史的时光轴,记者充满期待地往前走。樟脑、林业、茶业、相思木炭、香茅、烟叶、木雕、传统工艺……主展馆的墙壁上,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客家人为幸福生活努力打拼的足迹,也处处彰显着他们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智慧。
告别主展馆二层后,记者走下楼梯来到一层的“闹市”。“闹市”两侧全是贩卖客家特色商品的店铺,游客摩肩接踵,试吃或仔细挑选纪念品。可见客家特色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中备受欢迎。
对孩子们来说,这里的儿童馆活动特展区简直是天堂。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让记者感受到儿童对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儿童馆外还有一些简易的活动看板,上面详细介绍了苗栗县各个乡镇的地方文化、人文历史与著名景点。此外,儿童馆内还有很多表现传统与传承的活动。其中,拜天公用的祭品寄托着莫忘根本的谆谆教导,让孩子们在“寻宝”式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和学习客家文化。因此,这里也成为亲子出游、寓教于乐的好去处。此外,馆内还设有多媒体影音剧场与多间研习教室,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行走在园区内,记者感受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带来的激情。园区内崇尚环境自然与人文精神交织,处处体现着客家人务实的态度和本色,同时也与目前提倡节能减排、生态健康息息相关。这些和谐的音符告诉我们,客家文化的魅力从来不会被时光消磨,只会在时光的打磨中历久弥新。
原标题 [客家文化 历久弥新]
以上内容来自:汴梁晚报

[责任编辑:黎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4 04: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