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1|回复: 0

三明:打造现代农业强市进行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10: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去年7月,针对产业化整体程度不高、大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工业化程度较低等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三明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农业强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千亿现代农业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5)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意见》等政策,大力扶持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各县(市、区)原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响品牌。近日,记者到尤溪、清流、建宁等地,捕捉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脉动。
  建宁:农业聚集低碳元素
  8日,文鑫莲业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包装荷叶茶。干净的茶箱内,一片片细小茶片,浅绿中透着一丝白,捧起一捧,用鼻息细闻,一股淡淡的荷香飘来,令人回味。
  文鑫莲业是从事莲产品深加工的食品生产企业。近年来,文鑫公司致力提升莲子附加值,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到全年销售收入的6%以上。通过科技创新,文鑫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目前,文鑫公司已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开发出婴儿莲子米糊、莲子糊等8大系列76个单品。
  为何会想到生产荷叶茶呢?
  “建宁的莲子已经打出了品牌,如果再打响荷叶茶品牌,那岂不是锦上添花?”文鑫公司董事长帅金高说,在2010年的“6·18”上,文鑫莲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对莲叶进行深度开发,新产品“一品莲”荷叶茶每盒售价达200多元。
  文鑫莲业把过去废弃的荷叶制成宝,元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则把目光瞄向莲子壳。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全县莲子种植面积达4.5万亩,每年作为垃圾处理的莲子壳就达几万吨。
  如何变废为宝?元盛农业利用莲子壳作为原材料,进行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公司负责人尤建国说,以莲子壳为原料的“代料栽培”,只需将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放在培养基中就可成功栽培,和过去相比,不仅产量大、效率高,还缩短了生长周期,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目前,公司年产食用菌2000万袋,每年需要莲子壳400多吨。下一步,公司准备建设干菇烘干、分级、包装生产线和食用菌多糖提取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建宁,不仅莲叶、莲子壳变废为宝,其他特色农业也一样,注入了低碳元素。
  建宁还是“中国黄花梨之乡”,全县有10多万亩黄花梨树,每年修剪下来的梨枝,可满足5000万袋食用菌生产需求。目前该县已引进4家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的企业。
  建宁县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总数已达27个。该县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已初步形成包括“闽江源”“文鑫”“孟宗”“建宁通心白莲”“建宁黄花梨”“山雪”在内的农业品牌体系,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依靠科技,着力于生态,建宁这个山区小县,走上了现代农业之路。
  尤溪:创业园里创意多
  看样子是烤干的香菇,吃起来却是休闲饼干;
  原是长菇的食用菌包,却包装成趣养菌包,成了孩子们的玩物;
  以往的食用菌,种在脏乱差的菇棚,现在却是养在空调房的LED灯下。
  近日,走进尤溪县省级农民创业园的食用菌核心区采访,新理念、新创意、新产品,颠覆了记者对传统食品加工业的印象。
  “这是超声波加湿器,水雾可雾化至10微米;这是大功率制冷机,24小时控制温度;这些是LED灯带,光照更均匀……”天益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智带我们参观公司的工厂化标准菇房。
  “这个菇房面积270平方米,建有6层的钢制菇架,仅土地利用率就比传统种菇提高了许多。”林智介绍,眼下,作为药食两用珍稀品种的绣球菌价格比较高,市场反应不错。公司与福建农科院合作,投入2000万元建成了我省规模最大的绣球菌工厂化生产项目,能精确控制60间出菇房,每天批量生产鲜品1.5吨,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
  “其实,不只是食用菌栽培,包括养猪、种菜在内,在这个省级农民创业园内,都在走高端、高智、高效的‘三高’路子,引进现代农业理念,带活龙头,带富农民。”尤溪县省级农民创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杨斌说。
  对此,安农(福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绍金深有体会。2012年,蔡绍金在洋中镇桂峰村建立了全省第一家香菇周年工厂化生产线,引入“家庭菇场”新模式,带领当地农民致富。他们开发趣养菌包,把香菇加工成饼干等休闲食品,并为产品注册了“老菇伯”品牌。去年,公司还注册了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赶圩网,当年头9个月网上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农民创业和就业增收,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后劲。”杨斌介绍说,仅食用菌一个产业,通过建立互助合作方式,就新增产值5000万元。
  去年,尤溪出台了《尤溪县省级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每年整合不低于2000万元的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创建、融资服务、科技创新等,并推行项目团队工作机制,推进园区加快发展。目前,园区企业已注册商标11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38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国家级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1家,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清流:春舞枝“舞”向世界
  在打造千亿现代农业产业群的过程中,除了资金政策扶持,三明市提出“接二连三”的发展策略,即农业发展要与二产、三产相结合,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在清流春舞枝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全市农业正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2012年初,全国花卉行业龙头企业春舞枝公司把总部从云南昆明搬到清流。2年来,春舞枝公司搭建起种植、销售、深加工等花卉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花卉电子商务平台,把清流花卉卖到全国,并与日本等国的全球花卉龙头企业合作,实现全球鲜花速递;建立花卉种植基地,发展深加工,生产干花、玫瑰精油等一系列产品……
  依托春舞枝公司的龙头带动,清流花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美丽产业”。非洲菊、玫瑰、香水百合等花卉品种,种满了8000多亩土地,清流成为海西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目前,全县花卉企业有48家,产值达4.5亿元,花农年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涌现出一大批花卉产业“致富之星”。
  “以往在清流,淡季都有2到3个月的花卖不出去,自从春舞枝等几家大型花卉企业入驻后,清流的花有多少卖多少,价格也稳步提高。”春舞枝公司董事长肖裕长说,现在清流花卉的销售半径大大拓展,从省内发展到全国甚至海外,农民种花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这些,仅仅是三明市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几个片断。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三明市提出以先进科技提升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具有三明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不仅是销售模式、市场平台等领域的变革,以春舞枝为代表的一批花卉企业,还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花卉生产基地,促进整个产业由传统种植方式向专业种植方式的转型升级,并向品种特色化、多样化以及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春舞枝已启动5000万元投资,分别在嵩口、赖坊、长校3个乡镇各建设一个千亩“玫瑰谷”,打造花卉观赏基地。在此基础上,兴建提炼玫瑰精油及玫瑰系列食品深加工企业,打造全省最大玫瑰产业基地,以最终实现“看花、吃花、喝花、穿花”的产业构想。  据了解,春舞枝已经完成了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前的各项准备,预计今年2月在德国主板市场挂牌上市。    这些,仅仅是三明市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几个片断。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三明市提出以先进科技提升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具有三明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如今,将乐的设施农业、永安的现代林竹产业、大田的高山茶产业、明溪红豆杉产业等正在各自领域里打响品牌,大放异彩,合力奏响了三明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的强音。
  (原标题:三明:打造现代农业强市进行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7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