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50|回复: 21

韶关旅游大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5 0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韶关旅游大观
罗千人
http://www.sgu.edu.cn/yxzy/lvyou/4.htm
一、前言

韶关地区不但是岭南很重要的地区,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粤北文化源远流长越来越被世人关注及重视。

韶关,是岭南人类的发祥地。至目前为止,出土于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的“马坝人”头盖骨化石仍是岭南人类最早的遗骸,距今约十三万年。而且同在狮子岩一地又出土了六千年前以及夏、商、周各时代的人类生活遗址,被史学家命名为“石峡文化”。

韶关,是中原汉人入粤的始居地,是目前广东大多数居民的祖先发祥地。在广东人的各姓氏族谱中,发现几乎有80% 以上的族谱都记载自己的先祖是从南雄珠玑巷迁出。所以现在南雄珠玑巷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处“宗祠博物馆”,一座宫殿式的小城镇。

韶关,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禅宗又是佛教中影响

最大的一个宗派。它的创始人就是曲江曹溪南华寺的祖师六祖惠能和尚。所以,南华寺就被禅宗佛教徒尊为“祖庭”。

韶关,是唐诗“诗祖”的故乡。出生于韶州的唐玄宗宰相张九龄,不但开创了唐诗的新风格,而且领导和影响唐初的诗人们,使唐诗成为中华民族文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张九龄因此而蠃得了唐诗“诗祖”的美誉。受张九龄影响,韶州在北宋时出现了一个文坛巨星余靖,在清代又出现一个文坛怪杰廖燕。近二十年来,韶关诗歌的创作成果为全国诗坛所公认。以写旧体诗为主的“韶关诗社”,和以写新体诗为主的“五月诗社”,都是闻名全国诗坛的组织。所以,曾有不少省内外著名诗人建议国家应该给韶关市命名为“诗城”。

韶关,是西方科技的始播点。明神宗万历期间的已丑年(公元1589年),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徒利玛窦神父首次将西方的天文、数学、机械、水利、光学等科技带进中国在韶州各地传播,从而使粤北的科技人才辈出,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韶关,是中国客家文化最集中的地区。粤北客家人不但占该地区的80% 以上,而且占全省客家人(1987年统计为1640多万人)的70% 多。粤北各地至今仍存的众多客家民居保留着中原古代汉人的独特建筑风格,不但是研究客家文化,也是研究古代汉族文化的良好基地。

,在地貌结构上又有其典型的特征。被命名为“丹霞地貌” 的丹霞山和韶石山两地,方圆215平方公里,横跨仁化、曲江两县。它是全球“丹霞地貌”最典型、最完全、最秀丽的代表。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弟)把丹霞山命名为“丹霞地貌”以来,世界各地凡有类似中国丹霞山地貌的均被命名为“丹霞地貌”。今天,丹霞山不但被中国列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国红石公园”,还被国际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韶关,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发动和领导的二次北伐战争都是从韶州誓师出发。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粤北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韶州曾作过广东省省会。所以,粤北地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牺牲的英烈就为全省之最,革命遗址遍布在粤北十几个县市数以百计的乡镇、村庄。

韶关,是岭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中以古人类遗址、古生物遗址、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革命历史文物以及著名的山(丹霞山)、川(九泷十八滩)、峡谷(乳源大峡谷)、岩洞(狮子岩、古佛岩)等自然景观,举不胜举,有省级的也有国家级以至国际级的重点保护单位。



二、 韶关历史沿革

               

在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韶关曾先后分属荆州和扬州地域。战国时(前475--前221年),强大的楚国把势力扩展到岭南,整个粤北遂为楚国之南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前207年),粤北属南海郡,郡治广州。西汉初年,赵佗在广州立南越国,韶关属南越国范围。汉武帝灭南越后(前111年),韶关归属桂阳郡,郡治今湖南郴州市。三国末年(265年),吴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城(即韶州),这是韶关立郡之始。西晋时期(265--420年),始兴郡先后归属广州、湘州和荆州。南北朝时(420--589年),始兴郡先后归属广州、湘州和东衡州。隋开皇十年(590年),废始兴郡分东衡州和韶州,韶州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此乃取曲江城北韶石山 之“韶”为州名,加上“韶”有美好之义。一直到了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至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韶州城先后开设水路及及旱路税关,形成“三关把城,有翼难飞”的商业重镇,外地商贾就将韶州称之为“关城”,后又称之为“韶关”,结果“韶关”就慢慢地取代了“韶州”的名称反成了正名。但官方文献仍只能用“韶州”为正名,所以府名总是称“韶州府”,从来没有书为“韶关府”的。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韶州府为南韶连道,后改岭南道,几度兴废。1928年设立北区善后公署。1932年设西北绥靖委员会,治所韶州,辖县25个。1936年,设广东第二督察行政区。解放后,先后设北江行署,粤北行署。1977年,韶关升格为省直辖市,管辖周边13个县。1983年地市合并,韶关市管辖整个粤北13个县市。1988年清远立市,遂将连州、连南、连山、阳山、英德五县划入清远市,将原属广州管辖的新丰县划入韶关市。现韶关市总面积18385平方公里,总人口三百多万。城区面积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城内市民三十多万,三区总人口五十多万。

韶关是个多民族的地区,总共有32个民族(汉、瑶、壮、黎、畲、满、侗等等)。

韶关是广东省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色金属的储产和产量均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早在宋朝时,韶州的冶金业就是全国的主要铁场和铜场。铜的产量占当时全国产量一半以上。韶关地区的煤储量及产量均居全省之首。

韶关是个旅游资源极之丰富的地区。著名的山(丹霞山)、川(九泷十八滩)、峡谷(乳源大峡谷)、岩(古佛岩、狮子岩、钟鼓岩)、古迹(梅岭古道、南华寺、云门寺、秦城)以及十几万年前的“马坝人”遗址,六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藏地、古生物地带等举不胜举,有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重点保护单位。韶关市不仅是目前全省的重点旅游城市,而且还将挤身于全国的重点旅游城市。

韶关市是广东省的重工业基地。1958年,国家就将韶关市列为华南地区的重工业城市加速建设。特别是1966年后,韶关又作为战略上的“三线”,广州许多大企业、大工厂先后搬迁到韶关来,使韶关在冶炼、铸造、采矿、选矿、机械制造、棉纺、医疗器械、塑料、轻工等行业,不但居全省重要位置,在全国也是举足轻重的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江县历史

曲江县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仍是相当荒芜之地,粤北一带曾先后分属荆州、扬州、楚之南疆。汉武帝平南越,曲江属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后汉置始兴尉。三国属吴。分桂阳郡南部置始兴郡,郡治在韶州曲江县城。西晋时,以郡属广州,析县地置始兴县。宋改始兴郡为广兴郡,治所曲江,属湘州。南齐年间(479--502年),复名始兴郡,析县地置仁化县。梁天监七年(508),析县地西北置良化县(今乐昌)。仁化与良化之取名在“育人以仁,教化从良”。梁中于始兴郡置东衡州。隋十一年改隶广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为韶州,废临泷、良化十县入曲江。乾元初又名韶州,属岭南道,垂拱四年析曲江地复置仁化县。五代属南汉。宋仍属韶州、始兴郡,属广南东道。宣和三年(1121年)析地置建福县。乾道二年(1166年)析地置乳源县。元朝置韶州路总管府治曲江。明初改韶州府治曲江,属广东布政使司。清朝因之,属广东韶州府治。解放以后先后为北江行政署、粤北行署、韶关专署治所。曲江自置县以来,县治始终于韶州城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县城才移至马坝镇,从此市县分治。

曲江曾名曲红。城北有韶石三十六,原名曲红岗,故取名曲红县。古时“江”与“红”义通,又因浈江“江流回曲”而改名为“曲江”。

总面积318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多万,辖23个乡镇。曲江县城马坝镇是中国黄种人的发祥地。出土“马坝人”的狮子岩就在马坝镇西2公里处。曲江的曹溪南华寺又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曲江境内历来是人杰辈出之地。著名的陈朝名将侯安都、隋朝名将麦铁仗、禅宗六祖惠能、唐朝宰相张九龄、宋代名臣余靖、清朝诗人廖燕,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杰出人才。

曲江县不但是广东省内位居第一的有色金属储地和产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铅、锌、铜产地。煤炭产量也居全省之首。曲江还盛产“贡米”---马坝油粘米。

粤北是岭南最早开发的地区,而曲江又历来是粤北重镇韶关的所在地,所以曲江县实质是岭南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始兴县历史

始兴县历史



战国时属楚之南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属南海郡。赵佗在广州立南越国后属南越国北疆。西汉五年(一202年)设豫章郡置南楚县,本境属南楚县地。南楚辖今江西的南康、大庾、崇义、上犹、信丰和广东的始兴、南雄、仁化等地。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为南野县。三国时属吴地。吴永安元年(263年)析南野县南乡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甘露元年(265年),以桂阳郡南部置始兴郡,辖桂阳、始兴、浛洭、贞阳、中宿、阳山、曲江七县,郡治于曲江。

南朝泰豫三年(472年),改始兴郡为广兴郡。齐高帝建元初(479年)复名始兴郡。

梁承圣中元年(552年)分始兴地置安远县。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改安远县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安远郡置大庾县,隶广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番州,不久改东衡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改属韶州,隶岭南道。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析始兴县北的化南、横山西乡置贞昌县(今南雄),宋宣和二年(1120年)易名保昌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韶州为始兴郡,乾元之年(758年)复名韶州。南汉乾和四年(946年),置雄州,始兴县属雄州。明初(1368年)改南雄路为府。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南雄府为直隶州,裁去保昌县,隶承宣布政使司,始兴县属之。以后一直隶属韶州府。民国初废府制,置岭南道,始兴属辖。以后粤北又先后设广东北区善后公署、北江绥靖公署、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又设韶关专员专署、地区,始兴属之。1983年地市合并,始兴属韶关市。

本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中间为河谷盆地,县城太平镇一带多盆地和低山丘陵。县境内储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源,其中以钨储量最多。始兴盛产稻谷,有“粤北粮仓” 之称。此外,香姑、黄烟、红瓜子、冬笋四大土特产驰名海内外。始兴又是恐龙的故乡,近年来在始兴境内出土大量的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始兴的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物种宝库”,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始兴县总面积为2174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绝大部分为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雄市历史

南雄市历史



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建县之前属始兴地。县名为贞昌县,取县内贞水、昌水之名命为县名。南汉乾亨四年(920年)于贞昌置雄州,辖贞昌、始兴二县。宋开宝四年(971年)因河北有雄州,为避重复而改称南雄州,南雄之名始此。宋天圣元年(1023年),因避宋仁宗赵祯讳,改贞昌为保昌县。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南雄州置南雄路,立总管府。明初废南雄路置南雄府。清庆十二年(1807年)废府设州,裁去保昌县。民国初废南雄府置南雄县,隶属韶关至今不变。雄州历代为州、府、路的治所。

南雄今为县级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区,北部为大庾岭,中部为盆地、台地。全市总面积为2361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

南雄素有“黄烟之乡”称誉。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梅关古道、珠玑巷、恐龙遗址、大庾岭等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昌市历史

乐昌市历史



梁天监七年(508年),曲江县析出西北部置良化县,是乐昌立县之始,此前一直属曲江辖地。南齐年间(502年前后)从曲江北部析地置仁化县。因取义“教之以仁,化之为良”,故取名“仁化” 、“良化”。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良化县为乐昌县。一说是因“黄帝侍女乐昌公主拓乐昌”的故事取名,一说是因有乐水昌山而取名。

唐时,郡州变更频繁。武德四年(621年),改南海郡为番州,粤北属番州。七年(624年)改番州为东衡州。贞观之年(627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韶州为始兴郡,乾元之年(758年)又改始兴郡为韶州,乐昌随着变属。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乳源建县,将乐昌县境的西南依化分划归乳源县。元朝属广东道韶州路。明清属韶州府。民国初废府制,乐昌直属广东省。后又设广东北区善后公署、北江绥靖公署、广东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乐昌随属之。解放后隶属韶关地区、韶关市。

乐昌今为县级市。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本市位于广东省最北部。西部与北部都毗邻湖南省。

乐昌的土特产特别丰富,历来有一首诗谣:

乐昌马蹄(荸荠)人人夸,梅花猪肉名天下。

河南(乐昌之南)粉藕廊田米,张溪香芋九峰瓜(西瓜)。

  天堂番茄乐城蔗,还有沿溪白毛茶。

乐昌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世界奇洞、人间仙境”古佛岩最著名。还有金鸡岭、九泷十八滩、西石岩等都是很有特色的旅游胜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仁化县历史

仁化县历史



南齐年间(479--502年),分曲江县北部析出置仁化县。梁朝至唐垂拱三年(502--687年)近二百年,仁化撤销并入曲江县,垂拱四年(688年)才又从曲江析出复置仁化县。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又并入乐昌县,至咸丰三年(1000年)再复置仁化县,元朝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明、清属韶州府。以后一直随韶州变更隶属。

仁化县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历来是地广人稀之地。北毗湖南,东北邻江西,多为低山、丘陵地势。境内储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凡口铅锌矿为我国第二大铅锌矿。煤居全省之首。

仁化丹霞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唯一一处“红石公园”。丹霞山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界,并以奇、险、秀,赢得“万古丹霞冠岭南”之美誉,名列广东四大名山之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翁源县历史

翁源县历史



梁承圣二年(554年)从贞阳县(今南雄)析出建置翁源县,因境内有翁江之水源于翁山而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翁属韶州。宋宣和三年(1121年)析曲江廉平、福建两乡与翁源太平合置建福县历九年,亦属韶州。建炎三年(1129年)废建福,太平并入翁源。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翁源并入曲江。大德五年(1301年)复置翁源,属英德路。延安祐元年(1318年)又并入曲江。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翁源,改县名为岑水,隶韶州府。次年又改岑水复名翁源县,以后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都隶属韶州府。解放至今,先为韶关地区后为韶关市管辖。

翁源县总面积压216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本县属丘陵山区,储藏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源。稻、蔗、桑蚕为该县农业三大支柱。土特产有三华李、麻柚柑、九仙桃、木耳、香姑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乳源瑶族自治县历史

乳源瑶族自治县历史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从曲江县划出西境的祟信乡,从乐昌县划出南部的依化乡设置乳源县。据说因有“石钟乳”闻于朝廷故取名乳源。乳源县一直随韶州变属而变更,时并曲江,时入乐昌。境内有11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瑶民最多。乳源人口历来以瑶民为主体,故于1963年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现全县总面积压125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而少数民族人口就近19万。乳源必背是海外瑶族华侨、华裔的祖籍地。乳源云门寺又是佛教禅宗云门派的发详地。近年来,在一张卫星云图上偶然发现了“乳源大峡谷”,后经探险家和科学家探明发现此峡谷为岭南最大的峡谷,而且奇景甚多。现乳源大峡谷已辟为广东省重点旅游胜地。

乳源是粤北“山高、林密、人稀”之地,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都极之丰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丰县历史

新丰县历史



新丰置县前属龙川县地。南齐建元二年(480年)析龙川地置新丰县,隶南海郡。天监元年(507年)改属东莞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属循州(今惠州)。十八年(598年)改新丰为休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循州为龙川郡,废休吉县并入河源,属龙川郡。明隆庆三年(1569年)析河源地,兼割英德、翁源两县之东南隅,设置长宁县,属惠州府,一直至清末仍属惠州府。民国初废府制,长宁属潮循道。为避江西、福建西省的长宁县重名复称南齐的旧名。1951年新丰属东江专署。1952年属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隶韶关专员公署。1975年划旧广州管辖,1988年又归属韶关市管辖至今。

新丰地处珠江三角洲与粤北交接地段,所以时属广州、惠州,时归韶关地区。境内崇山峻岭,绵延不断,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达46座。地势东西低、中部高,形成东江与北江的天然分水岭,新丰江斜贯县境中部。

本县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人口近25万,绝大部分为客家人。

地处县城西北的云髻山,海拔1422米,为珠三角最高之山峰。山林苍翠,古树参天,奇峰怪石和天然岩洞遍布山峦,是避暑、狩猎及旅游之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粤北古人类遗址概况

三、粤北古人类遗址概况



广东的考古发掘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进展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只是采获一批石器、陶器和青铜器,同时也发表过一些著述,对全国的考古工作没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也没有引起考古工作人员的关注。建国后的1952年成立了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6年成立了广东省文物工作队,1959年才成立考古组。岭南的考古发掘工作能引起全国同行的关注,确切地说是从1958年在粤北韶关曲江马坝镇的狮子岩发现了距今13万年前的“马坝人”头盖骨化石开始的。从此以后,省文物队、省博物馆与有关单位,对全省开展一系列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首先粤北、粤西洞穴的普查发掘。结果发现粤北地区许多洞穴、山峡都有古人类的遗存。从十几万年前的“马坝人”到几千年前的“石峡文化”的发现,都证明粤北,尤其是韶关市周边是岭南人类最早的发祥地。岭南的旧石器遗存,解放前一直是空白地带,因此,在关于中国黄种人起源问题上,也一直是“北方说”。“马坝人”的发现,不但填补了华南地区旧石器人类遗存的空白,而且改变了“中国人种源于北方”的论断,为“中国人种源于南方”的立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马坝人”出土于距韶州城只十来公里的狮子岩之中,“石峡文化”遗址又出土这个狮子岩的石峡地带。同时,在韶关周边一些县又陆续发掘出不少古人类遗址。结果,粤北不但引起全国考古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也吸引全世界的同行人士前来考察及研究。

                    

在粤北地区,尤其在韶关周边,类似“石峡文化”遗址、遗存的发现有马坝河两岸的众多山岗、岩洞。如南岸的下山边、肖屋山、圆墩岭、矮石洞、东华围背天岭、岭当头、亚公山、水角岭、摇松岭、梯子岭、塔脚下。北岸的马鞍山、矮音洞等12处。在曲江县境内的龙归镇、樟市镇、重阳镇、枫湾镇、乌石镇等地都发掘、发现众多的古人类遗址。除曲江县外,还有始兴县、翁源县、仁化县、南雄市、英德市、连平县等县市也发掘出不少类似石峡文化的遗址、遗存。

“韶州铜”在宋代时名驰天下,铜的产量自北宋以来近二百多年一直居全国之首。宋仁宗时(公元1023--1063年),韶州岑水铜场就有冶炼工匠十几万人,如加上运输、服务、管理人员,就有二十几万人,几乎相当于今天韶关市城内的人口总数,为全国最大的炼铜场。宋神宗时的元丰元年(1078),岑水铜场产量为12808430斤,占当年全国铜产量的  90%。“韶州铜”历来被用作铸造铜钱。宋皇祜元年(1049)至熙宁十年(1077)近三十年,南宋的钱币都在韶州城西河的“永通监”铸币厂制造,“永通监”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最大的钱币制造厂。

岑水铜场遗址位于曲江沙溪镇东南的大宝山之中,即今大宝山矿凡口铁矿所在地。关于岑水铜场,《韶州府志》记载:“岑水,一名胆矶水,又名铜水,郡南七十里。源于翁源县。羊径山,分二派,一西流径县南入溱水,一南流入江镇水。宋初置场采铜曰岑水铜场,水能浸生铁为铜。”岑水铜场遗址分布很广,包括大宝山主峰东西两面山坡,方圆数十里。遗存炼渣储量估计在数百万吨以上,多为零星平摊散布或堆积成小丘状,较为集中的多为连绵起伏的小丘堆,面积共计约有0.2平方公里之广。在炼渣堆中还可找到没有烧完的木炭残迹,连同炼渣的结构分析,均可说明此处提取铜的方式主要是火  冶炼。

197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多次于此地发现宋代遗物。在一些墓葬里采集了一批宋砖、宋瓦、高足碗和莲花碗片及北宋“咸丰元宝”南宋“绍兴元宝”等宋代遗物。在岑水铜场遗址范围内,古人挖矿坑窿星罗棋布。1961年,705地质队勘探总结报告称:据地表可见者即有400个以上,其形式有圆井、叙巷、平巷;其规格既有仅可容单身匍甸通过的小巷,亦有宽达1.5米以上的大巷;深度有开挖几米的浅洞,亦有深达数百米的深井。               

在宋代,韶关除了有全国最大的冶铜场外,还有规模很大的炼铁场,其中罗坑铁场最为著名。位于现在曲江县罗坑乡政 府附近,有几个连绵起伏、全是由炼渣堆积而成的小山岗,当地居民称之为“铁屎岗”。“铁屎岗”炼渣堆积数万平方米,附近地区如仙洞、沙子角、锡岗墩、大江岭等地,远至英德境内都有铁渣分布。各处炼渣颜色结构相差不大,渣中可见磁黄铁矿及石膏。据推测,这是以碳酸盐为围岩的多金属矿石冶炼而来,也有一些是由另一种原矿石冶炼而来。在炼渣中时有发现宋代的莲花碗、高足碗等瓷器碎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自然景观(一)

韶石山(曲江)



如果说丹霞山是粤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灿烂的明珠,那么,韶石山就犹如一盆巨大美丽的盆景。不用做宣传,不用卖广告,凡是途径韶关至南雄的公路周田至大桥路段,屹立在西边十多公里的连绵山峦奇峰,一定会吸引你的视线并令你赞美不已,这是一片多么诱人的风景区啊!一座座酷似雄狮骏马,拔地而起,昂首欲腾或府首如饮。而且每一座山峰都是由一层层颜色鲜红的岩石叠成,相对高度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相对距离也是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其雄伟,峻峭、旖旎秀丽,就是坐在车上,也会让你大饱眼福。此时此刻,你一定会希望能身临其景,身处其中领略一下她的全部奥妙。

这里就是驰名中外的韶石风光!她以其独物的“丹霞地貌”著称于世,是全球同类地貌面积最大、山峰最多、形态最奇、名胜古迹最丰富的红岩景观。这一带壮丽的自然风貌自唐宋以来一千几百年,不知使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折腰惊赞,从而留下无数的赞美诗篇。像唐代的韩愈、宋朝的苏东坡这些“顶级”大文豪,都曾经慕名游览过韶石山风光。四千年前的舜帝南巡到此奏“韶乐”因此得名“韶石山”,“韶州”、“韶关”又因“韶石山”而得名。可想而知,韶石山的地貌位置、历史位置、文化位置、地理位置都具有何等的重要!

然而,令人遗憾和惋惜的是,韶石山的神秘面纱至今还为一般游人笼罩着,对一般人来说,她只能远望,不能近观。因为这一带至今还是崎岖、偏僻、峻险又人烟稀少之地,连起码的行车道路都没有。在方圆180平方公里的韶石山范围内,东边被浈江所隔,其余三面均是高山峻岭,北与丹霞山相连,但中间却被险峰或深渊所阻而不能沟通。所以要游韶石山,现在还是相当艰苦的旅程,没有经历三几天的“磨难”,难以欣赏到韶石山的奇妙之处。

韶石山南北长50多公里,东西宽30多公里,以曲江县大桥镇浈江以西的曹屋村为中心,东至周田镇的平甫、麻坑,西至黎市镇的矮寨,北起黄坑,南止水口,以及仁化县内一部分地域,都属于韶石山之范围。从地貌学上均属“丹霞地貌”。丹崖赤壁,红岩绿水,构成全球绝无仅有的美丽景观。

                    狮子岩

只要有点中国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马坝人”是我们中国黄种人的祖先。那么,出土“马坝人”化石的曲江狮子岩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故居”了。1958年在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发现了一只距今十三万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之后,立即引起了中国及世界古人类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纷纷前来观摩和考察。以后又不断在此洞穴发掘出远古时代的人类遗存及大量古生物骨骼化石,结果使狮子岩名扬世界。

狮子岩皆因酷似一只巨狮而名,这座在马坝盆地中拔地而起的石山,千万年来一直没有人知道它的内在奥妙。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岩洞曾做过广东省农民银行的金库办公地点,但一般人还是未曾知道其中到底有多深多大。随着“马坝人”及大量古生物化石的发掘,狮子岩的真面目才让人们认识清楚。原来这座由“狮头”与“狮尾”组成的狮子岩,不但两山相通,岩洞一个接一个,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纵横交错,简直就像一座庞大的地下迷宫。更奇妙的是两山底部竟然有一条可驶游艇的暗河相连。这一连串的惊喜发现,使马坝狮子岩不但成为令人瞩目的考古基地,而且很快就被辟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特别是在1973年在“狮腰”腹地发掘出数千年前大型新石器人类遗址之后,狮子岩就集考古、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每日接待众多游客、学子、专家、学者。

从旅游角度,狮子岩旅游区分为前山区、后山区和石峡区。前山区则是出土“马坝人”化三的“狮头山”。此山岩洞内部十分复杂,上上下下共分为五个层次。入口第一洞厅就是“马坝人”出土之处,一尊复原了的“马坝人”半身塑像让游人看到13万年前的古人类模样。在一个叫“银岩”的洞厅里,就是抗战时期做过广东省农行的行址,故称“银岩”。为了重现原始人类的洞穴生活场面,塑造了一组组群体雕像,个个都赤身裸体,有在哺乳的母子,有在做爱的男女,有在射猎的汉子,有在烤肉的女人……在其它岩洞里,出土不少古生物化石以及旧石器、新石器、陶质等制品,导游小姐都如数家珍一样娓娓道来。

后山区洞中层叠交错,洞中有洞如同迷宫。千奇百怪的石幔、石笋、石盘、石鼓,有如珊瑚,有如吊钟,有如飞禽,有如走兽,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在彩灯映衬下蔚为壮观。该山有洞可通山顶。洞底暗河与前山相连,形成一条深幽迂回的地下河,游客乘坐游艇可以驶过低矮狭长的小巷,观赏洞中的神奇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石峡区就是“狮腰”腹地,逾万平方米面积。1973年在此发掘出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被史学家命名为“石峡文化”。“石峡文化”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二个层次间有的跨越逾千年的历史。此遗址至今只发掘3800多平方米,尚有四倍之地有待日后发掘。待全部遗址发掘后,此地将会成为一个如同陕西西安市半坡遗址那样壮观的场面供游人参观。

为了把从狮子岩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古生物化石以及大量的古代文物展示给世人参观,韶关市专门为此在狮子岩附近建造了一座总面积为2100平方米的仿古宫殿式“马坝人博物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自然景观(二)

丹霞山

仁化丹霞山作为广东的四大名山之一,明末清初时,李永茂兄弟俩将今“别传寺”所在那座“长老峰”周边一片山地买下来,然后送给澹归和尚“经营”,丹霞山才开始成为“胜地”,有几个游客去观光。由于这个和尚来头很猛,曾经担任过明朝皇帝朱由榔的军机要官,明亡后到广州海幢寺出家为僧,所以丹霞山后来又因澹归而出了名。但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大力度开发,乃是近十年二十年之内的事。由于丹霞山的范围确实太大太大,总面积有二百多平方公里,地跨仁化、曲江两县,峰与峰之间又多是难以逾越的深谷、险途,悬崖绝壁,所以目前尚有十分之九的景区景点无力开发,甚至连勘探都没有勘探过。许许多多“可望不可及”的山峰也许深藏着更多更为神秘的岩洞和绝妙的自然景观。

从大的范围来分,丹霞山可分为四大景区:丹霞景区、阳元景区、大石景区和韶石景区。而目前具备对游客开放条件的只有丹霞、阳元两个景区。大石景区在勘探之中,韶石景区还在着手开发。

大石山景区,在丹霞山西部,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该区因山高、峰险、谷渊,多为水深沟所隔,所以目前一般游客只能远望而不可近视。二百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山景区,最高、最峻,同时也是最秀丽壮观的山峰都集中在这个大石山景区内。如巴寨峰,海拔626米。燕岩,615米。平头寨,584米。茶壶峰,572米。扁寨,516米。由于这一带峰险林密,自古以来就成了匪窝贼巢的深藏之地,所以,近年来一些登山和探险队员通过绳索攀登上去后,竟然发现不少山顶上或岩洞里有人居住过的“山寨”!真让人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连探险队员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艰难攀登上去的悬崖绝壁,怎能会有人上去居住?那岂不是从天而降的神仙么?这些神秘的人类遗址、遗迹尚待有关专家去研究和揭秘。

韶石山景区,总面积约60多平方公里,属曲江县竟内,离韶关市区只15公里。这里就是传说在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到此奏出悲壮的韶乐之地。韶石山因此而得名,韶关(即韶州)也因此韶石在城北而得名。当年舜帝南巡至此而染上了疾病知道已经不能返回帝宫了,就奏起韶乐,希望回荡的韶音能传到北方两个心爱的帝妃耳朵里。他不知道当时两个帝妃也千里寻夫到了湘江边,两妃子听到夫君那悲壮的韶乐在震荡着千山万水,就知道舜帝不能再返回了,于是姐妹俩就伏在竹林里相抱痛哭。妃子的眼泪洒满了周围的竹子上,结果使这一带竹子长成泪迹斑斑的“妃子竹”(即斑竹)。果然,舜帝返到九嶷山就病逝了。这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曾经感动了多少世代的韶关人,也感动了多少华夏文人墨客和历朝政官,他们纷纷前来韶石山凭吊先帝或游览一番韶石风景。唐代大文豪韩愈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等都到此留下了千古绝唱。

韶石山景区由36座山72个峰组成。最著名的是“五马归槽”、“童子峰”、“韶石栈道”、“红垒岩”等景点。在韶石山深处,不但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寨、石窟和众多的寺庙遗址,而且竟然发现多处的悬棺挂葬在绝壁上。这种悬棺葬法以前只有在长江三峡的峭壁上才能见到,怎么在岭南的韶州城北也有过这种奇特的安葬现象呢?这又是丹霞山一大神秘之处!

                    古佛岩

如果说仁化丹霞山是嵌在南粤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乐昌古佛岩就是深藏在粤北地下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除了地面上有秀丽壮观的山峰河流外,还有地下无数的奇特岩洞,像南溪山的美石宫、芦笛岩、千佛岩、冠岩等等,都是美不胜言的。桂林之所以有这么多“地下宫殿”,皆因桂林是石灰岩地带。粤北很多地区也属石灰岩地质,所以类似桂林那样的岩洞也为数不少。其中乐昌的古佛岩和英德的宝晶宫是目前发现和开发的两大“地宫”。

据说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28亿年前。石灰岩是海洋中动物骨骸沉积而成,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海洋变成高山,高山沦为海洋,石灰岩就夹杂着海洋中的坭土、沙石被“挤”成今天的山丘、峰峦。然后随着地下水的流动、冲刷,石灰岩中疏松的土质、沙石被带走了,结果留下一个个地下岩洞。由于雨水长期沿洞顶裂隙不断渗入洞内,溶解碳酸钙(石灰岩的化学成分CaCO3)往下滴,然后像乳汁一样凝结起来,结果就在洞内“长成”千姿百态的洞天奇景。据地质学家探测分析结果,乳石的生长速度大约每一百年长一毫米左右,就是说,一米长的石笋或石柱,大约要经过十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然后再经过亿万年的时间生长变粗。乐昌古佛岩的形成时间,据说已有三亿年.经过亿万年的漫长岁月,石乳就长成石柱、石笋、石幔、石花、以及各种各样动植物形状,奇离古怪、惟妙惟肖的大自然艺术品,这是任何艺术大师都无法仿造和雕刻的神工鬼斧。

也许有人会认为,像桂林那些岩洞都游过了,乐昌古佛岩又有什么稀奇呢?这就大错特错了。

乐昌古佛岩最初有记载的是清初的《乐昌县志》。但当时只知道县城十五里处有一个“石室方数丈,平正可列席十余,室后有小洞,深约百余步”的岩洞。由于在此洞中发现有三尊酷似佛像的石人,故被称为“佛洞”、“仙洞”、“古佛岩”。以后又有和尚来此修道,便称为“古佛寺”、“古佛洞天”。而古佛岩被开发成今天这样宏大规模的地宫式旅游胜地,乃是近二十年的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乐昌县政府邀请地质探险部门对古佛岩进行了尽可能的探测,方知此洞别有洞天,岩洞之大、高、多、奇、绝,不但为广东境内所罕见,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实属难觅。于是便投资一百多万元(相当于现时一千多万元的币值)进行开发。打通各洞之间的狭窄连口,铺设或开凿行人道,安装电灯及安全护栏等等,很快就开辟游程600多米,具有三殿四宫、总面积一万几千平方米的旅游胜地。接着在旁边又发现和开发一个游程七百多米的“醉仙洞”。据地质部门估测,此处可能还有更大更多的溶洞未被发现。因为在醉仙洞尾处涌出一股很大的地下溪流,而且能听到里面的流水声,可像是从千尺的高处顷泻下来的落水声,如果没有巨大的岩洞,何来这股巨大的溪流和水声呢?

古佛岩中的所谓三宫四殿是古佛殿、观音殿、王母殿、玉皇宫、西游宫、逍遥宫和金龙宫。这些宫殿的命名当然都是取其主境部分,顾名可以思义。每一个宫和殿都是一座高(三十多米)、大(可容数十至数百人)且富丽堂皇的洞厅。岩洞之间时上时落,高度差大至十几二十米,大的洞穴接口处竟一二米,小的只容侧身而过。在古佛殿里,最奇特是洞壁上伸出一莲花座,座上三个石笋竟然酷似三尊佛像,如同寺庙里的“大雄宝殿”中的三大佛像排列无异,中间那尊十足释加牟尼佛,左边是阿弥陀佛,右边是消灾延寿佛。在红色灯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片“佛光普照”的吉祥景象。在这个大殿中,顶部长满了巨大无比的莲叶和荷花,一根根下垂的石柱就像一节节巨大的莲藕。更奇妙的是那棵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古榕”,树根遍地,枝叶遮天,如果异游说这是远古时代一颗古榕树的化石,恐怕不会有人产生怀疑。

观音殿有观世音菩萨,王母殿里有王母娘娘,玉皇宫里有玉皇大帝,西游宫里孙大圣大闹天宫的场面,这当然只能是该宫殿中的“主景”,各宫殿的其它神奇造化却是让你叹为观止,目不暇接。最让游客难忘的是西游宫里那幅高达三十多米、宽十几米的石幔了,多么像一挂巨型的瀑布从天而降啊!在玉皇宫里有一根巨大的石柱,直径数米,顶天立地,称之为“定海神针”整条石柱二十多米高都是雕龙刻凤,像精工制作一样。在两个洞穴的过道处,分别有一石鼓和石琴。石鼓是一横卧悬空石块,用拳头击之,竟然能发出咚咚的响声,比你想像的声音要大十几倍,结果许多游客都蹲下去检查那石块底下是不是安装有扩音器什么的,如果没有暗藏机关怎么会发出如此巨大的响声呢?然而,谁也找不到任何虚伪的安置。走不远处,有一排石幔从几米高的顶部垂下,一片片石幔组成几根琴弦,导游说轻轻一弹就会响。开始没有人会相信,这么厚的“琴弦”哪能拨得响呢?可是,一个小孩子用手指轻拨,果然发出优美而清脆的琴声!如果游客有弹琴的基本功,完全可以弹奏出一首动听的歌曲!这恐怕是世上一绝了吧?

在逍遥宫里有一处叫“瑶台赏月”,只见一巨大石幔从空中伸出呈半圆状,高16米,宽14米,而厚度只有3—5厘米,所以在灯光衬托下,显得晶莹透亮,如同半边明月挂在天空,而且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吴刚捧出桂花酒”和“嫦娥奔月”的美丽景像,顿令游客惊叹不可思议。

当你依依不舍地离开“吴刚”和“嫦娥”来到“金龙宫”时,又一绝景令你大呼奇妙:一条近二十米长的“金龙”腾空而舞。这时几乎百分之百的游客都会说:“这条龙肯定是人工雕刻的吧,起码也是经过艺术大师加工过的。”是啊!不然怎么会那么逼真?那么生动?你看,龙头、龙眼、龙嘴、龙鼻、龙身、龙鳞、龙足、龙尾,啥也不缺,啥也不走样,就是人工雕刻也未必如此精致!然而,大自然的杰作不能不让你赞服。

游完古佛岩,游完醉仙洞,没有一个游客再会说“门票太贵了”。此时方知物有所值呀!游遍桂林的所有岩洞再来游乐昌古佛岩,你会感叹古佛岩更加奇特,更加迷人。而如果你游过乐昌古佛岩再去游别的岩洞,你一定会觉得“天下岩洞都是大同小异的”,再也感觉不出有什么新意了。

[ Last edited by xiaoxishan on 2004-4-25 at 01:1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自然景观(三)

金鸡岭

乐昌坪石镇的金鸡岭上,一只巨大无比的“公鸡”傲立在相对高度168米的石山上,昂首北望,引颈欲啼。凡途经坪石镇的火车、汽车、船只上的客人,无不为此景而赞绝。仅由三块大石就叠成一只身长21米、高8.5米、宽4米的雄鸡形状,真是天公造物,不可思议。

有其景必有其传。自古以来,围绕着金鸡岭的民间故事真是多之又多,动听又有趣。近二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当地政府就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景观及民间传说故事创造出许许多多吸引游客的“胜地”景点。比如:根据“一唱雄鸡天下白,盤古下凡开天地”的故事,在金鸡岭上雕塑一组巨大的摩崖石刻“盤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群雕。根据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胞妹洪宣娇曾率领二千多女兵于此扎营抗击清兵的传说,开辟一个十分壮观的“太平军练兵场”。在一条长百米的“别洞”两旁岩壁上凿满了“天兵”,再现太平军巾帼们的英姿及抗击清兵的悲壮场面。还有诸如点将台、观武台、兵器岩、舂米石以及洪宣娇的“闺房”、“中军帐”等等“遗址”都一一“保存”至今,令游人有如回到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感觉。根据“笑佛卧岩”的故事,雕塑一尊袒胸露脐、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根据“七贤聚会”的故事,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镌刻一幅长约十米、高约二米的“七贤图”,重现东晋时期“竹林七贤”的七个人物生动画面。又根据“金竹幽径”的古代景点,在一条一万二千多级、弯弯曲曲的幽径两旁植上一大片一大片金黄色的竹子,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给游人以一种清荫幽香的感受。

当然,金鸡岭上除了许多“人造景”外,还有许多令人神往的自然美景。因为金鸡岭一带也同属“丹霞地貌”,所以丹崖赤壁的壮丽景色如丹霞山一些山峰十分相像。如一指峰、一线天、甘露池、望夫台等等,都体现出金鸡岭之险、奇、秀、幽。



               九泷十八滩

现在人们都知道乐昌人开发了一个九泷十八滩的江河漂流旅游胜地,而且据说还是开了中国之先河,堪称“中国第一”。后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提名单位”和“广东省四大旅游拳头产品之一”。近年又被香港《中华揽胜》杂志社评为“中国50胜景”的第37位。

漂流九泷十八滩确是够剌激的,虽有惊,而无险。虽有累,而无疲。既然是“中国一绝”这么稀有,如有条件、有体魄、有勇气,应当去漂一漂过过瘾。

笔者在此暂且不提九泷十八滩六十公里水路有多少惊险的河段、秀丽的山峦、绮峋的岩嶂、千姿百态的奇岩怪洞,在只把数千年的历史抖落这里的珍珠一粒粒、一颗颗地打捞起来,奉献给今人和后人观赏。

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之后,处于两广之南越还不是他的地盘,秦始皇即派兵南下想一举征服“南方人”,但想不到越人反抗激烈,连续二次举兵入越均遭失败。越人断其草粮、封其路关,加上秦兵进入越地后气候、水土不适,语言又不通,大部分都病死,或被粤人指手画脚(因语言不通,双方只好打手势沟通)骗入岐途而遭杀害。后来,秦始皇探听到粤北有一个小商镇叫坪石的,有水路通广西和湖南,而且坪石这个小镇的居民居然以北方语为方言,真是太好了,起码可以在那里找到许多既通北语又通南语的翻译。于是就派楼船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取道这里。但是,秦始皇没想到这条武溪河竟是这么险要。远古时代,由于南方尽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每条河流的水量都比现在的大几倍乃至十几倍。在这样大流量,又到处是大落差、大转弯、大急涡的江河里行船,只能是来一艘翻一艘。结果秦兵死伤惨重,船只几乎全部毁坏。楼船将军只好禀告秦始皇改变进军路线。但入粤的陆路已经处处封死,水路又无法通航,怎么办呢?秦始皇不得不命这几十万大军先在广西开凿一条新河流,把通湖南湘江和广西桂江的水道连通,这条新河就是今天仍存在的灵渠。这样,五十万大军就直驶广东西江入粤,最终收服了南越。但秦始皇的天下仅仅十五年就“寿终正寝”,原来随秦兵南下的大将任嚣就授意手下将领赵佗在广州自立一国,号南越国。赵佗在任嚣死后成了独据南方的一国之王,称南越王,前后历93年传五代。赵佗知道坪石的重要地位,就在它的南面(今乐城河南处)建赵佗城以作军营把守粤北。至汉代武帝时(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还不肯归属汉朝。公元43年,南越发生叛乱,汉光武帝乘机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南下平叛,又是取道这条九泷十八滩这条水路,结果和前次秦兵的遭遇没有多大差别。马援为此而惊奇叹:“滔滔武溪一河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嗟哉,武溪河毒淫!”马援即组织人力先疏通河道。后人为了纪念马援的功德,就在老泷南岸的山腰上建起一座将军庙供奉马援。

其实,这条武溪河何止是秦皇汉武兵折其间呢?自古以来,多少商贾货船都葬身于此。只是到了汉灵帝熹平初年(171年),桂阳郡太守周昕经此,看见河水如此狂虐,也像马援将军那样惊叹:“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如雷。伤行旅之悲穷,哀舟从之困厄。”于是拨款组织人力物力,将河道中险恶之石凿掉,狭窄之处凿宽,陡峻之处凿平,这样才使九泷十八滩减少翻船危险,从此商旅称便。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太守,又将马援将军庙改称为周府君庙,并刻《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之纪铭》于庙内石碑上。到了唐朝,韩愈受贬,降为潮州剌史,经此水路时曾投宿将军庙,作《泷吏》一诗留后人。后人仰韩愈之忠正,又将周府君庙改称为韩泷祠。从此,该庙就同供三神。凡经过此路的船民商旅没有不进庙上香朝拜的。

一九二五年秋,毛泽东从湖南长沙起程广州,又是取道九泷十八滩。他与山民同乘一舟,给山民们讲故事,说:“你们知道吗?这条武溪河,东汉时期有个伏波将军叫做马援的,曾在这一带打过仗,那时这条溪河不但水大流急,漩涡又多,翻了不少船,也死了不少人……”接着毛泽东就不放过他宣传革命道理的机会,为乐昌播下革命的种子。

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这险要的武江河畔建造一座“7011工程”地下军库,更是令人神秘莫测。据说军库内铁门重重,关卡道道,各种通道纵横交错,形同迷宫。武器全是现代化的装备。因至今此处仍属军事要地和禁区,不能对外开放,故游人是无缘近步的。远而望之,只能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西石岩

距乐昌市西北2公里处有个西石岩,又叫仙人石室。洞口朝西,进洞后即见一个巨大的洞厅,面积近400平方米,洞高十余米。西石岩的名气更是十分“凌人”:一曰“道教七十二福地第三十一洞天”;一曰“佛祖洞”。至于洞内之遗存文物,据说也是“价值惊人”:有一张佛教六祖当年睡觉和打坐的“石床”,长宽各4米,高2米,平整如板。石室中央立有一块高近3米,宽1.6米,厚14厘米的石碑,碑上刻有《玄帝赞》:“上帝降令,乾斩妖精。离坎相合,雷电震惊。七星魁斗,八卦见形。吾笔令下,红道上清。”相传此石碑原在武当山上,不知怎么搞的竟然飞到了西石岩,所以此石一直就被叫做“飞来石”,除这两件稀世之宝外,还有唐代茶圣陆羽游西石岩留下的墨宝“枢室”两字石匾以及宋代工部尚书余靖的碑记、宋代乐昌进士李岩、李渤兄弟俩观六祖石床的咏诗碑。

民国年间,抗日名将薜岳将军(乐昌九峰山人)在岩前建有一座“伯陵堂”别墅(伯陵乃薜岳之字),至今保存完好。西石岩最先为佛家圣地。因为它是六祖出家后第一个参拜求禅的法师智远和尚的道场——西石岩寺。

[ Last edited by xiaoxishan on 2004-4-25 at 01:2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自然景观(四)

铜鼓岩

乐昌白石乡上黄沙村附近有一个叫铜鼓岩的巨大石灰岩溶洞。洞口左侧有一块长方形的石碑,镌刻着“小有天源”四个大字。进入洞口三米右侧有一奇石,2米见方,形状如鼓,拍击之声如铜鼓,故名曰“铜鼓石”,此岩洞遂称“铜鼓岩”。洞内一大厅可容上千人。而且大洞小洞,纵横交错,相互联通。洞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如树,有如竹,有如笋,有如柱,也有如龟、如狮、如虎、如佛、如仙等等模样的乳石,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洞底有暗河,潺潺流水声十分动听。此洞到底有多长至今仍未完全探测清楚,相传有人走了几天几夜都走不到尽头。铜鼓岩历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附近上黄沙村出了一个秀才名叫欧通古,从小聪慧过人又好善乐施,在村中办起学堂教书育人。有一年当地遭遇百年不见的大旱灾,河流干涸,农田龟裂,连水井都滴水不冒。欧通古就带领大家四处寻找水源挖井救人。但毫无希望。于是人人都悲观失望,再也无心去挖井找水了,宁愿在家待毙。而欧通古毫不气馁,一个人独自苦找。有一天晚上偶遇一老翁指点,说只有凿开村旁那座石山下一个岩洞口,岩水就会大量涌出。欧通古就照老翁的话去做。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作业,岩洞终被他凿开,立即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但欧通古却因过度疲劳而昏死了。第二天清早,村民们发现有一条溪水流到村口里来了,大家高兴之余就沿溪直上,终于发现那股泉水就出自欧通古独自“傻干”“凿岩取水”的石山下。于是人们爬进洞口,竟然发现一个可容千人的大洞厅,而且还有一块如同鼓形的大石块,然而却不见欧通古的踪影。大家都在岩洞中喊着“通古”“通古”的名字,但只听到洞厅巨大的回音“通古”“通古”。有人就轻轻拍了一下那块鼓形石,结果那石竟然发出洪亮的铜鼓声。于是人们就传说这“铜鼓”就是通古变成的。


碧水洞

位于乐昌黄圃乡北部东村的碧水洞,又名滴水洞。洞口高达30米,宽十多米,洞底则是无底水潭,洞内是一条地下河,所以只能乘船入洞。随着游艇漫游,水流越来越急,水面也越来越窄,而所见景色却越来越奇妙,真是犹如一座水晶宫,游程长达2公里之远!此岩洞也属石灰岩溶洞,所以类似其它岩洞的千姿百态钟乳石同样数之不尽。

梅岭与梅关

位于广东南雄与江西交界的梅岭上,有一个古代驿道关口叫梅关,历史上称之为“南天第一关”。梅岭古驿道从秦始皇至清末民初,二千多年来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内地沟通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境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交通古道,为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外交、军事都起过巨大的作用。梅岭上的梅关至今保存完好,雄伟的关楼依然巍峨屹立在梅岭之巅。关楼西侧是数十米高的悬崖绝壁。关楼之南属广东,关楼之北属江西,一楼属两省,这是天下绝无仅有的关楼。站在关楼上,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可令懦夫壮胆、好汉增威!

据史料记载,秦并六国之前,梅岭曰台岭,梅关曰横浦关。秦始皇发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时,有一位大将叫梅  率军南下至台岭,筑城浈水,屯兵台岭,因此而被后人称为梅岭。百越反秦时,梅  被众推为首领反秦,后又从刘邦平天下,留庾胜将军兄弟屯梅岭。于是梅岭遂又易名为大庾岭,并置大庾县(即江西境内的大余县)。

梅岭上除了保存有一座雄伟的关楼和几十里完好的古驿道外,还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

“梅岭赏梅”是最驰名的景色。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宰相张九龄奉诏重开梅岭驿道,在新开的驿道两旁植上无数的梅树,使梅岭成为名符其实的“梅花之岭”,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赏梅,此风至今不衰,结果“梅岭”的原义——“梅  之岭”被其新义——“梅花之岭”取代了。

张九龄在开凿梅关时流传下来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开凿梅关隘口服液时出现一个怪现象:今天凿低一点点,而到明早一来看,岩石又长回原来的样子,几万民工苦战了一个多月仍毫无进展。岩石怎么又会重新合拢呢?张九龄就决心去看个究竟,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半夜三更潜到工地上,看看岩石是怎样长回去的。张九龄来到山顶上刚一蹲下,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就来到他的面前。张九龄向老翁问计。老翁说:“要想此山让路,除非有孕妇来祭祀”。说完就遁形了。张九龄开始还认为这可能是自己的一种幻觉,但连续三个晚上,老翁都在这个时辰出现,而且也只说这么一句话就不见身影了。九龄就断定这是山神显灵了。

怎么办才好呢?如果真要牺牲一个孕妇祭山神才能施工的话,那就等于要罢休了。因为像张九龄这样爱民如子的官员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的。这时他恨不得自己是个女人立即怀孕以身祭神。为此,张九龄三天三夜愁眉不展,总是闷闷不乐。侍妾戚氏夫人见夫君这种心情,知道他肯定遇到难以解决的大事了,就问他:“官人天天不思食,不思寝,肯定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贱妾吗?”张九龄说:“天下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与我分忧,何况你是一个妇道人家呢?”戚夫人说:“我看未必,男人做不到的事,女人往往可以轻而易举。”但张九龄是绝对不能将心事告诉她的,因为夫人正身孕六甲。

是夜三更,戚夫人听到丈夫在说梦话:“哎,要孕妇祭神才能开道,苦死我也,苦死我也!”一连几次都在梦里重复这句话。戚夫人终于明白其中秘密了。于是她立即起床披衣,冒着寒风冷雨独自跑到梅岭山巅,手握长剑对空呼喊:“皇天在上,我乃朝廷大臣张九龄侍妾戚氏,现身孕六甲,愿以孕身祭山神,只盼梅岭早日开通为民造福,请山神让路!”遂举剑剖腹而绝。

张九龄一觉醒来发现夫人不在身边了,预测肯定是天机已泄,夫人要上梅岭献身了。他立即拍马追赶。当他赶到梅岭山脚时,东方已经发亮,一道朝阳光线穿过深深的隘道口透过来,他知道梅关已经通了,夫人恐怕已经献身了。等到他上到山顶上,果然看到夫人鲜血淋漓气绝在地上。张九龄忍着悲痛,将夫人抱起放在一块大石板上,采来一束束鲜花将其盖住。等到开工的民工们上山时发现石岩已凹下一个大缺口,从顶到脚足有几十丈深,二丈余宽,两边悬崖绝壁,陡峭如墙,都觉得十分神奇。张九龄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大家,听者无一不为夫人的死而嚎哭。于是大家就在附近为戚夫人修了一座墓安葬了她,并为她建了一座“戚夫人庙”作永久纪念。一千几百年来,夫人庙一直香火鼎盛,每个过路人都会进庙里烧炷香,拜上几拜以表崇敬之情及祀夫人保佑一路平安。据说梅关上至今还有那座夫人墓及安放过夫人尸体的那块大石板,但由于道路不便,过路人很少知道,所以就被荆棘埋没了。

这个故事当然只能当作神话传说,但从中也足以证明当年开凿梅关是十分艰巨的工程,不但是张九龄出力不少,连他的戚夫人也可能真的为此道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梅关古道才会有“戚夫人庙”。

梅岭又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和尚脱险之地。惠能从湖北黄梅东山寺得道取得了六祖圣位后,原来五祖的门人不服而追杀南归的六祖。六祖一口气就逃到梅岭上,眼看山脚下追徒即至,看来逃脱不了了,就脱下如来袈裟放置在一块大石上,自己则隐藏草丛之中。追众中陈惠明和尚,原是将军出身,他第一个跑到山顶上,看到大石上的如来衣钵,即伸手去扯。谁知法衣法力无边,陈惠明使尽九牛二虎之力终扯不动,便知自己与法无缘。于是改口喊道:“行者、行者,我只为法来,不为衣来。”六祖在草丛中看到这一情景,便出来为惠明和尚说法开悟。陈惠明为了报答行者(因六祖得法时还是一个俗发未落的修行者,故称行者)开示,就急回头下山,对后来者谎称:“我已追到山顶,询问从那边山脚下上来的行人都说没见有什么人过去,估计那个行者尚未及此。”于是,所有追赶者都调头追寻,六祖因此而脱险南归。

六祖置衣钵的大石块至今仍在。名曰“衣钵石”。当年六祖还在梅岭上卓锡得泉,所以岭上至今还有一口“六祖洗钵井”,后人又在“洗钵井”旁建一寺庙,名曰“六祖寺”。

梅岭的“钟鼓岩”则是道家之“福地洞天”。据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于此修道,并亲手题上“万福洞”三个大字镌刻于岩壁上。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曾游此亦亲手刻崖,题上“诸仙岩”三个大字。传说明朝武宗皇帝朱厚照游钟鼓岩时,见那一石钟、石鼓长得如此逼真有点不可思议,就捡来一根木棒撞击石钟看看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声音。谁知这千万年的钟鼓早在等待有这一天:皇帝天子亲自来“开光”。经皇帝的手一敲,钟声清脆洪亮,更奇妙的是对面的鼓石也同时随钟声产生共呜,就像有人在擂大鼓一样。皇帝再撞,钟声、鼓声齐呜,震荡着整个大庾岭!这声音一直传到雄州府城,整个城府的人都觉得愕然,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和鼓声呢?知府就派人循声追寻。结果一直追寻到梅岭钟鼓岩里。武宗帝见有几个人闯进来,又个个像是官吏模样,他以为上次误入青楼的事还未完结,今天竟要追寻到这山洞里来啦,于是等待发落。那几个人果然不问你青红皂白,就要带他们回雄州府。武宗帝被带到衙门,知府一看竟是上次入青楼玩妓女不交钱的无赖,就觉得奇怪,即问:“刚才是你撞响了钟鼓岩的石钟和石鼓吗?”武宗不敢抵赖,只好招认。知府就想,此人不是神仙也是圣人了,连石钟石鼓都能撞出这么洪亮的声音,非等闲之辈,于是就客气地请他入室。而武帝受了他上次五十大板的毒打至今还心有余悸,是不是又犯了当地什么规矩了?他连忙解释说:“知府大人,实是过客无意贪玩,不是有意冒犯。”知府不听他解释,硬是将他拉入帐室,问:“贵客不必再深藏不露,千年石钟都能撞响,不是神仙也是圣人,请问贵客来自何方?”武宗帝经不住知府的纠缠终于说出自己皇帝的身份。知府一听眼前的竟然是大明天子,立即下跪请罪。武宗帝即扶知府起来,说:“朕初来贵地,多有冒犯,望包涵是了。”

钟鼓岩从此以后,凡有人去撞击那个石钟就会使石鼓发出共振之音,十分悦耳动听,不过没有皇帝亲手敲的声音那么洪亮就是了。

梅岭有赏之不尽的美景,有讲之不完的故事。在梅岭南侧一个凉亭里,书着一副长长的对联,可能才会让路人和游客得到一些满足。据说此长联是清代乾隆时梅县一位才子叫宋湘的途径梅岭时有感触而一气呵成的。联云: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山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玉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你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副长联,确实道出了儒、释、道三教的真谛,不愧为上乘之作。

[ Last edited by xiaoxishan on 2004-4-25 at 01:2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1: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自然景观(五)

乳源大峡谷

一般人站在十层楼顶上探头往地面张望都会有一种毛孔松松的感觉,如果是站在100层楼顶上向下看,恐怕即会晕倒了。乳源大峡谷从顶到底就超过了这个高度——300多米深,其长度达15公里,就算其是平坦的大马路,步行也起码要走三个小时。通往谷底是一条坡度为50°级数总共1368个的“天梯”。惊不惊?当然惊!险不险?不太险。连年过七旬的广东老诗人韦丘翁都能亲临其境采风作诗,应该相信不会有什么风险。不被大自然吓倒的人,才有福气欣赏大自然,才有勇气征服和改造大自然。

发现乳源大峡谷是近几年的事,而开发大峡谷为旅游景区更是近两年才开始。就目前为止,怩在大峡谷景区内发现了如下几个最具特点的景点:

乳源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接壤英德市境。由于这一带山高林密,自古至今人烟稀少,使这条大峡谷在此静静地躺了一千万年的漫长岁月没被世人发现过,或许也曾有人发现过,但不曾认识它。据地质学家分析,乳源大峡谷是伴随喜马拉雅山后期抬升而形成的,曾经历了1000万年的历史。


石坑崆

在广东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总共有13座,其中有4座位于乳源县。被誉为“天南第一峰”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以摩天之势耸立乳源西北部与阳山县和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山峦之中,属于广东全省最大的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岭南国家森林公园。以主峰石坑崆为中心,在半径几十公里范围内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崇山峻岭,人烟稀少之地。主峰周围还有二十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气势磅礴,神秘莫测。近年来,石坑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海外游人、专家、学者前来观光考察。在主峰之巅的巨石上,镌刻着中国著名画家关山月的题词:“天南第一峰”。

石坑崆的海拔高度与华山(海拔1997米)相差无几,但石坑崆没有华山那么险峻嶙峋,那么冷酷无情。石坑崆既具有娇健的雄姿、又具有少女的柔情,是一片绿色的世界,一片生机勃勃的林海。一条只有二米宽的盤山公路弯弯曲曲绕山而上,也不知兜了多少个360°才能到达山顶。而山路一面往往又是悬崖绝壁、万丈深渊,探头而望,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但当你登上近二千米的顶峰时,即时令人有“高居临下,众览群山小”的感觉。此时此地,大千世界在你眼下变得如此渺小,而自己的胸怀却变得无比的宽广!此时此刻,脚下尽是一片白茫茫的飘浮云雾,有如白练,有如絮团,几个峻峭挺拔的峰尖,时而像一顶帽子,时而像一只彩碟在云海中若隐若现,令游人有一种身处天空飘然若仙的感觉。

在距顶峰100米左右的缓坡上,竟然有一口“天池”,长40米、宽30米、水深两米多,而且长年不涸,水清见底。水,乃万物生命之源。在近二千米高峰上能见到这一池水,顿觉亲热无比,喝上这清清的天池之水,犹如得到母亲浓浓乳汁的滋润。

由于有茂密的森林覆盖,所以山涧溪流无数,处处可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时而还可以看到像雪白的练带一样的瀑布从峭崖中飞流直下。

桂花潭

位于乳源云门寺后山的桂花潭,不仅仅是名字诱人,而景色更是诱人。别以为“桂花潭”就是“一个生长有桂花的水潭”而已,有些地名往往是不能“顾名思义”按字眼去理解的。首先,桂花潭不仅仅有一个巨大的半山深潭,而且还有一挂几十米高的瀑布像是从天而降。这么一股巨大的山水从高高的山崖上突然冒出,真让人不可思议,难道有一个巨大的水泵专门把山脚下的河水抽上山顶吗?一般游人总是这样怀疑。

桂花潭其实也见不到几株桂花,因为“桂花”的名字其含义不是指桂花树上的桂花,而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故事而命名的。


车八岭

车八岭总面积有7545公顷,合11万亩地,为680万平方丈。野生动物多达1505种968个属。其中兽类38种,鸟类170种,两栖类16种,水族类25种,爬行类36种,昆虫类1220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5种,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9种。华南虎、豹、云豹、黑  、黄腹角雉这些地球上濒临绝种的稀有宝贝,车八岭都有存在。许多动物的名字一般人连听都未曾听过,如海南  、蛇雕、白腹山雕等,在车八岭都可见到。

车八岭的植物种类就更多了,将近有二千种,隶属925属290科。列为国家一级、二级、三级重点保护的都有不少。有些植物据说还是“史前遗老”被世界有关专家誉为“活化石”。这些众多的物种野生类,当然不能在此一一作介绍。大自然将车八岭生物带完整地保留到现在,应该说是全人类的福气,而不仅仅是始兴人、广东人的运气。人类什么都可以创造,惟独绝了迹的动植物无法再“克隆”,所以车八岭才显得这么珍贵。


陨石坑

始兴龙斗  陨石坑位于该县南部的隘子镇横坑口国营龙斗峰林场,正与曲江县小坑林场交界处。由于此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如果不是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人们将永远无法知道这里有一个直径3公里的大陨石坑。

陨石坑都是呈圆形,且具放射状。因为一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圈后与空气剧烈摩擦而被燃烧成了一个高温火球,高速直撞地球必然引起大爆炸,其爆炸能量与陨石坑直径成正比。始兴龙斗峰陨石坑据说其爆炸能量相当于几个原子弹的爆炸能量。如果这次撞击地球的是几颗大流星体同时到达地面,那么其结果一定会如科学家推断的一样,恐龙在这时期必遭灭顶之灾。


凉伞岩

马市镇远迳村附近有座山,山上有一岩洞名曰凉伞岩,洞内顶高15米,洞底平坦,长25米,宽20多米,面积500多平方米。前人曾在洞内建寺庙、书房、住舍等等。因此为洞空气干燥,洞温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僧人道士隐居,也适于学子修学。据说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曾住此读书。


玲珑岩

位于太平镇南的水泥厂旁一石山高数十米,山上有半月岩、天光岩、通天岩、攀天柱等景观,南面还有玲珑古寺,历来是始兴县“八大景”之一。苏东坡曾游于此并留有诗。抗日将领张发奎将军为玲珑崖刻“玲珑”两字。


南石岩

位于太平镇东面,半山中有一洞,广约一亩有余。洞内原有真武铜像。观音坐莲、将军点兵、讲武台、一线天、猴子望山、钟鼓顶、老虎洞等景观十分迷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7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