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回复: 0

義民文化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 10: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李婉菁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一年級)】
  此次專欄主要想介紹義民文化節。義民節緣由:清朝乾隆時因義民軍之忠勇衛土精神,特頒親筆「褒忠」,以茲獎勵。接旨後,林先坤公邀集地方領袖劉朝珍公、王廷昌公、黃宗旺公、吳立貴公等人,倡議建廟崇祀,以慰先烈在天之靈。也就是現在坐落於新竹縣新埔鎮的「褒忠廟」。每年八月時,就會展開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而在民國64年時又加入了桃園縣觀音鄉,開始形成新竹與桃園地區等十五聯庄,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輪流舉辦,把慶祝大典辦得盛大雄偉。
  然而每年的義民祭,都會共同舉辦盛大祭典,包含豎燈篙、獻供、普渡、放水燈、遶境、挑擔奉飯等,各各都是意義深遠、豐富熱鬧的活動。 一系列宗教祭祀活動不僅懷舊又有濃濃地人情味,十分展現出客家人刻苦耐勞凡事求好之精神。其中最特別也令自己最為印象深刻的是:「起燈篙」、「神豬神羊比賽」。「起燈篙」又稱為「豎燈篙」,係在義民廟前豎立三根細長的大竹竿,通常長度都會超過二十公尺,並在竹竿上綁紅布,內置七星燈,用以通知中元普渡消息,指引各方好兄弟前來,然而也傳說中一尺的燈篙可招引三里內的鬼魂,所以這也是鄉里的人都會把竹竿高高豎立著,此活動不僅融合傳統中元普渡的概念,更是讓好兄弟們可以藉此享用廟方與民眾準備的供品。而「神豬神羊比賽」在義民祭中,「豬」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元素。每年義民節當 天,一頭頭精心飼養三年以上、體重動輒八百台斤甚至超過一千台斤重的神豬就會展示在義民廟前,在七彩裝飾與各色燈光組成的豬架、豬蓬中,展現巨無霸的身形。義民祭典結束後,神豬的飼育主人會將豬肉分贈親友,稱為「受祚」,也就是「吃福」,將福氣與祝福分享出去。上述種種都足以證明義民節對於客家人來說意義重大之重要性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1 01: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