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8|回复: 0

大溪地區傳統建築的地理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0 2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溪地區傳統建築的地理研究
研究生: 楊秉煌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地理研究所
學年度: 77
[摘要]
        本文所討論的主題是對大溪地區9個聚落的傳統建築研究,文化上,包括大溪鎮為主之閩人文化區,以及龍潭鄉為主的客家文化聚落區。主要是對研究區內傳統建築的形式、特性與其在聚落中的空間配置意義加以研究,並論及目前區內居民對傳統建築的認知情形,透過對當地自然、人文環境及文化背景的研究,以求理解傳統建築所呈現的文化價值系統。全文研究結果如下:

        這片位在200公尺以下的大漢溪河階聚落區,早期原是漢人在大漢溪流域拓殖時與霄裡、龜崙兩社熟番及大嵙崁生番三者的接觸頻繁地帶,因此在聚落的發展型態上需考慮到防禦的需要。其後在地區的經濟活動發展上,因梓腦、茶、煤的相繼出產,並利用大漢溪的航運貿易使本區農業、礦業、商業不斷發展而達到極盛時期。本區的傳統民宅與寺廟等建築,亦因漢人的大量開墾而發展出以漢文化為主的聚落型態。日據時期間,本區的經濟發展,由極盛走向衰退,聚落發展亦受影響。直至最近,才又因工業,觀光業的發展,經濟再度復甦。

在此歷史背景之下,對研究區目前傳統建築的研究,可分下列幾點來討論:

1.目前在研究地區中的主要傳統建築形式以三合院最多,曲尺與一條龍式的建築較少,三合院建築是傳統建築中分布最多、最廣之建築形式。

2.研究地區內傳統建築的分布現象,隨著不同的河階面、河階崖、河流流道、開發情形,村廟等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分布情形。

3.研究區中傳統建築在聚落中的空間配置,集村與散村的空間配置不同;在集村內的三合院多分布於村廟的附近,村廟與三合院間的配置情形呈密切的相關。在散村內的三合院與其所處的河階面,河階崖,道路系統,灌溉渠道及河流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間配置。

4.影響研究中這些傳統建築如此分布的因素,主要與河階面、河階崖下方、風速、風害、灌溉系統、交通情形、村廟、親友分布情形等原因有關。

5.在研究區內房屋座向,主要與河階崖的高度、廟宇的座向、河流的流向、道路等有關。此外,亦與風水觀念有密切的關係存在。

6.大溪地區居民其對傳統建築的認知研究上,討論居民對建築形式、功能與未來居住選擇趨勢的認知三部分,整體而言三合院的建築形式在所有建築形式中仍是相當受到喜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