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6|回复: 0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绿水青山楼外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 16: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马燕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田螺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
和贵楼大门
和贵楼内的学堂


和贵楼内景



土楼以其高大、雄浑、厚重、奇特和诸多神奇的功能闻名于世,成为客家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据了解,福建漳州土楼数量最多,南靖土楼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它们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5月29日,在闽南日报总编室主任庄培松的带领下,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来到有土楼博物馆之称的南靖,领略土楼神奇的建筑艺术魅力,探索土楼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最奇特的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

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又像是一支气势磅礴的五重奏交响曲,在青山秀水间激越地奏响。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下。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田螺坑土楼群魔术般地不断变幻,圆楼时而在前时而退后,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暴露。来到坡底公路上抬头一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布达拉宫横空出世,巍峨耸立、庄严肃穆,在阳光下一派金碧辉煌。这就是最奇特的土楼——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5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其四圆一方的独特造型,被当地人戏称“四菜一汤”。

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

裕昌楼

建于1350年的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而南靖书洋镇,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全楼有5部楼梯,分为五大卦,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的圆形祖堂,堂前用卵石铺成的一个阴阳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摇摇欲坠。但经受了700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它至今依然如故。

最密集的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以“法天象地”作为规划布局理念,14座方圆土楼一次规划分批建设,单体土楼采用夯土墙与穿斗式架构共同承重的方法建成两层以上、封闭式围合型民居建筑。楼群坐落于不足1平方公里的山地溪畔间,是福建土楼中最密集的土楼群。河坑土楼群由15座不同造型的土楼组成。这些土楼气势恢宏,分布在“丁”字形的小河流两岸的狭小地带,是南靖县境内土楼建筑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河坑村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据张氏英堂族谱记载,张氏祖先由永定县夏阳镇迁到广东省大浦县开基后,其后裔张仕良移居河坑。

河坑土楼群的14座方楼圆楼呈北斗七星之状,在潺潺流水与绿绿田野的映衬下,充满着诗情和山村画意。站在狮子山可以从3个方位看到不同造型的3个土楼群共有27座。在右前方的一片开阔地与山坡连接处座落着7座土楼,分别是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春贵楼、绳庆楼、南动楼和永荣楼,这就是“北斗七星”。走在河坑村高大林立却带有泥土烟火气息的土楼群中,有归隐田园的恬静。

陆上诺亚方舟——

和贵楼

和贵楼位于福建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山脚楼,距南靖县城53公里,建于清代雍正十年,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有学者认为,和贵楼有四奇:一奇它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它建在沼泽地上,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三奇是楼内有两口水井相距18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四奇它的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

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

怀远楼

怀远楼建于1905-1909年,是目前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楼高四层13米,直径38米,每层34间,共136间,为简氏家族所建。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

斯是室精巧秀气,上下堂建筑占地190平方米,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书卷气浓。堂上的横匾上有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斯是室。

绿水青山楼外楼,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需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以自豪的建筑形式土楼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3 16: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