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2|回复: 4

[周建新,柴可]“客家摇篮”的文化传播与构建——以《赣南日报》为中心的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4 11: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摇篮”的文化传播与建构
——以《赣南日报》为中心的分析
□周建新 柴可
[摘要]: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客家”在这一地区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种对比形成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大众媒体、市场、学者和民众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积极建构。本文以大众传媒的文本分析为研究路径,描述该地区客家文化的建构历程,体现不同参与主体的建构行为,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过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赣南地区;客家文化;报纸;建构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akka Culture in Southern JiangXi
——An Analysis Based on“GanNan Daily”
ZHOU JianXin  CHAI Ke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JIangXi,3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area of Southern JiangX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akka communities, it was also considered as “The Cradle of Hakka People”, while before the 1990 s, "Hakka" is a strange concept in this area. The reason of this contrast is the actively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akka culture with these participants such as local government, the mass media, market, scholars and local citiz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the mass media,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akka culture and the behavior of different participants. It will provide some ideas about the Hakka cul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since 1990s of mainland China.
Key WordSouthern JiangXi;  Hakka culture;  newspaper;  construction
一、问题的提出
赣南地区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西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和抚州市,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被誉为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在这一地区,客家文化事象随处可见,比如城市街区标志物、村落中的祠堂、客家风味菜馆以及当地的许多民俗活动。此外,当地媒体对客家文化的表述和宣传也是一个重要事象。现在,客家文化已是赣南地区的特色之一,并一度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突出主题、新闻媒体宣传的主流话语、商家市场营销的特色资源、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客家”对当地人来说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种对比形成的背后是“客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和一种文化资本,逐渐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大众媒体、商家市场、学者和民众积极建构客家文化的过程。本文试图对这一过程的细节进行放大,探讨当代客家文化的建构历程,从而回答在近20年中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并一度成为赣南地区发展的主题的?
在研究对象上,本文选取《赣南日报》这一纸质媒体。《赣南日报》是赣南地区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发行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纸质媒体,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度很高,对参与客家文化建构的主体行为活动有全面的记录,是反映不同时段客家文化发展状态的一个缩影。因此,笔者以1990-2004年《赣南日报》中出现的关于客家文化的文本为研究重点,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建构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主。内容分析法可以分为描述性分析和推论性分析。描述性中主题分析方法非常重要,它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释,研究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推论性分析则假定一个文本的特征是与文本背景特征相关联的,并认为特定文本提供了一个隐藏在其后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因而从文本推论到文本背景是有效的。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1.确定和选择内容分析的文本。本文以《赣南日报》自1990至2004年中与客家文化有关的报道为文本。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笔者对所有包含“客家”一词的文本进行了搜集整理,再依据具体研究的需要,提取所需要的文本进行分析。
2.分类。本文中的分类工作一是按文本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年度阶段的划分;二是对文本体裁进行分类;三是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分类。
3.对资料进行分析。本文的分析过程如下:(1)从时间阶段上对文本的数量、版面、体裁、内容的变化上进行分析,把握其纵向发展脉络。(2)对 “客家风”专栏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检索“客家风”专题从何时开始推出,主要从哪些方面对客家文化进行描述及其原因。(3)提取不同时段描述同一文化事象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客家”符号使用前后的不同。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研究资料的搜集、分类工作都由笔者担任,因此在对15年的报纸进行检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考虑到对客家文化进行报道的文本多在新闻版和文化栏目内出现,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做到对头版内容和文化类专版内容的详尽检索,在分类过程中,增加客观分类依据,减少主观判断因素,以克服研究方法本身的不足。就研究对象而言,虽然报纸具有时效性强,普及面广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只有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才能阅读。
三、文献回顾
族群认同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族群认同理论研究上,已有文化论、原生论、工具论、边界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等不同观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已突破了文化论、原生论的观点,而更多地支持边界论、工具论、民族-国家建构论,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人员认定的范畴,人们可以通过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标志来表示对自己族群的认同,对于边界的产生应强调的是情境和场景而不是原生的因素,而在具体的情境和场景中,国家-民族建构的背景又不可忽略,最终强调族群的建构性、场景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观点体现在许多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个案研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的民族识别进行分析,论证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建构过程,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在其中的作用。此外,中国学者对族群认同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些观点,如王明珂对羌族族群认同的研究认为,一方面,当代羌族的确是在国族主义下的近代建构,另一方面,羌族之存在,自有其近代以前之历史基础或延续性。[①]海力波通过对黑衣壮族群建构、生成、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从侧面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自我建构、族群认同、文化表征三个层面的复杂关系。[②] 菅志翔通过对保安族的研究,认为在决定族群归属的各种力量中,国家和族群所在社会的力量是强大的,保安族之所以成为保安族,主要的并不是人们自主的选择,而是一种国家构建。[③]巫达从族群内心情感来解释布尔日-尔苏人的族群性,认为其族群性是在历史记忆、族群互动、传统的重新解释等等各种因素下“建构”出来的。[④]这些研究者着重分族群被他者标签的过程和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
与上述研究个案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客家认同具有相似性,在大陆客家地区,客家认同浪潮的出现离不开政府、学者、地方精英、媒体、市场、民众的参与,但是客家认同也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客家认同没有国家民族识别的影响;其次,客家认同已超越了省界、国界,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景观;再次,客家认同意识从政治、经济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并通过与客家同乡的交流,从文化血缘意义上的族群认同上升、扩大至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认同。这些特点引来了许多学者对客家认同的关注,比如万建中认为,“客家作为汉民族内部的一个族群,原本并不存在,经过一番学术叙述和处理以后,却似乎变得实实在在起来,这在民族文化研究史上堪称为族群建构的神话叙事。”[⑤]黄志繁通过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发展的思考认为“赣南的“客家文化区”的形象是1990年代以来政府、民众、社会和学界共同建构的结果。”[⑥]周建新指出,“客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结构和意义共同建构的过程,并用‘在路上’突出客家文化建构的动态和发展状态。”[⑦]河合洋尚认为“客家文化是与全球时代政治经济空间的生产相结合起来并被科学家、政治家、开发商等代理者塑造出来的概念。”[⑧]Nicole constable对不同客家地区的历史、客家认同在不同语境中的构造方式和符号表述方式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客家并不是一个给定的概念,客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其研究不能忽略谁被标签为客家这一事象。[⑨]这些学者多有历史学、人类学学科背景,受族群认同中边界论、工具论、国家-民族建构理论的影响较大,对于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表述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客家文化的定义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建构的过程。[⑩]
上述研究为理解客家认同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地区客家文化的建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并不多,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四、分析过程
(一)对不同阶段的文本进行分析
笔者对《赣南日报》1990年至2003年所有版面中出现的含有“客家”一词的文本进行整理,共得到286个文本。[11]将文本数目按年份排列,用直方图显示(图一),可知从1990年至2003年,文本数量的整体趋势是不断增多的。而1994年和1999年两年是文本数值增长很明显的两个年份。在1994年之前的四个年份中,文本数量比较一致,均是个位数。1994年至1998年五个年份中,除1995年外,文本数目均为十位数。1999年的年份中文本数目则更多,每年都在35个以上。笔者以此数目的变化为依据,分三个阶段对文本进行分析,分别是1990年—1993年、1994年——1998年、1998年——2003年。
11990年——1993年的文本分析
1990年以来,最早出现“客家”一词的是一张名为客家女的图片,刊登于1990年6月16日的第三版中间位置,图片中的女子头戴头帕,表情恬淡,图片下方有“客家女”三个字,无其他的文字说明。该材料仅仅显示了有“客家女”这样一种称谓,而人们并不能从图片中得到更多的关于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信息。可以说,1990年的时候《赣南日报》中对“客家”的报道在数量和内容都很少,即当时对于客家文化的关注度非常低。
这种状况在1991年的《赣南日报》中有所改变。就新闻版面的报道来说,在1991年5月份,对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客家学研讨暨客家联谊会”进行了报道,这一报道出现在头版右下角,从报道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赣南地区行署的相关部门是会议的协办者之一,参加会议者在发言中将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和客家研究情况亮相于会议,并意识到“开展客家学研究,无疑将促进我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在非新闻体裁中,1991年内也开始出现了含有“客家”、“赣南客家”词汇的文章。这些文章集中在《赣南日报》副刊“八境台”专栏里推出的“这方山水这方人”版块,“编者按”(编者的话)提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赣南风情独异,文化璀璨,民风淳厚。特设此栏目,登载有关赣南民风、习俗以及其他具有赣南文化色彩的东西”。此后在这一版块中,“客家”、“赣南客家”一类的词汇逐渐被运用。
1991年中最早对出现“赣南客家”这一词汇的文本是“这方山水这方人”版块刊登的《赣南客家的“坞堡”》一文,该文章刊登于1991年2月3日的第三版右下角处,文章对“赣南客家”的由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是以前的从未有过的,文章写道“西晋末年,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一部分汉族人便合族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唐宋时期,这部分人继续迁移到闽、粤、赣三省,明代中叶以后,又转向开发三省毗邻的山区,赣南是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这就是赣南客家的由来”,该文本首次明确提出提出赣南客家是由中原汉族人南迁而来的,同时对坞堡的历史由来、分布地区、建筑形态、坞堡内的生活特点、坞堡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进行了介绍,并在最后提出了坞堡作为文化遗产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在当时是较有先见性和文化建构特点的,因为它首次明确提出“赣南客家”,并对赣南客家历史渊源,建筑文化进行了介绍,而且日后的发展证明,坞堡这一文化遗产的确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但是《赣南客家的“坞堡”》一并没有明确的显示“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一信息。随后出现“客家”一词是出自“这方山水这方人”专栏的《赣南客家情歌》(1991年8月7日)一文,虽然仅仅在文章开头提到了一次“客家”(原文为“源远流长的赣江两岸,祖祖辈辈居住着客家人。”现在看来,这种提法是不严谨的),下文就没有提到客家,只是对情歌的内容、作用进行了分析,但是将赣南地区的山歌冠以“客家”之名尚属首次。同年10月5日专栏中刊登的《赣南:客家人的重要摇篮》则明确地提出了赣南地区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摇篮之一,并提到赣南地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居民属于客家人。在1991年的三个文本中,《赣南:客家人的重要摇篮》就其分量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明确地向受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赣南地区的大多数人都是客家人。这篇文章位于第三版的左下方,是竖排形式的文字排版,这一排版形式一方面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了横向排版的人们来说,却不便于阅读。总体来说,这版块中三个含有“客家”一词的文本中都具体涉及到“赣南客家”这一名词,而且分别是从建筑、山歌、客家摇篮这三个文化事象对“赣南客家”进行表述,事实证明,这三个文化事象对后来赣南地区客家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总体来说,在这一阶段出现的15个文本进行分析:在头版的共有6个文本,均是新闻体裁,这五个文本的内容涉及到政府机构、学术界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关注、文艺界对客家文化的利用、企业对客家特色产品的开发。现将文本标题列出,见下表一。
表  一 1990~1993年新闻类相关文本标题表

新闻类相关文本标题(6个)
(1990
~1993)
·涉及政府机构及学术界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关注的2个文本
《首届客家学研讨暨客家联谊会在沪举行》1991.5.21
《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日前成立-该会首次学术研讨会在赣州举行》1992.1.21
《台湾<客家>杂志刊出赣南专号》1992.7.27
·涉及文艺界对客家文化的利用的2个文本:
《<赣南客家歌舞>赴省参赛荣登榜首》1993.10.28
《赣南,群众文艺创作好戏连台》1993.12.4
·涉及企业对客家特色产品的开发的1个文本:
《赣州市客家食品厂-加紧生产满足节日市场需求》1993.1.20

从《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日前成立——该会首次学术研讨会在赣州举行》所报道的内容中,可以推论出以下文本背景。1992年初,在政府相关机构的组织参与下,赣南地区成立专门的客家文化研究会,研究会的性质是由地方政府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研究会的成员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该文本的副标题强调了首届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最后一段则强调了当地高校领导参加会议这一事件。半年后刊登在头版的《台湾<客家>杂志刊出赣南专号》一文可以看作是对学术会议成果的后续报道,内容为:“台湾学术刊物刊出了在赣州首次召开的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消息和8篇论文摘要、发表了赣南客家研究者写的3篇论文,及赣南古迹、名胜和客家围屋建筑。”文本涉及到的参与主体有政府机构、专家、学者、高校机构,涉及到行动有成立研究会、召开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这一阶段中,非新闻体裁的9个文本以散文、书评、图片形式对客家文化进行了诠释,虽然这些文本并非完全以客家文化为主题,有的只是在文本中简单提及“客家”二字,但至少表明,人们已开始从建筑、源流、节日民俗、山歌等文化事象来关注客家文化了。(表二)
表  二 1990~1993年非新闻类相关文本标题表


非新闻类相关文本标题(9个)
(1990
~1993)
·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4个文本:
《赣南客家的“坞堡”》1991.2.3
《赣南:客家人的重要摇篮》1991.10.5
《客家人扫墓》1992.3.31
《难忘的龙南围屋》1993.11.3
·仅在文本中提到“客家”二字,主题并非客家文化的4个文本:
《赣南客家情歌》1991.8.7
《赣州话:一个奇特的方言岛》1991.7.13
《客家韵味的幽默之作—读中篇小说<那永恒的家>》1992.2.12
《赣南的畲族与瑶族》1993.1.18
·其他
名为《客家女》的摄影图片1990.6.16
从文本的数量和分量来看,客家文化在这一阶段的建构还处于酝酿期,民众和市场的参与活动很少,学术机构、政府部门的建构行为则较为积极,涉及的参与主体活动内容单一,各主体对客家文化的利用处于初始阶段。

21994年——1998年的文本分析
1994年首次出现了超过半个版面的关于客家文化的文本,刊登于6月25日周末第三版的《客家——汉民族一个独特的民系》一文以大篇幅的版面,醒目的标题,厚实的内容描述了客家这一民系的形成原因、文化特色、历史贡献和精神素质,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所在的栏目“客家风情”也是首次出现的。在这一文章刊登三周之后,7月16日,同一栏目又刊载了《赣南——客家人的大本营》一文,文章提出赣南是与粤东、闽西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并对赣南地区客家人的形成历史、方言、名人等进行了描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用“客家风情”这一栏目为形式,较大篇幅的刊登关于客家文化的报道是以往未曾出现过的。1994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一年的报纸中出现了对客家籍诗人的人物专访,同时对于都唢呐、擂茶、山歌的表述,都强调了其客家特色。
为了便于分析,将这一阶段出现的重要文本和专栏以表格形式列出。(见表三)
出现在头版的文本有《宋韵、客情、风采》、《客家擂茶》、《<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 获文华新剧目奖和编导奖、词作奖》、《客家山歌迎嘉宾,载歌载舞颂文明》,这些文本侧重于当地政府机构、文艺部门、企业对客家文化的解读和运用。《宋韵、客情、风采》是以1994年12月赣州宋城文化节为主题,但文本内容涉及客家唢呐、客情等,表明当时已经有意识地将客家文化纳入地域文化发展内容之中。从《客家擂茶》的图片附文中可知,该图片来自某茶艺馆推出的客家擂茶茶道表演,而且表演吸引了众多休闲者和游客前来观赏,这是商业运用客家文化吸引顾客的一个侧影。《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由当地文化部门组织创作的大型客家歌舞)和《客家山歌迎嘉宾,载歌载舞颂文明》表明,文艺部门正以文艺表演的形式对客家文化的进行发掘和宣传。
在非新闻体裁的文本中,《客家——汉民族一个独特的民系》和《赣南——客家人的大本营》对赣南与客家的关系进行明确的诠释,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赘述;《痴心只为客家情——访台湾诗人黄子尧》、《浓墨淡彩总相宜——记客籍画家李凌云》以客家人物为主题对客家文化进行了侧面的宣传;《狮城举办世界客属第13次恳亲大会》、《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概况》对世客会进行了描述和宣传;《赣州三学者参加第四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看出,当地学者参与学术活动,促进学术界对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的关注。
第二个阶段的文本数量多于第一个阶段,对客家文化的报道角度增多。政府对发展客家文化与地方经济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特别突出的是文艺部门以客家文化为素材,将表现文化以文艺的形式搬上舞台,达到纪录、表现、交流、宣传的目的。但其他参与主体的活动仍然比较单一。









表  三1993~1998年相关文本标题表
年份
文本个数
      重要的新闻类标题
重要的非新闻类标题
年度出现的专栏
1994
12
《宋韵客情风采》1994.12.19
《客家——汉民族一个独特的民系》1994.6.25
《赣南——客家人的大本营》1994.7.16
《痴心只为客家情——访台湾诗人黄子尧》1994.12.17
“这方水土这方人”栏目
“客家风情”栏目
1995
6
《客家擂茶》1995.1.25

“客家风情”专栏
1996
12

《狮城举办世界客属第13次恳亲大会》1996.9.24、
“客家风”专栏
1997
13
1对歌舞剧《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专题报道1997.5.14
《客家山歌迎嘉宾,载歌载舞颂文明》1997.12.19
《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概况》1997.5.24
1998
15

《好一朵艳丽地山茶花—于都客家唢呐掠影》1998.11.28
《赣州三学者参加第四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1998.11.28
31999年——2003年的文本分析
1999年对客家文化的报道,不仅文本数量多、客家文化元素丰富,而且在版面面积也增大了,特别是“客家风”专栏,经常以全版面的形式刊登大量的关于客家文化的文章,在1999年一年中,《赣南日报》分别于2月27日、5月29日、7月11日、8月28日、10月17日、12月18日推出了共计6期的“客家风”专栏,其中五期是全版面的形式,仅有一期是半个版面的形式。同时这一年还出现了以客家图案为标志的征文广告,该征文活动由某卷烟厂赞助,虽然征文内容不是客家文化而是各种新闻事件,但在征文文稿旁都会有“客衍五洲,四海一家”的广告宣传语,其中特意突出“客”“家”二字,这个征文活动持续至2002年,即从1999到2002年,报纸头版都不间断的出现着这一征文活动图标。
在第三个阶段出现在新闻版面的文本有51个,以下将对这51个文本进行简要分析。依据文本的主题内容将之分为以七个类别,将文本数目做一统计。(见表四)
表  四   1999~2003年新闻类文本分类及其数目表
文本主题(1999~2003)
文本数目(个)
旅游开发及其他客家文化的商业产品开发
12
客家文化的考察交流活动
11
文艺节目专题
8
人物专访
6
发展客家文化的政策建议
3
世客会相关报道
4
其他
7
总计
51

这一阶段出现的文本数量大,内容丰富,题材元素广泛,具体表现在:一,关于市场对客家文化运用的报道增多,从文本中可以了解到,市场对客家文化的运用集中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也有客家山歌MTV的制作和以“客家”为名称的其他商业产品。这些文本的宣传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对某一旅游景点进行描述,而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从各个侧面对其进行宣传。以对龙南围屋的报道五个文本为例,两个文本是报道其他电视媒体对龙南围屋开发的关注,一个文本是对龙南围屋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报道,一个是对龙南客家围屋迎接黄金周的报道,还有一个是对龙南客家风情游的宣传方式的报道,即在飞机航班的杂志上刊登宣传广告。二,客家文化的考察交流活动同样也在数量上和方式上更加丰富,从文本内容可获知,在这一阶段,文化交流考察活动和学术会议活动非常频繁,1999年11月马来西亚客家文化考察团赴赣考察、2000年4月马来西亚客家联合总会访问团赴赣考察、2000年6月“客家与赣南”研讨会在赣南地区召开、2001年1月赣南客家联谊会代表团赴港联谊、2002年11月赣台客家文化研讨会在赣南地区举行。三,对音乐剧《围屋女人》的一系列报道,突出其客家元素。《围屋女人》是由赣南采茶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音乐剧,获得了许多国家级殊荣,在头版出现的关于音乐剧《围屋女人》的报道中,均强调了其内容是“发生在南方客家围屋里的一个故事”,是一部“用客家山歌演绎的、弘扬母爱、赞美客家女人的音乐剧”。四,出现了以发展客家文化,打好客家牌的政策建议为主题的文本。2000年7月份,在新世纪开启的背景下,《赣南日报》在头版刊出了“迈向新世纪,建设大赣州”的专题系列文章,其中《风云际会——迈向新世纪,建设大赣州未来篇》对打造客家摇篮赣州的城市特色进行了初步论述,随后出现的《打好客家牌》、《弘扬客家文化、发展客家经济》等报道,均提出在促进赣州经济文化发展中,客家文化会大有作为的观点。五,出现了赣州申办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并获得申办资格的相关报道。
在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空前活跃,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开发程度也达到了最高峰,建构客家文化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已成为参与主体行为的写照。
(二) 对“客家风”专栏的分析
“客家风”是《赣南日报》从1996年推出的一个专栏,在这之推出过“客家风情”栏目,但并未成为专栏。从首次出现的客家风专栏的编者按中可以看出这一专栏的性质,编者按内容如下:“《客家风》专版为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讴歌国内外客家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诸方面的贡献与感人事迹,展现当代客属地区的万千气象,特设四海巡礼、各领风骚、故乡月、旋转餐厅、广厦万间、俚俗撷趣、红杏枝头、连载、摄影书画艺术作品等栏目,以飨读者。企盼得到大家厚爱,并踊跃赐稿。”
这一专栏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合了丰富多样的文本,对客家文化的建构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一方面,专栏营造出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文化氛围,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同时对客家文本的内容进行了解和熟悉;另一方面,向报纸专栏投稿的的门槛相对较低,这鼓励了许多有文学爱好的读者、地方文化工作者的写作的积极性,他们向“客家风”专栏进行投稿,关注当地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事象,也是积极建构客家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
“客家风”专栏自1996年推出,至2004年间共有249个关于客家文化的文本[12]。从媒体报道的角度看,专栏刊出的频率、专栏版面的设计方式都说明了媒体对这个专栏的重视程度。首先从专栏刊出的频次的变化上来说,“客家风”专栏在《赣南日报》副刊中的分量是逐渐增加的(见下表五),这一数据的变化是“客家风”专栏受重视程度渐增的表现。
表  五  “客家风”专栏历年刊出期数统计表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刊出期数(单位:期)
2
2
4
6
4
6
9
11
19
以下将从两个角度对“客家风”专栏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一是对1996至2004年的专栏内文本内容进行类别分析,以了解这些文本是从哪些方面对客家文化进行描述的。二是单独对2004年的“客家风”专栏内容进行分析。
对“客家风”专栏进行分析,将文章的主题内容其分为十个类别,分别是:1人物类的文章;2文物遗迹类文章;3服饰和饮食;4 与世客会相关的文章;5介绍民居建筑类的文章;6以方言、俗语、地方戏为主题的文章;7姓氏宗族村落故事和历史迁移故事;8风俗节庆习俗文章;9其他类别;10综合类的文章。通过对1996年至2004年的“客家风”专栏内的文本内容的分类分析,获得如图二所示的数据分布,其中以风俗文化,包括以节庆民俗、婚葬礼仪民俗、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为主题的文章最多,其次是以服饰和饮食、方言曲艺为主题的文本。可见,民俗,名人,服饰饮食,方言是进行客家文化建构的重要元素。
对2004年一年内的“客家风”专栏内容的分析分类依据不变,经过统计,2004年的“客家风”专栏内有效文本85个,内容的分类如下图三所示。可知2004年“客家风”专栏与世客会相关的文章明显增多,这为2004年赣州市举办世客会的背景相吻合。此外。在2004年“客家风”专栏的文本中,体现出客家精神特质的文本有24个,占总文本数目的28%,这里所指的体现出客家精神特质的文本是指在文中显示的客家人在精神文化层面所具备的特点,在这些精神特质多出现在迁徙史、名人、民居建筑、方言俗语为主题的文本中,多强调其积极正面的特性和客家文化特有性,如客家人重视教育、进取精神、宗族意识强烈等。这种精神元素的提取能够提升文化自信心,对客家人的文化认同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建构客家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从“赣南擂茶”到“客家擂茶”的转变
在对所获得的文本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对赣南地区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事象的表述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如擂茶、米果、唢呐的描述。在1990—1993年第一个阶段的文本中,这些事物多是以“赣南擂茶”、 “黄元米果”、“于都唢呐”、的方式进行表述,而到了第二和第三阶段,对这些事物的描述多凸显了“客家”符号,转而成为“客家擂茶”、“客家米果”、“客家唢呐”。从下面这个表格的内容可以明了地看出这一变化。(见表六)
表  六   相关文本标题举例
相关文本标题
《擂茶》1991.6.16
《客家擂茶》1995.1.25
《饮擂茶》1996.2.20
《奇特的客家擂茶》2001.6.2
《飘香的擂米茶》2002.3.20
《黄元米果》1991.9.14、《上犹包米果》1993.1.4
《韧韧的黄馃》1999.7.10
《黄元米果金灿灿》2000.7.22
《打黄元》2001.9.22
《米馃飘香》2002.6.8
《于都唢呐》1991.11.8
《唢呐声声客家情》1994.12.10
《好一朵艳丽的山茶花—于都客家唢呐掠影》1998.11.28
文本内容是否用
“客家”符号表述

五、结语
《赣南日报》对客家文化的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对政府行为的报道,这些报道多以新闻体裁形式出现在头版、醒目位置。二是对客家文化的商业开发的报道,主要是以客家为品牌的企业进行活动和对客家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三是对学术界的研究的报道。四是文化氛围的渲染,如设置专栏、进行征稿活动等。通过这些报道,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建构过程也体现了出来:地方政府挖掘客家文化,热衷于打“客家牌”,主要是利用海外客籍华侨华人这个跨国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家乡情结,以客家认同为纽带吸引客家富商前往投资。学者们对客家文化进行学理上的定义和论证,从历史维度和现实关怀层面对客家文化的形成进行论证,将传统的婚丧节庆、饮食习俗、方言小调定义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于是客家联谊会、恳亲会、文化节等各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文化,被客家地区的政府和文化精英们重新发明出来,同时商家市场也巧妙利用客家文化的种种资源,在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寻找商机。从而使“客家”概念的使用频率日益上升,各个参与者对客家文化的使用技术日益娴熟,了解客家文化的民众日益增多,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得以建构起来。
总体来说,从1990到2004年,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的建构的各个主体不断凝聚力量,至2004年赣州市举办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达到一个高潮阶段,它蕴含着“客家情潮”(客家人的乡情联谊潮流)、“客家学潮”(客家文化学术研究潮流)、“客家商潮”(发展客家地区的经贸洽谈潮流)。至此,赣南地区“客家摇篮”的地位已确立,或者说,在举办过世客会之后,客家文化在赣南地区已经成功建构了起来。至于2004年及2004年之后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有何特点,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笔者期望,本文能够说明从大众传媒角度研究人类学族群认同的可行性,并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历程提供参考。
                                 
·本文受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黄志繁、周伟华.生态变迁、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客家”族群认同建构的历史背景[J].客家学刊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
[2]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刘晓春.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 ——从民间文化研究的普同性与线性视野之困境反思客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4(1)
[4]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化还是再东方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6]周建新.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7]周建新.“在地”与“旅行”—— 客家族群和区域文化的研究实践与跨越:以赣南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8]李雅婷.1987——2008年台湾客家议题发展之研究:以客家杂志为例[D].台湾中央大学客家政治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
[9]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1]罗勇.客家赣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12](美)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4]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5]申凡.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媒介功能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宋德剑.地域族群与客家文化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7]郑兴东.报纸编辑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8]周建新.江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①]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②]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③]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④]巫达.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⑤]万建中.客家族群制造的神话叙事[J].客家学刊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 第104-111页

[⑥]黄志繁. 建构的“客家”与区域社会史:关于赣南客家研究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学报2007(4). 第7-12页

[⑦]周建新.在路上:客家人的族群意象和文化建构[J].思想战线2007(3).第17-22页

[⑧]河合洋尚.客家文化重考—全球时代下空间和景观的社会生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第3-9页

[⑨] Nicole constable. Gust People-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⑩]相关文献还有:饭岛典子.台湾客家文化之创造和再创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陈世松.中国近代以来学术建构对客家研究的影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7(6);罗烈师.官窥江西客家研究未来趋势:台湾与粤东的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汤韵旋.族群、族群认同与族群建构论的实践——以两岸客家和当代台湾族群建构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6(4);庄英章.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J].2002年第四期;黄向春.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1999(3);朱云霞.族群的认同、诠释与重构—从人类学视野看客家影像[D].西南大学年硕士论文2010;&#63988;彦亨.客家意象之形塑:台湾客家广播的文化再现[D].台湾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3;林信丞.从客家杂志分析台湾客家形象之变迁[D].台湾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由于2004年的文本数目非常多(粗略统计有359个),不便放在一起分析,只在下文对2004年客家风专栏进行分析

[12] 2004年4月23日后,“客家风”专栏更名为“客家摇篮”专栏,但内容风格未变,此次统计中包括栏目更名后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周建新(1973——  ),江西萍乡人,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教授,人类学博士。柴可(1986——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9级民俗学研究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发帖权限和论坛对于文件格式有特别要求,故所发文章与原文稍有出入,请各位坛友谅解。
如感兴趣,可移步中国知网下载查看。
这是一篇研究客家族群建构的不错的文章!
初来乍到,请各位多多指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1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年井冈山革命时期,老毛的文章里面就存在了,鲜为人知罢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1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可参考,《湖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因故被删去的一章,作者杨宗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23: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