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8|回复: 9

营前民间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5 15: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营前民间故事
                                   (上犹县营前中学  黄义苏)
(上犹县营前地区包括三乡一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至今流传下了不少民间故事。茶馆酒肆之所,夏雨冬雪之时,所说者或智慧,或典故,或传奇,或戏谑,或谚语……题材和类型不胜枚举,但都为口头代代相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民间故事中所反射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品味者自有心得。不当之处,敬请不吝指教。)
一,“举岭戴帽,三天有聊。”
举岭是营前天气的“晴雨表”,营前有一句俗语:“举岭戴帽,三天有聊。”(聊:客家话,读liao,第4声)黄梅时节,冷暖交错,举岭海拔只有855米,当它“戴帽”时,即天空低云密布之时,预计未来两三天都将有雨。种田人一年四季难得有清闲的日子,趁下雨在家,邀上几位好友,泡上一壶手工茶,炒上一碗香黄豆,上聊古今中外,下说家长里短,生活的重担心中的烦恼似乎就在这闲聊中变轻了,消失了。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种植方式的改变,营前人的“聊”也变成了一种奢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15: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何阿四的宝贝为何失灵
清乾隆年间,信地何阿四树起农民起义大旗,麾下将士数万,一时间攻城拔寨,远近来降,引得朝庭上下震动。但起义军毕竟是农民军队,没有受过专门军事训练,万一朝庭派正规军来围剿,该如何应对?只见何阿四凡是笃定,对广大将士说:“起事之时,上天真人曾经送我两件宝贝,足以抵抗来犯之敌。第一件宝贝是飞虹剑,能飞天而起,十里之内取人首级……”众人一听,好不兴奋,纷纷鼓动何阿四当场一试。何阿四说:“现在敌人未到,如何试得?”其中一人说:“门口塘中有群鸭子,拿它们一试如何?”何阿四被逼无奈,只得取出飞虹剑,念起咒语,只见飞虹剑呼哮而起,刹那间,塘中鸭子被尽数砍下脑袋,众人齐声叫好。后来真与官军对阵时,何阿四又将飞虹剑祭起,却不见敌人脑袋落地。原来真人将宝贝交给何阿四时没有交代清楚:飞虹剑具有“记忆功能”,第一次杀了鸭子,鸭子身上的羽毛是扁毛,飞虹剑“记”住了。而人身上的体毛是圆的,所以飞虹剑见了人就不灵了。故而第一仗农民起义军受了重大损失。
第二天,何阿四在巡视营寨后对大家说:“不要泄气,我还有第二件宝贝未用。”第二件宝贝是一只精美的瓷罐,里面装满黄豆,遇到敌人只要把瓷罐摔破,黄豆就会变成天兵。为了保险,何阿四把瓷罐交给母亲保管。第二仗打得正激烈时,何阿四赶快派人叫母亲使用宝贝,哪知他母亲看到瓷罐这么精美,舍不得把它打破,只将手伸进瓷罐把黄豆一把把往外抓。这些被抓过的豆子虽然都变成了天兵,但个个缺胳臂少腿,完全失去战斗力,何阿四的两件宝贝在关键时刻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民起义军最终归于失败。人们读到这里都为之惋惜。
      三,九厅十八井的“违制”建筑
营前下湾的九厅十八井是典型的客家民居,但传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九厅十八井是“违制”后拆除重建的。第一次建设的九厅十八井它的外部装饰有“金鸡踩栋,黄龙缠柱,门前三段石”(门前三级台阶)等形式。在封建社会里,这种建筑形制被称为“僭越”和“违制”。不久果然被奸邪之人告到官府,虽几经斡旋,还是被判拆除。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普通百姓没有说话的权利,只好全部拆除重建。只剩下现在大门口两副石刻对联还可见当年的大气魄:“爽坎凝祥月映浮槽千顷秀;氤氲结秀峰回举岭万年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15: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王黄结亲回轿对
古时结婚迎娶之日,男方有花轿抬到女方家,花轿门上贴有男方理事先生出的上联,下联则须由女方理事先生对答,如果对得不好往往惹人笑话。
却说有王黄两姓结亲,男方王家出的上联是:“三槐堂(王姓的堂名)三吹三打迎淑女”;花轿抬到黄家,难坏了女方的理事先生,搜肠括肚想不出下联,眼看吉时快到,再不出门就耽误事了。一直等在门口负责抬送嫁妆的脚夫等得气急,信口说道:“这有何难,下联就对‘江夏堂(黄姓的堂名)扛笼扛箱配才郎’好了(扛和江,客家话都念gang,一声;扛,抬的意思)。”主人一听大喜,连忙叫人拿一红包给那个脚夫。
    五,老营前圩“万寿宫”三个大字是谁人题写
老营前圩中段建有一座万寿宫(陡水电站建设时因在水淹区范围内而拆除),是圩上的各家店铺和当地富豪集资倡建的。快要落成时,大门上方 “万寿宫” 三个繁体字还没有着落:花钱请外地的书法家写当地的老百姓不答应,请本地的书法较好的先生来写,几幅字都不怎么样。一日,筹委会的人又聚集在当地一家有名茶馆里议事,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一位茶馆跑堂看到这里,不禁技痒,自告奋勇一显身手。只见他把三张茶桌并在一起,就用肩上的抹布沾水当墨,转眼间就在每张茶桌上各写了一个字:“万寿宫”。真是天圆地满,气势恢宏,见者无不叫好。筹委会的人当场决定,万寿宫门口就用这三个字。可惜营前万寿宫拆除前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后人无缘见识这三个大字,更不知题字者姓甚名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15: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读《告示》
旧社会,许多农民饭都吃不饱,那里有钱上学,目不识丁的人比比皆是,往往受到识字人的愚弄。一日老营前圩上又贴出一张《告示》,一位不识字的人凑上去看,却不明白上面写的是什么,只好央求旁边识字的人读一读。这个识字的人故意“煞梨”(客家话,念sa lai ,即愚弄别人的意思),见不识字的人头上戴一顶黑色的毡帽,便随口说道:“布告布告,禁止戴黑毡帽。”不识字的人吓了一跳,连忙摘下帽子往旁边一扔;识字的人接着来一句:“丢掉的罚五百。”不识字的人赶快把帽子检起来;识字的人还不过瘾,再来一句:“检起来的罚一吊。”不识字的人没命似地跑掉了。
           七,用酒壶籴米的人
旧社会,处在最底层的贫苦农民生活十分拮据,许多人饭都吃不饱,喝酒只能是一种奢侈的愿望。有一位老人,日常生活十分困难,却又十分好面子,经常做一些倒驴不倒架子的事情。一日到营前圩籴米回家煮稀饭喝,为了有面子,特意带了一只陶制酒壶把籴来的米倒进壶内提着回家,见人便说买两斤酒喝。谁知只顾说话,不顾脚下,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陶制的酒壶跌到地上摔得粉碎,米也撒了一地,谎言自然被拆穿了。

          八,大年初一的“吉利”话
客家人大年初一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说“吉利”话,以图一年的家事顺遂。有户人家的孩子不甚灵醒,经常口无遮拦,惹人讨厌。除夕晚,其父亲告诫他大年初一出门要说“吉利”话,见孩子不太明白,就举例说:“话中带个‘红’字就是吉利话。”第二天一早,那孩子早早起来,打开大门来了一句:“打开红门。”父亲一听不错,觉得昨晚的教诲没有白费;孩子随手把门口贴的春联撕了一截,来了第二句:“撕张红纸。”见地下铺满了昨晚放鞭炮留下的纸屑,接上第三句:“走过红路。”做父亲的赞了一句:“好!”孩子边往厕所走边说第四句:“屙堆红屎。”做父亲的气得火冒三丈,再也顾不得吉利不吉利,当头就给那孩子一巴掌(客家人把患痢疾称为“屙红屎”)。



                                                                                                               2013年2月25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民间故事挖掘、收集、整理出来,是件有意义的工作,让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更是意义深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故事中透露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思想精华,如扬善惩恶,行侠助人、勤劳勇敢、尊宗敬祖、拼搏进取、义利和谐等等,不仅成为民众教育孩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材料,也成了民众精神追求的标准和榜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8: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故事源于民众,又在民众中广泛流传。可以说,营前民间故事是客家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了民众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对整个营前乡社会的建设、和谐、繁荣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了一种文化精神的有力载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1: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西田苦笋
十,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一个极其会做生意的老板来到营前,打听这里叫什么地方,卖水果的小贩告诉他是“营前”,他又问西边那个地方叫什么地名,小贩说叫“庄前”,见他问个没完没了,小贩不耐烦地说了一句:“再往西叫“向前”。” 老板听了这番话,连忙打道回府,原来他把“营前”“ 庄前”“ 向前”三个地名分别听成了“赢钱”“装钱”“象钱”,想来这个地方的人个个都是赚钱的好手,要在这里做生意是没有什么作为的,不如走为上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4: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民间故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2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村夫1
九,以前营前人挑着自己编织的竹箩去逢圩,后面一位教书先生就对竹箩提诗作对,显示自己很有才,说:小箩也是箩,大箩也是箩,小箩层在大箩上,箩上又层箩。那位挑箩的老表听后好生气,就反回了一首给他说: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装进棺材里,材上又层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