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2|回复: 1

桂山古村——石楼本无柱,书香却有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0 1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源古村落文化行紫金篇2桂山古村——石楼本无柱,书香却有门2012-7-30 9:32:35[url=]河源日报[/url]凌丽 王春雨我要评论(0)

桂山村内古居门额上写有《陋室铭》等古文。
    桂山石楼是长春楼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楼有三栋正屋及左右横屋,素有“九天十八井”之称,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楼群内设有大小厅堂,有房间130多间,每层房间都相连。

史记
明代开基
        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可耕可种,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现村中居民以廖姓居多,常住人口2000多人。

    廖姓先祖来自中原河南,由于历史原因,逐渐由黄河流域迁到江西、福建,后至广东地区平远,再迁至永安。

    桂山村廖氏开基始祖廖叔胤,墓碑所立时代为明朝万历年间。

       桂山村原称埔巷,约在1685年前出过举人等有功名的读书人,当地人认为该地出贵人,又因桂树多,故改名为桂山。

古风
家训:毋以贫而辍诗书
    廖氏族人的崇文重教思想延续至今。我们去到桂山石楼时,发现墙上还贴有去年新学期开始之时发布的红底通告,是“桂山村教育互助协会”写的,“兹定本月21日上午9时在桂山小学启动考取重点高中、专科、本科的学生颁奖仪式,并进行助学捐款活动”。

    这是明白记在武威廖氏桂山族谱中的“重教读”的家训。

     “重教读”条目下,有简要解释曰:“教之者必匡直辅翼,乃能有成”,并教族人“毋以贫而辍诗书,毋以顽钝而弃读,此之道惟父兄有专责焉”。因此,族中倘有家贫无法继续上学的,族人都遵家训而施以援手。

   廖氏家训有8条:睦兄弟、和宗族、重教读、勤诵读、敦有谊、勤耕稼、崇俭朴、睦乡党。

    此外,尚有家规12条,限制族人难驯之“野性”、“狼性”的,曰:孝父母、爱兄弟、重祖屋、重祭田、重坟墓、重人伦、惩闺门、禁窃囤、重继规、重嫁娶、正婚礼、重谱牒。

     族谱中还录有“勉学歌”,教训廖氏族人要勤读书:

东方明,便莫眠,沉心静气好读文。
盥洗毕,闭房门,高声朗诵不绝吟。
食了饭,便抄文,一行一直要分明。
听书后,莫撄情,书中之理去推寻。
过了午,养精神,还要玩索书中情。
沐浴毕,听讲文,文中之理须辩明。
食了夜,聚成群,不是读书便说文。
剔银灯,闭房门,开口一读到鸡鸣。
后生家,只殷勤,何愁他日无功名。

史迹
桂山石楼 雄冠河源
        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村有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桂山石楼,有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廖笃材墓,还有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幢,分别是:廖氏中心楼、廖氏宗祠、庆云楼、崇文楼、新楼、矢成楼、天荫楼、外翰第、新华第。

    雄伟的桂山石楼处在村中心地带,是村内最令人瞩目的古建筑。

     如此巨大的石楼,遍寻全市,唯有此家。

   石头堡垒:不安全年代的自保术

    车子开进村里,远远地在村头望来,坐落于村中心位置、堪称雄伟高大的桂山石楼,仿若一座城池,或是一个城堡,以捍卫家园的姿态,在夏日的烈日与浓云下巍然矗立。

    走过长满浮萍的半月形池塘,穿过外、内横屋,径往石楼而来。越走近,便越感到一种令人压迫的气势。当年前来侵犯的匪徒,站在如此高楼坚壁之下,虽手握各式武器,想来也会有无处下牙之感。

   当年,建起这石楼的人,正是要这样的效果。

    这座六层高的坚固石楼建造人是谁?建于何时?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廖肇衍始建此楼,其在世时尚未建好,儿孙两辈接着建,建成此楼,花费了50年时间。

    为何要建起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在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些当时的历史背景。

    清康熙中叶至乾嘉之际,因客家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转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在这过程中,北来移民与当地人常常发生碰撞、械斗。

    《永安县初志·前事志第八》开头即云:“永安重峦复嶂,昔固盗薮。”明隆庆元年后,“贼岁甚,旧者死,新者继,一巢又分几”。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琴江(龙窝一带,含桂山)出一厉害贼人牛牯屠(绰号),占据了不少山头,以盗财为生。后被擒。有小流氓羡慕牛牯屠“名声”,常冒他名去抢劫,牛牯屠又把他们抢的东西抢走,说,“大贼劫小贼”。

     永安一带有童谣唱道:“乌面将军,偷人鸭春。大王拦着,情愿平分。”“春”为客家方言,“蛋”之意。这首童谣流传至今,紫金县的孩子们仍在唱着这童谣,只是早已不知道当时的典故了。

     “乌面将军”大名,还流传到了河源,因时间日久,其中吓唬人的意味少了,变成调侃小孩子脸上污脏的趣词。

    这样的童谣,让百年后的廖肇衍仍心有余悸,但还是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望,所以,他把此楼命名为“长春楼”。

    也许,廖肇衍最开始的想法,并不需要建太高大太坚固的石楼,能防御一般小盗匪即可。但是,到了他的儿孙辈,外部环境有了很恶劣的变化,他不得已改变了初衷,要把这楼建得又高大又坚不可摧。

     原来,石楼开始动工的20多年后即嘉庆七年(1802年),龙窝这一带发生过一场非常厉害的匪乱,杀死过许多人。这些被杀或闻贼来而自杀的人,名字大多都记在《永安县三志》里面,足足书写了六七页,其中不乏三四岁的幼童,以及老弱、妇人。

    幸好琴江一带“贼未起”,故这样的兵燹没有蔓延过来。

    为不让自己的亲人和后人再罹此祸,他们加紧建楼。但因为耗费石材、木材太多,廖家经历了祖孙三代,才把这座巨大石楼建起。

    缓步登楼,越往上一层,就越感受到先辈为了自身、家人以及子孙安全的那种殷殷情切,让人动容。

   全市最高大古石楼

     桂山石楼是“长春楼”的主楼,共有6层,是记者在河源见到的最高的清代建筑。紫金县政府在石楼外立的一块石碑亦说:“全院前后左右共130余间房舍连成一片,是全市从清代至民国时期保留最高、最庞大且基本完整,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点的古建筑群。”

     站在石楼脚下仰望,整座石楼外墙只开有小小的枪眼和炮眼,并没有窗户。一楼只有一个花岗石砌拱形小门,只能容两个正常身材的人并肩进入。外墙上的花岗方块石砖砌了二层,二层以上的是用火候的青砖,砖与砖之间有白色界线,在乌青的方砖之间,很是显眼,因此,让人仰望高楼之时,会产生眩晕之感。
站得远远地看石楼,只见高大石楼傲立田野间,前面是它的低矮的住宅组成,四周山丘绵延,农田里一派生机。

     石楼是长春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三栋正屋及左右横屋,素有“九天十八井”之称,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楼群内设有大小厅堂,有房间130多间,每层房间都相连。

    屋前有个用鹅卵石铺成的大门坪,长着许多小草。

    根据紫金县文广新局的统计数据,石楼面阔17.2米,进深11.8米,建筑占地面积202.96平方米,楼高六层20米。第一层的墙,厚达1米。每层房间全部连通,第二层起每层四周设有枪炮眼。

    层层而上,那墙体也逐层收薄。顶层是用直径0.5米杉木作楼枕,棚板上面原来铺垫着火砖,很多人走在楼梯上也不会发出响声,现在是用水泥铺了薄薄一层。

    楼层之间的地板,廖氏先人用了很多粗大的整条优质杉木作梁,承重力很好。

     虽然没有窗户,但楼里空气很好,风习习地吹来。原来这里地处高旷,风无碍地由枪眼和炮眼灌进来,外面虽烈日如火,里面却凉爽如秋。记者凑近枪眼,倚在厚墙上,带着田野清香的风掠着头发与衣襟,远山之内的所有景物,尽入视野。如果有任何人试图接近石楼,很容易就被发现。

      2003年重修后的石楼,接上了电线,顶楼成了佛堂,长时间播放着佛家歌曲。壁上写有“书府”、“墨林”字样,疑是当时屋主的书房。

     六楼还有一块破旧的木匾,上书“克襄义举”,并刻有永安县印。“积德流芳”,当是旧时屋主乐善好施,清政府颁赠的。

     和石砌的坚固主楼相比,主楼外面的多用泥砖作墙的三栋正屋及左右横屋,已是破败不堪了,各处门上的木雕刻,多有不见或朽烂掉了的。

    主楼后面的数亩空地,该村村支部书记廖青华说,这是长春楼的后花园,椭圆形,如印章,屋子建好之后,出过进士、举人。1968年之后,这后花园就没了。

      民国初年,廖玉书写了《咏桂山》诗云:“桂山风景最清佳,两座楼台十万家,乱世惊潮流不到,桃源洞里秀桑麻。”

     正因为如此坚固的石楼,才护庇得此处“十万家”“乱世惊潮流不到”,而自成“桃源洞”。

       桂山石楼,于1999年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为河源市第一批受保护古建筑,2011年列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村内还有一座石楼——廖氏中心楼,只是规模小很多,占地面积只有928平方米。中心楼横屋外墙、门楼墙面、角楼外墙下半部分,用的都是花岗岩石块,关门闭户后,若非有人从里开门,外面的人很难破门而入。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秋月,永安(今紫金)的一次匪乱平息,知县吴春帆一口气写了14首感事诗,廖诏銮(名桐华)与他相和,步吴春帆的韵,也写了14首诗,其中一首为:

    “逆党为殃去复来,雁行谁使急风摧。出师不让孙吴策,破敌无殊管乐才。匪类投降知感化,黎民遭难得矜哀。吉人自有神天相,徂练纷纷遍草莱(见武威廖氏桂山族谱)。”

     在庆云楼里面,屋主仍保留着清末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式家具、生活以及农业用具,如八仙桌、镜子、时钟、鱼篓等,他们的生活,仍在延续着前人,不同的,只是生活中多了一些挂历、小彩电、彩色塑料袋之类的物品。

    进士、举人和文明书舍

      村中有“桂山小学”,教学楼一楼中心悬有一块牌匾,上书“文明书舍”四字。廖青华和学校的教师介绍说,桂山小学即是文明书舍旧址。

      “‘文明书舍’四个字来历不简单哪,是嘉应州进士、有名的才子宋湘题写的。”廖青华自豪地说。

   文明书舍是紫金清代唯一私资办学的书舍,创办于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是由桂山村当地富豪廖肇衍在建造桂山石楼的同时出资兴建,并承担了所有办学经费。建好后,书舍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两进式,有正堂上下各7间,左右横屋10间。当时书舍正堂天井的地方还栽种了一棵桂花树,寓意学生攀桂登科。

    文明书舍长期聘请本族或外地名儒掌教,其中有清后期廪生黄槐三,清末民初秀才廖辅臣、廖承文,民国时期叶照、廖敬庭等。讲授的是《四书》、《五经》和历代名儒名著,因为师资和教学出色,求学者遍布紫金、五华、惠东、海丰、陆丰等周边县,鼎盛时期学子多达 100 多人。

    为了方便外县求学者,书舍还备有18间学生宿舍。宿舍还内置了床板、桌椅,可供70多人住宿。

     盛极一时的文明书舍,培养了众多学子成才,其中有进士廖笃才,举人廖时化,恩贡廖秉铨,廪生廖诏銮、廖鲤化、黄槐三、黄耀章等,以及本村30多名秀才。

    廖肇衍在世时,书舍的办学经费都是由他一力承担。他去世后,由族里其他有能力的人负担。民国以后,办学经费则改由学生出学费解决。

民国时期,书舍仍办蒙馆、经馆。当时陆军中将丘国忠,师长廖伟光,少将旅长钟震华、廖宜骧,省国民政府秘书长廖德邻等人,曾先后就读于此。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教育事业发展,书舍扩建为现在的桂山小学,其毕业生中,不乏考入北大、中大、港大等名校者。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所长陈广恩教授说,文明书舍在清代地方教育史上很少见,由清朝的廖氏建了自己的私塾,能够容纳100多人,对于研究紫金的教育史有很重要作用。

专家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杨星星:
整座建筑防御性非常突出
     桂山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其防御性,从整体来看,建筑建设本身经历了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里面石楼的部分,外围走马楼是另一个时期建成,高有6层,首层和第二层用的花岗岩厚度达到80厘米以上。

       逐层往上,墙体逐渐减薄,每层的枪眼也有变化,最高层墙体上比较大的孔是用来瞭望的,下面一层圆形的是用来放置火炮,再下面是鸟铳。整个建筑防御性非常突出,在各个角度都可以打击敌人。
文/本报记者 凌丽  王春雨 图/本报记者 冯晓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6: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20:34 , Processed in 0.02213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