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1|回复: 1

客家人的“木屐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7 21: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式各样的木屐 周涛 摄



  记者 杨草原 周涛 杨天语
  木屐,简称屐,即两齿木底鞋。最初盛行于春秋时期齐鲁一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通过中原人南迁带到南方客家地区。因粤东地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如今春夏时节,粤东客家地区不少人仍会穿着木屐穿行过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梅州老街凌风西路上有一间名叫“南门屐店”的老木屐店。据了解,这是张家三代人创下的木屐生意,百年来他们仍保留自制木屐的传统做法。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木屐。
54岁的老板张炎生指着黑色的手工木屐说,这是客家人最传统的木屐,用轮胎的内胎或外胎做成船篷形鞋面固定在桐木做成的鞋型木上,简约大方。“现在是春夏交接,雨水多,还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仍喜欢在沐浴后穿上木屐,脚就很快干爽,还能有效防止‘沙虫脚’的生成。”
  张炎生店内有一截棕色大木桩特别引人注目。据张炎生介绍,这是钉木屐的平台,至今已有六七十年历史,上面布满了钉子口。“这木桩既是我们张家钉制木屐的一个平台,也是张家最有历史价值的老木桩。”张炎生说。
  据了解,客家地区流行的木屐多种多样,其中花屐最有特色。“以前有棕屐、布屐、皮屐三种木屐,我父亲则擅长在鞋面上作画,制作成花屐。没学过画画的他,用漆在木屐的鞋面上画出各式生动图案,如渔船游于江面,蝴蝶、蜻蜓等画作都惟妙惟肖。十多年前曾有一位湖南游客,在店里看到漂亮的花屐,一口气买了四十多双回去。顾客还大赞,这么漂亮的木屐,是送人的佳品。”张炎生说。张炎生的父亲已过世多年,而张炎生本身不会制作花屐,他父亲所做的花屐也全部售完,未能留下一双,这让他倍感遗憾。
  据了解,花屐中的还有一类嫁妆专属木屐,在客家人的婚嫁传统里,姑娘出嫁时一定要两双红木屐作为嫁妆于迎亲时送至男方家,并于新婚夜夫妇启穿。因此,客家地区有“千石万石(粮),不如床下两双屐”的说法,意为祝夫妻白头偕老,幸福美满。“这两双双喜人造革木屐就是客家人的传统嫁妆,现在还偶尔有人来购买,一买就是两双。这也许是取义于成双成对的意思吧。如今,制作红双喜的人造革已停产,库存只有二三十双了,这些卖完就再也买不到了。”张炎生指着摆放在鞋架上的红双喜木屐说。
  张炎生告诉记者,如今传统木屐的销量每况日下,一年只能卖200双左右,因此,张家同时经营了寿衣定制生意,解决了基本的生活开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木屐最畅销的时期,当时一天能卖出三四十双木屐。”张炎生说,客家人对木屐有着不解情结,“即使销量变差,还会有不少华侨到这买木屐,他们总说木屐是代表客家的最好特产。”(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8 15: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记忆中春夏时节老中少多喜欢穿木屐,穿上很干爽,不时传出“咯”,“咯”声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6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