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24|回复: 5

福建汀州古城墙(長汀城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6 0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5 17:14 编辑

汀州古城墻
  
  汀州古城墻,址位於福建長汀縣汀州鎮。
  在長汀縣城關。唐大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陳劍將州治從東坊口大丘頭(距城關約5里)遷移至今址,於臥龍山之陽築土城。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劉均擴城,城墻週長5里余,基寬3丈,高1.8丈,城壕深1.5丈。闢城門六處:東曰“濟川”,西曰“秋成”,南曰“頒條”、“鄞江”,東南曰“通遠”,東北曰“興賢”。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修,並將城墻包以磚石,封閉“頒條門”,“濟川門”改為“麗春門”,“秋成門”改為“通津門”,“通遠門”改為“鎮南門”,“鄞江門”改為“廣儲門”,“興賢門”改為“朝天門”。明弘治十一年(1499年),建“廣儲門”和“麗春門”兩門樓。崇禎九年(1635年)重修,將城墻增高加厚,並筑“寶珠門”和“惠吉門”。清順治以後,經幾次重修,至1924年,城墻大部分被拆毀,余者十之二三。
  現存城墻自朝天門至惠吉門近河一帶,長1125米,還有城門樓3座。城門樓皆明清時期磚木結構,氣勢雄偉。廣儲門樓,位於城區和平路,花崗石砌基,青磚斗拱,三重遞進,長8.55米,拱門高3.4米,一重跨度4.4米,二重跨度6.1米,遺有唐代八角復盆式石柱礎;朝天門樓,位於東大街,磚砌城門,甬道長4.88米,跨度3.3米,清代重建,樓閣式雙層磚木結構,面闊3間,進深2間,重簷歇山頂;寶珠門樓經南大街,雙重城門,中間有天窗,兩廊馬槽連接,建築風格獨特。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墻,始建於唐代,長約4公里,它從臥龍山頂金沙寺兩翼沿山勢逶迤而下,把半座臥龍山都圈進城內,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獨具的特色,猶如掛在觀音菩薩脖子上的佛珠,所以有“觀音掛珠”美譽。2003年10月先後分段修復了紫陽祠至朝天門186米古城墻,紫陽祠至雲驤閣小門49米古城墻,雲驤閣至宋慈亭67米古城墻,還新築了“湧金”城門一座。至此,修葺一新,巍峨壯觀的汀州古城墻,從朝天門至紫陽祠,再沿坡而上,翻過雲驤閣,順陡峭山勢盤桓而下,經上官周亭,直抵宋慈亭,與1993年修復的古城墻相連,沿汀江穿過麗春門,一直通到五通門,全長達671米。始建於唐的古城墻,沿汀江而筑,自東向西呈弧形,東西兩端沿臥龍山兩旁的山脊筑到山頂,把半個臥龍山圈進了城內,使整個城池前有汀江天塹、後有臥龍山為屏,成為能攻能守的"高城固壁"。昔日,遠遠望去,古城墻宛如一串佛珠掛在山上;今天,古城墻僅殘存1000多米長。 與城墻一樣古老的,是城里迄今保存的五座古城門,巍峨壯觀。  它們的名字是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廣儲門、寶珠門。廣儲門就是現在的三元閣,已改造一新,但城門垛上保存的唐代八角基座復盆式柱基,拱門中的唐磚,寫著它的歲數。寶珠門,始建於明代,也保存著唐代建築的風格,城門兩側的馬槽就顯示了唐代建築的特點。 古代傳統街區沿著古城門延伸。五通街、南大街、半片街等是現存的宋明時代傳統街區。街道寬6到8米,路面用河卵石砌成;沿街兩側房屋以木質和土質結構為多,基本是前店後宅;店鋪密集,作坊林立,一間挨著一間。交叉路口,至今保存的四角風雨亭,在過去既供人避雨,又供夜間掛燈籠以照明,這是古街區的珍貴遺物。穿過古街區,縱橫交錯的街道,密集的店鋪,仍依稀可見當年古城的繁華,其"闌闌繁阜,不減江浙中州"。
  唐代古井"八卦龍泉",宋代古井"府學陰塔",合稱"雙陰塔",至今井水清澈甘甜,終年不枯。"八卦龍泉"位於城區開元寺內,井深16米,口徑l.72米,上寬下窄,每層用石板砌成八卦形,和地面的塔恰好相反,猶如一座倒置於地底的八卦塔,故稱"陰塔"。而城區汀州府學內,一座磚砌圓形古井,井深13.5米,口徑11米,井旁立有石碑,碑上題"府學陰塔"4個大字。碑文記載,建造"雙陰塔"古井,"以鎮文風",意在盼望汀州多出人才。實如古人所願,古城汀州,地靈人傑,歷代英才輩出。客家人素有耕讀傳家、尊孔崇儒的垂世風範,因而有客家人的地方,大都建有孔廟,汀州文廟就是實證。城區臥龍山麓的宋代汀州文廟,歷經修葺,已恢復舊貌,成為今日古城的一個文化娛樂中心,承傳著客家人的重教傳統。
  與汀州文廟同為古城文化中心見證的汀州試院,今已不復存在,但曾相伴試院幾度春秋的兩棵唐代古柏,依然挺立博物館院內,技繁葉茂,度過了千年歲月。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贛州北宋古城牆

钟氏祖神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龙源助国尊(公)王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09&page=1&extra=#pid7408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08: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 找到 “汀州” 相关内容 135 个                         |文章|帖子|日志|相册|用户|高级|[url=]快速[/url]


标题版块作者回复/查看最后回复

福建汀州古城墙(長汀城牆)客家旅游wugang2012-3-26 00:07028wugang7 小时前
老陆游记:客家首府—福建 汀州客家旅游停留的花香2010-12-20 09:01101066xiaochengche2012-3-9 14:33:19
成都黄土镇、洛带镇汀州庄陈氏归宗记客家姓氏weiping5842012-3-4 16:252116hongmq19702012-3-4 23:39:54
成都黄土镇、洛带镇汀州庄陈氏归宗记四川重庆客家weiping5842012-3-4 16:22086weiping5842012-3-4 16:22:51
浙江云和县大源乡“汀州人”梦里依稀是汀州浙西南客家yanxiuhong2009-5-9 01:0981483孤独行者2012-2-21 11:33:00
龙岩长汀汀州客家剧院项目开工客家新闻hakkanews2012-2-20 12:08076hakkanews2012-2-20 12:08:19
龙岩长汀县筹建“汀州客家大剧院”客家新闻hakkanews2012-2-18 20:52065hakkanews2012-2-18 20:52:37
毛泽东、朱德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始于闽西汀州闽西客家ctsfz2011-11-12 11:560178ctsfz2011-11-12 11:56:57
客家首府汀州与客家文明研讨会在长汀召开闽西客家未名扁舟2011-10-20 19:460185未名扁舟2011-10-20 19:46:05
福建古城汀州将举办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客家新闻roperschina2011-10-12 00:270191roperschina2011-10-12 00:27:34
解开历史真相:红色中华第一市-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如意宫闽西客家ctsfz2011-9-23 11:144290ctsfz2011-10-1 14:56:35
红军史上第一个攻克的城市是汀州而不是漳州!闽西客家ctsfz2011-7-3 01:573496roperschina2011-9-29 17:04:49
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汀州-瑞金闽西客家ctsfz2011-9-24 11:050176ctsfz2011-9-24 11:05:38
“客家首府”福建汀州的红色经典与浪漫闽西客家ctsfz2011-7-3 03:091435deffn2011-7-3 22:12:20
汀州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李文生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汀店头街闽西客家ctsfz2011-6-24 02:451386ctsfz2011-6-24 09:41:36
长汀当年设立汀州市,最先是为建立“红色国都”作准备闽西客家ctsfz2011-6-22 11:453429曾建中2011-6-22 23:36:40
世界客家首府-福建汀州筹建海峡客家博物馆闽西客家ctsfz2009-6-15 12:115753永龙川居人2011-3-19 11:28:51
福建汀州庄陈氏源流脉派概述(四)闽西客家weiping5842011-3-6 16:200790weiping5842011-3-6 16:20:59
福建汀州庄陈氏源流脉派概述(三)闽西客家weiping5842011-3-6 16:180827weiping5842011-3-6 16:18:44
福建汀州庄陈氏源流脉派概述(二)闽西客家weiping5842011-3-6 16:170537weiping5842011-3-6 16:17:03
福建汀州庄陈氏源流脉派概述(一)闽西客家weiping5842011-3-6 16:150424weiping5842011-3-6 16:15:27
请问有福建长汀(汀州)的客家人吗?语言调查-客家话分布ctwkx2009-7-8 14:3321446丘陵2010-7-1 20:07:50
浙江省泰顺县 讲 汀州话 的2000余人浙西南客家yanxiuhong2004-1-21 17:091711402yanxiuhong2010-4-19 11:15:57
【求助】汀州曹姓族谱客家姓氏cao1681232005-10-15 21:2862876longtancao22010-3-26 23:31:27
汀州客家方言与唐诗押韵客家话aworm2009-10-27 18:2541786山客yoroo2009-10-27 21:56:36
“客家祖地”到底在哪里?福建汀州-客家人的“麦加圣地”闽西客家ctsfz2009-9-18 18:515706汀州市2009-10-8 15:24:27
广东海丰县有个“汀州村”客家论坛幽壹2009-7-8 15:014651耕田老2009-9-23 22:39:52
鹰梅铁路或浦梅铁路规划不应该忘记“中央红色交通线”汀州至汕头走向闽西客家ctsfz2009-9-14 10:097610ctsfz2009-9-22 11:53:32
钟姓都出自福建汀州吗?钟氏耕田老2009-7-13 13:556973耕田老2009-9-19 01:51:42
客语录音档系列(集中帖),72个地点:清流城关(汀州神)客家话yanxiuhong2009-2-17 22:3162946yanxiuhong2009-8-19 22:33:44
汀州八县地图集闽西客家yanxiuhong2004-4-9 11:065029774ybicong2009-7-31 17:59:01
征闽西北8客家县重组为汀州市之意见!闽西客家andywoes2005-12-17 02:173311619franklinwoo2009-7-30 14:31:47
汀州灯盏糕闽西客家客家首府2003-8-17 23:42479101ctwkx2009-7-8 18:00:06
“爱我汀州,清洁汀州古城墙”公益活动,18日的活动,紧急报名中…闽西客家滔滔汀江水2006-11-16 20:2121699ctwkx2009-7-8 17:37:54
怎么没有汀州的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08: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27 15:27 编辑

我祖先入粤路线,晋朝从河南省迁至安徽钟离山,二十五世贤公(公元377-437)诰授威武将军闽中都督﹐三兄弟迁江西赣州,宁都﹐福建汀州﹐四十八世祖武公(933-994)宋太祖时任博州太守,迁居福建武平象洞千家坪,北宋宋徽宗崇宁 三年(1104年)
五十二世祖友武公携子理公逃隐避难﹐由福建武平象洞千家坪逃奔广东梅县﹐为钟氏入粤始祖。
新谱迁粤一世大始祖壁公字提龄(1229-1315年),南宋宋理宗淳佑八年(1248年)戊申岁迁广东长乐(五华)铁炉坝一带开基立业,后携妻罗氏划籍过兴宁马脐塘寨仔脑,七世祖运远公由马脐塘寨仔脑迁居兴宁叶南麻岭下明成化六年庚寅岁(1470)始筑堡龙围(翰塘围),十世祖九有公(龙公)明朝正德年间由兴宁叶南麻岭下翰塘围迁居永安(紫金)黄塘﹐后再迁乌石仓前即今紫金县城东门筑宅建祠﹐肇居紫金城东门。福建汀州是很长时间的祖居地公元466年-970,四十八世祖武公(933-994)宋太祖时任博州太守,再迁居福建武平象洞千家坪。

脉祖龙山支分闽粤江吴到处钟灵毓秀
源宗颍水派衍晋唐汉魏屡朝世族名家

胥宇自唐时 当年建祠作室 割棘披荆 气接龙山绵瓜瓞
分支传宋代 从此越赣逾湘 由闽播粤 朝宗颍水溯源流

百代馨香追汀郡 千秋祠宇傍龙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0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5-29 01:31 编辑
....一世大始祖壁公字提龄(1229-1315年),南宋宋理宗淳佑八年(1248年)戊申岁迁广东长乐(五华)铁炉坝一带开基立业,后携妻罗氏划籍过兴宁马脐塘寨仔脑,七世祖运远公由马脐塘寨仔脑迁居兴宁叶南麻岭下明成化六年庚寅岁(1470)始筑堡龙围(翰塘围),...............

有无以郎为名的?
元朝时有无文字记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01: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5-4-17 13:36 编辑

回复 5# namlow 的帖子

北宋遠祖友武公以下因逃難隱姓名而稱郎改姓者都很多,五十三世入粵祖理公字正懋,稱二十八郎,其子大相稱四十郎。理生大相。大相生天柱,北宋末年已獲朝廷平反赦罪,新譜南宋末五華開基一世祖提齡公以下再無稱郎者,元朝時均記於氣系族譜。
武平人物—谢肇齐时间:2010-12-12 22:04:50 点击: 108
福建省武平县新城乡人(中山镇)〈1905.5.15 – 1995.9.1〉自幼聪慧,唯因赤贫失学,幸得乡中陈姓塾师赏识,予以免束修施教。及长,考入厦门集美师范学院。毕业後依约返乡、执教於县立武平中学。後与集美师范同学林丰炳结伴,步行至黄埔岛,入黄埔军校六期骑兵科。北伐後,经国府考选,於1931年赴英国皇家军校接受西式军事教育。1934年毕业返国,随即进入装甲兵学校前身之陆军机械化学校任大队长,肩负训练中国有史以来首批装甲兵之重责。抗日战争初期,领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大队驻扎岳麓山,继续训练。1941年,接任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新兵训练基地札佐演习场场长职。先後为胡宗南部、宋希濂部和杜聿明部等,训练了大批精悍士兵,成为中国最精锐之抗日部队。1945年初,任98军副军长,率领札佐演习场之全体万馀官兵,协同孙元良之29军,在贵州独山与平塘,击退企图经由贵州攻入陪都重庆之日军。

  抗日战争结束後,於1947年,赴美留学,1948年毕业於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大学。返国後,历任骑兵17旅旅长,陆军32师师长,70军副军长等职。
  国府迁台後,於1950年任陆军总部第五署署长,1951年转任陆军步兵学校教育长,在任内,步校连续两年被美军顾问团团长蔡斯将军评鉴为**表现最佳之接受美援单位,蒋介石得知,於1953年,调其为黄埔军校教育长,并著令赴美一年,考察西点军校制度,为军校改制做准备。1954年谢氏返国,被任命为黄埔校史上第五任校长,自27期起,黄埔军校成为**第一个四年制,毕业时颁授学士学位之军事院校。
  1955年夏,蒋经国长子蒋孝文,进入军校28期就读,因不能适应严格之军事教育,课业亦落後,乃藉口鼻疾,1955年底即退学。另一同期同学为总**部主任蒋坚忍之子,因成绩不及格遭退训。蒋坚忍迁怒谢氏,乃动用政工系统,罗织「摧残青年」之罪名,将谢氏於1956年初革职。事隔年馀,蒋介石查明真相後,再度重用谢氏,命其为军方代表,会同郑彦棻、李国鼎、沈宗翰、查良鉴等党政人士,参与筹划成立国防研究院,为国府此後二十年之党政军骨干作召训准备。1959年,谢氏与孙运璿、连震东、胡宗南等,同时入该院第一期受训。毕业後,因逐渐掌握实权之蒋经国反对,谢氏未得派任新职。蒋介石乃调其至总统府任参军。1960年,蒋介石以对调之名义,将谢氏之职务与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教育长龚愚对换,并晋升谢氏为中将。1965年,蒋经国就任国防部部长後,下令谢氏提前退伍。
  谢氏一代儒将,擅诗文,经常在武平同乡会刊上发表诗作。早年除编撰**经典骑兵手册「马事指针」及轻、重机枪维修与使用手册外,亦常在各国防刊物上发表对战术、战略之研究,迭获国防部年度佳作奖。军旅生涯结束後,曾在台北各大学任英文教授,1975年正式退休。1992年赴美依亲。1995年9月1日,病逝於美国旧金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16: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